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297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建议”,教育部答复,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幼儿园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大班下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小学要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强化主动衔接意识,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

  11月30日上午,记者通过街头采访发现,许多市民对幼小科学衔接表示支持。“我家孩子明年升一年级,我自己心理压力蛮大的。推行幼小衔接的话可以缓解孩子学习的压力,我也能轻松些。”曾女士说。

  市民李女士同样认为,推行幼小衔接,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学校。“我觉得很有必要,一方面符合孩子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也能呼应减负的教育环境。”

  宿城区八一路幼儿园老师周宏丽告诉记者,最近,他们已经在为推行幼小衔接做准备。“首先要培养孩子即将踏入小学的意识,学会自我服务。因为小学跟幼儿园不一样,幼儿园是老师服务孩子,而小学是需要孩子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阶段,这一点我们在大班下学期会慢慢引导孩子。”周宏丽说。

  好身体、好习惯、大格局、有热爱、有情感是幼儿园对于入学准备教育最需要培养的。“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了解相关生活小常识的基础上,再去学习些简单的书本知识,为孩子升小学做准备。”周宏丽说。

  相比幼儿园,小学面对教育部的部署要求或许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除了教育内容要到位,还要结合适度的教育方式,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才能真正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健康成长。

  宿迁学院宣传科科长曹志成表示,不论是从教育的本质还是幼儿的心理角度,推行幼小衔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打破幼儿园和小学两种不同教育系统的壁垒。除此以外,幼小衔接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工作,孩子的家长也应理解和支持这种方式。“家长要明白,幼小衔接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的,所以要避免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去报课外的辅导班,这种教育理念与现在的教育环境是背道而驰的。”曹志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