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解决0—3岁儿童“入托难”,让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优惠的托育服务,《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计划到2025年,广州市规划托位总量达到12万个,千人口托位数力争达到5.8个,其中普惠托位占比不少于30%,并强调要支持“公办民营”办园,进行低租金、高标准的指导,以此减轻年轻人生育负担。

  近日,广州市成功申报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可在两年内获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支持,将在普惠托育服务领域建设10个工程、16个项目。新快报记者走访多个托幼园和多位专家,了解广州托幼业突破场地限制、降低机构运营和提升托育服务水平的经验和建议。

  5月20日,广州市首家“公建民营”的越秀区建设街普惠托育园正式开园。该托育园园长彭拼表示,“我们会进行孩子早期教育的启蒙,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根据家长的时间安排不同的选择,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

  该托育园的首要特点在于费用低。普惠园托育费最高定价1650元/月,提供全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多种服务形式,考虑到双职工家庭需求,全日托服务可延长至18:30。市民梁女士欣喜地说:“对比此前咨询过4000元/月的托育机构,现在不到一半的价格就可以入读公办园,实惠、安全、服务有保障,我们都非常开心。”

  5月26日是荔湾区小桥园托儿园的亲子体验活动日。新快报记者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家长和小朋友共读《不爱刷牙的后果》,通过故事寓教于乐,让小朋友明白口腔清洁的重要性。托儿园内还有平衡板、彩虹伞、积木等游戏设施,小朋友尽情玩乐释放天性,家长也在体验活动日学到了专业的育儿知识。据了解,小桥园在今年还将开设多期公益亲子课堂和讲座,旨在提高广大家庭科学育儿的意识和能力。

  提起如今广州托育系统的整体情况,小桥园的园长杨旭丽表示,民办托育园面临租金贵、人力成本高的困境。“另外,托育机构照护不规范、从业人员资质不合格、监管部门指导力度不足、相关部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都是家长们顾虑的问题。”杨旭丽说,“不过,业主从租金上给予了小桥园托儿园很大扶持,也感谢彩虹街道支持,帮助小桥园申请到一些卫健项目。”

  近日,广州市成功申报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可在两年内获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支持,将在普惠托育服务领域建设10个工程、16个项目。此举将有利于降低机构运营成本,提升托育服务整体质量,减轻家庭后顾之忧。

  据广州市政协调研数据,2022年末,广州常住人口中,3岁以下婴幼儿有61.27万人,全市可提供托位数为6.03万个。“0—3岁”托育市场仍存在较大缺口。

  为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广州制定了《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六大举措,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包括建设市、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搭建街(镇)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发展社区普惠托育服务,支持用人单位开办普惠托育,支持国有资本举办托育服务集团。计划到2025年,广州市规划托位总量达到12万个,千人口托位数力争达到5.8个,其中普惠托位占比不少于30%。

  在招生数量减少和政策扶持的背景下,不少幼儿园将目光投向了“托幼”。以越秀区为例,记者梳理发现,2022学年—2024学年,该区招收托儿班的托儿所、幼儿园数量和班级数都稳步上升,分别有18所29个班,27所36个班,47所61个班。2023学年,海珠区也有50所幼儿园开设托班,计划招生63个班、1240人,每班规模为1—20人。此外,荔湾区、天河区、南沙区等都有民办幼儿园将招生年龄下限调整至1.5周岁,推出托班、幼萌班等服务。

  “向日葵亲子小屋”建设项目是中国计生协推广的早教计划。小屋遵循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坚持公益性、科学性、便民性原则,主要服务对象是周边社区3岁以下婴幼儿及家长。通过组织开展家长课堂、亲子活动、入户指导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等,规定每周至少对3岁以下婴幼儿及家长开放小屋一次,由辅导员组织开展游戏、绘本阅读、朗读、涂鸦绘画等亲子活动。

  据了解,2023年,中国计生协在全国新建了31个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带动各地计生协建设“向日葵亲子小屋”4000余个,受益人群达2600万人。

  广州市黄埔区文冲街道“向日葵亲子小屋”,是广州市首个项目,它通过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服务方式,探索“社区互助式托育”服务。小屋运营负责人吴小荣告诉新快报记者:“平台设置了互动咨询、爱心求助、物资捐赠三大模块,有婴幼儿临托、家政服务等需求的居民可以在上面实现社区发单和接单,平台做好培训、对接、监督、服务认证、积分兑换等流程的有序衔接,形成‘提供服务—积累积分—兑换服务’互助环。”目前,社区已经有120名家长加入平台服务。

  “有时家里要送大的孩子上兴趣班,小的孩子要临时托管两三个小时,妈妈们之间就会通过平台互相帮忙。”文冲新村社区居民许女士说。

  “幼儿园应该像家庭,而不是过于像学校,幼儿从家庭中来,他要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家陈鹤琴如此说。

  早教专家虞永平也认同这个观点,认为托幼班的环境应该与家庭的起居环境相似,应该柔和、柔软、温馨、宁静。托幼班要有情感化的教育,要求在教师身上感受到母爱和母性,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像妈妈”。对托班儿童的教育不是任务导向的,而是情感导向、心灵需求导向的。“托班的教育还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过多地压制孩子个人的兴趣,应让孩子在托幼中,获得愉悦,获得经验。”虞永平说。

  不论是公办托育还是民办托育,场地都是关系到一家托育园完善与否的关键。最近,越秀区多家幼儿园举办了小场地体育活动展示。在不足40平方米的教室内,孩子们在老师们的照护下穿梭于桌椅搭建起的“赛道”中。几张课桌侧倒,桌腿就成了孩子们的“跨栏”;一排椅子两两背对着摆放,孩子们就能在这条“高空走廊”上锻炼平衡能力;将桌子的一侧桌脚夹在另一张桌子上,滑滑梯就此形成……这样的巧思不仅解决了托育园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还能有效节省游乐设施成本,值得借鉴。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表示,我国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还存在空缺,“只有把生育、养育、教育和托育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解决好,把年轻父母从育儿的现实压力中解放出来,这样的生育支持政策才能真正起到释放生育动能的作用,对于增强群众的生育意愿,才会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