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会觉得,奖励可以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殊不知,这种奖励式教育就像饮鸩止渴,起效一时,毁孩一世。

  很多家长在教育上总是存在着一个误区:孩子不爱学习,都是因为没有动力驱动。

  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学习新知识带来的乐趣,逐渐被繁重的功课所挤压。

  当外部评价被当成了“为什么学习”的目的,为自己而学变成了为成绩而学,内心的动力就会不断降低。

  时常和孩子讲条件的父母,是在用外部条件操控孩子,而孩子,也很难有内在驱动力,奖励一旦消失,动力也就消失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随机抽调一批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二阶段:把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大学生做对一道题,给1美元奖励,另一组大学生仍然像原来那样做题,没有奖励。

  第三阶段:研究者让大家先自由休息,再观察在自由休息的时间里,哪组大学生会继续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给TA提供外在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TA的吸引力。

  作业写得快,给孩子奖励零食;成绩考得好,给孩子奖励玩游戏,比赛得奖了,给孩子奖励一次旅游......生活中,很多父母用这样的方式奖励孩子。

  不可否认,在短期内,物质奖励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仔细观察,随着时间的拉长,物质奖励带来的效果会逐渐消失。

  “ 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但其效果会逐渐消失。更糟糕的是它降低了人们继续这项工程所需的长期积极性。

  长期的物质奖励,杀死的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动力,甚至会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都讲条件的恶习。

  晚上十点之前回家,就可以得到一百元钱;去亲戚家吃一次饭,可以得到五百元;上一节课,可以得到三千元……

  作为留守儿童的他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沾染了许多恶习,为了让儿子早点回家,爸爸特意和他签了协议。

  但是这个协议没有半点约束力,在协议生效的第一天,他就完成了协议上所有的事情,拿了钱然后毁约,在父亲急火攻心,拦着不让他出门之后,他直接拿起桌上的水果刀,作势朝着父亲捅去。

  奖励可以让孩子达成某种目标,同样的,孩子也可以和你“谈条件”,在一步步退让中,孩子陷入了欲望的深渊,酿成恶果。

  心理学认为人的种种行为都有内在驱动力,饿了要吃饭,渴了想喝水。这些内部动机,会使得人自发去做事。

  但当你将成绩和奖励挂钩,孩子看到的只是奖励,看不到他们想做这件事情的目标。

  奖励在孩子眼中成为了“有条件的爱”,父母爱我是因为我考了一个好成绩,危害的是孩子在亲子关系中的安全感。

  背负着“有条件的爱”的孩子,会在一次次期待中带着压力艰难前行,成长路上也是举步维艰。

  “交易式育儿”毁掉的是孩子的内驱力,是孩子对父母的安全感,因此,最重要是重新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你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在这里,咨询师会帮助你会重新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解决在相处中遇到的问题,让孩子逐渐敞开心扉,学会信任父母,让家庭重归和谐。

  他们还会帮助你看到教育中的问题所在,通过一步步科学的调整,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内驱力,当内驱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