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愿意学习了,妈妈却很害怕。最近因为孩子让袁女士打听补习班,袁女士的恐惧感被唤醒。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意识层面,她完全能尊重“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孩子的命运”,可是,一想到孩子又要折腾,各种疑问浮现:会不会又像两年前有了气质性症状——呕吐、怀疑自己生病等等。身体的感受层面就很怕、不敢面对,而且不敢跟孩子或者家庭其他成员表达她很怕。在探寻怕什么的过程中发现,袁女士早年需要妈妈的时候,位置严重缺席,令她特别不习惯孩子还可以这么折腾,或者僵住了,无法用新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即使理性层面完全明白,也被以往的受害感涂抹得一塌糊涂。

  她举起两个拳头描述着,“就像两个拳头在对抗”。她呈现了认知协调,当认知和行为发生矛盾,人们往往会调整认知以求自洽。改变之所以难就因为两股力量在撕扯,一股往后一股往前。

  关于改变,前人以及当代都给出了多渠道的解决方案。就我学习和接触到的,比如系统家庭治疗方法里的意外提问?如果三个月后你可以跟孩子表达自己的恐惧部分,为此你会做什么?这个很像阿德勒的目的论,如果我想要这样的结果,我可以为此做什么。

  《改变的历程》这本书给出一个新视角,用量子模型从根本上解释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在涉及人类意念时,笛卡尔遇到了挑战——人类心灵有太多变化,没有任何法则能干脆利落的解释。他无法将自己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理解统一起来,但必须解释两者共存,于是他玩了一个游戏,精神世界游离于科学探索企及的范围之外。意味着笛卡尔在物质与精神的概念中强加了一个“二元论”。数个世纪以来恒威人们对现实本质的一种公认的解释。帮助笛卡尔这个信念的是那个苹果砸在他头上的艾萨克-牛顿。在经典的牛顿模型里,所有的一切被认为是固体。

  相对应地,在旧的认知结构中,二元思维、线性思维(因果思维)和有序就是法则。线性思维是指一个错误或不适的现状产生就会有一个因果公式出现,“因为那样……所以这样……”;有序即不能适应或不允许变化,执着于不变,好像不确定就意味着乱、恐惧、坏事等等认知。实际当你试图控制一个结果的时候,就陷入“牛顿模式”了。

  200年后,爱因斯坦扰乱了整个宇宙,推出了著名的E=mc²,证明能量与物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旧有的思维告诉我们,能掌控的才是好的,不变的永远的才是真理。可是事实时时都提醒我们,这是不可能的。认知和事实发生巨大偏差,直到发现了量子。在量子场中,我们与一切息息相关。其表明,意识也是能量。能量对专注是有回应的。

  意念是大脑的语言,感受是身体的语言。如果你想的一套,感受的却是另外一套,意识与感受背道而驰,量子场不会用任何匹配的方式予以回应。相反,当意识与感受保持同步,我们处于一种全新的存在状态时,即以无形电波的方式,向量子场发送相关的信号。一旦我的存在状态或发送的信号与场中电磁势之间的匹配形成了,我们就会被拉向那个潜在的现实,或者被那个潜在的现实找到。

  比如你口是心非说相信孩子,孩子是感受不到信任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能以改变自身存在状态的方式创造一个新的电磁场,让它与信息量子场中某种潜在的可能性匹配。改变需要一致性,让意识与感受同步。

  既然发出的是什么,收回的就是什么?为什么不发送一个能够产生积极结果的信号呢?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让发出的信号与我们盼望的生活相匹配呢?“我该以怎样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行动,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能不能对于结果,保持松弛,好奇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不是我一定要什么结果。

  这个原理要求我们放下那些自认为了解的东西,向未知臣服,然后仔细观察生活中以反馈形式出现的结果。想达到意识即能量的状态,需要从三个方面蜕变。

  是指内在环境,那些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所经历的人和物的“记忆”统称。你根据外在环境不断提醒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的身份由外界来定义,因为你认为自己等同于那些构成外在世界的所有元素。也就是说,你的过去就是你的未来,你创造了无数次的雷同。量子模型告诉我们,要改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考、行动和感受的方式。可以说,成为另一个人。“向者已去,至者乃新”,无论我们注意与否,动态是永恒的。

  在一个令人不爽的环境里,要么认,要么离开。说到意念变成新的体验可以分为四步:学习知识、接受手把手实践指导,注意、重复。学习过程建立突触联结;让身体参与进来获得新的经验,丰富大脑;注意关注这个过程,觉察其中;重复,巩固新技能变成习惯。

  比如复习功课时,在脑海里就可以进行复习就是超越环境的经典例子。科学实验有证70岁之前学习,大脑突触都会产生神经元联结。

  身体是意识的仆人,意识决定我们要如何做。但是,我们常常看到,不能动弹的一些例子。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她的意识与身体反应是不融合的,意识理解,身体不能动弹。一个人的存在状态由大脑思维+身体感觉构成。意念主要与意识(大脑)有关 ,感觉与身体有关。我们年复一年某个特定意念产生对应感觉,再以与这些感觉一致的方式思考,创造出一种被存储起来的存在状态,意念与感受完全融合。

  改变就是让思维超越自己的感觉,让行动超越记忆中的自我熟悉的感觉。让身体与新的意识建立关系。

  我想起与婆婆之间的一件事,某次她来北京,我俩一起逛超市买碗,我选好一点的瓷,她说就是个盛饭的没必要买贵的?会看到她的意念是能吃苦、勤俭,感觉上她能坚持,怎么形成的?她带了我先生家五个孩子,在最困难的年代也从未放弃,坚信这条路是正确的。所以,如果当事人没有觉得自己苦,我们没有权力为对方定义。那要怎么做呢?一方面,要看到这种意识和感受曾经帮助过她;另一方面,互相尊重彼此的习惯。在你看来可能的局限是他的呈现而已。

  当然,这也很容易形成“绝对化”、“限定性”思维。比如,我们很断然宣称,我脾气急躁,缺乏耐心等。那有没有多一点的可能呢?

  如果把镜头放慢,当一个意念产生,大脑会向身体释放化学信号,身体遵从指令,启动一套与大脑思维一致的反应。身体向大脑发送一条确定信息,表明身体的各种感觉与大脑思维一致。若干年来,我们的身体就是这样工作者,形成条件反射甚至我们从未注意过。

  如果说记忆中的感受限制了对过往的重新创造,那其实大部时间我们是活在过去的。就好像那个例子,担心的是未来,感受上是活在过去的。

  超越时间不是让身体活在过去,也不让身体活在未来。过去或者未来与心理演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时间线。比如我开头说的案例,妈妈以记忆带来的身体感受为基础看待未来,体验那个还没有发生的糟糕场景。

  既然“过去的我”有能力让意识与身体建立关系,以应对过去的生活。说明我本身具备这个能力,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继续发挥这个能力的功能。

  《改变的历程》作者用大脑与冥想的关系解释清楚了,如何在冥想世界里,让意识与身体建立新的联结以构建“新的我”,也就意味着我有能力达成我想要的目标。

  我们了解了意识与身体一致后会达到令人咂舌的效果,那么清醒的意识如何控制躯体化意识呢?欢迎预约直播了解具体的7个步骤。

  和讯网前财经主编、知名自媒体富凯财经创始人、心见心理创始人、财联社鲸平台智库收录专家、经济观察报专栏作者。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应用心理学双料研究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