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幸福吗?当我这样追问,你一定以为我疯了。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幸福是一种感觉,跟勇气无关。但是,如果你读了《幸福的勇气》,你的看法一定会发生转变。

  《幸福的勇气》是岸见一郎与古贺史健合著的“勇气两部曲”的下卷,这本书紧接《被讨厌的勇气》,深入探讨了如何实现个人幸福的主题。

  这部作品以百年前著名心理学者阿德勒思想为核心,通过“青年和哲人的对话”这一独特的故事形式,深入探讨了幸福的本质和追求幸福的勇气。青年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改变和成长,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的过程。

  追求幸福需要勇气,因为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只有勇敢地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人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个体不应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应被他人的评价所束缚。追求他人的认可会让人失去自由,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实现和自我接纳。

  作者提醒人们,幸福并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主动选择的结果。通过选择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人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幸福程度。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些许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在与社会人的交往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带来了的一些伤害。这些伤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呵护,得不到有效的疏通,长久下来,就会对我们的内在的人格产生影响。所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我完全理解每一个个体在自己行为下做出的选择。

  2.幸福不是逃避悲伤和困难,而是直接面对所有情感(包括悲伤)之后,依然前行的勇气。

  《幸福的勇气》鼓励读者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自我改变来实现真正的幸福。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和复杂,只要我们保持单纯和真诚的心态去面对它,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书中那些关于勇气、关于爱、关于自立的话语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再迷茫和彷徨。

  追求幸福的第一步是直面内心的伤痛,理解并接受它。这需要知识、智慧和勇气,因为爱需要先过伤害这一关,即在遭遇伤害后仍能以善意回应。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爱的勇气,这意味着不计回报地付出,即使曾经受到伤害。爱是教育孩子的关键,通过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而非通过批评或表扬来操控他们。

  通过爱他人,我们从自我中心中解放,找到共同体的感觉。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通过理解阿德勒的心理学,学会在人际关系中实践尊重,培养自立,以及在爱中找到幸福的真谛。这本书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指导,也对教育方式产生了深刻反思。

  书中强育的目标应是培养个体的自立,而非依赖于赏罚机制,教育者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他们追求自我成长。

  基于这种新的教育观点,即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个体实现自立,而不是通过批评或表扬来控制他们的行为。这种教育方式鼓励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书中的教育观念反对批评和表扬作为教育手段,因为这些行为可能破坏相互尊重,而是提倡通过理解和引导来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作者认为,教育和生活的真正目标是让个体理解自己的价值,不依赖外界评价,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作者认为,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操控和矫正他人的手段,而非真正的尊重和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基于尊重、共情和信赖的,应该促进学生自我认同和自立成长。书中强调的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实现幸福的意义。

  社会诞生了,与之相应的“苦恼”也诞生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深受冲突、竞争、嫉妒、孤独以及自卑等各种烦恼折磨。“我”和“他人”之间会产生不和谐的碰撞。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疏远我的他人”,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孤独。但我们根本无法摆脱他人,也无法切断与他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矛盾往往源于干涉他人的课题,或让他人干涉自己的课题。个人应负责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无需为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也不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

  基于这样的前提,书中强调了尊重、自立、协作以及爱的课题,这些理念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爱的课题中,书里提出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即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付出,即使没有保证,也愿意为了对方的幸福而行动,这涉及到承担责任和面对可能的困难。

  书中提倡,通过追求“我的幸福”来建立工作关系,通过追求“你的幸福”来建立友谊,而通过追求“我们的幸福”来建立爱的关系,以此构建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

  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故事形式展现,是在上次谈线年之后,青年已经辞去图书管理员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但是再次出现在哲人面前的他,经历了许多现实(在工作当中)的摧残,对于当初的理想已经感到绝望了:阿德勒的思想,在外面的世界没有意义。猛药级的哲学对谈,再度开始……

  书中通过青年与哲人的对话,层层递进地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内涵。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外在条件的堆砌,而是内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能够主动去爱、去奉献、去自立的精神境界。

  如果说《被讨厌的勇气》是地图,《幸福的勇气》就是行动指南。《被讨厌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自由?《幸福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变得幸福?

  书中深入探讨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了信任和信赖的重要性,并指出真正的快乐来源于与他人的良好关系。作者通过具体例子展示了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实践阿德勒的理论,以达到更好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人,不可能完全孤独一人,因为人的快乐也源于人际关系。“独自生存在宇宙”中的人没有烦恼,但也没有快乐,且将会度过极其乏味的一生。“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背后,也隐含着“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这一幸福定义。

  书中提倡交友时,让我们摘掉“社交面具”,不管对方的优点还是缺点,互相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书中,强调了信任和信赖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来源,通过建立和维护积极的人际关系,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满足感。

  为了与他人进行交往,就必须相信别人。因为与不信任的对象,根本无法协作、更无法交友。

  “信任”就是有条件地相信对方。“信赖”就是相信那个人本身,而不是他所具备的“条件”。信赖关注的是人性化的价值,而不是信任的物质性价值。

  交友关系需要的是信赖,根本不存在“必须和这个人交友的理由”。既不存在利害,也不受外界要素制约。它是一种由“喜欢这个人”之类的内在动机结成的关系。

  8.只有信赖才能建立归属感。一个人仅依靠信任、依靠工作关系是无法找到归属感的。

  作者认为,没有归属感,人工作再成功,也不会觉得幸福。人仅靠工作是无法获得幸福的,为了获得幸福,就必须“信赖”他人,建立交友关系。

  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别人。《幸福的勇气》说:我要主动信赖你,就像信赖我自己一样,哪怕你并不信赖我。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

  我们不能强迫任何人“相信我”,相不相信是那个人的自由,是对方的课题。我们只能负责自己的课题,即相信对方,仅此而已。我要主动信赖你,哪怕你并不信赖我。信赖本来就是“无条件”的:不管你是否信赖我,我都信赖你,继续信赖。

  9.《圣经》说,“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爱邻人,还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因为“讨厌自己”,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先给予,才有收获。《幸福的勇气》说: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因为想要获得别人的信赖,所以才主动信赖别人。不要先要求别人的信赖,要先给予自己的信赖。不想有任何信赖付出,却只求“收获”信赖,就像心灵贫困的乞丐。

  10.《幸福的勇气》中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这12字箴言鼓励人们勇敢地走出舒适区,不再仅仅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活,而是基于自我价值和对他人的尊重来生活。书中指出,尊重他人并帮助他们成长是真正的尊重,而自立意味着从自我中心性中解脱,通过爱来实现这一转变。

  《幸福的勇气》强调幸福不是一种外在的状态或物质的拥有,而是一种内在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从困难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11.书中多次强调自立的重要性,自立不仅仅是经济或就业方面的独立,更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选择。自立意味着摆脱自我中心性,通过爱他人来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和共同体感觉。

  自立意味着脱离自我中心,不再依赖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尊重他人意味着看到他们的独特性,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试图控制或批评。教育孩子时,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而是通过尊重来引导,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和成长。

  《幸福的勇气》不仅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的心理学书籍,也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它倡导以勇气面对人际关系中的挑战,通过爱和自立来实现个人的幸福与成长。

  12.作为一部融合了哲学和心理学的作品,《幸福的勇气》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指南,更是一次关于人生意义和目标的探索。书中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得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变得生动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书中提供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在于:表面上,讲的是阿德勒的思想,实际上,宣扬的是《圣经》里的“爱邻如己”的观点;表面上,讲怎么教育孩子,实际上,讲怎样疗愈自己;表面上,说重视个体被尊重的心理感受,实际上,奉行的是整体的价值观。

  表面上,用简单的对话形式,实际上,在阐述西方哲学的追问;表面上,把教育还给孩子,实际上,遵从是儒家的因材施教;表面上,提倡不批评也不表扬的中立,实际上,肯定道家的道法自然;表面上,是哲学家的阐述,实际上,是禅宗的“单刀直入”,句句见血……

  上次读作者的《被讨厌的勇气》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当我读《幸福的勇气》时,我的看法在读发生转变。可以说,作者的观点犀利而直接。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这么令人过瘾的自我剖析式作品了。

  《幸福的勇气》不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实践的过程,需要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无常,理解幸福不是没有痛苦,而是有勇气面对和克服痛苦。

  幸福感是内心的一种状态,源于自我认同和自立。真正的幸福不是依赖外在条件,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幸福感与对他人的爱和贡献紧密相连,通过关爱他人,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幸福。幸福感需要勇气去追求,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改变和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世界正在无限接近发生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边缘?中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展示强大实力!

  今天沪指有可能突破3000点了,相信10月份会达到4000点,五点原因

  教师&心理咨询师,作家&诗人?不,世界这么大,只想跟大家聊点有趣的/赤海贝&焱贞茱

  小米 15 系列手机被曝 10月23日发布,首发骁龙8 Elite旗舰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