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我国学校教育正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义,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阅读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习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习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阅读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为建设书香中国指明了方向。

  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强调培育核心素养,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强化运用知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素养形成的过程,从而具备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其中,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个人素养形成的关键。也正因如此,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就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三大基石之一,其中就包括“学会学习”这个核心素养的内容。

  深究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就会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从儿时逐渐形成、发展出来的阅读能力。在传统的概念中,“读书”几乎与“学习”“受教育”同义,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类一直都有一个习惯,会把各个领域内取得的文明成就用文字描述出来,“储存”在书籍中,因而自有书籍以来,阅读便成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成为学习的代名词。

  阅读是一种人类个体独立开展的认知、体验的行为,读者往往要独自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地完成这个探索和体悟的过程,即读者会从字词句的局部信息认读开始,在头脑中对段落篇章乃至全书甚至不同书籍间的信息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至少进行了字词的认读,文字的意义解码,语义的连贯理解,重要信息的提取,意义的整合与建构,与自我既有认知和经验相整合等内在的认知活动,最终形成了超越文字的对知识、意义和某个更宏大的知识体系的认识,或者形成了对某种人类深刻情感、思想的体悟。阅读有一定篇幅的书籍,可以真实地使人获得某类知识,拥有对某个领域的全面认识、系统认识,形成特定的智慧、能力,或者切实地影响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三观。因此,从目的、过程和结果上看,阅读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活动,而多数阅读首先都是个体独立完成的,因而阅读就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长期坚持有效阅读的孩子,其自主学习能力是能够得到不断锻炼和提升的,他们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获得言语文字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建立拥有丰厚积累的信息库(知识库),慢慢形成有相当逻辑关系的知识系统,拥有更高的思辨能力,拥有更深刻的理解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陶沙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用7年时间对超过4000人次大样本的儿童脑发育与学习行为追踪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的阅读学习显著促进了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进而提升了注意力、记忆力、视空间能力等多种认知能力发展。[1] 这一研究发现,为“阅读可以启智增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民阅读推广人聂震宁先生提出了“阅读力决定学习力”的观点,他说:“阅读是一切精英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几乎所有优秀的文学、文化、艺术、科学、思想精英人才,都是从最初的阅读成长起来的。”[2] 不可想象,一个不读书的人能够成为对人类文明进步有所贡献的人,没有对过往书籍的阅读,他的思想就没有较高的起点,也就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即使在多媒体极其发达的今天,有相当内涵的人类系统知识都还只能存储在书籍中,没有其他任何媒介可以替代。同样,在学生时代的学习中,具有浓厚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拥有强大阅读能力的孩子,能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积蓄前行的动力,储备奋斗的能力,他的未来一定是开阔明亮的。

  人的素质或素养还有另一个领域,它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一个人做人的高度和境界,它来自人的道德品行,来自人的内省和自我认识,来自人类文化的熏陶。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有“人文底蕴”和“责任担当”两项。

  “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乃修身立德之本,是润德端行的主要方式。《礼记·经解》记载了孔子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3]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一个地方与老百姓一接触就可以看出那里的教育情况,凡是老百姓温柔敦厚的,那便是诗歌教化的结果。诗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即通过文学作品进行启蒙教育,可以让百姓温文尔雅,让民风淳朴敦厚。诗教,在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人格塑造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的今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把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的培养放在首位,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润德端行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内生外化”这一基本规律,只有学生内心深度接纳和自觉内化,才能真正促进知行合一。

  作为人类人文精华智慧成果的载体,很多经典都经历了不同时代大浪淘沙般的考验,一直被人类铭记,成为人类精神的一部分。经典可以熏陶人、感化人,尤其是文学经典,因其情感性、审美性、人文性成为“内生外化”德行的最好载体。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读者心中真、善、美的种子得以滋养、培育和生长。经典作品还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启发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社会的准则、道德的底线等终极性问题,从而能令人信服地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经典在培养人的德行的同时,还能涵养人的性情,开阔人的眼界,升华人的气质。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淘洗的人类文明成果,对真理的昭示往往又带有隐喻性质,其语言形式、内容、思想内涵与现在的青少年有很大的距离。对青少年而言,经典名著的魅力是潜在的,很多时候阅读经典是一个“磨脑子”的过程,需要教师帮助青少年沉下心来,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这个过程,又是磨性子的过程,是涵养性情的过程。

  再有,人生有限,总有看不到的风景,总有碰不到的人,但阅读可以让我们抵达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周国平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的确,打开一本书,世界便大了,阅读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阅读经典,可以滋养我们的语言,让语言变得更美,孔子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还不至于不会说话,但可能不会雅致地表达。经典名著的语言是最精美的语言,在青少年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大量吸收这些语言的精华,可以使他们的语言更形象、更美、更准确。阅读经典,是最好的语言滋养。

  阅读还可以升华人的气质,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句,大家耳熟能详。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曾国藩也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4] 读书与否,还真能影响气质的雅俗。

  阅读经典是涵养性情、积淀人文底蕴最好的途径,也是净化心灵、明理修身,让性格更沉稳,让气质更高雅,让精神更富足的重要方式。

  在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成为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又一个灵魂,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便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是要具备创造性思维。阅读不仅为知识的获取提供途径,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也不会凭空发展、壮大。对创造能力的研究表明,创造力更多来自于后天的培养,来自于对事物更深刻的思考,来自于知识的广度,来自于对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观念、理论的深入理解。

  相较各类信息媒体,很多阅读过程都能引发深刻的思索,这是因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当深刻的阅读达到一定广度的时候,学生就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理论,就会遇到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知识的广度和观点的交叉与冲突,就是形成新创意的源泉。

  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当我们阅读一本新书的时候,书中新鲜的理论观点、人物故事、历史智慧、前沿技术、超前想象,都会与我们头脑中的既有理念、故事、智慧形成碰撞或冲突,这个碰撞与冲突就是创造性灵感被激发的诱因。因此,每一本有着新观点、新思维、新角度、新故事的书籍,都能与学生的头脑产生碰撞与冲突,为学生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所贡献。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知识,阅读的过程既是理解知识的过程,又是判断知识的过程,还是举一反三联系实际、联想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实际,通过已知去发现未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长期坚持这样做,创造性思维得以培育和发展。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凡是创新能力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往往是重视阅读、全民阅读素养突出的民族和国家。因为所有的创新必须依赖于对知识的拥有和灵活运用,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发现问题、启发思考、寻求突破正是创新的底层逻辑,创新与阅读本就相伴而生。阅读是培育创新的丰厚沃土,要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阅读。

  阅读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阅读并不是人类的天性,读书是先苦后甜的,所以阅读习惯是需要后天培养的。相较于玩耍、游戏、观看动画片,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是很多人头疼的事。

  让孩子爱上读书,某种程度上或许需要教师、家长的督促,但在读书上要求过严也会造成孩子的逆反,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创造一种读书氛围,让孩子接受环境的正向影响。

  美国学者斯蒂芬·克拉生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用大量数据证明,学校和家庭阅读环境好坏、图书馆有无和多少、藏书多寡、父母和教师读书与否、学生阅读量大小等因素与学生成绩的好坏密切相关。[5] 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读书氛围的重要性。一个没有阅读氛围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没有阅读氛围的家庭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校园和家庭都要创造孩子触手可及且适合他阅读的书籍的条件,老师和父母都要成为爱读书的人,每天要保证有静静阅读的时间。在具有浓厚读书氛围中生长的孩子,会把读书当作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

  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同伴共读等都是营造读书氛围的好方法。亲子阅读有助于培养阅读习惯,增进亲子关系。师生共读,可以引导阅读深度,真正实现“培养兴趣、习得方法、提高能力”的共读意义。同伴之间阅读能力相似,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思维相近,在兴趣的激发上比父母和老师更有影响力,借助“同伴影响”这个杠杆可以更好地撬动学生的阅读意志和阅读行为。

  既然读书不是人的天性,孩提时代的阅读更要强调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美好,才能养成亲近书本、喜爱阅读的习惯,才能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生活方式。

  快乐阅读,首先要允许孩子读“闲书”。抛开专业阅读,真正快乐的阅读更多就是读“闲书”,读他们喜欢的书,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读书。拿几卷闲书,或坐或卧,随性而阅,读累了读倦了,或悄然入梦或凭窗远眺,看山水,阅天地,这才是很多人向往的阅读境况!著名词人李清照说:“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说:“天底下无用的文章往往是最好读的。”所以,实在是没有必要把读书搞得那么辛苦,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之后,最好不要去考孩子“记住了多少”,也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做摘抄和批注,这样做很可能就是给孩子阅读之旅制造绊脚石。儿童对阅读的态度不是基于功利性的理性判断,而是基于阅读是否让他们感到愉悦和兴趣盎然,所以没有任何其他目的的阅读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尊重孩子在阅读中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让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书,让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得到他们想读的书,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爱上阅读。

  阅读赋能成长,奠基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和美好未来。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把书读起来,在享受阅读中,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动机、阅读素养等是需要引导、激发和培育的。只有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主动行为,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并且能看到书里一个更吸引人的广阔世界,阅读才会真正有力量!

  [1] 苏颖.“儿童学习能力与脑发育追踪”研究显示:阅读利于儿童大脑发育[N]. 人民政协报,2023-7-26.

  [2] 王惠. 中文阅读素养指标体系与测评标准[M].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23.

  [5](美)斯蒂芬·克拉生. 阅读的力量[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