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着作者、出版社、媒体人集体智慧的“中国教育报2023年度教师推荐的十大童书”出炉,成为千百万儿童冬日里的暖心大礼。

  儿童为什么要阅读?我们可能说得出千百个理由。最近读玛丽安娜·沃尔夫的《普鲁斯特与乌贼》与《升维阅读》,刷新了很多认知。也许,我们可以从一名阅读脑研究者的角度,发现儿童阅读的另一种理由。

  而今要沉心静气读一本书,越来越难了。远处的屏幕或是眼前的手机,时不时让人目光游离、思绪中断,我们的专注力正在被这个数字时代的各种刺激干扰。

  成人如此,儿童更加如此。一旦无法专注,他们就很难将阅读体验与大脑已有的知识储备融合,无法形成类比和推断能力,深度阅读能力的发展也就受到了遏制。这是一件可怕的事。

  身为父母或教师,如何在数字时代正确引领孩子阅读?沃尔夫给出了两个关键期的指导策略:

  首先,是0—5岁的亲子阅读。我们常常认为年幼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平板或玩具是我们惯用的安抚奶嘴。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让孩子坐在腿上摊开一本书,大人轻声细语,孩子咿呀学语,那么,孩子的语言网络就被广泛激活了。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构建阅读脑神经回路。每当孩子听到、看到、触摸、闻到书本时,年幼的大脑就会记下这些信息表征。同时,这也是给孩子构建类比思维、促进语言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投入在亲子阅读上的时间,是孩子成年后阅读能力和成就的重要指标。

  其次,是6—10岁的儿童阅读。她提出,这是儿童阅读的黄金期。四年级代表着学会阅读与学着利用阅读来思考和学习的分水岭。如果无法形成这种能力,那么孩子就不能很好地解码阅读信息,语言、智力的发展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在美国,四年级阅读水平与辍学之间高度相关,很多州的监狱直接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统计数据,来预测未来需要的监狱床铺数量。

  这只是我理解到的沃尔夫关于阅读脑研究的冰山一角。但是,它对于我们的启示可能是巨大的:在数字时代,高度重视这两个关键期的阅读,决定着孩子终身的深度阅读能力,并为孩子在当今和未来的纸媒、数字媒介甚至多种通信媒介之间快速切换打下基础。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就不会辜负这份冬日大礼,会更紧紧抓住每一寸陪伴、引领孩子阅读的宝贵时光。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21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