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习惯把传记与“树立榜样”联系起来。让孩子读传记,总是带着隐藏不住的“你看看别人……你是不是也应该……”的急切期待。

  每一本传记固然都是一次英雄之旅,但每一位英雄的人生经历带给孩子的,绝不是浅薄的成功经验或者鸡汤式的生活哲理。

  著名的加拿大儿童文学学者李利安·H·史密斯在她论述童书的经典著作《欢欣岁月》中写道:

  当一个孩子与英雄相遇,并分享过他的人生,对孩子来说,生活将比从前有意义得多。”

  “阅读历史与传记,会改变人们生活中只看眼前的短视目光,让他们对一切都有新认识。

  当儿童发现自己的生活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渺小的一点,而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他们将对其他时间与空间中生命感到好奇。他们会获得一种均衡的思辨能力,既能辨认出只有短暂价值的事物,又拥有自省的视角。

  这样的阅读拓宽了儿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好感与理解。”

  你看,送孩子一本传记,无疑将在潜移默化间丰富他们的心灵,拓展他们的眼界,并让他们对世界,对生活,对自我,有了更多的思考角度。

  传记绘本在深度和广度上对阅读者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比起真正的文字版传记,又相对浅显,清晰,是小读者刚刚好的选择。

  探索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推动力。人人都有探索之心。一次一次小小的,朝向大世界的张望与探寻,有的就在岁月的浪涛中逐渐沉没,消失无踪影,也有的不断打磨,直至放射万丈光芒。

  贝弗利·巴斯是美国第一位商用客机女飞行员。她用自己的成功故事告诉孩子:“努力可以成就任何事。”

  它的内核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冲破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为追求梦想付出坚韧的努力。作者选择了“从洗衣机上跃下”这个孩子气的细节,不仅很容易理解,而且能与小读者的心理状态达成共识。

  这样一来,“梦想”这个看不见抓不到的概念就成为孩子们人人都有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跟着小姑娘贝弗利一路奔跑,陪着她成为的巴斯机长。

  1957年,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振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闻名世界。但是,你知道吗?这一荣誉,离不开一位女性物理学家做的实验。

  吴健雄率先用难度极高的实验,证明了杨振宁、李振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轰动物理学界。

  在20世纪初吴健雄成长的那个年代,很多女孩不上学。但吴健雄的爸爸妈妈认为,女孩不仅可以上学,还可以做她们想做的任何事。

  这个本绘本以质朴温柔的拼贴画风,将吴健雄的成长故事与她所处的特殊年代背景相融合,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这本书也非常适合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共读和讨论,关于吴健雄的诸多成就,关于她所遭遇的性别与种族歧视,关于许多物理学概念……让这本书的阅读有了广阔的扩展空间。

  公元1564年,一个没有时钟、温度计与望远镜的世界,这一年,也是伽利略出生的那一年。

  透过观察、实验、计算以及许许多多精巧的装置,伽利略做出了众多惊人的科学新发现,他成为了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的人,而他之后的科学家也受到他提出的太阳系理论的启发,终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这本绘本的作者邦妮·克里斯滕森是美国知名绘本作家。她创作的多部名人传记类绘本均曾入选各大媒体评选的图书榜单,获得过“施耐德家庭图书奖”、“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奖”等多项大奖。

  艺术家的成功靠天赋异禀还是勤奋过人?创作的灵感源于想象,还是来自生活?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想要表达什么?如何欣赏?怎样理解?

  这些绘本向我们呈现的,不仅是一段一段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也是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艺术鉴赏基础课。

  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平静而孤独,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而闻名于世。

  “艺术家可以是英雄吗?如果说英雄是排除万难,坚守心中信念的人,那么霍珀就是一个英雄。艺术家可以是探险家吗?霍珀发现了专属于自己的艺术新领域,独自展开探索。

  绘者在这本书中对霍珀的四幅名作进行了重新创作,他说“我尝试在保持自身风格的同时,营造出霍珀作品的味道。”

  两位创作者在讲述霍珀的故事时,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能鼓励所有年轻的艺术家去观察,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世界,变成精彩的画作。”

  萨尔瓦多·达利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

  恃才傲物,然而确实才华横溢,目空一切,但又令人不得不叹服。达利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达利——我也不得不感叹:这本绘本准确地抓住了达利故事的内核,讲述了一个天才艺术家的精彩人生。

  我猜,大部分有阅读绘本习惯的家庭,都会有几本苏斯博士的书吧。这本绘本讲述的就是苏斯博士的童年——小男孩特德的故事。

  有的孩子会记得特德的爸爸“有一个动物园”,有的羡慕特德每个夏天都可以去海边小屋,而有的,则对美术老师的评价印象深刻。

  我自己的一个粗浅的认识是:艺术或许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但看待每一幅艺术作品的价值,一定不能脱离孕育它的时代和创造它的人。

  比如,面对梵高的作品,如果你了解他所经历的创痛与纠结,或许就更能领会他炽烈的色彩与奔放的线条传递的情绪,如果你知道著名的《星空》是他在因精神问题自愿住进疗养院之后的创造,或许再凝望这流动的璀璨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所以我推荐所有喜爱艺术的小朋友都要多了解一点艺术家的故事,多学一点艺术史。

  这套“艺术家系列”就是一套以绘本的形式呈现的艺术家传记,介绍了三位大家耳熟能详,却未必真正了解的大艺术家,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三本书巧妙地将画家的代表作融入他们的人生经历当中,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风格创作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让画作、画家,与画家的生活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特地单独做了一个“女性系列”,不仅针对女孩子,也非常适合男孩子。这些女的时代不同,面对的挑战各异,但她们都以勇气、智慧与才华劈开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希望孩子们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社会文化如何逐渐塑造了两性间的差异,又如何在无数人的推动下努力弥合差异。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重要。

  好的传记故事,从不试图总结人生金句,也绝不为了上一堂思想品德课,它是一个好向导,带你去看不同的人对人生的呈现方式。

  海伦·凯勒的故事,可以是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但是,也可以是一个温柔的,动人的,刺痛却有力量的故事。

  这是关于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医生伊丽莎白·布莱克韦尔的传记绘本。将近200年的时光阻隔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这个话题陌生而遥远,但实际上,以我们每个“现代女性”的切身感受,同样的提问,虽换了不同的语境,依然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推荐爸爸妈妈们陪孩子一起读一读这本书,聊一聊这个话题。孩子或许不能完全明白,但一颗小小的思考的种子,或许就能发芽成长,在未来成为孩子抵抗差别对待,争取公平待遇的一种力量。

  这本书讲述了奥黛丽·赫本从一个小女孩到成为演员,成为偶像,成为人们的灵感之源的故事。这是一个奥黛丽忠于自我的成长故事。

  我们会在这本书中读到:与演艺生涯相比,奥黛丽·赫本在银幕之外的生活更加光芒四射。

  奥黛丽在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度过童年,那段经历让她很早就认识到,真挚的善意是生而为人的最好姿态。这也是她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工作中始终践行的主张。

  这应该是一本会令许多迪士尼的小粉丝们尖叫的绘本——它的主人公玛丽•布莱尔是迪士尼工作室中最早被聘请的女性员工之一。

  我们可以在《仙履奇缘》《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飞侠》等经典作品里,见到她令人惊叹的设计。

  这本绘本的图文作者也都是才华横溢的女性,她们合力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一个绚烂迷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故事。

  尤金妮亚是男性主导的海洋生物学领域中一位杰出女性之一,这是一个自由独立的科学家传记:

  我很喜欢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周轶君老师在自己的播客节目中谈到:孩子们在阅读中经历这样的人生故事,如同看着一颗种子如何发芽,长大,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有了这样的体验,孩子看见参天大树时就不仅仅只是仰望,不会觉得难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