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经商、文学、艺术,似乎无所不能;如果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绩,又似乎与专业训练无关。可这没什么好嘲笑的。

  说起来,作为基础人文学科,中文系不是只有“看小说,写文章”的一面。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它包含着语言学和文学两大主体内容,以及越来越多跨学科的研究视野,融入了计算机、人工智能、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方法。

  陈平原老师在《却顾所来径:“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及可能性》谈及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时说:

  “人文学”是和一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或“知识”,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

  “我想象中的人文学,必须是学问中有‘人’——喜怒哀乐,感慨情怀,以及特定时刻的个人心境等,都制约着我们对课题的选择以及研究的推进。做学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儿。假如将‘学问’做成了熟练的‘技术活儿’,没有个人情怀在里面,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悲哀。”

  今天为大家推荐10本商务出版的中文系应读好书,一起阅读了解多面的中文系。

  我们要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就要读古书;念古书就要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古代汉语。写文章的人读得懂古汉语,那他写的文章就会有书卷气,古汉语的简洁之美,永远是今天白话文的养料,这也是我个人写作的体会。我们如果搞研究,不管文科、理科,要深入研究,就要读古书,就非懂古代汉语不可。

  ——王力(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古代汉语》选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常识部分相当精练,重点突出,又比较全面。文段是在充分征询专家意见并总结全国高等学校和广大社会读者教学、研究的经验基础上讨论确定的。

  在本书的编写中,我们首先重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把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选文既重视语言的典范性,又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努力贯彻批判继承的精神。第三,在编排上注意体现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注释上比较详细,并力求用词确切,重视语法分析,因此,本书虽然是作为大学教材编写的,那却也尽量照顾到便于一般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自学。

  《现代汉语八百词》是在吕叔湘先生的组织和主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当时称“现代汉语研究室”)和其他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及所外部分专家集体编写完成的。

  《现代汉语八百词》选词以虚词为主,也收了一部分实词。全书共收录819个词(据书后《索引》按词头统计)。每一个词按意义和用法分项详加说明。出版30多年来,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不仅是语文工作者和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师生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书,也是汉语语言学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文献。

  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是文字学理论方面的经典专著,出版以后影响深远,对汉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是国内外学者、学生了解、研究汉字的常读书,也是高校中文系及相关专业的经典讲义。

  本书是文字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主要内容有:文字的形成、汉字的性质及形成和发展、汉字形体的演变(古文字阶段的汉字、隶楷阶段的汉字)、汉字类型的划分(六书说、三书说)、表意字、形声字、假借、文字的分化和合并、字形跟音义的关系、汉字的整理和简化。

  朱先生在我国语法研究领域,不仅自成一家,而且总是开风气之先,走在前头,成为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带头人、引路人。

  汉语语法应以词组为本位,这是朱德熙先生首先提出并首先实践的。他的《语法讲义》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本书是朱德熙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包括: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体词、谓词、代词、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和联合结构等。

  朱先生一直注重并提倡对具体语言事实、对具体的语法规律的描写分析,朱先生的每一个论著总是将对具体语言事实、具体语法规律的描写同研究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因而很有理论深度。

  德•索绪尔的这本书,将近一百年间,举凡欧美各国语言学界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原理和方法的问题,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普通语言学教程》于1916年在法国巴黎出第一版,1922年出第二版,1949年再出第三版,各国语言学家先后把它译成德、西、俄、英、日等国文字,使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

  语言是什么呢?在我们看来,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整个来看,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性质复杂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它还属于个人的领域和社会的领域。

  从1980年代初开始,我就在北大讲“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从1981年到现在,我讲现代文学课已经近40年。

  这本书说是“讲现代文学”,其实淡化了文学史线索,重点是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的鉴赏分析。所以本书和《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并不重复,还可以互为补充,供修习现代文学课的大学师生参考。全书共选现代著名作家26位,涉及代表性作品40多篇(部)。

  这本根据基础课节录的书,是现代文学欣赏和研究的“入门”书。希望读者读过这本书,能对现代文学主要的作家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对现代文学的轮廓有一个“史”的印象。这本书可以提供给大学中文系的师生阅读参考,也适合社会上关心和喜欢文学的读者阅读。

  乐黛云教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年从事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终身名誉会长,曾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

  在本书中,乐先生回顾了比较文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从学理角度探讨了林纾、严复、辜鸿铭、王国维、鲁迅、陈寅恪等近代大家对于比较文学的贡献,又对《诗论》《美学散步》《管锥篇》《谈艺录》等经典文本进行细读,揭示出比较文学提问与求解的方法,以期从中国文化自身的基因里寻找学术落点,将差异而普遍的中国思想带往世界。

  《西方美学史》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全书由序论和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二部分,17、18世纪和启蒙运动;第三部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后对全书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专题研究。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吾游学京师,从蕲州黄季刚先生治词章之学,黄先生授以《文心雕龙札记》二十余篇,精义奥旨,启发无遗。

  《文心雕龙札记》一书乃是清末民初三大文学流派纷争中涌现出来的一部名著。季刚先生以其过人的才力和不懈的钻研,心血所聚,成此一册,自然不同泛泛之作。这样的文字,历久弥新,可以预见,它将永远得到爱好文学者的珍视。

  本书是黄侃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辞章学和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对《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专著作了细致入微的深入剖析,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研究者多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作为现代学科的确立,即是以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课程并最终写成《文心雕龙札记》为标志的。

  此次整理,附了以前各本所没有的文章,有《讲文心雕龙大旨》、《文学记微》、《中国文学概论》、《阮籍咏怀诗补注》、《李义山诗偶评》,及范文澜的《文心雕龙讲疏序》。这些对研究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及文学思想都有所帮助。

  1. 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

  3.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4. 往者读元人杂剧而善之,以为能道人情,状物态,词采俊拔而出乎自然,盖古所未有,而后人所不能仿佛也。

  本书收录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即《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并附录其他文章14篇。

  《红楼梦评论》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述,同时也代表着《红楼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将西方的哲学理论与中国的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显露出作者独特的学术个性。

  《人间词话》代表着王国维在词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也是中国现代词学的奠基之作,已成为词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和必读书目。

  《宋元戏曲考》则代表了王国维戏曲研究的最高成就,是王国维数年戏曲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影响颇大。在该书中,王国维对戏曲从萌芽到宋元时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致的梳理,重点在对元代戏曲的评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建性的观点,对后世戏曲及文学艺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读书很快乐,但读书也很艰难,凡只说一面的,都是骗人。正因为读书“苦乐相生”,既有挑战性,又不是高不可攀——不像造航天飞机或飞往火星那么难,普通人只要愿意,都能实现,所以,我才说读书“真好玩”。

  不管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只要能读出乐趣来,就是好事。在我看来,读书讲趣味,比讲方法、讲宗旨,要重要得多。

  “有问题”,迫使你深入钻研;“讲趣味”,故“可持续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读书就变得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