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0后的年轻家长越来越多,一种被称为“反向育儿”的家庭教育方式开始流行起来。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所谓“反向育儿”,就是家长模仿孩子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体会一下不听话、耍脾气、不讲理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娃不写作业只想玩,怎么办?简单!拿个喇叭跟在她屁股后面,一直广播说:“她作业没写完,不要和她一起玩。”娃想买玩具赖在地上不走,怎么办?简单!90后爸爸直接躺在娃边上,娃都懵了,这什么操作?你是第一次当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当父母,都是第一次,我凭什么要惯着你。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儿科医生Donald Winnicott有个著名理论叫“做一名60分妈妈”。90后的反向育儿最重要的就是不惯着孩子。“一哭二闹三打滚”这个孩子常用伎俩1.0已经不管用了。相较于对孩子无微不至、全心全意的100分父母,大多数90后父母更愿意做一个60分的父母。80、90后父母,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与多子女家庭成长起来的父母相比,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点不太一样。在外人面前,他们可以无所不能,但在孩子面前,却学会了“装傻示弱”:言语上撒娇,说出感受:妈妈又要做饭,又要洗碗,好累呀!行动上示弱,说出需求:你可以帮妈妈把客厅打扫干净吗?及时表达肯定:真是妈妈的好帮手,有个儿子/女儿就是不一样。在家庭中存在这么一个“能量守恒定律”:妈妈少做20%的事,孩子多拥有20%的能力。向孩子撒娇示弱,就是给孩子一个主动承担的契机。在《老师,请回答》节目中,有一位医生被问到“在家里会不会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他这样回答:在我们家比较特别,在家里基本不怎么教孩子,当孩子有问题过来问的时候,我们说“这个我也不懂,你来教我吧”。无论父母愿意与否,孩子早晚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父母的示弱,是一种过渡,能够增加孩子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学会独立,迅速学会担当。

  因为女儿上学出门总磨蹭,某天妈妈突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故意拖延出门时间。女儿眼看要迟到了,在门口焦急地等待并催促妈妈,最后还急哭了:“妈妈快点……上学要迟到了……”那天迟到后,女儿深深体会到拖拉的坏处,每天早晨上学再没有被爸爸妈妈督促过。这样的教育就叫做“体验式育儿”。当一个孩子在提出原则范围内的不合理要求时,与其“不行,不准,不可以”地拒绝一百遍,也不如让她直接感受一次。孩子有试错、才会成长。但是这个试错一定是需要确保这个后果不会损害孩子的身体以及心理,在安全的的状况下进行。比如孩子想碰刚接完热水的杯子,我们判断,孩子摸一下杯子的外壁不会造成烫伤。这时候我们可以把住杯子,保证杯子不被打翻,让孩子去摸一下杯子外壁,体验到“烫”的感觉,孩子就不会再去碰热水了。再比如孩子回家一直玩,不爱写作业,每天都要被家长催着把作业写完。我们判断,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不催孩子,后果要么是孩子大晚上赶作业,要么是第二天被批评。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让孩子体验下放任自己玩耍的后果。家长需要把握好的尺度,让孩子感受一次,会比说教一百次效果要好。错误是学习的良机,通过有尊严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可以让孩子学到处理问题的经验,感知到自我能力,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三联文化周刊在今年四月就推出过《90后“反向育儿”:宁可做“真实的混蛋”,也不要做“正确的变态”》。在这篇文章中,里面严艺家就提到希望父母允许自己接受育儿中无能为力的时刻,对自己的宽容,其实也是再给孩子一条生路。80后、90后的父母非常重视育儿,很多人会看各种各样的书,甚至报班上课,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但她发现,知识会成为真实情感的阻隔。在面对具体的情境时,学了很多知识的父母,反而会陷入一种思维的陷阱,就是先去判断这一刻孩子对还是错,而不是感知双方的感受。她提醒很多父母:学习育儿知识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和孩子产生情感连接,而不是将知识合理化为另一个心理层面的防御机制。

  虽然反向育儿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效果不错,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很多盲目跟风,容易被一些定义、标签洗脑,过度强调“以魔法打败魔法”的父母,很容易丧失对“度”的判断,将反向育儿变成了“惩罚育儿”。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挑战,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表达的独特方式。“反向育儿”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让他们有机会试错,也让孩子在“碰壁”中不断纠正和调整自己。教有法,而无定法,反向育儿并非万能,关键是把握好其中的尺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