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全国妇联指导,肯德基中国、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的“小书迷王国年儿童书单”发布活动在京启动。儿童阅读领域的专家学者,联手向孩子们推荐了

  儿童文学作家“花婆婆”方素珍说:“从小有阅读能力的孩子,在品格、想象力、思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方面都有比较优质的表现。当孩子读了一本书,就像在他的心里播下一颗种子,这个种子会发芽、开花。如果让他读的是很幽默的书,他的心里会住进一个幽默小精灵;如果给他读的是很温馨、充满爱的书,他的心里就会住进一个爱的小精灵。”

  如今,“亲子阅读”正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自觉行动。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0.0%;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4.15分钟陪孩子读书。近五成(46.6%)的0—8周岁儿童家长半年内至少会带孩子逛一次书店,其中三成多(34.8%)的家长会在1—3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但在同期发布的《小书迷王国儿童阅读指导报告》中,则指出我国未成年阅读尚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阅读量不够。目前,中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与之对比,美国最大的童书出版社Scholastic针对全美儿童与家庭所做的关于阅读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美国6-17岁儿童的平均阅读量为23本。

  二是平均阅读素养相对落后。中国2009、2012和2015年都参加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策划实施的15岁在校生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简称PISA),主要考察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三个领域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数学最好、科学次之、阅读最差。

  三是阅读资源分布不均匀,城乡差异巨大。调研发现,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中的孩子阅读的机会和条件差异很大,由学校、社会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儿童提供阅读机会和经验就变得非常重要。

  基于以上数据,本次活动提出“多元阅读、分级阅读、快乐阅读、亲子共读”四大主张,提倡阅读内容多元、阅读形式多元,鼓励家长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书单基于“3岁以上”和“6岁以上”两个不同年龄段,向孩子们推荐了包括中华文化、儿童文学、图画书(绘本)、科普和人文艺术类图书。

  儿童文学作家白冰认为,阅读能力关系到一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儿童期就要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单中“3+”、“6+”体现出分级阅读理念,细化了儿童的阅读能力,使孩子能够读得懂、喜欢读,由此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

  “童书一定要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天性和他们的经验世界,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爱上阅读,首先在选书上要尊重儿童的兴趣,挑选他们感到有趣的、美好的、幽默的、能触动他们心弦的书。”白冰说。

  此外,《小书迷王国儿童阅读指导报告》还强调了亲子共读的必要性。报告指出,3-8岁是一个人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儿童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尤其在6岁以前,每天抽出10分钟与孩子共读,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很多研究发现,爱读书的孩子有更大的词汇量,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高水平的情商,即以积极的方式辨别、使用、理解和处理情感。

  报告还提到,陪伴孩子读书的基本原则是:分享而不教导;尊重而不放纵;积极鼓励而不强制要求;关怀而不干涉;不断激发内在渴求,而不停留于外部行为的激励。

  让孩子爱上读书有很多种方法,但最好的方法是父母从自身出发,设立一个家庭的基调:读书是这个家庭珍视的一种价值。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打开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