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父母为了让孩子考名校、成精英,真是卯足了劲儿地往前冲,报辅导班、买学区房、在鸡娃的路上不断自鸡,生怕孩子“一步落下,一生落后”,可那些被鸡着长大的孩子,又真的会如父母所愿吗?下面跟着学霸君来看看第一代美国湾区鸡娃血泪史。

  十几年前,Daniel和弟弟分别被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录取时,在华人圈里引起了不小轰动,不少人特意找上门来向他父母请教经验。而如今,这个成年男人刚跨过30岁生日,却极为惆怅。他为博士能否毕业而担忧,更为未来出路不知所措。

  Daniel是ABC(‌‌America Born Chinese),和我朋友在耶鲁大学同一个博士项目组。Daniel的父母是第一代通过留学赴美的华人移民,父亲目前在美国高校任教,母亲曾是高校科研员,生娃后,为兼顾育儿重任,在高校内部转去了行政岗。

  Daniel的妈妈从小对兄弟俩学业抓得非常紧。和“虎妈”蔡美儿一样,检查作业,带上各种辅导班、乐器班、竞赛,周末几乎无休。她还特别盯梢兄弟俩的平均成绩。

  但凡出现A-成绩,吼叫和轻微体罚就来了。不过他母亲还没有到蔡美儿那种程度,不至于折磨和侮辱孩子的尊严。

  高智商基因+后天努力,Daniel和弟弟分别考上了加州理工和MIT。因为两所院校在录取标准、毕业薪资和前景方面,都属于硬核高校,智商不够的人,连入场机会都没有。所以,在外人看来,这兄弟早已是人生赢家。

  大学毕业后,Daniel在一家科技大厂工作了两年,发现自己还是想继续读书。过硬的本科背景,加上工作经历,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申请到耶鲁大学的博士项目。前途无量+1。

  然而,六年过去了,他博士生涯在经历了实验失败、数据错误、重新搭建等各种挫败后,终于要进入尾声。此时,他却发现自己对接下来要走的路一无所知。

  因为父母一直在高校工作,对美国“主流”职场并不了解,兄弟俩也从小耳濡目染,认为应该走学术道路。但现在想要留在海外高校,谈何容易?科研经费紧张、招聘职位压缩、竞争更加激烈是不争的事实。Daniel面试了不少博士后岗位,统统被拒。

  Daniel对被拒的原因心知肚明:作为博士,他的硬实力不够,导师又精力有限,无法亲身辅导;他自己虽混迹大厂两年,但对美国职场那套爱讲故事的风格,又融入不进。但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

  最让他头疼的是从本科读到博士,在世界顶级高校学了这么多年,他依旧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彷佛过往的一切都是凭着惯性向前。

  19岁拿到MIT录取时,Daniel深信别人口中夸奖的自己一定会在未来成为明日之星。但11年过去了,他勉强博士毕业,求职无门、没有工作、就算想要成家立业,眼前都没有人选。他不禁对我朋友感慨,那么多年的苦读,到底是对是错?

  与Daniel类似轨迹的名校华裔学生不再少数。从硬件条件看,他们像是中产家庭鸡娃的顶峰,但却不约而同显得 “后劲不足”。

  十多年前,蔡美儿在《虎妈战歌》里描述的育儿经,成为外界对华人父母的刻板印象。她无疑是市面上的第一代“虎妈”。

  她要求女儿们每天练习乐器的时长长达几小时,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一首复杂的音乐作品,她会取消她们的生日派对、圣诞节等礼物,甚至烧掉她们的玩具;

  她甚至威胁女儿如果不练琴,就不给她们吃午饭和晚饭,甚至在一次冲突中,将女儿赶到零下6℃的花园里罚站,直到女儿愿意练琴才让她进屋;

  她禁止女儿们在外过夜,限制她们的社交活动,认为这些活动会分散她们的注意力。

  曾经,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备受推崇,因为蔡美儿的两个女儿最终考上了哈佛。这种教育方式的盛行,也正契合了东亚文化对学术成就和职业安全的高度重视。

  然而,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华裔美国父母开始反思。华人父母们依旧以注重孩子教育闻名,但已然不是第一代“虎妈”的做派了。

  和我同社区的一位华人妈妈,前不久给孩子换了第三种乐器兴趣班——尤克里里。她读三年级的女儿之前对小号和长笛有过三分钟热度,每样尝试了大半年,后觉得不喜欢,毅然放弃,妈妈倒也不勉强。

  我说,你怎么不让女儿试试小提琴、钢琴这些主流乐器?她说,乐器就是帮孩子调剂生活的,而不是非要成为获奖、升学的工具。这与一代“虎妈”的做派截然不同。

  我认识的另一位华人家长,几年前把读四年级的儿子送进了本地最好的私校。此前也经历过访校、申请、面试……等一通折腾。结果进校没两年,他们又要将读初中的儿子转回公立。

  原因是孩子在私校适应了两年,还是读得不开心。对学校、班级、同学和老师毫无期待,孩子怎么可能愿意学习呢?跟孩子深度沟通后,夫妻二人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转回公校。

  这在一代“虎妈”眼中,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他们会牢牢掌控孩子的轨迹,不允许有半点差池。

  二代“虎妈”——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对夫妻,他们虽然也会敦促孩子学习,但对成绩要求相对佛系,成绩单上有B也接受。两口子虽然是高知,但对孩子的未来去向,他们表示能去“州旗舰”(非加州系)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很满意了。

  可以说,一代 “虎妈”的阴影让二代父母们长进了许多,他们由衷希望孩子能做一个对自己人生感到满意和幸福的人。

  为什么“虎妈”们会做出积极的改变?虽然“湾区家长”同“海淀妈妈”一样,威名远播,但离开“鸡娃高发地”就会发现,用对孩子教育释怀的华人家长不乏少数。

  这里面,除了环境影响,以及父母发现传统“虎妈”教育模式的弊病外,还与这代华人家长本身有关。他们对自我认知有着更清晰的认识。

  曾经,高绩点+硬核竞赛获奖+乐器/体育特长,是许多华人家长推娃的传统路径。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名校开始录取那些在社交媒体上有大量粉丝的网红学生。

  例如,Lauren是一位在YouTube上分享AE教程的博主,拥有71万粉丝,她被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西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录取;

  Alex在Instagram上有50万粉丝,分享摄影作品,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还有一位名叫Emily的学生,她在TikTok上有80万粉丝,分享舞蹈视频,拿到了哈佛大学录取。

  当然,这些学生本身足够优秀,在此基础上还具备较强的社交影响力,他们自带流量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关注。同时,他们通常有独特的背景和经历,能为校园带来多样性和创新思维。

  再比如,这一届的华人父母深刻意识到,自己身处于一个几乎无法单纯靠学历就能突破阶层的国家,甚至仅仅是保住现有阶层都很难。

  在国内,如果你拿到一个大学文凭,进入体制内工作,不出大的差错,基本能确保安稳日子。但在美国,高学历、体制内、安稳生活是三个象限的东西,三者之间很难擦出你向往的火花。

  在海外奋斗半生的华人父母,愈加意识到想要往上走、打破阶层的天花板。获得高学历,也许是许多因素里最好解决的那个,而更难解决的是文化隔阂、观念意识、人际关系、圈子融入。而这些都不是孩子能轻易在书本、文凭里获得的。

  举个简单例子:说起最容易年少有为、短期暴富的工作,非金融行业莫属。但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不只靠文凭和专业知识,更看“山头“、关系和门楣,甚至还看你的体育特长。

  十几年前,《华尔街日报》就曾描述过投行里运动员扎堆的景象:在纽约和芝加哥的交易大厅,挤满了大学时期的橄榄球和长曲棍球明星、大学冰球/摔跤/网球/赛艇队队员们。

  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CEO苏世民曾是一名短跑健将,凭此身份入学耶鲁;前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John Mack和Guggenheim Partners执行主席Alan Schwartz都曾是杜克大学运动员,分别拿到过橄榄球和棒球奖学金。

  十几年过去了,投行的运动员含量依旧非常高。就以如今来说,26岁的Justin Best既是华尔街某投行的初级分析师,也是本次巴黎奥运会上赢得赛艇男子四人单桨金牌的得主;Kristen Faulkner曾是头部对冲基金桥水实习生、顶级风投Threshold Ventures投资人,同时也是本届奥运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和团体两枚金牌得主。

  WSO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排名第一的私营投行Stephens校队运动员浓度高达32.4%,

  而金融圈+体育圈这种组合,对许多小镇做题家+理工背景+基本不投入运动项目的一代华人家长来说,实在太陌生了。如何让孩子能够两个圈层通吃?并在其中获得人际、职业、投资等各方面的机遇,华人家长完全无解。

  一代“虎妈”认为自己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凭借父母经验能为孩子做出重大决定。

  而这届华人家长已经深刻意识到,在一个快速变化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中,自身认知和经验并不足以预测/掌控孩子的未来,他们的角色更多是陪伴者和支持者。

  蔡美儿的两个女儿是90后,与10后出生的孩子在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和社会观念等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前者成长于科技尚未普及的时代,童年多在户外活动和面对面的社交中度过,娱乐主要依赖实体玩具、书籍和电视;经历了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记忆和重复练习;孩子更多受到传统家庭观念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而10后出生的孩子生长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从小接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社交媒体,科技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社交方式、信息获取和学习方式;他们受益于创新得教学方法,强调个性化教育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容易接触到多元文化和全球化视野;父母也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个人兴趣和独立性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

  多数华人家长意识到,自己按照前任“虎妈”的套路,也未必能把娃推到预期水平,反而对教育这件人生大事有点看开、有点释怀了。

  孩子,还是要“鸡”,但可以“轻量级”鸡,不是非要把课堂之外的时间都贡献给补习班和兴趣班,让孩子能有闲暇发呆、无聊、在院子里疯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名校和好工作在一个人一生中的持重,以及更有人情味的对待育儿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