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小女孩眼泪鼻涕一起流,泣不成声地说出:“好,好。”她们才答应把她带出去。

  要知道,这是1岁多的小孩啊,坐飞机时耳膜受到气压压迫,难受哭闹是很正常的事。

  结果竟被陌生人强行带到一个密闭的小空间里关起来,被恐吓“不准哭”,难以想象会给小孩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

  配上的文案,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懂教育学,做了一件大好事:

  不打她,结合我读的樊登读书一样,好好说,什么时候不哭3分钟什么时候出去。

  我看过这本书,人家书里根本就不是这么写的,大妈按自己的理解给随意歪曲了。

  这算什么正面管教?这就是一个看了点碎片化育儿知识,就自诩为教育专家的“低认知穷人”。

  一般来说,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愚昧之巅、绝望之谷、开悟之坡、谦逊高原。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通过道听途说,学到了一点碎片化信息,竟萌生出一种自己什么都懂的错觉。

  但事实上,他们的那些所谓的“知识”、“理论”,往往都是一知半解、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扭曲、解读的。

  这种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盲目自信,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常常对人指点江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就像16岁就读博、如今28岁却在啃老的“当代神童”张炘炀的故事里,那对可悲可气的父母。

  6岁就被公认为神童的张炘炀,仅用2年就读完了小学,再用2年读完初中和高中。

  结果爸妈不让,坚持让他上了个二本院校,只为了保住一个“中国最小大学生”的称号。

  13岁读研,导师为张炘炀争取到了一个去德国留学的机会,但父亲担心儿子留学后不愿回国,一口否决掉了。

  16岁考上了北航的博士,张炘炀对父母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要求:必须在北京买一套房,他才去读博。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计算,他发现北京的房价正处于冰点,只要在那时买入,不出几年就能翻好几倍。

  张炘炀彻底绝望,选择摆烂报复父母,如今变成没有固定工作,卡里就剩几千块钱的“啃老族”。

  如果不是父母当初屡次拎不清,现在他们家就会有一个11岁考上985,14岁赴德国留学读博的儿子,以及一套当时几百万现在几千万的北京房产。

  他的父母明明什么都不懂,却还要对他进行职业规划、指点江山,到现在也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在张炘炀事件底下的评论区里,你会发现,有太多家长,都属于这类“低认知穷人”。

  后来家长发现药学当不了医生,医学才能当医生,就又是改专业又是考研的,搞得一地鸡毛。

  比如,有人长智齿还烂牙,疼得不行想拔牙,家里人却让她忍忍,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还说拔牙会伤了脑神经,以后会脸瘫,害得孩子忍了2年,期间反复磨烂了牙肉。

  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那句话:“你不懂的东西不会毁了你,你自以为懂但实际不懂的东西才会毁了你。”

  “认知穷人”的孩子也是挺惨的,因为家长教的东西基本都是错的,小孩不但需要自己从头摸索,还需要克服家长灌输的那些错误观念。

  如果你只是东拼西凑、盲目积累一些碎片化数据、信息,没有对知识展开反思性的深度思考,以及有意义的延伸联系,那么信息永远无法转化成你的智慧。

  只有抱着“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谦逊态度,不断打破自己的固有认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远离总是一知半解的状态,脱离“愚昧之巅”。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