“我不太喜欢和其他妈妈坐在一起聊育儿的事情,更不会将别人的经验之谈变为自己的行动宝典,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

  在爱孩子这件事上,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做得足够好。但其实,爱孩子最难得的就是“ 用心”二字。

  很多时候,父母的爱有没有触达孩子的内心,是要通过孩子细微的言行来“检验”的。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以下3种迹象,那父母就应该反思,很有可能是你的爱没有给够。

  听孩子姥姥说,孩子指定让妈妈接他放学。最近妈妈有事去不了,换姥姥去接,孩子就在路上不停地掉眼泪。

  想起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产生暴躁情绪,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自己内心的想法无法表达。”

  也就是说,孩子的情绪出现了频繁的波动,可能是因为他的内心也出现了频繁的波动。

  通常情况下,如果父母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就很容易造成对孩子的关心不够。

  这时候,孩子会愈发想获得父母的关注,如果这样的“求关注”经常得不到回应,他们就会焦虑、烦躁。

  她一脸愁苦地倾诉,自己新开了一家餐饮店,开业的事情还没有捋顺,根本顾不上孩子。

  她也明显感觉到,孩子最近有些情绪反常,但她不能理解孩子突然的“无理取闹”。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如果孩子有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能随心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并得到父母的回应,那么大概率是不会出现暴怒情绪的。

  比如,有的孩子突然变得很黏人,总喜欢缠在父母身边;有的孩子经常打断父母说话,或者故意制造一些噪音;还有的孩子为了一点小事就掉眼泪,或者大吼大叫。

  这时候,父母就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引导他们把自己心里的委屈都说出来。

  通过恰当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只是暂时没时间陪我,他们还是很爱我的。

  我在朋友圈看到她经常分享孩子的动态,时常感叹她是一个能干的妈妈,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

  见面后,她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话题,比如三年级的孩子应该怎么超前学,哪家辅导机构好,她都如数家珍。

  在等待上菜的间隙,孩子表现得有些不太安静,不是敲敲碗筷,就是扒拉餐厅墙上的装饰。

  孩子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们喊他吃菜,他就“嗯嗯”“哦哦”地应付两声。

  闺蜜无奈地说,有时候为了多玩一会儿手机,他还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不出来,手机简直是比亲妈还亲的“亲人”。

  我想起了《高情商养育》一书中的一段话,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从中获得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二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痛苦。

  闺蜜的孩子,每天都被各种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课内辅导班和课外兴趣班加起来有8个。

  如果是一个接一个的辅导班,或者是父母的唠叨,那确实还是玩手机更有吸引力。

  心理学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类的三大基本心理需求是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

  《脱“瘾”而出》一书更是强调,孩子如果缺失了这三大基本需求,就会导致手机上瘾。

  比如,孩子总是被父母强行施加各种任务,这会让他们觉得“我自己的事我完全决定不了”。

  父母给孩子设定了过高的目标,孩子总是达不到,他们就会产生“我总是什么都做不好”的挫败感。

  而孩子的想法时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又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在家里挺孤独,没有什么归属感。

  当这些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而此时,手机恰好能帮助孩子从一堆烦恼中暂时“解脱”。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于从虚拟世界寻找心理安慰,自然就把手机看成了最亲的伙伴。

  如果父母能满足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就一定不会把孩子一步步推向虚拟世界。

  朋友在小学当班主任,那天她在朋友圈里分享,班里一个小女孩在学校胃疼得厉害,竟然让老师不要打电话告诉父母。

  朋友说班级里类似的情况还不少,家长还经常找她诉苦,说想和孩子坐下来聊聊天都成了一种奢望。

  小时候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话痨”,现在回到家却什么都懒得说,在家的口头禅就是“随便”“就那样”。

  女儿喜欢在饭桌上滔滔不绝地说学校的趣事,我为了催她快点吃饭,经常打断她,说“这有什么好笑的”。

  期中考试前,她有些紧张,我为了帮她缓解情绪,故作轻松地说:根本没必要紧张,不就一次考试嘛。

  她兴致勃勃地和我分享一本喜欢的课外书,我总是说自己很忙,然后随便敷衍几句。

  后来看到一位心理咨询师写的文章,我才意识到,我对女儿的这些言行,其实是一种情感忽视。

  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里却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有些事情在父母看来不值一提,但关乎着孩子全部的悲喜;有些言行看起来是父母的无意为之,却传递给孩子很多失落或压力。

  黄仕明老师曾在视频中说道:“那些被父母真正看见和接纳的孩子,都自带光芒。”

  父亲拍拍他说道:“孩子,你真的非常有领悟力,你怎么对人有这么深的理解啊。”

  正是父亲的看见,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也正是父亲赋予的身份认同,给予他前进的动力。

  让他们可以真诚地表达喜欢,也能直截了当地拒绝;无需刻意隐藏悲伤,犯了错,也不必躲躲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