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玩笑话:不会教书的体育老师不是个好厨子。其实就是在夸赞这个人非常厉害、全能。在济南市章丘区第六中学有这样一名教师,她的教学生涯横跨艺体类、理科类、文科类,她就是那个“不会教数学的音乐老师不是一个好道德与法治老师”的董小坤。

  亲切的笑脸、温柔的话语,是记者见到董小坤的第一眼印象。已经从教27年的她,就如同那飘散在春风中的蒲公英,怀着一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轻轻托起学生们的梦想,助力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1997年,董小坤从师范院校毕业,在章丘区第六中学成为一名乡村中学的教师,担任专职音乐教师,虽然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但她毫无怨言,勤勤恳恳为乡村教育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看着学生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董小坤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里的孩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启发学生们对艺术的向往。

  可谁知,刚一入职,她就遇到了难题。“乡镇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没有接触过音乐,他们觉得音乐课不重要。”董小坤说,课堂上只要一涉及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是普遍下降。面对这一情况,董小坤心想,一定要让乡镇的孩子爱上音乐,让孩子们了解通过音乐这一学科的升学路径。

  在董小坤看来,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让它无限放大。董小坤班里曾经有个学生叫小娜(化名)在课堂中总低着头,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在一次教三拍子歌曲的时候,全班只有几个人掌握了,其中就有她。这让董小坤眼前一亮,她发现了小娜的音乐天赋。在课后,她了解了小娜的学习情况,得知她单靠文化课成绩是无缘高中的,于是董小坤鼓励她,可以利用自己的音乐特长考高中。这让迷失的小娜一下看到了希望,她开始跟着董小坤学习声乐。因为有了兴趣和目标,她也比别人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以音乐特长生顺利考取了章丘四中。她立志要像董小坤一样做一名音乐老师,于是她也报考了师范院校。现如今,小娜也成了一所初中的音乐老师,用音乐影响着她的学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目前在章丘区的很多学校里,有许多优秀的青年音乐教师都曾是董小坤在初中阶段培养起来的音乐特长生。因为董小坤的突出表现,章丘六中虽然地处乡镇,但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才,很多人把章丘六中称为章丘区音乐教育的“黄埔军校”。

  音乐是董小坤教的第一门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她体会到了当初自己渴望成为老师的初心,那就是认真上课,同时更要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把教学变成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正面引导孩子向上善学。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1年,因为工作原因,董小坤从音乐老师变成了道德与法治老师,从任课老师变成了班主任。改变的是新的学科和身份,不变的是她热爱教育的初心,还有一心钻研的热忱。

  但是从音乐到道法,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学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那段时间我就逼迫自己,重新开始。先从新的教学目标开始学习,到教案教材的准备,去看别的老师公开课,跟同事请教,各种能帮助我的方法我都去尝试,每天都加班到很晚。”仅仅一年的时间,董小坤执教的道法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这对于一个跨学科教学的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肯定。

  后来,她把整个初中道法的知识点,一个字一个字地全部汇总起来,做成了“初中道法知识点”这样一个小册子,内容随着时间推移会结合当下的时事政治发展进行更新,包括考点和解答的方法,一目了然,十分适合面临中考的学生复习使用。也正是在这本小册子的助力下,章丘六中学生的道法成绩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翻开小册子,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董小坤手写的,字体工整,特别认真,“做什么事情我会思考如何做好,如何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帮助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从教26年,董小坤坚持手写了26年工作日志,一共有50多本,每一页上都记录着她与学生曾经的点点滴滴,一本本工作日志其实就是她26年工作生涯的最好见证。

  “我的工作日志里面什么内容都有,有时候会记录一些跟学生们之间的趣事,有时候把在报纸上看到好的文章剪下来给学生们分享。”董小坤说,最初写工作日志时,她总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但随着对学生的了解,她的日志内容也丰富了起来。当日班会的内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校里犯的小错误……这些内容,都能在她工作日志中看到。“每次翻看之前写的工作日志,我总是能想到和学生间的许多趣事,这让我感到很快乐。”

  在办公室里,除了一本本的工作日志外,董小坤还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展示着她珍藏多年的宝贝——一封封学生给她写的信,她戏称,这是学生们写给她的“情书”。

  “这是上一届的学生写的,他考上了章丘四中,在信里面还教了学弟学妹们一些学习方法。”“这个是写给我的,跟我诉说她的苦恼……”董小坤说,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都在家里。在她保存的学生们写给她的信和纸条中,记者发现信纸和纸条形态各异,有的学生甚至在毕业的时候,将一些很美的句子记录了满满一笔记本送给她。“希望学生将爱与恨都通过文字说出来,学生拥有爱的能力,就是拥有幸福的能力。”董小坤说,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考出高分,让学生们找到自己,学到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成功。

  董小坤笃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她每天早起陪伴孩子们晨读,晚上陪伴孩子们晚自习,自习课陪伴孩子们培优辅差,课间陪伴孩子们各种放松。在各种各样的陪伴中,学生们也很喜欢和信任她。

  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家长的陪伴和关注更为重要。“现在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脾气粗暴,当自己孩子犯了错时非打即骂。”董小坤说,她每接一届新班,就抽时间挤时间亲自走访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了解留守儿童,在把握学生的家庭状况的同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有一次一位家长在家长群里突然发了一句,‘被他儿子气得血压升高’。”董小坤说,她便回想了这名学生的近期表现,目光呆滞上课走神,下课也不与同学们交流,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发呆,私下与他交流了几次,也没起多大作用,学习成绩更是下滑得比较厉害。“跟他家长交流后才知道,原来是他母亲刚生了二胎,也无暇顾及他,正处于青春期的他,对于家庭成员的变化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董小坤说,她推心置腹地与孩子的父亲好好交流了一番,家长这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她还帮助家长和孩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次次的交流沟通中,董小坤成了家长和学生最信赖的朋友和师长。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董小坤用青春、责任、信念在教育路上执着前行,从未倦怠、从未徘徊,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在她的辛勤培育下,向家长和社会交上了一份份答卷。这一份份答卷上写满了董小坤对学生们的无私奉献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