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美国FOX电视台打算在父亲节当天邀请畅销书作者格雷戈里·史雷顿(Gregory Slayton)做一期现场节目,谈他如何做一位好父亲。史雷顿婉拒了邀请,“我告诉他们,父亲节这一天,我需要陪伴我的家人。”为配合史雷顿的时间,FOX电视台提前在周三录制谈话,于周日父亲节当天播出节目。

  像任何一位成功人士那样,翻开史雷顿的人生履历,全是令人羡慕的职场经历——精通5门语言,30岁就成为美国硅谷的创投人,其工作成果被哈佛商学院当作经典案例,还曾连续四年被布什和奥巴马两任总统任命为美国驻百慕大总领事与外交使团团长。

  但是,任何职场经历,在史雷顿心中都比不上“父亲”这个身份来得重要,“我这一辈子担任过很多职务,总裁、创投家、外交大使、常青藤联盟大学教授……在这些角色里,即便我曾有所成就,但我知道,别人也可能做得一样好,甚至更好。只有在父亲这个角色上,我确信自己是无可取代的。”

  2012年,史雷顿的新书《BE A BETTER DAD TODAY!》在美国一出版就畅销6.5万千册,之后又在全球12个国家发行,影响了超过10万名父亲。2014年6月,中文版《成就好爸爸》面世。

  《成就好爸爸》确切地说是一本工具书,是史雷顿用20多年时间广泛调查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好父亲所总结出的专业而有效的方法。他坦言,自己也尚在学习过程中,“父亲这个职业是全年无休、持续一生的。好父亲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培养的。”

  翻翻书中所总结的那些具体而细微的方法,再看看史雷顿本人在言谈举止中所体现出的政治家般的严谨、得体,以及极富逻辑的说辞,你会以为,他本人所倡导的父亲角色,只是一个良好教养的成功人士之必修课,或是精英文化氛围中必备的某种上流社会礼仪。

  但事实上,史雷顿出身平凡。他曾经抗拒婚姻,惧怕做一名父亲,这种阴影完全来自严重缺失父爱的童年。

  “我从没体会过什么叫父爱。”史雷顿说,幼年时代,他与母亲、哥哥就因父亲频繁换工作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嗜酒的父亲一心向往名利地位,视妻儿为拖累,终于在史雷顿少年时抛弃一家人,消失无踪。他还记得父亲最后一个电话是无情地要求家人再也不要联系他。在断绝来往25年后,一家人才从警方那里获知父亲孤苦去世的消息,所有怨恨都化为一盒冰冷的骨灰。

  所幸,史雷顿从华裔义父张先生那里,感受到父亲这个角色的含义,“我必须感激张先生一家,他收留了我,让我知道,一位好父亲不需要富有,不需要受过良好教育,也不需要出身名望家族。张先生是一位安静、勤奋、爱家的男人,很显然,他就是一位好父亲。”

  在达特茅斯学院攻读经济学学位时,史雷顿开始想父亲这个身份的社会意义——一位优秀的父亲不但会影响子女、儿孙,也会影响当下社会和未来的世代,父职如同社会文明基石,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些社会问题。于是他不再惧怕,而是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抹掉亲生父亲留下的阴影。

  今天,史雷顿谈起自己23岁、21岁、19岁和13岁的四个孩子时,面带骄傲,“尤其在我这个年纪,公司也许不再有那么重要的意义,子女对我来说就是最重要的。”

  从孩子出生起,他就要求自己做一位合格的父亲。但他也承认,父亲这个职业充满奥秘,他体会过失望与挫败,甚至感觉到家庭岌岌可危的一刻。

  “如果你的婚姻走到第五年、第十年,你就会明白危机来自何处。”史雷顿回忆,因为自己事业的变化,孩子一度要忍受不断搬家、换新环境的生活,他无法陪伴孩子去适应,还要将所有重任交给妻子来应付,夫妻一度缺乏沟通而关系恶化,彼此都沮丧而急躁。“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很多次危机,尤其是夫妻之间。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解决,我的办法是,夫妻两人一定要坐下来,彼此聆听对方的心愿,共同规划这个家庭的愿景。一个稳固的家庭需要父亲和母亲这两大支柱,所以,两人必须敞开心扉,了解对方的希望、梦想和恐惧。”

  史雷顿在孩子的青春期感受过他们的叛逆、不安,他意识到要花更多时间陪他们度过。但对事业繁忙的企业家来说,这简直是痛苦的抉择,“我太知道这种困难了。如果我一面告诉自己家庭是第一位的,一面每周工作70个小时,频繁出差,这是不对的。”他也明白,男人若要为家庭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离不开事业,“但是,如果把银行存款和工作放在家庭之前,你会自食其果。”

  他所理解的爱,就是付出时间。对于孩子而言,父亲的陪伴并不能以物质来衡量,不需要带孩子去豪华的酒店度假,不需要买昂贵的玩具,哪怕只是钓鱼、做模型、夜里看星星,都是孩子最在意的快乐时光。他从没带孩子去过迪士尼游乐园这种地方,但他有过很多跟孩子们玩闹的回忆,“你只需要跟他们在一起,关掉手机和电视,放下报纸,全心全意陪伴,就足够了。”他给身边那些繁忙的企业家朋友提过建议,减少出差次数多陪伴孩子,多开一点视频会议,或者把部分业务转交给别人,都能保证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假如这些都做不到,那一定要确保跟孩子在一起时,抛开所有工作。

  “承诺少一点,做得多一点”,是史雷顿对待孩子的准则。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一位父母离异的男孩,他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圣诞节跟父亲聚会的机会,兴奋地期待着,却在圣诞节当天接到父亲有事不能来的电话,“当时他脸上那种痛苦、被抛弃、绝望的神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史雷顿不知道那位父亲是因为什么原因最终失信,他只确信一件事,“任何一位成功人士,你每周再多拿出5个小时为公司加班,你的事业都不会因此而更成功。但是,如果你每周多花5个小时在孩子身上,这将决定你晚年的生活是幸福还是暗淡。”

  史雷顿说,在美国有一句谚语:没有一个人会在临终前希望再进办公室加一天班。“如果你偶尔错过一天工作,那并不重要。相反,如果你花了一点时间帮家人倒垃圾、洗车,给妻子和孩子做上一顿早餐……那种美好的感觉会让你与家人的关系更加紧密。”

  徐曙光先后创立了美国太平洋地产公司、格林豪泰酒店等企业,因为要同时兼顾在美、中两国的管理,他时常都在努力消除两个半球的时差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19的女儿Ashley现在芝加哥大学学经济,高一时获南加州演讲比赛原创头等奖, 2009年参加南加州华裔学生作文比赛,她的《孔子和教育》获得了第一名。14岁的儿子Brian读高一,今年参加全美中学生演讲比赛, 他作为年龄最小的选手获得了一项冠军、一项亚军。

  徐曙光相信,如果父亲肯花精力和时间给孩子,就会有收获。“白手打拼过天下的男人,在教育下一代的能力上,一样具备魄力与智慧。”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Ashley和Brian希望爸爸是个榜样,对待他们更有耐心,愿意付出时间。而父亲被徐曙光定义为他的终身事业,这也是他不允许自己失败的创业。

  “孩子的教育是终身的。要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不停地影响孩子。一个人每天比别人多1%的积累,过了50年,他可能就是世界第一。沃尔玛的低价方式就是一种积累,每件商品比别人低一点成本,就能做到营收第一。确实有这种成功的路,终身事业就需要这样积累。”徐曙光说。

  Ashley八岁时,和小伙伴想尝试摩托艇。徐曙光带了三个八岁小孩一起下了水。也是第一次玩摩托艇的他,从启动到玩起来都很顺利,但在返回后排队等着上岸时,速度一慢,他和三个孩子一起落水了。落水的经历比水上飞速前进的刺激更令徐曙光感悟,“小孩的活动我们都要参与的。一定要能花时间,和他们一起学习成长。”

  在洛杉矶的家中,晚上能等到孩子放学回家,有长时间的相处,对于徐曙光而言非常幸福。周末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家人也会一起参加。每天晚上九点到十点,爸爸和儿子女儿三人要读50页同样的书,交流心得。Ashley和Brian讨论对当天报纸上的重大新闻事件的看法,还要进行五分钟的单词竞赛。姐弟两人一个弹钢琴,一个吹长笛,还要合奏曲子。就算徐曙光不在洛杉矶,他也一定坚持每天与子女远程视频一小时完成这些“功课”。在中国出差时,他会挤中午吃饭的时间,或者提前结束晚宴来与孩子交流。铁打的规矩,日日如此。

  身兼多家公司董事长,在家又要尽父亲之责,其实很难平衡。培养员工和教育孩子在他看来是自己最大的使命。24小时里,他会先关注这两件事。

  一次,徐曙光在上海出差,打电话问孩子的功课时,发现女儿的物理课作业到晚上十点还没有做完,至少还需要五个小时,他立即取消所有会议来处理。严厉批评了女儿半小时后,他要求,哪怕通宵熬夜病倒,也要完成作业。因为曾经承诺过陪孩子一起学习,徐曙光用电话连线的方式陪伴了女儿八个小时。

  在儿女眼中,徐曙光是个“脾气不好,一点小事会让他大发雷霆”的父亲,也是个“真诚有趣,非常关心别人,最后忘记关心自己”的父亲。他们能领会父亲的用心。

  对于孩子,妻子曾倾向于“散养”,但后来也受徐曙光的影响,相信教育一定要有方法,否则很难出成绩。徐曙光把商业理论运用到教育之中,他的方法,或许是个“大概率成功”的方式。“我选择不去走独木桥,而是大多数人能够成才的道路。”

  这位父亲也有头疼的时候。在女儿到了青春期,徐曙光感到如何帮孩子解决困扰还是个很大的挑战,“只好让孩子妈妈来补上这一课。”

  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监督孩子学习上,徐曙光坦言,自己还不是个称职的爸爸。如果有更多时间,他想带孩子做许多事情,一起玩、一起参与社会活动。汶川大地震和日本海啸时,女儿独自去做募捐,做其他义工和实习也是一个人去。徐曙光说,和孩子一起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一直是他的期待。

  十年级时,Ashley建议并协助学校设立了演讲课程和校队,自己做教练,在加州的一次比赛中,校队进入前五名。一个不擅长演讲辩论的朋友想参加辩论赛,邀请Ashley一同组队,结果得了团队第二名。Ashley悄悄告诉徐曙光,其实他们有实力拿第一,但她想把更多的发言机会留给那个不善演讲的朋友。

  徐曙光并不指望儿女接班自己的企业,子女能“有为,有爱心,有自己的健康幸福价值观”是他的心愿,也是他要给予孩子的魂。

  作为企业家,阅人无数的徐曙光发现,当下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孩子已经没有灵魂了。他们被简单的手机控制住,没有自我的思考。许多孩子对父母,不像我们以前那样有礼貌并愿意从和大人的交流中习得体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的浮躁”。对于子女的人格培养,徐曙光的观点是“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在美国,他们一家住在中产阶级社区。他坚持为孩子营造一个衣食无忧,但却保留淳朴实在风气的家庭氛围和环境。家中没有很奢侈的家具,也没有值得炫耀的科技产品,装修风格类似电视剧《成长的烦恼》里的感觉,家用车也并不豪华。过平常人家的平常日子,目的是让孩子从小能意识到自己的平凡和普通。

  女儿考了全A的时候,他只用一句“good”表扬,拒绝马上奖励女儿期待已久的iPhone。一个月后再买给她,说这不是奖品,而是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他逛街时和子女讨论名牌,做“买哪个”的游戏。如果孩子选了便宜的,他便把差价交给他们做慈善或存起来。他在饭桌上告诉子女用勤奋和优异的成绩来换取父母辛苦赚来的面包,才叫公平。

  “孩子通常八岁后心里有杆秤,懂了因果关系,得失平衡。人的灵魂要作为教育的起点,认识自我价值,有敬畏与感恩之心。这样行为上就有约束。”徐曙光说。

  魏达安(Dan Whitaker)自豪地称,自己拥有一个“多彩”的家庭,白人父母、黄皮肤的大女儿和棕色皮肤的小儿子,“这是我第一次和两个孩子一起过父亲节,感觉特别不一样。”8岁的养女福海是夫妇俩去江西旅行途中收养的,19个月的养子詹姆士(James)则来自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

  “我今年已经43岁了,8年前才成为一名父亲。当我怀抱着女儿柔软的小身体时,才发觉幸福来得太晚,第一次做父亲的感觉真的太难忘,那是非比寻常的一天。我清楚地记得,2006年的6月18日,我们在江西办理了收养福海的手续,正式成为她的父母,而那天正好是父亲节。”女儿的到来绝对是魏达安收到的节日“大礼”,这个特殊的时刻也赋予了他父亲的角色和使命。魏达安抖出诸多女儿的趣事同记者分享,对于活泼好动的儿子,他则玩笑地表示,“詹姆士只要负责天真和卖萌就可以了。”

  尽管一双儿女尚且年幼,魏达安的脑海中已经积累了厚厚的“老爸宝典”,“过去十几年,我是一个四处奔走的忙碌商人,对家庭照顾多有不周,但现在我可以全心全意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一位好父亲的最大职责就是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以一个陪伴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去参与他的成长。”

  “可以说,我现在没有正式的工作。”作为曾经的大忙人,魏达安曾对家庭成员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他目前担任上海美国商会资讯科技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在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从事管理和推广的事项,算是一份不用朝九晚五的“兼差”,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女的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需要时刻陪伴着他们,感受他们的情绪,或者遇到了问题,需不需要帮助。这才是父母的角色,时而是支持,时而又是帮助,而且是不断转换的。”早些年,作为一名商人,魏达安忙碌之余,还热衷四处旅行,因而留给家人的时间总是嫌少。他反思道:“每次出差的时候,我和家人都会约定每天有一通电话。但这怎么够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万万不能缺席的同行者。”

  在魏达安看来,父母为孩子做的每一个谋划都应该格外慎重和小心。同时,还需有放手一搏的勇气和胆量,即使他们不遵循你的逻辑来执行。爱好读书、喜欢音乐的“小大人”福海就经常抱有自己思考和独立的观点,这方面,魏达安算是“弃械投降”了,“我不会要求孩子跟我有一样的想法,每个人的逻辑思维都不可能一致,孩子们就应该是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哪怕是天马行空。”

  哲学家波普尔曾说,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魏达安主张引导孩子去享受自由的最大化,但这并不等同于放任式的教育,“感知生活中的细微,注重过程的判断,远比结果重要,这才是父亲应该教导孩子去求解的真相。”

  不幸的是,魏达安自己的父亲却再也没有机会看着孙女长大,老人家在福海被收养6个月之后便去世了,“我父亲走了之后,我才知道父亲这个身份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我同时也是上一代和下一辈的中间人,是三代人的纽带。”

  “福海就是人们印象中非常典型的中国女孩,而且她中文很好,几乎看不出来自一个外国家庭。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这就够了。”福海偏爱中式餐点,不爱面包爱馒头,魏达安不禁感叹起“贴心小棉袄”身上与生俱来的中国人特质。“福海很贴心,但我也不知道父亲节会收到什么样的惊喜,她只是透露会是一件不错的礼物。上个月母亲节的时候,福海就给她妈妈准备一张贺卡,我们全家共进了一顿温馨的晚餐。或许,这次的‘待遇’也差不多,但詹姆士的加入让我觉得很期待,这同样也是孩子的节日。”

  魏达安非常看好福海的潜力,认为她小小的身体里充满了能量。就在几天前,他们全家飞往芝加哥的去程上,福海主动提出为一位身体不适的女乘客做翻译,转告乘务组她的特殊情况和一些需求,帮助言语不通的双方互相够沟通。“在完全没有寻求父母的帮助下,在这样一个复杂境况里,她能够独立去思考并且坚定去执行,不露怯意,我能感受到她是‘被需要的’。”

  学会助人与自助,同样也是美国女童子军(Girl Scouts of the USA)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它是目前全球影响最广泛的非营利性、非政府青少年组织之一,旨在通过各项活动帮助女孩建立自信、培养勇气,完善品德建设。魏达安同时出任美国女童子军海外上海分部的主席,“我们会给女孩提供美食之旅、远足露营、社区工作等机会,希望能以此来证明,那些男孩能做到的女孩一样也能出色完成,他们不能说是一样的,但是平等的。”

  去年,福海也加入这个阵营,魏达安感到自豪的是,她学会了许多技能,表现也非常棒。“从前,我是商业企业的经理或总监,现在是非营利性机构的主席。即便这些头衔‘来头’都很大,但事实上,这些角色的根本职能就是服务他人,帮助他人获得真实的需求。与此同时,激发人的最大潜力,释放所承载的最大能量。无论是做主席还是当父亲,都是如此。我相信,孩子的潜力最为重要。”

  听魏达安说,詹姆士是他们里弄的小明星,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他,待他们一家人并无二样。“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命中注定可以与两个这么好的孩子相遇,有缘结为家人,正是因为先期缺席了他们的成长,我现在才特别珍惜。”魏达安相信,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

  职业投资人童俊峰永远也忘不了5年前,他在参加威海路幼儿园一次文艺汇演时的情景。当时,他的儿子童时杰正值幼儿园小班。汇演中,全班同学已经上台,但童时杰怯场了,说什么也不肯上台。坐在台下的童俊峰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下去,或者上台打他一顿。”随后,他很快反思起自己的所作所为:“说到底,孩子这样表现的原因还在我们。我们没有付出,只想得到。家长什么都没有做,凭什么要求孩子?”

  这件事给了童俊峰很大的触动,自此,他开始从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现在,9岁的童时杰正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上三年级。虽然还是寄养在祖父母家,但童俊峰说什么也要抽出周末所有的时间陪伴孩子。“说没时间其实是谎言,看你怎么安排了。你说我是放弃,其实我自己认为是得到。看上去生意是做得少了,但如果自己的家庭都经营不好,不是更大的失败吗?”童俊峰说。

  现在,童时杰在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不过,在童俊峰眼中,“成绩好只能证明你的智商没问题,离成功只走近了10%而已。你的情商、财商怎么样?这些都要靠大人的引导。”

  当年那个怯场的小男孩,在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舞台上的领舞者。小学一年级,他独自一人去了瑞士,在那里与同龄人交流;二年级,他当上了学校里年纪最小的大队长;而到了三年级,他与中国银行、四季酒店一起合作募捐。他发起公益活动“北极熊的梦想”,并且已经能够带领比他大的孩子一起从事公益活动,在一群大人中间侃侃而谈。

  刚发现孩子怯场时,童俊峰首先做的就是让他建立自信心。他开始抽出大量时间陪伴儿子,骑着自行车接送儿子、带他去健身房做体育运动,告诉儿子:“其实你有的地方已经超越了父亲。”

  孩子进小学之前,童俊峰就带着孩子飞抵美国,走访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和西点军校。每到一所大学,童俊峰都告诉儿子自己对每所大学精神气质的理解。“为什么麻省理工会出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耶鲁大学走出那么多美国总统?西点军校的学生是如何锻炼自己,培养意志力的?”童俊峰认为,孩子虽然对这些概念还是懵懂的,但家长不断输入,总会对孩子有所裨益。

  “在每一件事情上,我都注意锻炼他的自信。比如,买东西时,让他自己和营业员交流。”童俊峰和儿子的交流并不会事先设置很多话题,而是在相互陪伴的过程中自然生发。“如果我们去买牛奶,我就让他看蒙牛、伊利、光明的销售方法,让他观察一、二、三线城市的人各自喜欢怎样的奶产品。”童俊峰十分注重对孩子财商的培养,童时杰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带着儿子到华尔街、纽交所参观。父子一起外出吃饭,童俊峰也将点餐的“权利”让给孩子,但必须先制定预算。“希望孩子对金钱有一个概念,做事形成一个规矩。”他说。

  在童俊峰看来,家长必须放手,给孩子挑战自己的机会。“孩子很可能碰壁,有时,碰壁的严重性还超过大人的想象。但还是应该让孩子去经历。”童时杰二年级去英国时,因为帮着同伴找护照,他没有顾得上吃午饭。下午两点上飞机时,他向英国的空乘要餐点。但因为飞机上的套餐供应都有规定时间,空乘一开始拒绝提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向空乘说明情况,这也是给孩子的一种教育。如果你没有说清楚要的是整餐还是点心,空乘当然有可能不给你。童俊峰没有向空姐提出要求,而是让童时杰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今年端午节,童俊峰父子一起去了世纪公园。从前都是童俊峰骑车带着儿子,但那天,“我们一起骑了一辆双人车,儿子坐在了前面,我在后面。9岁的他已经开始带动我往前走了。”童俊峰感受深刻。

  童俊峰曾花了半年时间陆陆续续整理出孩子从出生至今的照片,做成一部短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他再一次追溯孩子一路成长的细节,言语之间透着自豪与欣喜。

  童俊峰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在日常细微处用心。他不会向儿子灌输什么观念,而是让他了解“硬币的两面”,自己做出决定。比如,孩子希望上台演讲,表现自己,童俊峰的回答是:“上台演讲,我为你骄傲。如果你能够把这次表现机会让给其他人,善于聆听,同样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童俊峰平时工作很忙,儿子周一到周五都在祖父母家住。只是每周三放学后,童俊峰会带着儿子去上英语语法课。“一般家长都是将儿子送到学校就走了,我不是。我和他在一起上课,一起做笔记,然后相互分享学习心得。”童俊峰认为,孩子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效率在和他一起上课以后便很容易能够观察到。“我常常注意他在听不懂时如何表现,在看不到板书时如何表现。事后再和他一起商量解决方案。”

  补习课结束后的晚饭,儿子吃从祖父母家带的饭,童俊峰则在学校食堂买饭。这样的安排看上去奇怪,但实际是一种孝心的培养。“老人给他做的饭都是他爱吃的。而我只买一份蔬菜,我就要看他是不是会和我分享他的食物。”开始,儿子并不会主动分享,在童俊峰的引导下,现在已经知道,有好吃的东西要先给爸爸。

  “如果有好东西连自己的爸爸都不懂得分享,那以后在社会上又怎么会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呢?”童俊峰说。他也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儿子参与社会公益。儿子发起一个名为“北极熊的梦想”的环保公益项目后,童俊峰赶到北极探班,他鼓励孩子带着问题去请教北极科考站的各国站长。平时,他也尽量以自行车和地铁作为代步工具。

  “自己一个人好,那不算什么。有了自我认知以后,再去带动身边的人,那才是善行。”

  这是童俊峰时常对儿子说的话。他希望儿子在成绩优异的同时,具备社会责任心和领导能力。(孙行之)

  “妻子怀孕的时候我也充满期待,但是‘爸爸’的感受不太强。买很多书,只关心每天要吃什么东西,到第几周应该做什么。”坐在自己公司的办公室里,他对记者说,“可能等到儿子一岁左右要我抱,叫我爸爸的时候,有了些交流,才有明显的感觉。”

  这样的瞬间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都有戏剧化的表达,最常见的莫过于被小婴儿握住手指。而夏宁说,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么明确的时间节点,而是点滴渗透的,却一发不可收。

  1977年出生的夏宁,从2001年来到上海投身金融投资行业,前十年,每天都奋斗在股市、上市公司的数据与价格之间,晚上十二点还在和同事开会讨论第二天的工作,周末也在加班——即便是零星的业余时间,可能也在与同行交流业务经验。

  “但现在应酬很少,在家时间蛮多的。一般十点之后就不再接工作上的电话。”他每天六点左右起床,给儿子吃点东西,带他下楼玩一会儿,然后去上班;中午十二点回家吃午饭;晚上五六点下班,可以和小朋友相处到九点,把他哄睡觉。

  事业有成的同时也要追求家庭幸福,在职场打拼了十年之后,夏宁也学会了更均衡地分配时间。

  除了投资公司经理,夏宁还有另一个身份,圣甲虫农夫市集的发起人。他和几个友人一起组织农户销售自家的生态产品,让社区的居民直接接触蔬菜瓜果等食材的可靠来源。市集有时还会举办比如创意手工小市集、亲子跳蚤会、农耕学堂等附属活动。

  这些与他的日常工作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开启了这个自称没什么业余爱好、“没有情趣”者的另一扇窗。

  “刚开始想做这些,是因为养小孩遇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他说,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吃奶粉之后全身都起湿疹,而央视刚好曝光了这个品牌奶粉有窜改生产日期的事件。这令夫妇俩十分紧张,“对食品安全产生了疑虑,那么就老想吃了解其源头的食物。”

  夏宁的小孩性格特别火爆,被小区里其他小朋友冠以“小老虎”称号——结果他在喜欢的食物上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爱憎分明,比如牛油果这种软绵绵的口感他就不喜欢,而西兰花、芦笋之类很有嚼劲的东西他就特别爱吃。

  爸爸也常常带一家人去参加农场活动。小朋友与动植物天然的亲近令人动容,摘杏子、摘桃子,看大批的猪被放出窝棚满地奔跑——大家把它们叫做“跑步猪”。夏宁说儿子一到那边就特别兴奋,而这简直是好过城市里千百倍的亲子娱乐活动。

  除了购买农场的放心菜、放心肉,夏宁还在自家阳台上亲手种植。普通的蔬菜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兴趣,最近迷上各种浆果,比如蓝莓。作为一种原本只能生长在寒温带的植物,蓝莓最近被培育成可以在上海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夏宁家里种的蓝莓长成很大一棵,最近结出满株几百颗的果子。

  提到这个,夏宁的话就突然变多了。他告诉记者,超市里买的蓝莓都已经开始变软,味道远不如刚摘下来时清香甜美。“蓝莓是一夜之间变紫的。”他说,“如果养护不好,果子会在变紫之前掉落,但只要掌握要点就可以每天吃到最新鲜的蓝莓。”

  他的儿子最近特别喜欢跑去从蓝莓树上拔下一颗,然后从阳台上扔下去。这时候爸爸就要跟他解释,蓝莓还没有成熟不能摘。

  还有更多需要引导的事情。比如小朋友喜欢抠墙上的插座,家人用塑料塞堵住之后,他又会把塞子抠出来给爸爸看,然后再放回去——这时候夏宁就要非常严肃地教育他。“我吼他就有用,但爷爷骂就没有用,小孩特别会看家长的态度是不是坚决,”夏宁说,“在家里爸爸是权威强势的角色,妈妈则是庇护的角色。夜里不舒服就会找妈妈,出去玩就要爸爸陪他。”

  夏宁小时候,父亲长期出差在外地,一年中只有春节才见得到。由于自己跟“爸爸”这个角色接触得少,所以他在人生步入三十岁的时候,甚至在恋爱结婚之前,就早早地想好要生小孩,要好好地养育——决不能像自己的爸爸那样缺席。

  在儿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这个准爸爸非常焦虑,买了很多书来看;婴儿出生了,每天对着育儿百科看大便应该是什么颜色、应该一天几次、要吃多少奶、分几次喂;可是渐渐地,宝宝对外部有了反应,根据这些再喂养总是没错,夏宁心里有了底。等儿子长大些,也给爸爸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感。

  “他每天从阳台看旁边学校广场上的学生,排队、做操、听老师训话,有时候甚至坐下来看,要看很久。”他说,“为什么许多那么无聊的事情他都会玩得很起劲?这引发了我对很多事情的重新思考。”

  种得植物,他也用相似的道理看待教育,“我们家长的价值观都是:生病了也不能耽误学习,这是非常不对的。”他说,“养小孩就像是种菜一样,你看着它发芽、开花、结果。家长需要做的只是提供一个环境给他,浇点水,该开花时自然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