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飞天圆梦人”。他的一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从战略导弹到运载火箭,再到载人航天工程,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多个重要历史时刻。

  王永志出生于辽宁昌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 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使他立志投身国防事业。195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并入北航),开启了学术生涯。1955年,他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深造,专攻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并以 优异成绩毕业,成为该校首位获此殊荣的外籍学生。

  学成归国后,王永志立即投入到我国第一代导弹的研制工作中。在1964年的一次导弹发射任务中,他凭借逆向思维提出了“泄出燃料600公斤以增加射程”的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了发射难题,使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发射成功。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也奠定了他在中国航天领域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国际航天界事故频发,导致运载火箭市场出现短缺。王永志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提出研制大推力捆绑火箭的方案。在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的研制任务,并成功实现了首次发射。这一壮举不仅使中国火箭进入了国际市场,也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王永志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设想,成功实现了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任务,将中国航天员送入了太空。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豪感。

  王永志的一生是对“爱国”二字的最好诠释。他放弃在苏联深造的机会 毅然回国,投身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中。面对困难和挑战,他始终坚守岗位,勇于担当责任。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精神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在导弹发射和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过程中,王永志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思维。他敢于打破常规,提出逆向思维的解决方案;他注重科学论证和实验验证,确保每一个决策都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事实。这种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还非常注重团队协作。他善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航天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素材描述:王永志出生于辽宁昌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便对知识充满渴望。面对家庭的贫困和父亲的反对,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哥哥的支持,最终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开启了学术生涯。

  运用示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王永志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无限热爱,从农村少年成长为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能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素材描述:在1964年的导弹发射任务中,面对射程不足的难题,王永志大胆提出“泄出燃料600公斤以增加射程”的逆向思维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

  运用示例:“在关键时刻,王永志展现出了惊人的逆向思维能力。他提出的‘泄出燃料增射程’方案,不仅解决了发射难题,更彰显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与勇气。这一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王永志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素材描述:20世纪80年代,王永志带领团队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的研制任务,并成功实现了首次发射。这一壮举不仅填补了中国航天技术的空白,也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运用示例:“在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的艰难条件下,王永志以卓越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带领中国航天人创造了奇迹。18个月铸就的辉煌,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王永志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又一丰碑。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决心、有行动,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素材描述:1992年,王永志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设想,并成功实现了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任务,将中国航天员送入了太空。

  运用示例:“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领军人物,王永志以其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引领中国航天人一步步实现了飞天梦想。他的‘三步走’战略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蓝图, 也是激励无数航天人不断前行的灯塔。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航天人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被誉为“中国白血病治疗领域的开拓者”。他的一生致力于血液学研究,特别是在白血病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攻克白血病:王振义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开创了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特别是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这种高死亡率的急性白血病缓解率达到95%,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2%以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这一成果不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也为世界白血病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建立血友病诊断体系:王振义还是我国成功运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检测轻型血友病的第一人,并制定了血友病分型的国内诊断标准,解决了临床诊断和疗效的基本问题,极大地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无私公开治疗方案:王振义无私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开,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他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淡泊名利:王振义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和荣誉,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他将自己获得的奖金大部分捐赠给医院和学校,用于支持医疗事业和人才培养。

  培养优秀人才:王振义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他共带教了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陈竺、陈赛娟等杰出科学家和医学专家。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和科研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言传身教:王振义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医德风范。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馆

  王振义教授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被誉为白血病的“克星”。他开创的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特别是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也为世界白血病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一成果不仅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王振义院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医者。他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无私公开自己的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同时,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王振义院士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他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医德风范。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批优秀的医学人才脱颖而出,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他们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医学事业、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振声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其中“小偃6号”最为著名。该品种具有耐强光和干热风等特性,在陕西、山西、河南等10多个省份累计推广面积达数亿亩,增产小麦超过百亿公斤。

  他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这些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的进步。

  李振声不仅关注小麦育种研究,还高度关注我国粮食生产。他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针对中低产田进行治理,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

  他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针对盐碱地增产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2024年9月13日,国家主席习签署主席令,授予李振声“共和国勋章”。

  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奖金全部用于科学研究和学生资助,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李振声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领域的大胆设想和成功实践,体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李振声始终将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参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实践。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推动中低产田治理和盐碱地增产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振声多次强调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在小麦育种研究中,他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攻克难关,最终取得了丰硕成果。

  李振声对待每一件事情都严谨认真、谦虚谨慎。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将荣誉归功于集体和团队。这种高尚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在广袤的麦田里,有这样一位科学家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金色的希望——他就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奠基人李振声院士。

  面对小麦条锈病肆虐的严峻形势和粮食增产的迫切需求,李振声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他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其中“小偃6号”以其卓越的耐强光和干热风等特性在陕西、山西、河南等10多个省份累计推广面积达数亿亩增产小麦超过百亿公斤。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当时小麦减产的燃眉之急更为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院网、沧州新闻网)

  除了在小麦育种领域的杰出贡献外李振声还高度关注我国粮食生产问题。他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针对中低产田进行治理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他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针对盐碱地增产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李振声作为科学家的远见卓识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怀。(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院网、沧州新闻网)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的李振声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他认为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同时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奖金全部用于科学研究和学生资助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李振声院士的事迹激励着无数科研人员继续前行为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院网、沧州新闻网)

  黄宗德,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8月出生于山东荣成市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一生充满了革命与战斗的辉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中的杰出代表。

  1948年10月,年仅17岁的黄宗德在胶东军区东海指挥部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在随后的战斗中,他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屡立战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 战斗骨干。

  1952年7月,黄宗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74师第220团第5连,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在金城战役上九井西山战斗中,他带领全班连续攻克敌4个火力点,一人炸毁敌人3个碉堡和两个 火力点,打死敌人7名,打伤3名,俘获敌人22名(包括排以上军官4名),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此役中,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被誉为“二级战斗英雄”,并荣立一等功。

  1986年12月,黄宗德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步兵70师副政委职位上离休。尽管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依然心系国家大事和国防建设。

  离休后,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多次到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讲述战斗故事和革命传统,成为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继续前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宗德在多次重大战役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更是令人敬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

  从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到成为共和国的功臣和英雄,黄宗德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馆

  离休后,黄宗德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他就是“二级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

  1931年8月出生的黄宗德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并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所打倒。在姐夫和姐姐等地下党员的影响下他加入了青年抗日先锋队为组织传递消息、站岗放哨。1948年10月年仅17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并在随后的战斗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斗骨干。

  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金城反击战。黄宗德所在的志愿军第24军74师220团2营5连奉命攻打上九井西山。面对敌人的重重防线他带领全班战士奋勇 向前连续攻克敌多个火力点。在战斗中他一人炸毁敌人3个碉堡和两个火力点打死敌人7名打伤3名并俘获敌人22名(包括排以上军官4名)。这一壮举让他被誉为“二级战斗英雄”并荣立一等功。他的英勇表现成为了激励无数战士前进的强大动力。

  1986年黄宗德从副师职顾问的岗位离休。尽管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依然心系国家大事和国防建设。离休后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成为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无数人继续前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黄宗德的事迹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仅仅是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人更是那些在生活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让我们向黄宗德这样的英雄致敬!

  王小谟,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11月生,2023年3月去世,上海市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和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世界先进雷达和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为我国雷达和预警机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

  1938年,王小谟出生于上海金山一个爱国军官家庭。1956年,他被保送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学习,从此开启了他的雷达人生。“欢迎你!未来的红色国防工程师”,入校时的标语成为王小谟一生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1961年,王小谟以八木天线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毕业设计获北京工业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同年,他被分配到位于南京的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

  1969年,响应国家“三线所“成建制分迁”方式新建雷达研究基地的部署,王小谟投身到了深藏在黔西南大山中的第38研究所的创建中,住在四面透风的油毡茅棚里,不仅食物匮乏,甚至连吃水都有困难,以王小谟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开启了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时代。

  1969年12月底,王小谟被任命为38所总体室的临时负责人;1972年,王小谟被任命为国产第一部三坐标雷达——383的总设计师,13年磨一剑,克服地处“三线”、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极端闭塞和艰苦的不利条件,383雷达于1984年4月完成设计定型。

  383雷达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产三坐标雷达的装备空白,也使得三坐标雷达成为我国雷达设计研制的一个新领域,更对实现我国国土防空网从概略引导向精确引导的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1987年,王小谟作为全国14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之一,受到同志的亲切接见。

  1992年,王小谟从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所长,调任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这如同一条分界线,把他的职业生涯一分为二:前半部分研制雷达,后半部分把它“搬”到预警机上去。

  1992年,我国正式启动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合作研制,王小谟出任中方负责人。研制过程中,他创造性提出背负式、大圆盘、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型预警机方案,同时力排众议,坚持同步安排国内配套研制,使得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大型天线罩和系统软件等重大关键技术,从而将预警机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0年7月,在西方大国的阻挠和施压下,外方选择单方面撕毁合作合同,我国预警机装备发展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王小谟坚持自主研制,大力推动国内立项。时任国家主席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研制部门一定要争口气,否则总是要被人卡脖子!”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就是以王小谟为代表的广大科研人员为之舍命奋斗、协同攻关的事业和信念。

  在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预警机成功立项后,王小谟提出了研制出口型预警机的设想,并于2002年1月起,开始了出口型预警机方案的论证,并亲任总设计师。2008年,我国同国外用户正式签署ZDK03预警机的研制合同。出口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为我国预警机基于国产飞机平台实现“小平台、大预警”的跨越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出口预警机的国家。

  2013年,王小谟在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拿出5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中的450万元,又想方设法筹集出2000万元,设立了雷达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雷达和预警探测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和有重大创新的年轻人。

  2022年5月17日,已83岁高龄的王小谟再次出征,瞄准攻关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领衔成立了王小谟空基技术实验室。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的低空雷达,系统谋划和推进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设计提出了我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和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为我国雷达和预警机装备的发展作出了无可取代的重要贡献。

  生于战乱贫弱的旧中国,长于换了人间的新中国,奋斗于春潮澎湃、活力竞放的改革开放,求索不止、鞠躬尽瘁于新时代,历经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王小谟院士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的低空雷达,系统谋划和推进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设计提出了我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和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为我国预警机研制彻底打破国际封锁、实现完全自主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无可取代的重要贡献,为我国雷达和预警机装备的发展屹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1月生,辽宁新民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1973年,赵忠贤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第一次接触到世界超导研究的最前沿,赵忠贤被超导材料和超导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吸引,立志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回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后,赵忠贤从事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后来,因为对液氮温区超导体研究的贡献,赵忠贤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超导研究遇到瓶颈,国内超导研究也遇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超导研究室经费紧张,人员流失严重,设备不能更新换代,一些实验无法进行。一名下属对赵忠贤说:“我不想再坐‘冷板凳’了,准备调到其他热门研究所。”赵忠贤忙劝他道“:超导材料应用前景广泛,研究不可能就此止步,你再坚持一下,未来一定会有所突破。任何时候,不管是‘热板凳’还是‘冷板凳’,请记住一点,坐‘热板凳’时要发奋,坐‘冷板凳’时要坚持。”在他的劝说下,这名下属打消了离职的念头。

  当时,国际物理学界普遍认为40K以上无铁基超导,很多人因此不敢轻易尝试。尽管还在坐“冷板凳”,但赵忠贤并不理会那些判断,带领团队向50K铁基超导前进。没有经费,赵忠贤就自己动手,从闲置的设备上寻找“宝贝”,拼装在一起用于研究。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超导研究团队的试验也一直持续进行。经过数年坚持与积累,50K以上的铁基高温超导体被赵忠贤带领的科研团队陆续发现。2015年,赵忠贤被授予“马蒂亚斯奖”。

  赵忠贤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专心研究超导,最终在该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赵忠贤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贵在坚持,奋斗要耐得住寂寞。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心灰意冷、打退堂鼓,而应该咬紧牙关坚持。

  07===“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生,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高级技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员”等称号。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高级技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员”等称号。

  1974年,二十多岁的许振超来到码头工作,“当时我们国家的码头已经开始机械化了,但是仅限于局部,基本上还是靠人拉肩扛。”在近日的采访中,许振超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码头的作业场景,“当时码头本身吞吐能力有限,青岛港外面压着船,胶州湾都停满了。”

  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在全球兴起的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当时还是吊车司机的许振超特别向往大型机械、现代化的作业方式。“等青岛港建立起这种高效率的作业模式,我必须要去尝试。”许振超下定决心。

  青岛港桥吊投入使用第一年,集装箱装卸数量就达到一万箱。虽然桥吊效率提升了,但码头配套设施还不能跟上桥吊作业提速,集装箱往往没法按时运送到船上。“当时有船员对我说,你们的装卸效率什么时候能赶上日本的效率就好了,日本码头说几个小时完成就几个小时。”许振超回忆,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憋了一口气,“我们早晚有一天要超过!”

  90年代往后,集装箱运输发展势头之强劲,令许振超也惊讶不已。“原来堆一层、两层的集装箱突然可以堆到六层、八层,突然感觉青岛港变小了。”原有的码头,已满足不了集装箱运输需求。

  2000年,他又一次参加了前湾集装箱码头的创业,当时许振超已经五十多岁了,却依然想着,能不能在新的码头上做出新的业绩。“当时我们装卸速度已经超过日本了,日本每小时装200个集装箱,我们已经能装300个。”许振超回忆,“我们要赶超的,是现在的世界最快纪录。”为国争气的情怀,深深根植在他的心里。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在这样的自我要求下,许振超和工友的齐心协力,果真让新码头有了一个精彩亮相。2003年4月27日,经过6小时27分钟的艰苦奋战,许振超率领团队创造了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振超效率”由此诞生。据马士基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青岛港集装箱作业效率连续九年保持马士基航运全球靠泊码头作业效率前列。“世界装卸效率最快的码头,就是这儿。”

  许振超说。许振超不仅自己岗位成才,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也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工人品牌。人社部颁发了“振超大师工作室”之后,许振超对技能人才的关注、对打造工匠精神更加关注,他带领团队围绕码头安全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由他完成的“集装箱岸边智能操作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率先实现“桥板头无人”,该项目为集装箱码头行业首创,解决了集装箱桥板头作业人机交叉的风险问题。

  他带领团队打造的“48小时泊位预报、24小时确报”服务品牌,每年为船公司节约燃油1.26万吨,成为青岛港的又一“金”字招牌。今年1月到5月,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同比增长17.3%,作业效率同比增长6.7%,最高作业效率达到60.2自然箱/小时,第十次打破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馆

  他立足本职工作,多次带领团队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享誉世界航运界;他发扬“工匠精神”自学成才,成了响当当的“桥吊专家”;他把港口当家,发扬“主人翁精神”,创造了 “一钩准”“一钩清”“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多项绝活,成为技术顶呱呱的“许大拿”,让“振超精神”名扬四海,令世人赞叹。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集装箱装卸大国,他功不可没。

  ②千难万难,不能说难。饿死不弯腰,冻死迎风站,人不能没有傲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08===“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晋藩:“不自满、不偷懒”

  张晋藩,1930年出生。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法制史研究生毕业(1950年入学),1952—198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8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法制史学带头人。1983—1994年先后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中国法律史研究所所长。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2012年入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曾出版独著、合著60余部,代表作为《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华法制文明史》。主编大型学术著作《中国法制通史》《中华大典·法律典》《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等,著作《中国法制史》由日本中央大学译成日文出版,《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三版、《中华法制文明史》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译成英文出版。此外,迄今发表法律史学论文300余篇,主编中国法制史教材20余部。

  张晋藩于1930年7月出生在辽宁沈阳,祖籍山东龙口。他早年对历史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接触和学习书法及历史小说,这为他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6年,他考入私立东北中正大学预科,随后升入本科学习。这段时期的学习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1950年至1952年间,张晋藩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这是他在法学领域深入研究的起点。

  在中国人民大学期间,他不仅系统地学习了法制史的专业知识,还积极参与了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为日后的教学和科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张晋藩是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奠定了中国法制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范式,还推动了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和成熟。

  他创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为中国法律史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支持。

  作为新中国首批法学博士生导师,张晋藩至今已培养博士生百余人。他不仅在学术上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还在品德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的学生们如今已成为中国法学界的中坚力量,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70多年里,张晋藩把时间、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中国法律史学,贡献给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是中国法律史学的奠基人、引领者和主要推动者。

  在中国法律史上,张晋藩做的是“但开风气”的工作,却自谦“不为先”。“不自满、不偷懒”是他做学问的座右铭。

  “我多次鼓励自己的学生要赶超老师,这样法律史学才能发展,但我也郑重告诫他们,赶超老师并非易事,因为我还在努力前进!”

  黄大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8月生,2017年1月去世,广西南宁人,曾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归国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他热爱教育事业,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优秀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2009年12月24日,平安夜,大雪天气,一架民航班机缓缓降落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上图,新华社发),告别18年英伦生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回到祖国。

  在此之前,黄大年是国际著名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专家。有人问他为何回国、为何选择吉林大学,黄大年说:“康河留下了我的眷恋,而地质宫刻有我的梦想。”那时,国内顶尖科研单位的许多橄榄枝,都向黄大年抛来,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母校。

  回国7年,黄大年常常忘了睡觉、忘了吃饭。吉林大学地质宫507室,是黄大年的办公室,只要不出差,屋内的灯光每天都要亮到凌晨。回国7年,他超过1/3的时间在出差;他不肯浪费宝贵的白天,总是订夜航;回到办公室,他把会议吊牌随手挂在衣柜的横杆上,7年下来,竟攒了满满一杆大小各异、五颜六色的会议吊牌。黄大年的秘书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在黄大年推动下,中国的深探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使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在黄大年的倡议下,2016年9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筹备初期工作宣告完成,一个辐射地学部、医学部、物理学院、汽车学院、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国际政治系等专业的非行政化“科研特区”初步形成。

  但人终究不是机器,黄大年病倒了。2016年12月14日,一向健壮的黄大年,被推上了手术台。手术前一晚,他在朋友圈里写道:“人生的战场无所不在,很难说哪个最重要。无论什么样的战斗都有一个共性——大战前夕最寂静,静得像平安夜……”没想到,这成了黄大年发在朋友圈的最后一条信息。

  黄大年走了。2017年1月8日,他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带着对事业的无限留恋,带着对学生的无限惦念,永远地离开了。一颗强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至诚报国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即使因胆管癌躺在病床上时,还执意坚持一边打着吊瓶,一边给学生们答疑解惑。

  2017年1月8日,科学的星空中,这颗璀璨的明星悄然陨落,年仅58岁。“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他用一片赤诚之心,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10===“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路生梅:“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路生梅,女,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1月生,北京市人,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她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西北革命老区的基层医院,始终坚定“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坚守为贫困地区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她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儿童计划免疫,大幅降低当地婴儿死亡率,累计接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退休后,坚持定期义诊、治病救人。荣获“全国优秀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馆

  1968年,北京姑娘路生梅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从医。看到这里群众缺医少药,路生梅许下承诺——“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除了内外科、儿科,路生梅还学习了妇产科、皮肤科,还自学了针灸技术,“准专科医生”变成了“十八般武艺皆通”的全科医生。

  陕北地区山连山、沟套沟,过去交通不发达,许多群众就医不便。为了让群众能及时看病,路生梅常常需要出诊。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路生梅跟着老乡到离城十几里的崔家畔出诊。当时她穿的是北京带来的塑料底棉鞋,在雪地里走几步就摔一跤。老乡看着实在不忍,劝路生梅回去,说他隔天背孩子再来医院就诊。路生梅没有答应,继续往前走,在临近村子的下坡路上,她索性就半躺着滑了下去,到了病人家里时几乎变成了一个泥人。

  “当时心里只想着有个孩子还在等着我,时间就是生命,我必须前行。”路生梅说,经诊断,孩子患的是麻疹肺炎。村子里竟有5个类似症状的孩子,她一连抢救了三个孩子。为防止病情蔓延,路生梅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把5个病儿集中在一起治疗,不到一周,所有的孩子都痊愈了。

  1983年,佳县人民医院首设儿科,路生梅成为首任儿科主任。多年来,不是没有机会去条件更好的大城市,她却从没想过离开。她扎根黄土高原54年,不仅为众多患者解除痛苦,还致力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50多年来,除了外出培训、回京探亲,她几乎没离开过佳县。

  1999年,路生梅退休了,同龄的大夫要么含饴弄孙,要么被其他医院返聘。路生梅医术精、人品好,很多医院争相高薪邀请,但她一一拒绝。

  路生梅仍然选择在佳县工作,但却是免费义诊。她说,国家已经给了我退休工资,我不缺钱,不能再拿另一份钱。

  50多年来,曾经的“小路医生”,已经变成可亲可近的“路奶奶”。50载已过,但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有人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超过10万人次。

  路大夫的患者中,不仅有佳县本地人,还有许多来自周边县区,甚至黄河对岸山西省的患者。一个上午,在仔细问诊、不断给家属交代注意事项的路生梅,时不时会站起来噔噔噔地跑到楼下药房,去查询一下某个小药有没有?哪个价格更便宜?

  1999年,路生梅退休了,她仍然选择在佳县为患者免费义诊。“国家已经给了我退休工资,我不缺钱,不能再拿另一份钱。”她说。除了在佳县人民医院、佳县中医院轮流坐诊,路生梅的住址很多人都知道,有的病人白天上班,下班才会上门咨询,路大夫也悉心接待。

  “退而不休”的路大夫依然是佳县儿科的“定海神针”。“医生们遇上什么棘手的问题,都会找路大夫咨询。有时候遇到疑难杂症,我们还会把病人带到路医生家里去。一方面尽快给病人解决问题,一方面我们也及时学习,路医生从不推辞。”佳县人民医院现任儿科主任武艳说,“老话说见贤思齐,有路医生这样的榜样、这样的老师,我们就有信心,有力量。”

  在几代佳县人眼里,她是小路、路姐、路姨、路奶奶。走在大街上,常有人拦住她寒暄。

  2018年底,“50年之诺”完成,她选择了“超期服役”,还向自己做出新的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医者仁心,矢志不渝,两句承诺,终身践行。

  “即便就像一粒种子撒在石头缝里一样,但我们还是得要顽强地生活。”这是路生梅经常给身边人说的一句线===“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田华:永远做党的女儿

  田华,女,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8月生,河北唐县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一级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成功塑造《白毛女》中喜儿、《党的女儿》中李玉梅、《法庭内外》中尚勤等经典银幕形象,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一批有民族品质的新东方女性形象,离休后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是广为人民群众熟知和喜爱的老一辈艺术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金鸡百花奖表演“终身成就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田华12岁即加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成为剧社儿童舞蹈队的一员,从此走上革命文艺的道路。“艺术是我们的枪,舞台是我们的战场。”在抗日烽火中,田华心中永远牢记自己的任务是战斗。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她在战斗的文艺队伍中迅速成长。

  《白毛女》之后,她成了电影艺术的宠儿,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的黄金时代。1960年,她如愿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了一名军队电影艺术工作者。田华一直活跃于大小屏幕和舞台,保持着艺术生命的长青。田华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新中国女性形象,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和荣誉,名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女演员”。

  《党的女儿》对田华来说,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后,她已经掌握角色创作的科学方法,把李玉梅演绎得有血有肉又不着痕迹,恰如党的女儿在演“党的女儿”。著名作家茅盾曾评价她“塑造的李玉梅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表演,这部电影就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诗人石祥也以“自述”的形式为她作诗:“我演过电影《党的女儿》/《党的女儿》铸就了我的心”。

  田华离休后,仍心系舞台。每逢重要节日、重大演出、行业活动、赈灾义演,她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她还以“永远做党的好女儿”的赤子情怀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创办“田华艺术学校”,致力于培养优秀青年演员;担任“山花工程”爱心大使,为山里的孩子争取企业赞助。她说:“虽然已经离休,但党员永远没有‘休息’二字,只要我还没有倒下,就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党和人民服务。”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馆

  田华曾说“我觉得我并不老,敢于登台,就意味着我们还年轻!”“只要还能动,就能做事。”

  12===“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52年5月生,新疆塔什库尔干人,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在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一家三代70年守卫边境,在生命禁区为官兵指向带路。自1972年跟随父亲为边防官兵当向导开始,37年间,他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官兵眼中的“活地图”。儿子拉齐尼接续守边,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上世纪50年代初,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父亲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成为当地第一位“牦牛向导”,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1972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再也走不动了,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不要让界碑挪动一毫米。”

  38年后,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也老了,他把这根海拔最高的“接力棒”交到刚刚服役归来的儿子——时年25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手中。拉齐尼·巴依卡从此开始16年护边时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纵身跳下冰窟解救落水儿童,孩子得救了,他不幸牺牲,用生命托举生命的帕米尔雄鹰,永远留在了41岁……

  1.沿着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戍边巡边的足迹一路前行,可以看到许多地方留有他们用冰镐刻下“中国”字样的石头,它们一块接着一块,彰显着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代代传承的优良家风,他们用一生践行着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在帕米尔高原上接续谱写了一曲彰显中华民族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之时代赞歌。

  13===“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张卓元:经济领域的卓越开拓者与贡献者

  张卓元,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7月生,广东梅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改革与治理现代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

  张卓元,1933年7月出生于广东梅县,中共党员,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所长,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张卓元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卓越开拓者与贡献者,他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改革与治理现代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和著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1954年,张卓元进入中南财经学院(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班,师从张寄涛老师。在深情回忆自己在母校的求学时光时,张卓元谈道:“张寄涛老师是我经济学知识最重要的启蒙者,讲《资本论》时,我总要争取坐在第一排听讲,每一次听课都觉得受益很多,并期待着下一堂课!我在大四时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在张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完成的。”

  1.在经济领域的广袤星空中,张卓元先生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其光芒照亮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他的智慧与坚持,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功绩不仅铭刻在学术的殿堂,更融入了国家发展的壮丽篇章。

  14===“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张燮林:体育精神离不开拼搏和超越

  张燮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7月生,江苏镇江人,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曾代表中国队获得第二十七届世乒赛男团冠军,首次为中国队夺得男双、混双世界冠军。在他的指导下,中国乒乓球女队共取得1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一大批世界冠军脱颖而出,为我国体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国际乒联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等。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馆

  张燮林出生于1940年,祖籍江苏镇江。自小,乒乓球便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乒乓球并不被大人们所重视,甚至被视为“玩物丧志”。然而,张燮林却对这项运动情有独钟,他常常在祖父的反对声中偷偷练球。每当祖父因他成绩下滑而生气,甚至砍断他的球拍时,张燮林总能用自己的方式重拾对乒乓球的热爱,自制球拍继续练习。

  在上海市乒乓球队,张燮林的技术得到了飞速提升。他独创的直拍长胶削球打法,以其旋转性强、变化多样著称,让对手难以捉摸。他不仅在国内比赛中大放异彩,还多次代表国家队出征国际赛场,为中国乒乓球赢得众多荣誉。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张燮林作为主力队员,助力中国队首次夺得男团冠军,并首次为中国队赢得男双、混双世界冠军。

  张燮林的故事,不仅仅是乒乓球的,更是一则关于坚持和热爱的美好寓言。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就要勇敢去追;只要热爱不息,就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