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是18世纪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虽然著述不多,但部部振聋发聩,部部经久不衰。

  文集第一二卷是鸿篇巨著《论法的精神》,被称为“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

  第三卷的《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小说,是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文学和学术名著,开启了理性批判的先河。同卷的《罗马盛衰原因论》是孟氏第一次阐述自己的社会理论,对当时的反封建、反君主专制斗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卷的《论中国》收录了散见于孟氏作品中有关中国的论述,它们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第五卷《杂文选》收录了孟氏在政治、法律、经济、宗教、自然科学、小说等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选目经法国孟德斯鸠研究会会长审定,具有权威性。

  这套文集的翻译由国内孟德斯鸠研究领域权威学者许明龙老师担纲,集纳了孟氏在各个领域的思想精华,全面展现了其学术面貌。

  《费尔巴哈文集》《孟德斯鸠文集》这两本书、这两个人怎么谈他的重要性都不为过,而且尤其是孟德斯鸠,我觉得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孟德斯鸠的著作对于中国改革是潜在的滋养,所以我们在每个关键节点都要重读《孟德斯鸠文集》。

  因为“增订版”这几个字,这本书差点没能进入好书候选名单。是的,这本书首版于1994前。但其实恰恰是三十年后当今社会的新特征新趋势,比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表明的结婚率连年走低、少子化和老龄化等,更能体现出这本书的前瞻性和反思的力量。可以说,这本书在今天更具意义。

  所谓家庭的终结,并非耸人听闻,指的是以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家庭,看到女性对家庭的付出在“以爱之名”的光环下被迫无偿甚至被轻视,事实上形成一种性别压迫和剥削,从而颠覆了近代家庭“爱的共同体”的家庭神话。

  强调女性对家庭的付出和承担,承认家庭主妇是一种职业,这并非狭隘的女性主义,实际上对组成家庭的男女双方都是有益的:举个例子,视女性为弱者、轻视家务劳动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潜台词是对男性的阳刚气概提出不二要求。如果性别平等得到提升,在女性获得更多尊重的同时,男性的选择其实也变得更多了:可以脆弱,可以下厨,当然也可以做家庭主夫。用本书作者上野千鹤子的一句话说:改变男女的不平等关系,可以从家里开始。

  上野千鹤子是备受媒体关注的一个日本社会学家、女性主义研究者,她过去写的这本书好像是对着我们现在的处境在说。

  日本和中国有很多不同,但是日本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正好走在中国的前面。日本现在婚姻和家庭的解体、老龄化、少子化大概都是中国二十年后马上要面临的问题。这本书对中国现代社会是特别有启示的一本书,也是适合很多人读的书。

  上野千鹤子在日本知名度非常高,《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是她的代表作。这两年她的书越来越成熟,但是这本书是她的母本。日本的银发族早于我们二三十年,所以它的社会学是建立在案例研究基础上的,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转型、人口的老龄化会有很多新的启迪。

  《创造现代世界:英国启蒙运动钩沉》是英国著名思想史学家罗伊·波特的代表作,曾荣获著名的沃尔夫森历史奖。

  毋庸置疑,启蒙运动是现代世界的重要思想源头。但是一提起它,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哲人。甚至英国启蒙运动这个词,之前也很少被提及。罗伊·波特这本书正是要破除这样一种固有观念,恢复对英国启蒙运动的应有认识。

  罗伊·波特认为,作为工业革命诞生地的英国,同样是很多现代思想的诞生地。譬如,培根、牛顿等英国自然科学巨人使人们相信,自然最终可被彻底了解,而科学是战胜黑暗的明灯;休谟、亚当·斯密为商业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辩解,破除了中世纪长期以来的旧式道德约束;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巴鲍德则为女权辩护,发出了“心灵是否有性别之分”的呐喊;等等。

  通过考察那时的英国启蒙思想家对诸多问题的认识,罗伊·波特不仅描绘了作为整体的英国启蒙运动,而且还原了现代世界的诞生时刻。可以说,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会在这本书中发现很多共鸣。

  这本书讲述了现代性的开启如何进入现代性的思考,也得了很多世界性的大奖,作者讲述了英国的现代性,对于中国的现代性有很多启发。

  英国是现代性的发源地,但是从启蒙角度来说,确实一说“启蒙”,经常把英国给跳过去了,但是实际上英国的“英”就是英美文明这种文化,实际上对我们现在的影响应该是要超越欧陆的影响。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当它扣到“启蒙”这个词的时候,是把它当成一个动态的词,在里头有无数生态,像一条河一样互相扭结着往前推,一直推到我们现在的处境的这种运动感。

  王路曼《中国内陆资本主义与山西票号:1720—1910年间的银行、国家与家庭》

  “日新文库”是2022年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全力打造的全新丛书,专门收录中国当下前沿原创学术成果。今年出版的第一辑共六种,跨越文史哲三大领域。这套丛书有三大特点:

  这是一套面向未来的丛书:“日新文库”专门收录45岁以下青年学者的著作,意在着眼学者的学术成长,引领学术风气,为商务印书馆在未来中国原创学术出版领域探索开拓。

  这是一套面向前沿的丛书:“日新文库”收录原则突出在新,强调跨学科视野,多学科交融,着力新观点新问题新方法新材料。

  这是一套面向经典的丛书:学术中心精心策划,评审专家认真挑选,中心编辑细致打磨,力图将“日新文库”打造成比肩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的经典丛书,成为商务印书馆又一重要品牌。

  这套书是帮学术领域进行了“传帮带”,而且这里面好多主题真的是前沿性研究,很多值得研究。包括对中国资本主义的新的起源方式的研究。这套书特别值得重视,我觉得是一个成长性的。

  商务名家大家的书比较多,这套书是扶持青年学者的一套书,我也相信商务选青年学者的眼光,选题很新颖。

  这些青年学者的著作,比如说对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的探讨,比如说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事象”和“事境”概念的探讨,还有中国佛教命题的探讨这样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图书,是非常有意义的。

  丛书名“日新”,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于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的一种探求,这其实就是一种深刻意义上的启蒙。

  1787年美国召开了著名的费城会议,制定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美国宪法”,围绕着这部宪法,形成了支持者组成的“联邦党人”和反对者组成的“反联邦党人”。现在,《联邦党人文集》已经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经典文本,商务也在“汉译名著”第二辑就对其加以收录。今天这部《反联邦党人文集》可以说是《联邦党人文集》的辉映之作,两本书处处都针锋相对,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紧紧围绕着当时的时事展开辩论,甚至就连主要作者所取的笔名“普布利乌斯”和“布鲁图斯”,都恰好是两个政见相左的古罗马政客。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就在于打捞起历史遗失的碎片,出版这本书的本意也是尽量帮助读者逼近事物的真相和全貌,并希冀着能在包容和反思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本书是由历史重大事件的失败者写成的,我们要怎么对待他的观点,这是历史的辩证性很有益的一个体现。

  这本书在篇幅上最适中,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但是显现了美国建国时期所谓两条路线的斗争,各自捍卫中央强权和维护地方自治,特别值得推荐。

  以前我看《联邦党人文集》的时候就有一个疑虑,反方究竟说了什么话、有什么主张、有什么思想,一律不知道,就知道他失败了。现在把反方的意见也拿出来让我们看一看,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在法庭上不能光原告说话,被告不许说话,那不公平,所以这本书特别吸引我。

  关于费尔巴哈,国内读者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费尔巴哈论”,因此也觉得费尔巴哈是一个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才有存在感的哲学家。但其实,费尔巴哈对尼采、瓦格纳、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都很有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家。

  本次《费尔巴哈文集》共11卷,是对国内散落的费尔巴哈译作的首次系统整理,也是目前国内最全的费尔巴哈文集,包含费尔巴哈有关哲学史、伦理学、宗教学、历史学等一系列的作品。中译文由洪谦、荣震华、涂纪亮、王太庆等老一辈杰出学者和译者翻译。

  从经典的角度来说,我赞成刚刚提到,像《孟德斯鸠文集》、《费尔巴哈文集》,这些都是大工程的经典。

  《费尔巴哈文集》《孟德斯鸠文集》这两套书、这两个人怎么谈他们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我们本来就是作马克思主义研究,费尔巴哈本来就是一个重要的源泉。

  商务印书馆2022年重磅推出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的中译本,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韩林合教授翻译。

  放眼全球,康德哲学是无数学者的哲学启蒙,也成为无数哲学思想的理论源头。从上世纪30年代起,汉语学界的康德研究者们不断推出新的康德译作,尝试让康德“说汉语”,让哲学“说汉语”。本次的新译本充分展现了汉语学界康德研究的成果积累。

  在这个译本中,韩林合教授以《纯粹理性批判》的出版历史和版本学研究为依据,以两个德语原文为底本,并参考了国内外顶尖康德专家的编校注释。更具有特色的是韩林合教授为中文读者定制的注释内容。几乎每一个可能对阅读造成挑战的地方,韩老师都恰如其分地给出了注释,内容涉及德语语法理解、引用文献溯源,哲学术语照应等等。可以说,这个译作不仅全方位地展现了《纯粹理性批判》原文的风貌,也展现了汉语学界康德学者思考、研究哲学经典时的思想轨迹。阅读之时,仿佛亲临康德哲学大师课,娓娓道来、循循善诱。

  2024年是康德诞辰300周年。希望借这个全新的译本,祝所有读者都头顶星空,心有道德法则,对生活与世界永怀敬畏。

  康德在西方哲学当中的地位不用多说,但是康德的书难读,也是大家都知道的。《纯粹理性批判》在中国已经有几个版本了,实际上康德的书在很多国家都有很多版本,但每一次版本都是对前面的继承和超越,尤其是韩林合翻译的康德,在语言的清晰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上,应该更胜一筹。

  《纯粹理性批判》是我们在大学里的选修课,哲学系是必读的。我甚至于想拿这个版本对照对照它新在什么地方,它校订了什么,这个太有价值了。

  《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是英国著名国际史学家、大战略研究者保罗·肯尼迪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对决。其中,前者是海洋的霸主、全球性的殖民帝国、欧洲大陆的重要平衡力量,而后者自1871年统一后,实力飞速蹿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和仅次于英国的海洋强权。

  然而,英德两个民族在“一战”前却从未兵戎相见甚至曾被称为“天然的盟友”,但为何彼此渐行渐远,并且最终在1914年走向战争?

  肯尼迪用这本巨著详尽解答了这个问题。本书一方面考察了两国在1860—1914年这段时间的外交决策,彼此间的海军竞赛、贸易竞争、殖民竞争、意识形态对立;另一方面它还囊括了对两国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彻底比较。在肯尼迪看来,两国的差异不足以导致冲突,但在更大的问题出现时,这些差异将铺平通向冲突之路。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英德关系,长期以来一直被学界当作霸权国与兴起国间对抗的经典范例,对我们了解今天的世界极具价值。而肯尼迪这本比较历史研究的典范是引领我们了解该问题的绝佳指南。

  1860—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德对抗,特别有现实意义。现在中国要融入世界,中国现在关心当代国际关系的人特别多,但多是凭网上一点点偏见,或者看一些只言片语就去判断世界的局势。这本书虽然是一部学术著作,却对我们有很重要的意义。

  张祥龙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以现象学、儒家哲学和东西比较哲学研究闻名于世。先生学术思想气象恢弘,自成一家。

  张祥龙先生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山大学近三十年,为我国的哲学教育和哲学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

  张祥龙先生为人真挚而通达,自修严谨而待人宽和。他一生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知行合一。

  文集由张祥龙先生亲自选目编订,共16卷,涵盖以下四个项度:1)深度解读现象学。进入文本深层,有自家的领会;且具有东方的相涉意趣。2)对西方和中国、印度哲理的诠释和比较。3)在与西方哲学和其他思想的对话乃至人生经历的体认中,阐发儒家哲理及其相关传统。4)自家思想的表达。

  “真理不只是正确,而是能够感动人的光明,为艰难乃至黑暗人生带来根本的希望。”生活和哲理皆含此真理。这套文集便是对此真理的一种摸索。

  张祥龙一直致力于东西方哲学的比较和汇通,实际上他的视野不仅仅是中西,实际上包括中西印。他的特点是用西方最先进的一种现象学的方法来解读中国传统。在中西文化比较当中,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这套文集,他的确有很独特的想法。

  本书就聚焦“阅读行为”,但不是要介绍阅读的技巧,而是要把人类的“阅读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的手段揭示阅读过程的工作原理。

  本书延续“牛津手册系列”风格,汇集阅读研究领域顶尖专家的文章而成书,是一部阅读行为跨学科研究的集群。本书首先介绍了阅读研究的背景及发展,然后逐步研究了阅读行为的各个要素和层次,包括单词识别、句子与文本阅读、阅读与拼写,最后还联系到阅读障碍、阅读教学等。

  一是,涉及学科广泛,综合性视角带来启发,涉及了视觉科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语言病理学等领域,眼动技术、阅读解码模型等新研究技术也令人大开眼界。

  二是,研究主题广泛,对阅读的不同人群、阶段均有研究。如研究成人阅读者阅读过程的个体性差异;通过研究儿童识字揭示人类阅读能力的发展;还研究了阅读障碍者;等等。

  本书每篇文章都能提供不同的理解阅读行为的思路,同时也为教师等改善儿童阅读行为提供了一些宝贵建议。任何对于阅读行为研究感兴趣的实践者、教育者和研究者都将从中获益。

  这本书是典型的英国学术的做法,英国学者看什么都是学术,看什么都是好玩,阅读这件事情他们也觉得是非常值得关心的一个侧面,把它当一个学术问题来研究。名字叫手册,实际上是一本专论,从阅读心理、阅读视觉等方方面面跟阅读有关的东西,是非常系统的一本专著,典型地反映了英国的学术精神,对中国文化建设来说是特别有启发性的。

  这是关于阅读的书,我们也期待商务把阅读的品牌做起来,因为跟教育,跟商务最初的宗旨是很契合的。

  《人类学与人类学家》讲述了20世纪英国人类学的故事,这个故事开始于1922年。那一年人类学领军人物里弗斯去世了,而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都刚刚发表了他们重要的专著。库珀带领我们从两个人的纷争开始,讲到牛津学派、战后各个学派的林立,一直到1970年代兴起的结构主义者。使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编年史的,在于它是局内人写的一本民族志。

  1961年,20岁的亚当·库珀来到剑桥师从福蒂斯。他问福蒂斯,可否把历史融入民族志之中?福蒂斯说你必须选择成为人类学家还是历史学家。不过可能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库珀还是在1973年出版了《人类学与人类学家》。当时人类学界动荡不安,这本书又把学界大师拉下神坛,所以出版之后遭到了许多批评。在保守的牛津,这本书整整20年都不能被公开谈论,只能作为地下读物存在。

  50年过去,这本书成了英国人类学界的必读书,并非因为它是臧否人物的秘闻,而是因为在这50年间随着新档案材料的不断出现,库珀不断地更新和改写这本书,他自己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并且试图改变历史的进程。

  这张照片是本书英文版的封面,马林诺夫斯基坐在他的帐篷之中。马林诺夫斯基的学生利奇曾对库珀说,在我人类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觉得马林诺夫斯基做什么都是对的,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他做什么都是错的,再后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黑格尔式的过程。

  利奇还有一句话没有收录在书中:这个过程之中你可能在转圈,但你并非回到了原点,你还是前进了一点,或者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相信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人类学到底前进到了何处。

  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人类学一个小小的素描,很薄的一个小书,但是这个群体很有一致性,作为一个学派反映了人类学在那段时期发展的概貌,非常清楚。

  《和约的经济后果》,作者凯恩斯的成名作。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凯恩斯对《凡尔赛和约》的解读。

  1919年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主张严惩战败的德国,并提出了几乎无法实现的赔偿要求。凯恩斯作为当时英国经济代表,认为这无异于“既要杀鸡,又要让鸡下蛋”,不仅不能弥补战争的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进而引发欧洲乃至世界经济陷入瘫痪状态。只是,当年的凯恩斯人微言轻,他的建议当然没有得到采纳。他愤然辞职,就撰写了本书。

  历史证明了凯恩斯的正确,他预见的经济后果都一一显现出来。如果当时采纳了凯恩斯的建议,也许二战就不会爆发了。

  书中最精彩的是,凯恩斯像个历史学家一样讲述了战前的欧洲,像记者一样记录了巴黎和会上的精彩谈判过程,像文学家一样演绎了各国政要并不坦荡的一面。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客观冷静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战后经济复苏和繁荣的举措。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的政要没有听知识分子和智者的建议,就是持自己当时的偏见,最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本书是关于战胜国、战败国怎么签订和约的。这个著作非常有用,帮助人们领悟战争与和平的关系问题。

  战争最后签一个什么样的和约,对未来的世界太重要了。所以这本书别看薄,非常非常重要。

  《富庶的窘境》是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玛的代表作,该书对黄金时代的荷兰文化做了一种全景式的解析。它确立了西蒙·沙玛作为新文化史家的地位。著名文化史家彼得·伯克、史学史家伊格尔斯都将此书列入他们各自的经典系谱之中。

  首先,它在新文化史领域独树一帜。书中融合了文化人类学和“心态史”的取径,特别是借鉴格尔茨“深描”的文化解释理论,对图像、仪式、事件以及历史遗存、习俗、信仰体系等进行审视,力图构建出一种文化的意义体系,即在一种共同的历史经验中形成的共有习惯和集体记忆。通过这种解释,沙玛挑战了诸多文化史上的预设,比如洪水文化亦能孕育出自由的文明,韦伯的新教伦理并不适用解释荷兰的商业资本主义等等。该书与达恩顿的《屠猫狂欢》通常被史家并称为这类新文化史的双璧。

  其次,它拓展了对艺术的文化史解释。沙玛利用三百余幅插图向我们展示了荷兰人是如何用艺术书写自己的历史的。同时他也意识到不能将艺术直接当作社会经验的真实记录,他着力从艺术作品中发掘它所寓含的信仰和习俗等文化意义。于是静物画成为一种文化早熟的表现,风景画则意味着对所有救赎的摧毁。

  最后,该书堪称历史写作的典范。伯克曾说,该书才华横溢、文采飞扬,阅读时能带来一种极大的愉悦感,这是在世史家无人可比的。煌煌近千页,随便翻到一处,你都能感受到沙玛生动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思想所带来的惊喜。

  这本书写出了整个国家掌握了货币和财富,陷入黄金时代后的集体焦虑,是基于现代性之后对于国家的思考,也是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的。

  这是新文化史研究的一部名作。荷兰是一个早熟的现代国家,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个早衰的国家。如何认识和书写大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历史,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样本,值得我们参考。

  江湖上流传的关于赵元任先生的故事有很多,而这一次,他亲自,端着相机,把他的人生,他的时代,拍给了我们看。

  我想毫无保留地说,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时代记录。影记中收录了千余幅照片,横跨80余年,皆来自于元任先生持续不断的自我记录。

  和很多学人热衷于记录自己的学术生活不同,元任先生特别热爱记录自己的个人生活。所以百年来只有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日常状态。透过这些照片,我们看到了他是怎样旅行、怎样访友,怎样带着钢琴搬家,怎样一边调研一边玩耍。他不再是高山仰止的大师,而是一个可以亲近、有些调皮的大师。

  这本相册自然还记录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现场。赵元任是中国现代学术的枢纽人物。庚款留学、任教国学院、草创中研院、抗战内迁等等,他都是亲历者、观察者、记录者。在他的相册里,胡适、梅贻琦、傅斯年等等,群星璀璨,宛在眼前。

  透过这些静默无声的黑白影像,我们仿佛跟随一位学术大师,直击了百年中国的社会变迁。翻阅这部悉心记录、穿越战火,又被后人仔细收存整理的影记,无论是作为编辑,还是作为读者,我都感到无比珍贵,无比庆幸。

  这本书开本很大,所以照片可以放得很大、很清晰,从中我看到很多以前没有想到过的细节,包括他在火车上,包括在旅途中,这些细节其实放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重要的史料。我也看到很多学者朋友或者作家朋友通过这本书又写出了一些重要的文章,通过赵元任先生的影像记录,看到了他和不同的学者之间的交往,这里面很多交往细节可能在其他研究著作中并没有出现过,《好玩儿的大师》提供了这样一种观察的视角。

  此书照片资料极其独特,编辑深度介入,美编匠心独具。照片的信息远超过文字。这既是独一无二的个人史,也是弥足珍贵的时代史。

  这本书特别难得,首先是赵元任这么爱照相,如果不是赵元任这么爱照相,就不会有这本书。

  这本书编辑做了很多的工作。我觉得你可以有很多原材料,但是如果把这个原材料用非常有机的线索串下来,要在资料后面添加一些东西,这就需要编辑的功力。所以这本书大家看起来非常轻松,但是编辑的工作其实做了很多。

  《山海经》大概是大家“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一部经典。一方面,它的元素大量进入了我们当下的文学、影视和游戏。另一方面,这部经典被各种神话、传说笼罩。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打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尽是些“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人能说得清它的来处,更说不清它写的是什么。

  刘宗迪教授的“山海经”研究三部曲,就立志于为这部被云雾笼罩的经典,清扫迷障。《众神的山川》是其中的第二部,希望借助翔实的地理考证,在实有的地图上探寻那些玄渺山川的位置。

  很多人致力于把《山海经》做拓展,以显示华夏文明影响所及无远弗届。但刘宗迪教授偏不,他是立志于把天书按在地图上的,而且不是一张世界地图,甚至不是一张全域的中国地图。这种反向操作,需要的是勇气和严谨的论证。大禹治水的九州何在,牧野之战的古战场何在,这些问题的重新讨论,都会极大改变我们对于上古史的认知。

  阅读此书,常有读侦探小说之感,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却又大胆至极,是一种很奇特的阅读体验,也带来了全新的认知。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部书,我很早就关注了这部书,可能它的学术性不十分完善,但是它的视角非常独特,对于上古的人文、地理,包括历史、神话的结构,包括神话史的命名,神话史的重建都有自己的基于众多学科之后的综合性的考虑。

  作者的研究可能会有一些争议,但是他下这么大的功夫,我觉得还是值得鼓励的。因为《山海经》看作一个地理书应该是成立的,但是要落实到某个具体的地方,当然有的能够考订的,有的只能说是一种猜想,通过这个研究也能呈现古人的思维世界和现代人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他们写书的方式,他们看待书的方式,其实和现代都很不一样,将来可能也会有很多讨论。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大科学家,但这本书展现的恰恰是他非科学的一面,即作为“知识分子”对人文世界的关怀与思考。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超越时代的眼光。爱因斯坦晚年身处二战,但他却能够跳出战争本身,不止于思考军事打击对社会的摧毁,而是更具前瞻性地讨论科学与文明的关系。

  第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爱因斯坦关注许多社会问题,譬如教育僵化、道德衰败、社会动荡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知识分子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这对今天的读者也很具有启发性。

  第三,对终极和平的追求。爱因斯坦作为科学家,对原子战争有着透彻的认知,也正因如此,他更能深刻地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科学家的任务正在于将人类引向和平。这种使命感贯穿始终。

  总之,通过这些文章,我们能够感受到爱因斯坦对现实的深刻洞见,同时也会感佩于他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文关怀。他使我们知道,一位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面对纷乱复杂的世界时可以有怎样的思考。

  虽然文章非常短小,但和我们原来说过的《我的世界观》一样,实际上有很多的哲学思想。

  这是一流科学家对科学的认识和对其他科学家的评价,非常受益。书中爱因斯坦的很多小文章都耳熟能详,真是字字珠玑、篇篇经典。

  著名童话《小王子》中那只被驯养的狐狸我们都熟悉,法文中的renard(狐狸)这个词,可以一直追溯到产生于中世纪的虚构形象:列那狐(Renart),著名历史学家勒高夫把这只小狐狸称为“中世纪最独特的文学创造之一”。

  在《中世纪的面孔》这本书中,包括列那狐在内,勒高夫挑选了112个中世纪的人物及虚构形象,配合近200幅中世纪艺术作品的全彩图片,复现了一个生动具象的中世纪。

  这本由大历史学家执笔的大众读本,是中世纪群英谱,是中世纪艺术品图鉴,也是一部由人物勾连起的中世纪历史。查理曼、薄伽丘、圣女贞德、哥伦布等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亲历者,也是时代的塑造者。他们作为证人和历史记忆,勾勒出勒高夫心目中的中世纪:一个极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时期,孕育着现代文明的关键时期。

  这本书写得活灵活现,有图,有文字,很好阅读,非常重要。现在对“中世纪”进行重新界定,也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这本书其实就是用人物串历史的感觉,同时他自己好像觉得中世纪并不像文艺复兴后面的人认为好像是一片黑暗,所以它有一些东西给人以新的认知。

  这是一部描写17世纪启蒙运动前夜的法国社会的文学经典,作者拉布吕耶尔也凭借着他的这唯一一部著作,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跨入了代表着法国最高学术水平的殿堂。书中既有简短却犀利的格言警句,以哲理的箴言来研判品格,这就像《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言一样,有一锤定音、一阵见血的感觉;也有长达数页的长篇描写,以逼真的肖像描绘品格,向我们展示了他那时代的风俗画,这有点像《孟子》的某些篇章,故事性更强、趣味性更强,思辨性也更强。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因赞同作者的观点而暗暗点头,或因为自己身上也有相似的缺点而偷偷羞愧,就像伏尔泰所称赞的,“由于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 因此可以相信它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品格论》对于世态人心有着维妙维肖的刻画,有许多警言佳句,至今耐人寻味。

  《品格论》看起来很学术,但实际上你自己读,会发现它是一本很好玩儿的书,他论这个,论那个,论各种观点,对准了我们当下的一些事件。

  狄更斯,他是“提供世界”、“重现人间”的英国作家,是“醒世”的理想现实主义者。他的遗产如矿藏,让后辈作家反复开采。然而,素人狄更斯如何成为了文豪狄更斯?文豪狄更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

  英国传记作家托玛琳在这本新的狄更斯传记中厘清了素人狄更斯与作家狄更斯,以及狄更斯的生活与他的作品之间缠绕不清的关系。托玛琳笔下的狄更斯更令人信服,因为她对事实、推断与臆测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她算清了狄更斯的糊涂账,也打破了大文豪头顶的神秘光环,揭示出“狄更斯之所以成为狄更斯”的成长背景、性格因素……这本新传记对狄更斯的作品评论不多,但对狄更斯的生活写得非常具体。应该说,托玛琳不是在探究狄更斯如何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作家,而是在描述这位伟大的作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下设哲社、文史、政法和经管四个编辑室及威科项目组,主要承担文史哲及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大师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学术译介和学术原创著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