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凌的孩子不愿意承认,目击欺凌的孩子不敢指认——电影《第二十条》深刻揭露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为有效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江苏省扬中市检察院不断推进“检、校、家、社”联动,策划开展“美好校园不‘欺’而遇”主题普法活动。

  “同学们,这是一份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请大家带回家与父母一起填写。”3月初,扬中市检察院通过法治副校长“开学第一课”向全市29所中小学发放了“平安校园我守护”的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家长最为关注的校园及周边问题,共回收调查问卷1740份,收集公益诉讼线条,在收集主题普法需求时,校园欺凌主题占比73.21%。

  随后,扬中市检察院面向教育工作者举办了“校长茶线场。法治副校长以新形势下校园安全为着力点,通过分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典型案例,重点剖析当代青少年身心特点、犯罪原因,从控辍保学、防范校园性侵、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向校方提出建议,为学生构筑安全学习屏障,打造和谐平安法治校园。

  “知心姐姐您好,我从微博上看到了你们关于防范校园欺凌的直播,我感觉孩子有暴力倾向,但我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想请教一下……”通过“知心姐姐”热线电话,检察官为家长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为了让更多家长提高法治意识,了解、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5月7日,扬中市检察院“知心姐姐”团队前往新坝中心小学,以礼堂授课、网络同步直播的形式,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相约星期六”家长公益课堂。“知心姐姐”以校园欺凌为主题,为家长普及学生欺凌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同时就孩子处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三种不同角色时,家长应该如何处置应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今年,该院已开展家长公益课堂3次。

  “这学期,你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5次,还伙同他人对同学进行威胁。你的这些行为已经构成学生欺凌,甚至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严重不良行为。”在扬中市某中学的会议室里,检察官王樱对罪错未成年人徐某进行训诫。

  今年,扬中市检察院通过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大数据模型,收到学校移送的不良行为未成年人信息。通过姓名反查,发现徐某的姓名多次出现在该院办理的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交友情况”一栏里。该院未检部门立即介入,及时干预。

  2023年7月,扬中市检察院部署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大数据模型,并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出台《关于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工作合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夯实模型运行的数据基础。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防治校园欺凌,通过内嵌学生不良行为移送分析板块,建立智慧化预防校园欺凌专业干预机制。今年已通过数据反查分析,发现涉未公益诉讼线条,摸排查证后制发诉前检察建议2份。

  “美好校园不‘欺’而遇”主题活动期间,扬中市检察院31名法治副校长深入辖区5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40余场,受教育人数约1.3万,有效串联“检、校、家、社”,为全市青少年筑起了坚实的防范学生欺凌立体式防线。

  地址:南京市宁海路73号邮编:210024电线(服务热线) (值班/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