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市及毗邻省县的地域里,家中有孩子的,几乎都知道儿科老医生方元勋主任的名字,也或多或少都与他打过交道。

  “耐心、平易近人、看病又快又准、开药不贵、会告诉我们很多育儿经……”方元勋主任在众多家长们心里俨然是明星级别的存在,孩子有啥病痛,第一反应都是去看看能不能挂到方主任的号。

  年逾古稀仍坚守在临床一线,收获越来越多的信赖和称赞。抛去众所周知的高明医术,方元勋主任究竟是怎样做到了儿科领域的“常青树”?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有幸跟着方老爷子上了一天的门诊,发现了很多不可思议却又很有意思的事情。

  说来惭愧,想着起个早去医院,却仍是没早过方元勋主任。早晨7点半,离医院每日开诊时间还有半个钟头,我们赶到黄山首康医院新园院区二楼门诊大厅,候诊区的位置就已经被等待的家长们坐了大半了。

  推开方主任诊室的门,老爷子已经沏好了茶,端坐在椅子上查看电脑上的排号信息,对助手护士说:“同一时间挂号的人太多,系统又重号啦!”护士习以为常地笑道:“这还没到8点就挂了50多个号了,看样子您今天又得破百了!”

  与我们聊了几句,方主任就让助手喊今天的第一位小病人进来看诊了。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熟门熟路地喊声“方爷爷好”,坐上小板凳,自己跟方主任沟通起了病情。一番检查询问下来,只开了两三块钱的药,便跟着妈妈出去了。“很多患儿都是老病号了,从几个月大就开始找我看病,那时候还是什么都不会表达的小娃娃,现在长大了都知道自己跟我说哪里不舒服了,孩童身上的这种时光流转真是让我感慨又欣慰。”方老爷子看着孩子,眼神里一片温柔。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病号涌进来,我们发现,像这样会自己沟通的小病人其实少之又少,更多的还是一看压舌板就扭头瘪嘴,听诊器一搭上去就莫名狂哭的稚童。儿科的哭声总有连锁反应,一个孩子哭了,立马有更高分贝的回应,然后连成一片,而家长则焦急、烦躁、无奈,加上有些家长围在办公桌周围等候就诊,让诊室内显得更加嘈杂。这样的环境,我们的头都有点炸了,方主任却始终心无旁骛,询问病情、量体温、听诊、写病历、开药,每项工作都仔细、快速、准确,患儿一个接一个,他得尽量节约时间多看几个孩子。这是从医一甲子的经验沉淀下来才有的笃定和沉稳。

  9点钟不到,整个二楼大厅几乎被方主任的患儿和家长们“占领”了,诊室门口排队的病历垒了厚厚的一叠。一位年轻的爸爸推着早产的小宝宝进来了,由于今天的号已挂完,他只能直接来找方主任求助。“护士给加个号,后面的家长先安静下来等一等,给早产的小孩子先看完。”一声令下,平息了所有的嘈杂。方主任戴上老花镜,细细地查看小宝宝的化验单,开出下一步检查项目的单子,又调整了用药,告诉爸爸该怎样喂母乳,怎样晒太阳。

  像这样慕名来找方元勋主任的家长很多。平日里多听闻去上海、杭州、合肥这些大城市的大医院求医,但在方主任这里却反了过来,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从大城市赶来找他看病。“一般来说,一上午看25-30号比较合适,可总有没挂上号的,特别是一些外地来的患儿,家长凌晨甚至是头一天就赶来住旅社,肯定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所以来了都让加号。”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方主任一上午至少要看60—70号,每天基本要过12点半,1点才能吃上饭,还没休息一会,下午的门诊又开始了。让我们吃惊的是,从早上7点半到中午12点半,整整5个小时的时间里,方主任就没离开过诊室,要不是助手帮忙添了两次茶水,估计他连喝水的时间都舍不得浪费,而这一切就为了能多看一个孩子。

  到了下午4点,幼儿园放学时间,最后一波患儿高峰到来,一个“老病号”背着小书包奶声奶气地说:“爷爷真厉害!”逗乐了所有人。待到诊室终于慢慢平静下来,方主任告诉我们,今天总共看了108名病人……

  方元勋主任看病,不仅仅是看病。他起码花了跟看诊同样长的时间来给家长做科普,讲授育儿经,不厌其烦。最厉害的是,方主任会将科普说成段子,编起顺口溜来一套又一套,无比顺口,让家长们记起来既有趣又轻松。写几句大家感受一下:

  “祖辈别越位,父母要到位。”这是他对一位患儿爷爷说的话。患儿身体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做骨龄和排除先天性脊柱裂的X线检查。方主任郑重地提醒道,下次复诊父母一定要到场。

  “南瓜是吊大的,孩子是哭大的。”他告诉家长不要轻信网络上不经科学考证的方法,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孩子一哭你就抱,抱还哭就走,走还哭就抖,抖还哭就拍,拍还哭就唱,这就是孩子哭吵的“五步曲”,还有带孩子“走过路过,千万要错过”这些门店,如“某基、某劳、某客”;“要想孩儿安,三分饥与寒……”这些都是方主任这么多年累积得来的真知灼见。也许我们的家中没有这样懂育儿的家长,但庆幸的是,方主任把自己当成了黄山市许许多多孩子们的“方爷爷”。这一声声“方爷爷”不仅是孩子们对他的一句尊称,更是他与患儿、家属发自内心的亲近。

  “要让家长们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方主任的小课堂上,这是他的一个宗旨。面对患有哮喘的患儿,方主任边开药边告诉家长为什么秋季易发哮喘,为什么现在哮喘患儿越来越多,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物品易引发哮喘应远离,面对有腹泻症状的患儿,方主任提醒家长警惕轮状病毒,要注意孩子的哪些症状,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等等。

  如果说教师在年复一年传授同样的知识,那这样重复性的工作更集中地体现在了方主任身上——他不是年复一年,而是日复一日。单是让孩子多吃蔬菜报出的那段一气呵成的菜名,每天都要说上十几遍。

  方元勋主任的办公桌,不同于其他医生的办公桌。我们觉得,它就像哆啦A梦的“百宝箱”,你永远猜不到他能从桌子上翻出什么东西来。

  最多见的,当数厚厚的几摞医学书籍、医学杂志,和剪得一小块一小块的医学报纸,纸张已经被翻阅得泛黄,透露出它们的年岁和使用率。大家都知道,方主任爱读书,而这些,都是他读后筛选出来的精华。他将小儿常见病的专业知识收集了起来,在给患儿看病时,他会随时熟练地翻出相应的内容给家长作解释,或者让他们拍照留存,用最简单快速的方法避免家长走弯路。

  纸巾虽说是办公桌上普遍存在的物品,但方主任桌子上的纸巾却不是给自己用的。娃娃脸说变就变,当小孩子哭得满脸鼻涕花,家长经常手忙脚乱地找不到纸巾,这时候方主任就会及时抽出纸巾递给家长救急。

  遇上哭哭啼啼跟妈妈撒娇不肯吃药的小姑娘,我们吃惊地看着方主任不知道从办公桌的哪个角落里掏出了一支超大号的针筒,跟孩子不急不躁地商量:“你是想选吃药还是打针?不吃药的话,那可能就要来找爷爷打针了。”小姑娘立马止住眼泪,答应乖乖吃药。我们不禁暗笑方主任也有“腹黑”的时候啊……

  今年6月中下旬,黄山市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累计雨量最大的极端降水,学校幼儿园提前放暑假,孩子居家,天气转晴后,又外出研学、旅游,儿科病人减少了,方主任趁闲暇,笔耕不辍,写出一篇篇儿科科普文章,把儿童健康常识传播给大家。

  小儿误吃纽扣电池后的急救,给被瓜子壳塞住肛门的孩子用手通便,当家长恐惧抗生素时,他就耐心地解释抗生素如何合理使用,以及不使用激素便能治愈多方求医无果的特应性皮炎……这些都是方元勋主任平日里经常打交道的病例,而无论病情轻重缓急,方主任都发自内心地将每一位患儿视为自己的孙子孙女。

  方元勋出身医学世家,父亲方咏涛是新安名医,黄山市中医医院创始人之一,大姐方瑞英是我国知名药理学教授,生前曾任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二姐方瑾英是黄山市中医医院知名中医,妻子刘学华(已故),系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五世后裔,是我省、市知名血液内分泌科专家。方元勋主任退休前曾任黄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退休后在该院返聘10年,2015年受聘于黄山首康医院儿科,今年是他从医60周年,见证了儿科疾病谱的重大变化。顺应变化,钻研业务,培养中青年儿科人才,为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