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从来不缺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只是在养育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动力被消耗殆尽了。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也是反复经验的积累,例如:通过一个暑假的练习,掌握动作要领孩子学会了游泳。

  从一个小生命诞生起,TA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热情和好奇,从最初的反射性动作(抓握、吮吸)到智慧动作(后天学习掌握的动作),再到有了行动能力,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

  的动力。只是在后天养育中,因为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将孩子的热情消耗殆尽。

  从出生起,进入母婴共生状态,婴儿依赖妈妈的照顾而生存,妈妈也从自己的生活、工作、兴趣中脱离出来,全心全意照顾婴儿。或者说,新生儿的妈妈为了照顾婴儿而活着。

  当婴儿想要开始自己的探索时,如果妈妈不能从最初的“全神贯注”中脱离出来,她会感受到“被抛弃”。

  婴儿不再像刚出生时那么需要她,作为母亲(照顾者)的价值,受到了挤压。有部分妈妈不能够适应婴儿的发展,及时的退缩出来,就会对婴儿的世界产生侵犯。

  妈妈因为担心可能存在的危险,而拒绝婴儿探索,或是提前将可能的危险解除,婴儿无法体验到挫折和自主性。

  这种不能够适应婴儿发展的行为还表现为:打断婴儿的探索,令婴儿不能持续性探索。

  这样做一方面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获得到一种探索的持续感;另一方面,被打断的兴趣有时候很难再连续起来。

  例如:当我们工作时被打断,安排了其它任务,再回来时接续起之前的工作,就需要一个过程。

  家长习惯用负性视角解读孩子的行为,由此产生了“不够努力、拖拉、慢、笨”等负面的行为解读。

  当家长自己产生了消极情绪,再把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此时充满了挫败感和负罪感。

  由此产生“学习是困难的,不好的”等消极认知,长期处于负面评价之中,孩子也会存在消极的自我评价。

  没有谁会喜欢做一件永远也做不好的事情,当目标(家长要求)和现实(我认为我的能力)之间差距太大时,人们会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通常会选择放弃。

  学习困难的孩子,抛开生理性因素不谈,多数存在心理发展滞后的现象。我们搞清楚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且也回不去。

  一对高知父母,儿子学习困难,在积极评估后,发现儿子的心理年龄停留在5岁左右。此时,这个男孩已经在读初一了。

  他们毅然决定休学一个学期,夫妻二人像对待5岁的孩子一样,轮流在家中陪孩子玩。

  妈妈说:“一个学期,我感觉他从5岁长到了10岁,离适应初中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再休学一个学期。”(原话忘了,大概意思是这样。)

  用积极、正向的视角看待孩子,并不是忽视孩子的问题。而是帮孩子树立信心,重新找回自我效能感----我能行!

  重点,重点,重点:我们要用正向的评价,挤压孩子的心里空间,重新建构积极的自我认知。

  您别觉得这么想很奇葩,实话说:凡事拖延的孩子,尤其是拖延后还有负面情绪的孩子,常常拖延后自责、打自己、说自己笨的孩子,他们都是完美主义者。

  他们幻想能把作业做到完美,但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或者是有一点不如意的地方,就会产生负罪感、内疚感,瞬间耗空自己的心理资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对一个学校的师生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他说经过测试挑选出来了一批“具有良好天赋者”。

  所以,老师会对这些孩子特别宽容且正向积极地看待,老师越是宽容和积极,孩子就会越是努力。

  由此,在师生双向互动中,真正的一批“具有良好天赋者”就被活生生给创造出来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家长能发现孩子的某项兴趣、特点,尤其是比其他人做得好的方面,一定要及时加强,让其在这个兴趣上产生自信感和自我效能感。

  被夸奖,容易放大孩子的自恋,导致期待过高,和现实差距过大,如果失败,也会放大挫败感。

  这句话,威力巨大,也是对孩子很好的镜映。那是一种类似精神共鸣的一种爽感,只有得到良好镜映的孩子,才会长成他自己应该有的模样。

  专注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一个不温不火,温度刚刚好的爸爸,如果恰巧你也喜欢我的内容,关注我,每天懂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