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定做母亲开始,我就在阅读育儿的相关书籍,尽管读得不系统,但只要书中的观点和方法我认可,一般都会去实践,的确从一些育儿书籍中获得过不少思考和帮助。

  很多书籍,都会涉及孩子、教育、爱、自我成长等内容。但在一本经济学的著作中,阐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析父母为何会焦虑,列举全球典型国家的教育现状,剖析了生活中的“直升机式的父母”,真的让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就是《爱、金钱和孩子》,朋友推荐给我听,听完一遍就有一些想法。这两天没法买实体书回来读,便又听了一遍樊登讲的音频,将他的讲书文稿通读了一遍,决定先把感受写下来。

  我知道这本书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去读、去思考和实践。以后买回来后,也可以结合今天的感受去阅读和思考,这也是读书的一种方法。

  用“直升机”形容父母,是一个孩子的描述。他说:“我的爸爸妈妈就像一架直升机一样,永远悬停在我的头顶,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在关注着我。”

  我想:这样的父母在我们身边一点儿也不少见,甚至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的母亲。

  当父母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优秀、人见人爱?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学霸?在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越来越深的体会是:自身的能力不够。也曾总结出“父母本身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样的结论。

  一直在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在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但我却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父母才是真正优秀的父母,自己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真正有效。

  《爱,金钱和孩子》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我要努力做“权威型”的妈妈。

  看到这里,不妨停下来想一想:你所理解的“权威型”是怎样的?按我之前的理解,会认为:权威就是孩子必须得听自己的。你是不是也这样想?

  这本书中讲到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为三种:专断型、放任型和权威型,三种类型相比较,权威型的父母是最理想,放任型的父母最糟糕。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却没有准确表达出来的结论。

  所谓“权威型”教养方式,是通过说理和塑造价值观和孩子沟通。也就是说在权威型教养的过程当中,父母和孩子是经常沟通的,而沟通的实质内容,主要是推进孩子价值观的形成。

  权威型的父母,自己首先得有比较高的素质,自己得懂教育,而且也得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这三点已经清晰地告诉了读者,想要做一个权威型的父母,只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就行。这跟我之前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啊!

  高学识不等同于高素质。在育儿的过程中,每当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我总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也跟着一些书籍不断在成长、在进步。我理解的较高素质,不是有钱、有房、有车、有貌,而是日常的语言、行为、学习和思维方式。

  一个获得学士以上的人,和一个初中毕业的人,知识层面肯定相差很多,但懂教育和控制脾气这两个因素,却跟第一学历没有必然的联系。

  没有受过高等学府的系统学习,知识层面肯定会差很多,比如我就是。但如果后天愿意学习,能坚持每天学习、阅读和思考,这方面也能一天比一天好。

  怎样才能懂教育?大量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听教育专家的讲课,用心观察自己孩子的日常并总结孩子的特点。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当然也需要自我成长的书籍和相关理论做支撑。

  当一位学历低的妈妈开始大量阅读教育和自我成长方面的书籍时,她的知识素养也会日渐提高,语言表达和日常行为也会越来越有素质,日积月累,“高素质”会不知不觉就体现在了她的言行举止当中了。

  书中讲:一个家庭教养方式,一个社会哪种教养方式会领先,主要取决于经济问题。这是大命题,得去看原著。

  对于我自己,想要做“权威型的妈妈”,除了阅读、学习、思考和实践,不会有第二种途径。所以我要写下来,因为我相信:人生的目标要写在纸上,而不是大理石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