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配合晨检,能独立走进班级,在成人指导和帮助下尝试自己换衣服和鞋子,叠放外套。

  进餐:自己摆放椅子,独立取放餐具,自主进餐,熟练用勺子吃饭,不偏食、挑食,会自己剥果皮和蛋皮,主动把残食放入残食盘,喝完牛奶主动把杯子放到指定位置。

  盥洗:学习七步洗手法,在教师指导下,饭前、便后及手脏时及时洗净双手,并自取毛巾擦手,锻炼叠挂毛巾。饭后擦嘴漱口。会擦、擤鼻涕,知道擦鼻涕的用纸量。

  睡眠:学习并掌握正确穿脱衣服的方法,在成人帮助下穿脱衣服、鞋袜,并按要求放好,尝试练习自己铺被子。

  离园:在教师提醒下,将玩具、图书和椅子等物归原处,收拾个人物品,简单整理仪表。

  1.小班幼儿劳动启蒙教育中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劳动经验的提升要循序渐进,从帮教到自理逐渐过渡,要以自我服务为主。

  2.生活中,教师要多给予示范和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方法后,鼓励幼儿逐渐尝试独立照料自己的生活。

  1.教师要用语言提示幼儿户外活动需要换衣服、鞋子、提前如厕等,观察幼儿自理水平,可对能力稍弱的幼儿给予适时帮助,但不可代替。

  2.活动前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活动中注意提示幼儿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饮水,活动后可根据幼儿身体状态合理布置收放玩具任务。

  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和态度,初步理解简单劳动的流程及技巧,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尊重劳动成果。

  健康:倡导幼儿独立做好自我服务并指导幼儿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独立用餐、穿脱衣服和鞋袜、如厕等生活技能,认识简单劳动工具,如剪刀、胶棒、小铲子等。

  语言:跟读韵律感强的劳动儿歌、童谣,欣赏劳动主题绘本,理解劳动的意义和内涵。如开展“妈妈你别说我小”等主题活动,通过朗朗上口的童谣,生动有趣的表演,让幼儿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分享参与劳动的感受。

  社会:参与幼儿园劳动分享日活动,与中、大班幼儿一起进行园区劳动,观察学习哥哥姐姐和老师的劳动状态和经验,愿意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如把区域玩具和材料归位、捡拾地面枯叶或碎纸屑等。

  科学:能在成人的示范和辅助下参与简单的种养活动,如定期为植物浇水、除草、清理枯叶、给小动物喂食等。喜欢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生活状态。

  艺术:欣赏中大班哥哥姐姐的手工作品及装饰的环境,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在美工活动中尝试用团、搓、挤、压、捏、切等方式做小饼、切面条、包汤圆等。能根据手工需要正确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

  1.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动手能力,在五大领域活动开展中,合理通过示范、图示、儿歌的形式,将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渗透到主题活动中。

  2.结合劳动节等主题,制定具体可行的劳动启蒙教育实施方案,重视幼儿劳动积极性的培养及简单劳动技能的掌握。

  科学区:给自然角(种植园、饲养角)中的小动物喂食物,给植物浇水;认真观察、发现;爱护动植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合理采摘,注意安全。

  美工区:为妈妈串项链做礼物等。厨房体验室:在教师指导下一起做水果沙拉、烘焙饼干等。

  角色区:尝试扮演家庭成员、医生、厨师等不同角色,体会各种劳动者的角色特征。

  集体游戏:适时组织幼儿参加叠衣服、穿鞋子等与劳动相关的游戏;倡导幼儿一起准备游戏道具,取放游戏材料。

  2.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投入状态和对劳动的坚持,鼓励并肯定幼儿的付出和劳动成果,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

  环境整理:保持所在区域的环境整洁,引导幼儿将不同种类的垃圾放入相应的分类垃圾桶中,个人衣物和备用鞋子放到指定位置。

  环境装饰:在教师指导下,将绘画和手工作品放到指定区域,装饰环境;随时向老师报告环境中破损部分,并积极参与修补。

  种养活动:请幼儿带一些植物或易养的小动物,如金鱼、小乌龟等到幼儿园,放在种植园区、自然角和动物乐园区,由幼儿负责照顾,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和责任感。

  1.教师要合理创设室内环境,并保持规整、干净、有序。如将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分类摆放在高度适宜的固定位置,便于取放。

  家庭延续幼儿在园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创设家庭和社区劳动条件,积极引发幼儿劳动兴趣,提升自理能力。

  自我服务:在家庭中能主动完成简单的自我服务,如主动穿脱衣服、自行如厕、独立吃饭和饮水、独立睡觉等。在家长指导下,尝试学习刷牙、洗脸、洗脚和洗澡等方法。

  服务家庭:在成人提醒下,为家庭成员提供简单服务,如摆放拖鞋、端水、取递轻便安全的物品等;引领幼儿投入到简单的家庭合作劳动中,如整理房间、分类摆放物品、择菜、擦灰等;与家人一起照顾动植物,如浇水、喂食等;在家长指导下,运用废旧物制作的装饰品及涂鸦、粘贴、泥塑、撕纸等作品装饰环境,节日一起装扮房间,烘托节日氛围等。

  服务社会:家长积极创设条件带领幼儿参加公益性社会劳动体验,如参与照顾社区孤寡老人、做社区环保小卫士等。

  1.建议家长多关注幼儿在家的活动状态,多创造劳动和做事的机会,为幼儿劳动提供条件,鼓励和支持幼儿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行为。

  2.家长可适当示弱,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突出幼儿“我能行”的成就感,提高责任感。

  入园:主动接受晨检,独立走进园区,独立脱外套、换鞋,并将自己的衣物整理后放入指定位置;在教师提示下完成值日生工作,有任务意识。

  进餐:自己摆放椅子,自主取送餐,根据需要使用勺或筷子安静进餐;吃完水果后主动冲洗水果碗,喝完牛奶将杯子冲洗干净;保持餐桌、地面整洁;会自己剥虾皮。

  盥洗:饭前、便后、活动后及手脏时自主洗手,用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自取毛巾;餐后主动漱口擦嘴,节约用水,会叠挂毛巾;擤鼻涕时知道节约使用卫生纸。

  睡眠:独立穿脱衣服、鞋袜、会系扣子、会铺被子、尝试叠被褥;值日生会拉简易窗帘。

  离园:离园前,能主动分类整理所负责区域的图书、玩具等物品;主动整理仪表,整理书包等随身离园物品;按要求站好队伍,准备离园。

  1.在生活活动中重点关注中班幼儿的自理意识和能力,适当给予示范,肯定幼儿的正确劳动行为,树立典型,鼓励为同伴服务的行为。

  2.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组织幼儿分享劳动体验,从而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意识和态度,提升中班幼儿的劳动技能。

  活动前:按要求自己换好户外活动的衣服、鞋、帽子和围巾等,提前如厕、饮水等,做好户外活动准备;能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搬运游戏材料和玩具。

  活动中:根据需要到指定地方饮水和如厕,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饮水;能根据运动中的自身感受主动增减衣物。

  活动后:根据提示,做结束环节的放松整理活动,愿意收拾户外玩具,整理好服饰,按要求站队回班级。

  1.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安全教育提示,并观察幼儿在户外活动准备中是否主动和积极,必要时给予提示。

  进一步了解劳动成果带给人们生活的舒适和便捷,体会父母长辈劳动的辛苦,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劳动兴趣,提升劳动基本技能。

  健康:提高正确洗手、刷牙、迅速穿脱及叠放衣服、扣纽扣、使用筷子等生活技能,尝试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如小铲子、抹布、衣挂等;学习洗袜子、手绢等小物件。

  语言:能用简单的语言分享劳动体验;喜欢阅读劳动主题绘本,理解劳动的意义。

  社会:通过交谈了解父母职业,体会父母的辛苦付出;学做值日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增强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节约粮食、水电等,尊重劳动和劳动资源;通过劳动节、妇女节等主题活动,亲手制作礼物送给长辈,引导幼儿尊重长辈,体验劳动的喜悦。

  科学:学习通过制作标识符号,进行科学分类和摆放物品;认识简单的劳动工具,并在成人指导下进行花卉绿植的浇水、松土、采摘、收获,为小动物喂食、换水等,在过程中理解劳动与动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艺术:能用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用陶泥、超轻粘土、面团等材料捏塑的蛋糕、动物头等作品;用纸、纸盒、毛线等不同材料,通过折、粘贴、拼贴等方法组合制作的扇子、飞机、车、机器人等造型简单的玩具模型;用剪刀剪出的小树、窗花等剪纸作品),来装饰区域环境;喜欢通过演唱有关劳动的歌曲、肢体表演等方式表达对劳动的热爱。

  1.中班幼儿劳动启蒙教育仍以自我服务为主,五大领域活动中要关注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3.在提升劳动意识的同时,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参与园所简单劳动,培养服务他人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劳动的快乐和满足。

  4.适时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后的劳动分享,加强劳动情感的培养和劳动意识的提升。

  愿意在游戏活动前对材料和环境进行布置;游戏后对游戏材料和环境进行归位整理;能在游戏中积累劳动经验,感受因劳动付出而收获的游戏成果。

  角色区:通过扮演各种家庭和社会角色,感受每个角色的付出和辛苦,体验角色付出带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阅读区:能分类摆放图书、喜欢阅读与劳动相关的绘本。尝试修补图书。参与各区域的材料整理、分配和归位,使幼儿成为劳动和活动的主人。

  集体游戏:适时组织幼儿开展系扣子、穿鞋子、拉拉链、叠被子等与劳动相关的游戏,两人合作完成任务等搬运游戏(如蚂蚁搬家),动手拆装物件、组合材料等智力游戏;游戏前参与创设游戏场景,为游戏开展做准备。

  2.游戏材料尽量以半成品为主,激发幼儿为游戏而重新创造和布局材料的意识,萌发幼儿积极的劳动行为。

  3.各区域尽量开放设置,给孩子提供更多整合和合作的机会,增加劳动和创造的空间。

  5.多为幼儿提供观察动植物的机会,通过种养劳动,认识劳动工具,积累劳动经验,增强劳动体验,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整理:自觉维护所在区域环境的干净整洁,学习垃圾分类,主动将自己的衣物、鞋子等个人物品放在指定位置;关注环境是否有不整洁或凌乱现象,并协助整理。

  环境装饰:能将自己的作品整齐粘贴或悬挂在指定的作品区;关注环境中破损部分,主动告知老师并参与修补;和教师一起参与幼儿园室内外游戏环境的规划和创设。

  种养活动:愿意照顾种养区的动植物,主动探索科学种养的方法,提高照顾动植物的能力和责任感。

  1.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劳动环境和氛围的创设,提供安全卫生、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劳动小工具,激发幼儿参与环境整理和环境装饰的劳动兴趣。

  创设幼儿劳动能力发展所需条件,培养幼儿劳动兴趣、提升劳动经验,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自我服务:能简单收拾自己的柜子,自己洗袜子、手绢,能按照成人的指导,将要洗的衣服按颜色深浅或内衣、外衣分类放到指定地点;能为自己准备第二天穿的衣服、鞋袜。能在成人指导下,主动刷牙、洗脸、洗脚和洗澡。

  服务家庭:愿意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擦地、择菜、协助购物、拎小物件、收拾和摆放餐具等;主动照顾家庭成员,提供简单必要的服务,如倒水、拿药、陪伴病人等;尝试更多照顾家庭小宠物的劳动,如喂食、清理等;参与家庭不同植物种植的过程,如松土、搭架等,体验多种植物的采摘方式,如摘、挖、割等。愿意同家长一起利用各种材料,运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装饰和美化家庭环境,如节假日和家长一起采购、布置节日装饰品,营造节日氛围。

  服务社会:愿意跟随家长参与公益性社会劳动体验活动,如清洁园区环境、照顾孤寡老人、捡拾白色垃圾等。

  1.幼儿园定期指导家长完善幼儿可操作性的家庭劳动清单,并指导家长定期做好幼儿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的评价。

  2.教师要随时肯定幼儿的家庭和社区劳动成果,树立典型,激发幼儿劳动积极性,满足幼儿劳动成就感。

  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自觉为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服务,主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入园:自觉排队参加晨检,主动说明身体情况;根据天气变化选择穿戴合适的衣物;值日生主动辅助教师进行分餐,自觉承担值日任务。

  进餐:熟练取餐点,安静用餐后,将残渣倒入指定位置,并将餐具分类送回;自己清洗牛奶杯和水果碗;熟练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饮水:根据身体需要主动饮水,并做好记录;在教师提示下,根据季节调整喝水量,尝试做饮水量自评。

  盥洗:饭前、便后及手脏时习惯用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餐后自主漱口,自主取、挂毛巾,学习洗毛巾。

  如厕:能分男、女独立如厕,大便完全自理,会定量使用卫生纸,自主冲水,能快速整理好衣裤,秋冬季会将衬衣掖在裤子里。

  睡眠:主动铺床,自主入睡;调整正确睡姿,不影响他人;按时起床,自主穿戴,整理好服饰;女孩子会简单梳头发,并尝试互相帮忙扎小辫。

  离园:离园前,自主整理好仪容仪表,收拾好随身携带物品,维护所负责区域环境和卫生;自主站队,值日生清点人数,协助教师做好整队,维持秩序。

  3.对劳动热情高、劳动效率高、劳动技巧熟练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

  4.逐步从自我服务向为他人服务过渡,关注幼儿的劳动担当和劳动积极性,促进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实现。

  活动前:主动换好户外活动的衣服、鞋、帽子和围巾等,提前如厕、饮水,做好户外活动准备;协助教师做好户外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搬运等准备。

  活动中:根据需要自主饮水和如厕,懂得不在激烈运动后马上饮水;根据活动需要,随时调整活动材料,满足运动需要。能根据运动中的自身感受及时增减衣物。

  活动后:自主做好结束环节的放松整理活动,主动收拾户外玩具,整理好服饰,自主排队,有序回班级。

  1.活动前教师以问答等方式强调安全活动要点,观察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准备是否充分、完备,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必要提示和关注。

  2.对于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努力给予肯定,并激励他们帮助同伴做好准备。3.及时肯定幼儿活动后收拾玩具的良好表现,树立典型,激发幼儿劳动的积极性。

  4.建立儿童视角,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户外环境建设,培养幼儿乐想、乐为、自主、自信的良好学习品质。

  认识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不同职业,尊重劳动者,崇尚劳动,探索更多劳动技能,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健康:养成主动洗手、早晚刷牙、分类整理物品等好习惯;能熟练穿、脱、叠衣服,戴手套、帽子,系围巾等,会拉拉链、系鞋带、整理书包。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如喷壶、小耙子、锤子、螺丝刀等。在劳动操作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常识,积累正确的操作经验。

  语言: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劳动经历及对劳动的看法,理解劳动带给人的成就感。

  社会:通过参观和采访,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及各岗位劳动特点;通过协商确定值日生的分工和任务,爱惜劳动资源;懂得合作才能更好完成劳动任务;通过劳动为同伴提供帮助,比如合作收纳玩具,帮助弟弟妹妹拿东西、找人、穿鞋、系扣子等。

  科学:坚持不懈照顾自然角中的动植物,关注动植物的生长状态,做好观察记录,随时提供必要服务;会熟练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参与幼儿园种植园区的选种、培育、播种、浇水、除草、捉虫、收获等种植劳动;主动参与孵化、饲养乌龟、蚕、鸡、鸭、鹅等小动物的养殖劳动。

  艺术:欣赏有关劳动的艺术作品,制作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如利用陶泥、橡皮泥、面团等材料,通过粘接、捏泥等方法制作出“昆虫动物”“各色人物”“空间组合”等泥工形象;使用折纸、编织、粘贴、拼接、木工等方法,设计和制作各种玩具、日用品、装饰品及道具模型等;使用竹编、绳编、刺绣、扎染等方法进行加工和制作。理解并欣赏关于劳动的歌曲,自由表演相应的劳动故事,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产生劳动光荣的情感。

  1.利用大班幼儿动作发展优势,多给幼儿提供深度、持久动手操作的劳动机会,如创设美工创意坊、陶艺坊、木工坊、建筑坊等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区域。

  2.大班幼儿的劳动启蒙教育在提升自我服务能力基础上逐步拓展到关注社会服务,要注重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幼儿参与公益劳动。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认识更多的社会职业,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关注幼儿完成计划的情况,给予适宜的鼓励和指导。

  3.引导幼儿关注合作式劳动,感受合作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效率,逐步学会合作劳动的技能。

  4.引导幼儿进行劳动后的经验分享,不断提升劳动经验和技能,强化劳动的价值感。

  能主动在游戏前通过协商和计划,对游戏区域进行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游戏后能自觉对材料进行归位整理;能在游戏中积累劳动经验,感受创造性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木工区:利用木工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如小挂件、小桌子、小椅子、棒棒锤等。

  陶艺区:通过捏泥、烧陶等工艺流程操作,制作简单的日常用品,如,陶瓷杯子、花瓶、小动物造型等。

  美工区:利用签字笔、剪纸、水粉等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作品创造。表演区:表演与劳动相关的歌曲或故事,整理表演服装和道具。

  角色区:通过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创造性表达对各种角色的认知,了解角色的劳动内容,感受角色特征。

  阅读区:主动阅读和讲述跟劳动有关的绘本、故事;发现图书破损能及时修补。主动参与各区域的材料分配、整理、归位和简单清洁,使幼儿成为区域环境的主人。

  集体游戏:适时开展系扣子、系鞋带、整理书包等与自理能力相关的游戏,小组或多人合作完成的搬运游戏(如抗洪救灾中合作运沙袋、运粮食等),户外大型组合搭建(如安吉梯、滚筒等综合搭建)等多人合作的建构游戏;积极参与和游戏相关的材料准备、环境布置。

  2.游戏材料尽量以半成品和原材料为主,激发幼儿创造性使用游戏材料,拓展劳动智慧。

  4.鼓励幼儿区域活动和游戏后的分享,表达自己的操作体会,感受劳动在游戏中的重要性。

  环境整理:随时关注班级环境和园区环境,力所能及整理凌乱的地方;关注生活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遵守环境规则,规范物品摆放。

  环境装饰:主动更新作品展示区,提供手工和绘画作品,美化班级环境;按要求定期将搜集或拍摄的各种职业照片、调查记录表、绘画、手工作品等布置在环境中。

  1.提供人人皆是环境小主人的氛围,鼓励幼儿随时修补环境,通过劳动维护环境的干净、整洁。

  2.丰富区域中的各种材料、参考图书及工具,要利于幼儿随手取放,动手操作,美化环境。

  相信幼儿,大胆放手,提供丰富的劳动条件,让幼儿愿意参与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增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自我服务:能自主完成洗漱、及时换掉脏衣服。习惯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分类整理,自己洗内裤、袜子等小件衣物并晾晒收纳,养成整理床铺的习惯,能为自己准备书包、用品和衣物等。

  服务家庭: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洗菜、择菜、取拿快递、垃圾分类、独立到园区超市购物、倒垃圾、参与家庭卫生清扫等;经常参加家庭合作劳动,如尝试为家人制作果盘、和家人一起做面食、修理物品等;自主关注种养的动植物,尝试了解动植物种养的步骤、条件和方法,观察、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尝试使用简单工具采摘各类植物的果实,拓展种植经验,体验多种采摘方式,尝试晾晒、保存种子的方法等;愿意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装饰家庭环境,尝试在重要节日或家人过生日时,根据自己的审美制定、设计环境创设的方案,并和大人一起采购装饰材料,制作装饰品,营造生日、节日氛围。

  服务社会:经常与家长一起参加公益性社会劳动,如,参加社区扫雪、清理白色垃圾、照顾孤寡老人、帮扶残疾人等。

  1.家园保持高度一致的劳动教育态度,鼓励家长多放手,为幼儿提供更多家务劳动的机会,并对幼儿的劳动态度给予肯定,对劳动成果予以尊重。

  2.家长要适时丰富幼儿劳动经验,与幼儿协商制订家务劳动清单表,明确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增强幼儿的家庭劳动责任感。

  3.要创造亲子共同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的机会,适时分享劳动心得,满足幼儿劳动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