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1月11日電 (記者王金雪)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法室三處處長王曙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玫瑾,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秘書處項目部副主任楊彥萍和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綜合部政策法規處副處長王玉卿作為“中央國家機關最受歡迎的法治人物”代表做客人民網,與網友一起聚焦法治建設。李玫瑾教授在訪談中表示,心理的迷失以及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心理撫養的缺失等問題關乎著千家萬戶,關乎著犯罪的發生,因此要十分關注對孩子心理的撫養。

  該訪談為2015年“中央國家機關最受歡迎的法治人物”展示評選活動的后續報道。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全國普法辦、中國法學會、人民網四家共同主辦的中央國家機關法治人物、法治故事展示評選活動於2015年4月開展。活動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依法治國和法治政府建設,通過對中央國家機關學法遵法守法和護法執法用法的優秀代表的展示評選,在全社會營造維護法律尊嚴、彰顯公平正義的良好氛圍。經過部門評選推薦、網上集中展示投票、專家評審投票、主辦單位研究審議等環節,最終評選出60名“中央國家機關最受歡迎的法治人物”、20個“中央國家機關最受歡迎的法治故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玫瑾(人民網記者 王金雪 攝)

  主持人:李教授是研究犯罪學的,有人說您是能夠洞穿犯罪人的心理,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評價?

  李玫瑾:其實洞穿人的心理這件事是非常難的,我認為我到現在也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但是,在我們改革開放之后,當時就面臨比較嚴峻的青少年的犯罪問題,實際上這個話題也是我當時剛剛工作看到這個現象就開始關注的。關注這個話題必然要去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做。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研究他們的心理發展的一個問題。

  這些年,我從1982年工作到現在,也30多年了,在30多年的時間過程當中,我也經歷過很多的困惑,也就是說,有些問題實際上我自己也覺得不能回答,這個過程就需要去探討。也有很多的艱難吧。但是,在這個研究過程當中,逐漸發現了,我把它稱為心理的迷失。很多人實際上有這樣一個迷失的過程,尤其是一些成年的犯罪人,比如說我們認為他可能已經考進大學了,或者已經有一個很好工作了,包括有一個很好的位置,但是他仍然出現問題的話,有的時候是受他的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研究犯罪的一些心理問題,可以從中去發現折射出社會中需要調整的一些問題,這是我認為我在研究過程當中最大的收獲。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我講到看青少年犯罪問題,比如說這兩天我們在網上又看到一個消息,一個17歲的孩子把他的班主任當著母親的面給殺害了,遇到這樣的案件所有人都會關注為什麼。因為我們很多的學生都會在學校跟老師有一個交往,可能老師要批評他,要制止他。這個孩子回答的理由是,老師不讓他看課外書或者不讓他玩手機。可能大家會覺得這種案件不可思議,但是在我來看,這個案件如果我們隻追求他受到什麼刺激或者老師說了他什麼,實際上這不是問題的關鍵,真正問題的關鍵是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一定有缺失,這個東西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所以,我在研究犯罪心理這些年,最后就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孩子早年的撫養過程中很多人沒有一個意識,他們覺得給他吃飽喝足穿暖就可以了,實際上我談到心理上也需要撫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撫養就是如何跟孩子進行言語上的溝通。我們會發現有很多青少年出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他跟父母從來沒有心理上的溝通。父親、母親天天跟著他,看著他吃飯,看著他去上學,但不知道他在想什麼。這個孩子更多關注的是什麼?手機或者是網絡。這個問題我在研究過程當中發現,光我研究是不夠的。我研究出的這些東西如果不告訴社會,不告訴大家,也就是說不能改變這種危險性,所以這也是我后來花了很多時間去走上媒體、走上屏幕,去談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問題。

  其實我在研究過程當中,大家經常談到像心理畫像的研究,這個研究我認為更多的是跟我們的工作和偵察有關。比如老百姓看這個東西是一個熱鬧,不一定是說非要了解很多具體怎麼去操作,怎麼去分析。可是我前面講的這個問題,就是心理的迷失以及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心理撫養的缺失,這些問題關乎著千家萬戶,而且關乎著犯罪的發生。所以,讓老百姓或者讓公眾更多了解這個知識,我認為這才是我研究的一個其中重要的社會價值。

  主持人:你說得很對,一個孩子相當於一個家庭的支柱,一旦這個孩子發生問題,影響整個家庭。但有些家長可能也是挺無奈的,他們說我也很想走進孩子的心理,可是最終發生了像你剛才舉的例子這樣的結果,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李玫瑾:我們知道人的心理發展是一個路徑,就像我們上樓是有台階的,如果沒有前幾個台階不可能蹦到最高一個台階的。大家一定要知道,他有很多問題發生在十幾歲的時候,他的問題其實在這之前。就相當於我們很多疾病,比如說我們現在常見的像痛風、糖尿病、心血管病,有很多病當你坐在醫生面前,他跟他之前的生活方式甚至十多年的生活方式才會造就這個病。比如糖尿,不是一天吃出來的。心理問題,尤其犯罪心理也是這樣,他的發生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我們很多人不在乎的是之前,他在乎的是眼前,比如他受到什麼刺激了,他總是認為一定遇到什麼刺激了。在之前我分析了很多案件,包括馬加爵的案件、藥家鑫的案件,還有現在復旦的案件,實際上大家可能關注的都是他到底為什麼,他當時遇到什麼刺激了。在我來看實際上是一個生活方式,是很多年心理發展路徑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我特別關注,而且我特別想告訴大家的,要關注人的早年,而且心理形成有關鍵期,比如我們學說話,我們知道小孩說話一年到三年就完全可以說話了,但是我們要是成年學一門外語,你會發現一到三年幾乎完不成這個任務。所以,這個關鍵期沒有注重,后面花成倍的時間去矯正它,那個代價是非常大的,而且很難矯正,這是我們需要特別告訴大家,來呼吁我們來重視人的心理發展的路徑問題。所以,我說我最關注的是這個問題。

  主持人:這個問題我也看出了,不光是態度上的一個重視,而是我們要花時間和精力確實把它變到我們的實踐當中去,在生活當中一點一滴地跟孩子互動和交流,這是非常關鍵的。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玫瑾(人民網記者 王金雪 攝)

  李玫瑾:我還想再補充一點,有一個哲學家說過一句話,熟知的東西不等於真知。其實養孩子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

  李玫瑾:對,但有很多知識是需要了解的。很多人說過去我們小時候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們那時候長得很自然,也長得很好。為什麼呢?因為那時候環境是穩定的,我們叫非正式的社會控制是比較全面的。但是現在由於社會發展非常快,叫非正式社會控制,比如你在一個村裡大家都彼此認識,你要做什麼不是你的什麼問題,可能你的家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孩子做的事情,家長會非常當一回事的。我們現在一下子從村裡跨到城市,變成誰也不認識了,也就是這個非正式社會控制已經缺失了,這個缺失,他來到這個城市一年左右犯罪率是非常高的。為什麼,突然沒有人管了,到一飯店,大家一塊兒不認識他,大家都是彼此不太相熟的,互相一欺負,馬上出現很嚴厲的暴力行為。這樣非正式社會控制的缺失,必須讓家長知道,還有一個問題是手機、電腦,一下子就在孩子面前了。所以,你不抓緊關鍵那幾年去教育,到后面他一旦走出來,比如說6歲之后,他就會自己看電視,自己玩手機,自己玩網絡了。這個過程當中,你就會逐漸失去你對他的控制。所以,這個關鍵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育孩子和撫養孩子,不要以為我們天天撫養,我們都有這方面的經驗,但經驗不是知識。

  主持人:李教授剛才提到非常關鍵的問題是環境問題。我也注意到李教授介紹的時候說研究犯罪心理學已經30多年了,這恰逢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這30多年。在這30多年來我們回顧一下以往犯罪心理學發生的變化呈現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李玫瑾:這個學科領域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是在犯罪學諸多學科當中最早出現的,也就是人們最早關注了人的心理問題。但是,它在研究過程當中也非常的艱難,為什麼呢?因為犯罪人一旦進入到司法程序,而司法程序是沒有“研究”兩個字的。我們接觸不上這個對象。我在這些年,就在這個研究領域當中,應該說我身邊有很多比我更優秀的人,但是后來他們之所以離開這個領域,是因為這個領域做下去太難。也就是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你沒有材料要研究這個領域非常難。我特別希望得到更多的部門,包括我們領導的理解和支持。我們每一項研究實際上都不是為我們自己,不是簡簡單單為學術,實際上更重要的是為我們這個社會,讓我們更多的人了解這個問題發生的由來。所以,這也是我們這個學科,正好主持人問到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重要,特別希望能得到更多領域的支持和了解。直到目前為止,有很多案件,比如我關注的,特別想去了解的,沒有機會,他說等審判完了之后再說,結果當審判完后也沒有人通知你就執行了。尤其我們去研究的一些案件,都是不進監獄的,你就失去了研究他的機會。所以犯罪心理研究有它非常大的難度。

  主持人:我們也很感謝李教授一直為了這項工作在努力著我們知道,“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四個全面”重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礎和法治保障。您作為“中央國家機關最受網民歡迎的法治人物”代表,能否從自己的工作出發,簡要談談如何能讓法治走心入腦,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法治建設?

  李玫瑾:我的工作讓我更關注的是法律意識,法律意識可能和犯罪心理是有一定關系的,但是它不一定都在犯罪人群當中涉及到這個問題。有的時候,我在工作當中也看到,不同的領域當中,或者不同層次人員當中,有的人可能工作能力很強,人際關系也很好,但是在法律意識上,他不是很重視。比如說,我們的交通,這是關乎到我們千家萬戶的。在駕駛過程當中,實際上就有一個法律的規則問題,守法的意識問題。我覺得在我的工作當中,尤其四中全會之后,我希望更多的要關注這個問題,就是說研究了解人們對於法律的了解程度以及認識程度。有時候我跟一些犯罪人員聊天,我也問他們這個問題,你們怎麼看待法律,他說法律就是抓我們的。我不得不給他普法,其實法律是保証我們每個人生活得更好。如果大家都照著法律做,我們大家都能生活得很好。法律關乎著我們很多人的生活。比如有一次我在吃飯的場所,一個大廳裡頭,旁邊坐著兩個女孩在聊天,她們倆說什麼呢?說結婚登記的事。那個女孩說我干嗎要登記,我們倆在一塊兒生活就行了。我想像這樣的,不光是犯罪群體,很多人對法律有誤解,甚至不正確認識,不了解。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更多宣傳法律的知識、法律的意識,增加大家的法律意識。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聯系我們ENGLISH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06001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2-20100025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14]2108-308號互聯網出版許可証(京)字039號京ICP証000006號京公網安備0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