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这个孩子的父母是不是认为自己很聪明”。如果是,那父母就是“自作聪明”。自作聪明有什么结果,大家都是有生活阅历的人,都明白。如果不是,那说明了父母是正常父母,也就是普通人,自己都认为自己不那么聪明,当然客观上也很难聪明。

  虽然这个观点可能得罪了所有父母,但还是请理解我的一片好心,只是希望父母们能认识到:“孩子只要是个正常孩子,聪明与不聪明,无所谓的”。

  因为这玩意儿是完全不可控的。孩子出生后,无论父母雄心万丈,还是孜孜以求,无论给孩子吃任何营养品,服用任何聪明药,孩子原本是什么样子,就仍然是那副样子,不可能因为你当父母的,具体做了什么事情,孩子就聪明起来了。

  任何在中学阶段学习过正态分布的父母,都能理解“孩子聪明”是完全可遇不可求的。即便有些父母热衷于标榜自己“没有上过学”,但是在生活实践中,只要明白“任何一堆东西中,非常好和非常坏的东西,都是个别的。随便一把抓起来是什么货色,那这堆东西就是什么货色”这个经验的,就等同于理解了正态分布的统计学含义,也等同理解了“孩子聪明与否是可遇不可求的”。

  然后,如果我们邀请几位中小学老师来座谈,请他们谈一谈聪明的孩子有多少,怎么个聪明法?这些老师一般会说“每个班级都会有1、2个机灵点的”,或者“最聪明的那个学习不行”,或者“学习最好的那个不太机灵”。对于任何一个中小学老师来说,“聪明”这件事,似乎根本不那么重要。就算“一个班只有1、2个聪明的(占比大概5%以内)”也不会有任何一个老师据此判断出“因此,未来也只有这一两个孩子有出息”。

  我想,以上这段看法,拿给老师们来看,大部分人也是会同意的。这就从“专家”的角度,论证了“就算孩子聪明,也说明不了什么”。

  既然“孩子是否聪明”这件事,既不可求,也不那么重要,那么,它就不应该成为一些父母们的“心结”。至少,它是不太值得讨论的。不过,肯定有朋友会反问:

  嗯。持有这种观点(或处于这种焦虑)的朋友,就是我说的“自作聪明”了。因为有一个词儿,叫做“小聪明”。什么是小聪明?

  而不幸的是,很多家长朋友,在谈到、关心、焦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聪明”时,其实指向的正是这种“小聪明”。跟小聪明对应的概念是“智慧”。但是,我几乎未曾遇到哪怕一个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时谈及到“智慧”。更没有见到过哪一位家长,试图让自己的孩子“虽然不那么聪明,但仍努力获取智慧”。

  从“聪明”比起来,什么是“智慧”?这里给出一些拥有“智慧”之后的孩子,所具备的特征:

  关注日常生活,并把生活中的小事情,与他所理解的背后的大的“真实世界”相连接;

  乐意在时间、空间、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的背景下,去认知与看待一件事物;

  把媒体仅仅看做信息的渠道,同时保持“我需要思考一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由于生活在现实世界,并专注于日常生活,因此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并不会让孩子走向思想或行为的极端;

  由此,获得了“智慧”的孩子,可能虽然在学业上仍慢聪明孩子半拍,可能依然因粗心而失分,成绩总是差着聪明的孩子几分。但获得智慧的孩子,已经获得了另外一项更为珍贵的特质——“自信”。他相信,世界是有趣且可以理解的。而他自己的努力程度,决定了在多大的程度上,参与到世界的运行之中。这种来自智慧的自信,是一种极大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是,孩子会产生持续、永动的自驱力。因为,对他们来说,“学习”只是“探索与体验世界”的一部分而已。既然热衷于探索,必定热衷于学习。此道理不言自明。

  与“聪明”的不可求相比,“智慧”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这似乎是我们的教育中几乎没来没有被披露过的真相。这里是一些让自己的“看上去不那么聪明”的孩子获取智慧的具体建议:

  理解一件事实:那些推荐“儿童必读书单”给你的人,他们的本事仅限于“推荐个书单”;

  极为重视国家提供的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那是孩子获得“真正的阅读能力”的前置条件;

  运用智慧、关系、强势或随便什么有用的办法,把在8上付出的时间,控制在放学之前;

  看家乡,看祖国,看山川,看天空,看大江大河,看万亩良田,看黄泛区 ,看三江源,看关外,看森林,看乡镇,看城市,看动物,看植物,看公路,看国道,看县道,看乡道,看大海,看海岛,看山峰入云,看海天之间,看一切真实的东西;

  看文化。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中国的,东亚的,欧洲的,美洲的,大洋洲的,北极圈的,东南亚的,非洲的,南太岛国 的,北非部落的,草原聚落的;

  没有钱让孩子“看”的家庭,优酷腾讯买个会员,在1000集纪录片中能看到12、13里的一切;

  然后,不仅您的孩子,还有您,都会或多或少地理解“聪明”与“智慧”之别。拥有智慧之后,再看到社交平台上“怎么判断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您就会一划而过,视作无物。或者,像我这样,写下你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