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是没有家委会的,到了二年级,老师开始在群里发消息,说有想要报名家委会的家长,踊跃报名。而且,还说明了,只要3个名额,结果过了几天,老师又在群里发了一遍,看来,人数还不够。

  其实我是想报名的,但被一位有3年家委会经验的朋友拦住了,她说,家委会事情很琐碎,占用时间很多,有时候还出力不讨好,你还是别报名了!

  我问了一下才知道,她在孩子上二年级到四年级,三年的时间里都担任了家委会成员,说的好听的,是转达老师的话,其实就是听老师吩咐。比如帮忙完成学校组织的活动、统计信息、收班费、采购学习用品等。

  有次她家老二发烧了,因为着急照顾孩子,一件事没及时跟家长沟通,结果被汽其他家委会成员投诉到班主任那里,闹得挺不愉快的。那以后,她就萌生了退意。

  按她的说法:“就算你是家委会成员,你的孩子也不会因此每次都考第一,还可能受夹板气,没必要!每天忙里忙外的做表格,转发消息,跟家长沟通,其实到头来,什么也没有。”

  听了她的分享,我也没报名家委会,不只是因为怕麻烦,还有就是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么细心、耐心。

  我一位在北京生活的朋友跟我诉苦说,她的孩子现在上一年级了,班级家委会城里,她当时在午休,等醒来已经满员了。

  结果现在孩子想学什么兴趣班,都报名不上,因为老师都是半夜甩表格,等到她看到,剩下的只有茶艺公开课之类的了。

  而那些家委会成员的孩子,则可以提前了解“消息”,定点填表,获取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特长班。不仅如此,家委会成员的孩子,在班上老师也会额外照顾。朋友说,下一年的家委会,无论如何,她都要积极报名,不敢怠慢了。

  再后来我看到一些关于家委会的消息,才明白,在我们三四线城市并不“热门”的家委会角色,在大城市成了“烫手山芋”,有些学校的家委会,你就是有学历也不一定能进去,还成了家长之间的“名利场”,竞争相当残酷。

  上海的一所小学竞选家委会,要看家长的学历、履历、家庭背景等,堪称选秀场的家委会选举现场,引发了不小的波动。

  更夸张的是,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妈妈,以及掌管35亿人民币的基金经理爸爸,警告各位家长,即使我不竞选家委会成员,也别欺负我儿子,否则孩子爸爸会把你们的股p砸跌停,包括m台!

  小学生家委会真的有这么夸张吗?必须加入吗?我觉得也不一定,主要是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就像我,一个人带俩孩子,还要忙着做自媒体,其实自己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当家委会成员了。

  有些学校的家委会,是需要组织寒暑假活动的,如果你有一定的当地资源,比如场所、活动主题等,都能很好的协作完成,我觉得老师和家长都会很满意。如果什么都没有,即使当选了,到时候也很麻烦。

  所以,要不要加入小学生家委会,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还得有较强的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如果都没有,开展工作也不一定很顺利。

  可能大城市的教育焦虑确实更严重一些,我在三四线城市,真没有这么深刻的体会。我也在想,到底是谁,助长了家委会的嚣张气焰,让家长们趋之若鹜又俯首称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