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每五年更新一次的《美国膳食指南》发布了最新版,首次提出有关婴幼儿饮食的建议。新版指南称,

  该不该给孩子吃“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早在2015年,世卫组织就在《成人和儿童糖摄入指南》中,强烈建议人们限制游离糖的摄入。虽然家长会有意识地控制宝宝的糖摄入量,但做到完全禁糖的还只是少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上周在妈妈群中做了一次小调查,群中大部分妈妈表示2岁前不会给宝宝吃糖,而且认为给孩子吃糖的年龄越晚越好,但也有宝妈表示只要控制好量就可以。

  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起,有的家长,尤其家里的老人,喜欢在宝宝的辅食中加入少许糖调味,觉得这样能让宝宝更有食欲。

  的确,甜食对孩子来说似乎有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大人也常常会用糖果、蛋糕“收买”小朋友,看到他们满足的小眼神,简直萌化了。

  但千万别因此让孩子陷入“甜蜜陷阱”!为什么宝宝的饮食中不能加糖?因为糖对宝宝的危害可不只是龋齿而已。

  味觉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发育形成,小宝宝的味蕾敏锐又娇嫩,如果过早把糖添加进辅食中,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味蕾发育,以及未来几年的口味偏好,导致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喜欢过甜的味道,偏食厌食,对蔬菜等有营养的食物失去兴趣。

  如果孩子一旦养成嗜甜的“重口味”偏好,便很难纠正,从而会引发高血糖、肥胖等问题。

  另外,糖在人体内代谢,需要消耗钙,孩子可能会因此缺钙,甚至会影响未来的生长发育,更严重的是会导致骨质疏松及佝偻病。

  然而,不给孩子吃糖果就代表孩子没吃进去“糖”吗?在这件事上不少家长都存在误区。

  实际上,在生产和制造食品时,所加入的各种糖,比如白砂糖、红糖,蜂蜜和果汁中的糖,都是不能给2岁内的孩子吃的。这就意味着,家长不光不能给孩子吃糖果,在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还应当坚定地对蛋糕、饮料、冰淇淋、风味酸奶、风味奶酪等添加糖的食品说不。

  甚至是鲜榨果汁里,也是含有游离糖的,应尽量避免加入到2岁以下孩子的饮食中。近期就有新闻报道,有位家长每天变着花样榨果汁给孩子喝,结果令2岁半的宝宝乳牙全烂掉了。

  因此,为孩子选购辅食时一定要仔细看配料表,关注里面可能添加的“隐形糖”。

  辅食的添加,对孩子发育成长至关重要。怎么能让孩子吃得更好、更健康,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问题。

  糖的营养密度低,只能提供能量。而从营养摄入的角度讲,宝宝的进食量小,又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来促进成长发育,因此更需要进食高营养密度的超级食物,每一口都要“精打细算”。

  经常搜索营养辅食食谱,或者经常关注成品辅食配料表的家长一定对超级食物不陌生。把营养均衡、营养价值更高、富含抗氧化剂的超级食物添加进宝宝的辅食中,能够帮助促进大脑发育、预防疾病。

  美国营养学家Annabel Karmel博士提出:“抗氧化剂是保护身体的关键角色,在蔬菜和水果里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对宝宝来说,每天吃些颜色明亮的蔬菜和水果,从小开始为身体积累有保护作用的营养,对将来的健康非常有好处。”

  比如蓝莓,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一定数量的%u3B2- 胡萝卜素,是所有水果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一种。蓝莓的蓝色来自于它所包含的青花素(天然的食物色素),同时也存在于人体的皮肤中。

  还有牛油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这是在蔬菜、水果、坚果等植物食物中找不到的营养。

  4~12个月是宝宝味觉发育唯一的黄金期, 如果此时体验丰富的味道, 宝宝长大后便不容易挑食, 且更易接受多样的饮食文化。味蕾“革命”,并不需要靠糖和盐这样的调味料完成,丰富的食材才是最好的帮手!

  首先要明确一点,盐≠钠,食品成分表里的钠指的是钠元素,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只是包含有钠元素。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建议,6~12个月的婴儿,每天可以摄入350mg的钠;1~3岁的幼儿,每天需要摄入700mg的钠;4~6岁的孩子每天需要900mg的钠。

  虽然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制作食物时,都会注意少放盐,却忽略了饮食中隐形盐的摄入问题。《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指出,茴香、芹菜、塌棵菜和茼蒿等蔬菜钠含量较高,每100g茴香中含钠186.3mg,相当于含盐量0.47g;每100g茼蒿中含钠161.3mg;每100g芹菜茎含钠159mg。吃这些蔬菜时最好不放盐或少放盐,可以使用醋、芝麻油、橄榄油、核桃油、亚麻籽油等进行调味。

  还有一些高钠含量的蔬菜,如萝卜、芥菜头、大白菜、胡萝卜缨、芹菜叶、生菜、蕹菜、西洋菜、藕、白花菜、扫帚苗等,烹制这些蔬菜时就要少放盐。另外, 肉、鱼、虾、贝等食物也含有不少钠。

  我们日常吃的面包、起酥类食品、麦片、饼干、蛋糕、中式点心、奶酪、牛肉干、海苔、薯片以及熟肉制品等都是含钠较高的食品。个别的矿泉水每100ml中含钠量也会达到80mg。因此,学龄前儿童吃这些食物时,应该适当减少每天盐的摄入量。

  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用丰富的食材种类填满宝宝辅食的仓库,是让宝宝味蕾体验更多滋味最好的途径。很多天生自带调味属性的食材,比如玉米、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红薯、豌豆、甜椒等蔬菜,以及香蕉、 苹果、蓝莓、橙子等,都算是“调味神器”。

  家长也可以专门自制一些用天然食物加工而成的调味品,比如番茄酱和各类果酱,自制的好处是不添加盐、 糖、防腐剂等;有些调味品自己做的难度很大,像肉松、海带粉、花生酱、芝麻酱这类,可以选择购买成品,买的时候也要精挑细选,尽量买天然无添加的。

  孩子的营养情况影响着体格生长、智力发育,是一生健康的基石。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健康问题更是备受关注。小宝宝吃进去的每一样食物都很重要,因此需要妈妈们多一点细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