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蕴含无限创意与潜能,它超越技术范畴,根植于人类文化与生活深处,历经古今演变。从传统工具到智能应用,设计不断革新世界,触动世人心灵。

  近日,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苏丹接受了顶端新闻·河南商报专访,分享了自己在设计学科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将建筑的底层逻辑融入艺术展览策划,让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碰撞出耀眼火花。同时,对于即将落地北京的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他也带来了新的思考。

  苏丹:我从小就热爱绘画,虽然没有就读专业美术院校,但对艺术的热爱始终未减。后来,我选择了建筑设计作为我的大学专业。来自中央美院、鲁迅美院等顶尖艺术院校的优秀教师,为我打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

  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于建筑系,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建筑设计的精髓,最终我选择了进入以设计为主的美术学院。在这里,我接触到了更广泛的设计领域,包括工业设计、染织服装、陶瓷艺术以及视觉传达等。这些新兴的设计门类让我看到了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

  顶端新闻:在你策划的上百场当代艺术展览中,你是如何运用建筑学的理念,将艺术展览的灵感与室内设计进行融合的?

  苏丹:艺术展的策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遵循艺术史的叙事逻辑,将艺术家和作品置于艺术史发展的长河中,考察其位置和作用;二是从艺术作品本身的叙事逻辑出发,让作品在空间中充分展示其魅力。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背景对于策展人来说非常有帮助,能训练策展人对空间的认知、感受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在策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作品与空间、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我不仅关注艺术史和艺术作品本身,还注重空间叙事的重要性。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展览是空间、作品和观众之间的一种互动和共鸣。

  顶端新闻:你是如何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

  过去,我长时间参与设计展和当代艺术展,习惯于用现代性、当代性的语言去展现传统事物。传统的工艺美术可能更注重交易和陈列,而缺少与审美情绪的对话。因此,我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启发和引导更多人关注与理解传统文化。例如,“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旨在通过国际话语讲述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展示了非遗项目,还利用了非遗元素转化为当代设计,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苏丹:当前设计教育面临一些问题。以建筑学为例,由于历史阶段和行业变化,建筑学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导致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报考该专业。然而,建筑学作为历史悠久的学科,拥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其训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设计学科也面临专业态度纷繁复杂的挑战,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训练目标。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交叉学科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设计学科更是如此,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跨界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顶端新闻:2024全国院校室内设计技能大赛河南选拔赛即将举行,你认为应注重什么?

  苏丹:技能大赛不仅是设计师与技师之间的技巧展示,更是一个促进共同进步的平台。室内设计既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元素,也离不开精细的制作过程。相比其他专业,室内设计更加强调实践性,即使我们有着相同的设计理念,但由不同的人去实现,最终的效果却可能大相径庭。

  在室内设计中,细节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作品能否真正触动人心,能否让人产生共鸣。一个好的室内设计方案,需要有好的想法作为支撑。

  苏丹: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对中国乃至整个业界的启发是巨大的,这个展览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我目睹了来自欧洲、北美、南美、中美洲以及远东地区,尤其是东南亚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融合与频繁碰撞。

  手工艺本身虽然源远流长,但其创作内容却紧密围绕着现代生活,比如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结合,以及与当下时尚的紧密联系,这些都让我看到了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在此类国际展览中的参与度并不算高,可能与过去我们更倾向于参加行业性博览会有关。随着展览的持续举办,相信在后续能够激发出中国更多的设计活力与设计创造力。

  构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