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二胎政策开放后,二宝甚至三宝家庭已不再是少数,医院里挤满了等待建档的孕妈妈,周末的公园里也随处可见拉着两个孩子的父母。如果说养育一个孩子是勇士,那么敢于承担第二份责任的妈妈绝对算得上圣斗士。除了养育成本,时间成本的、还有一个问题也接踵而至——怎样协调两个孩子的关系?如何平衡和满足孩子们的情感需求,让亲子关系/兄弟姊妹关系更加和睦?

  和独生子女一枝独秀的成长环境不同,多子女家庭成长下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面临竞争,最直接的就是“争夺”父母的关注,很多孩子间的矛盾,背后的信念都是希望让爸爸妈妈更赞赏我,更喜欢我,这种注意力的争夺是与生俱来的,你会发现不少老二都更善于争宠和讨好家人。换句话说,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比独生子女更具有竞争力,在人际交往中的适应性也更好。

  当你被两个孩子的争端搞得头大时,想想这件事,别太焦躁,就把这当作孩子们的竞争力和适应性的训练营。

  要适应一个新的家庭成员加入,对大人而言都需要时间和过程,对孩子更是如此。要让老大加入到欢迎家庭新成员的喜悦中。

  让老大感觉到,他/她是这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他/她可以参与到照顾小宝宝的过程中,并从中收获价值感和成就感。同时,在老二面前肯定老大在家庭中的地位,激发老大的责任感,让他们更愿意做好表率。

  除了竞争,合作也是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更擅长的事情,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合作,找到解决办法。多为孩子们创造一些合作机会,并且让他们自己决定合作方式,充分锻炼他们的交流技能。

  无论你是向着老大,还是支持老二,都会让另一方觉得有失偏颇,因为他们起争执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让父母介入,从而得到父母的救助。只要不涉及健康和安全,置身事外,孩子们自有他们的相处方式和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们需要你来调停,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们处境相同“,不要偏袒一方或试图判定是谁的错,避免成为孩子们的法官,你可以倾听他们两个人的感受,给出合理的建议,但是不要给到对错的观点。

  当我们在孩子的争端中充当法官时,如果某一个孩子长时间得到你的照顾和保护,例如:妹妹还小不懂事,你得让着她。长期被保护的一方反而会滋生出“受害者心理”——都是别人的错,因为别人我才会感觉受伤,我不需要为这件事的后果负责。这样的归因并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反而会为她未来的人际沟通埋下地雷。

  在更小的孩子出生前,老大一直在独生子女的位置上,享受全家的关注和照顾,突然多了一个新生命,老大就像被赶出了“掌上明珠”的位置,再加上新生儿一定更被家庭所关注,老大会感觉委屈,无助,担心自己的宠爱被抢走,这时候就有可能通过更黏妈妈,大吵大闹,莫名其妙发脾气等方式企图让大家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这不是正确的,但却是正常的。

  不强迫老大分享他的玩具;给老大准备专门的用具,而非共享;如果老大抗拒,可以在老二小的时候,让其他家庭成员代劳,更重视老大的感受;

  以上这些沟通方式,应该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并不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尤其隔代育儿时,更要和老人花时间沟通。不该讲的玩笑话不可以乱开,妈妈不爱你了,妈妈要把你送走,这些严重伤害孩子安全感的话,如果你听到了,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制止,保护孩子的安全感。经常告诉老大,妈妈非常爱他,以后家里会多一个人爱他,他没有失去爸爸妈妈的宠爱。

  对于多子女家庭中的孩子而言,妈妈既是他们共同的妈妈,也是他一个人的妈妈,给每个孩子建立一段和你单独的特殊时光,并且由他自由分配这个时间段的任务,哪怕只有1小时单独外出的时间,对孩子而言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老二刚刚出生的时候,老大的特殊时光可以多分配一些。

  智伴APP中有《培养好性格》、《培养好情绪》、《性格养成系列》等音频资源,家长在管理情绪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管理情绪的重要性。让孩子耳濡目染,养成好性格。

  智伴APP集育儿早教资源、亲子互动、娱乐、设备控制于一体,包含欢乐儿歌、英语启蒙、国学经典、科普益智、好习惯培养、童话故事、绘本故事等线上教育资源,满足用户日常设备管理及亲子育儿所需。在给孩子提供了更为优质与丰富的早教资源的基础上,也满足了家长有关育儿知识的需求,同时为父母与孩子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桥梁,促进亲子间的趣味互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玩的科学教育形式,家长们还在等什么?赶快来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