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无论家中还是公共场合,抱着手机,津津有味地沉迷在短视频里的孩子,确实是越来越多了。“孩子一有空就看短视频,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怎么骂都不听!”以往面对电子游戏,众多家长喊出了“救救孩子”,现在,短视频成了不少家长们新的“心结”。心理学家表示,看短视频、玩小游戏,都是一种高刺激行为。长期接受高兴奋体验,不仅消磨大量时间,还会让人在面对书籍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要拯救短视频“上头”,陪伴就是最好的“解药。”

  2019年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其中,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官宣”了游戏障碍确确实实是一种病。

  根据官方定义,游戏障碍是指一种持续或反复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表现为游戏行为失控,游戏成为生活中优先行为,不顾不良后果继续游戏行为,并持续较长时间。综合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且保持相对稳定。游戏障碍者以男性、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亚洲国家患病率可能高于欧美国家。

  游戏障碍与物质成瘾有诸多相似之处,有研究者将游戏障碍者游玩时间越来越长、在游戏上花费金钱越来越多等类比于物质成瘾的耐受性增加,将停止游戏后产生的易激惹、抑郁、冲动等情绪及行为反应类比于物质成瘾的戒断反应。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科袁勇贵主任告诉记者,游戏障碍可导致躯体问题、精神行为问题以及社会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后果,要戒游戏,对患者来说非常困难,甚至还会出现你不让他玩游戏,他就要跳楼这样极端的情况。而沉迷短视频,表现在长时间观看和对视频内容的行为模仿。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两点都是要特别关注的。

  在袁勇贵主任看来,短视频不具备十分完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一般只是利用热点,制作笑料,给人以短时间的一个欢快的记忆。孩子们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刷下去。虽然沉迷短视频达不到游戏障碍的严重程度,但它们的心理机制,确实有相通之处。

  无论是美食、游戏还是短视频,会促进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虽然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但是它会激发人的渴望系统,让你误以为带来了快乐。尤其是在压力状态下,人们对能分泌多巴胺的诱惑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容易屈从于诱惑。因此压力越大,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

  在电子时代,能给身体带来多巴胺的,还不止短视频一种,手游、直播甚至不停刷新的公众号推送,都可以。去年5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牵头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袁勇贵主任告诉记者,目前临床上因为沉迷短视频来求助的人还很少,但其影响仍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人心理状况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情绪焦躁、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工作毫无兴致,只有在刷短视频时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点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办法妥善处理压力,于是徜徉沉醉在虚拟世界里以获得主动感和满足。

  此外,在心理学中,看短视频、玩小游戏,都是一种高刺激行为。大脑中存在的“奖赏回路”,提供“刺激-成瘾”这一过程。短视频等电子娱乐,对大脑来说,获得满足感很容易,“奖赏”来得特别快。长期接受视频、游戏带来的高兴奋体验,不仅消磨大量时间,还会让人在面对书籍等刺激略低的媒介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多网络小说读者有类似的体验,网络爽文看得多了,就看不下去名著了;同样地,短视频看得多了,看电影都会觉得闷。

  主动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对很多自制力弱的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孩子们性格还在成型期,普遍自制力更弱,所以很多家长觉得要让孩子放下手机,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心理学专家看来,救救沉迷短视频的孩子,症结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长。

  “孩子大多只是消磨时间,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摆脱手机的诱惑,在孩子空闲的时候扔给孩子一部手机或者一个平板电脑,甚至和孩子一起刷手机、看短视频,又怎么能指望孩子主动放下手机?”袁主任建议家长多陪伴,带孩子外出游玩、看看书、做做运动等,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合理的时间安排,让孩子感觉有充分的事情可以去做,手机的吸引力才会越来越淡。(卢文倩 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