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孩子,遇见困难,本能反应就是直呼:“太难了!我做不到。”然后就是发一顿牢骚或脾气,最后就是撂挑子不干了。人就好比一个弹簧,学业和生活中的挫折就是施加在弹簧上的压力,弹簧的性能好,施加压力后不仅能恢复原状,甚至可能反弹的更高。弹簧的性能差,可能就无法恢复,甚至折断。

  孩子‬小时候‬,会经常把事情办砸帮倒忙,这时候很多父母就心想:“有这收拾烂摊子的功夫,还不如自己做,更快更轻松。”于是,当孩子拿起拖把准备拖地时,父母就说:“你扫不干净,妈妈来扫,你去玩吧。”当孩子想洗碗时,父母又会说:“你会把碗打掉的,你放那,妈妈来洗”;当‬孩子‬扣子‬扣不上‬时‬,直觉‬上手‬两下‬就‬帮‬孩子‬扣‬上了‬….许多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头顶盘旋,孩子一有需要就立即俯冲下来,对孩子的事都大包大揽,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做任何事的机会。孩子‬没有‬做事‬机会‬,哪‬来‬的‬受‬挫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的受挫‬站起来‬的‬能力在父母这样的“关爱”中一步步缺失和模糊。他‬们‬会‬对‬父母‬产生‬百分百‬的‬依赖‬,心想‬:“反正‬我‬不会‬的,我‬不想去‬想办法‬,以为‬我‬爸妈‬一定‬会‬帮我‬完成的。”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为人父母,不仅仅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爱,更要有为之计深远的智慧。父母‬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尝试,让儿童碰一碰钉子,经受一下社会艰苦的磨炼,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独立‬面对‬困难‬和‬受挫‬站起来‬的能力,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父母‬千万‬不要‬怕‬孩子‬搞砸‬就终止孩子继续学习与成长。最差的‬结果‬,还有‬父母‬为其兜底‬;

  受挫站起来的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挫折教育也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要考虑儿童个体差异(如儿童的体力,智力,年龄和心理等)和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对儿童进行的挫折教育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会把难题拆解,先解决小问题,再解决大问题,一点点重拾回成就感,切勿想着一步登天。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意思是指在之前经历的事件中,经常遇到困难却得不到帮助和解决,久而久之心里形成一种无助和失望的感受,从而将这种感受扩散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中,最后产生消极的自我定义“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真无用”。如目标定得太高或太难,任务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孩子很容易感到力不从心,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就会降低,他们就会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孩子都没有自信心解决问题,那肯定是直接被挫折“干趴下”了;

  文艺汇演要出节目,有些孩子很积极地自主报名,有些孩子从来不参与,即使老师点名要TA参加,TA都拒绝。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呢?积极主动报名的这类孩子,他们应该经常接收到的是父母对自己肯定,让他们很自信地生出“我一定行”、“我一定能解决”等自我激励的力量。而不参与节目的这类孩子,恰恰相反,他们应该是简单粗暴地被贴上“软弱”“固执”等标签,他们打心里觉得:“我没用,我不行的,我不能解决问题。”

  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成人对他们评价的反射,父母说他行,他就会在心理上内化为“我行”。所以,在孩子受挫时,父母的鼓励对于儿童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最具有积极意义和实效性。父母应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和少否定等,孩子能意识到周围的人都在支持自己,能感到可以信赖的人在关爱自己,他就会增强摆脱困境的信心和力量,反之,则会感到孤立无援;

  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家长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很多家长,遇到挫折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牢骚先发出来,就如口头禅一般。发完牢骚就来一句:“太难了,谁爱做谁做去。”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孩子也打心里觉得:“我的父母都在做,那一定是正确的,快快学习起来。”父母给孩子做了个错误示范。父母遇到困难时,应该心平气和地,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把孩子遇到的问题都当作是一次教育契机,带着 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让孩子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让孩子打心底能把“我不行”变为“我能行”。生活中遇到挫折不可怕,重要的是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