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百科全书”类目下的书籍有成百上千种,不少朋友都跟我抱怨太多了,真不知道怎么选?

  我相信,每个爸爸妈妈在给孩子选百科全书的时候,都是很有“野心的”。因为其中包含一个很美好的期待-----希望孩子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多越好,天文地理,自然万物.、数学物理化学社会历史文化艺术......恨不得孩子没上小学就能变身达芬奇那样的全才。

  所以很多父母在选书的时候,特别看重的一点就是内容要全,要足够丰富,各个学科都要涉及,知识点还要足够多。

  而现实是,这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即便我们都把知识全部都罗列出来,孩子就一定喜欢一定会消化接收吗?

  《大英儿童百科全书》这套书告诉我们一套孩子喜欢的百科全书应该是什么样得的,比起给孩子足够多足够全的知识,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如何如何主动的发现知识。这也是《大英儿童百科全书》一直以来的理念-----探索已知的未知。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做这套书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希望这个思路对大家选书有所帮助。

  今天这套《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是《大英百科全书》品牌出品!

  《大英百科全书》(又称《不列颠百科全书》)1768年前第一次出版,距今已经有250多年的沉淀,是唯一一个跨越三个世纪没有中断,一直持续更新的百科经典,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很厉害的一点是它的海量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整合能力,可以很轻松的做到由一个知识发散到背后成千上万个知识点,它的数据库是全球许多优秀科普出版物的重要数据来源。这套书里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大英百科,再审的时候又经过了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大百科数据库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大学内部数据库、机关部委、官媒、央媒的比对复核,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时效性。可以说目前最新最全的百科知识都在这套书里了!

  大英百科的数据库这么牛跟它背后的创作团队是分不开的,“大英百科”的作者和顾问专家遍布全球,汇聚了每个时代的精英:伏尔泰、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弗洛伊德都曾是它的撰稿人,今天“大英百科”的创作团队里仍有数百位科学家、历史学家、知名工程师、作家、大学教授等,都在为其创作更新 。

  过去——欧洲贵族富人的书房里,都以收藏一套完整的“大英百科”为荣。那时的“大英百科”是昂贵的奢侈品,是普通人难以触及的知识圣殿。

  生活在现代的孩子真的很幸福,今天“大英百科”愿意无私的和全球的孩子们共享大英的智慧结晶.所以呢,为6-12岁孩子量身打造了这样一套超级易懂、无敌有趣、人文与科学并重的百科全书——《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和《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

  这套书的英文版2020年已经在国外上市,编审团队很强大,力求权威、科学、准确,中文版历经3年打磨,3轮专家审读、3次审稿、7次校对才最终面世。中文版是今年也就是2022年上市,2020到2022年间最新的信息和数据在中国出版的时候又进行了最新信息的更新,可以说市面没有那套书能做到这样的。

  这套书的出版是划时代的,它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百科全书的各种痛点,可以说它重新定义了百科全书。

  市场上很多“大百科”类书籍——虽然满满的干货知识,词条密密麻麻,但是孩子平时根本没有动力翻,家长给孩子讲起来也很枯燥,这种书更像是词典。

  大英百科认为,百科全书应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它应该做到易读、易懂、引人入胜。

  而《大英儿童百科全书》用一幅图就能让孩子知道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从一个点开始越来越大,原子出现 了,气体云出现了,恒星出现了,最后地球出现了。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更让孩子感知到宇宙从小到大的过程,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条理、更加具体的知识输出,可以让孩子们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新奇的知识,丰富的图表,孩子 能接受的语言,让“大英百科”和词典式的百科区别开来,它就像是睡前故事一样深深吸引孩子, 每天读几页,不知不觉间了解整个世界。

  孩子们会提出奇奇怪怪的问题,可能会去问家长家长不知道,甚至有些百科全书里也找不到答案。

  喜欢恐龙的孩子一定都想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恐龙“复活”?哪怕是如此荒诞不经的问题,“大英百科”也不会嘲笑,反而会一本正经地回答。一起来看看如何孵化一只霸王龙宝宝吧, 竟然只需要5步。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永远都是“大英百科”的第一目的。教会孩子如何探索,也是“大英百科”一直以来的追求。

  大英百科全书让我们知道不是冷冰冰的知识的堆砌,它是会思考、有温度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应该是冷静、客观、严谨的。“大英百科”也确实是这样的,但它又是会思考、有温度的。

  例如《大英儿童百科全书》中 “人类”这一章,就讲到了世界各地的教育情况,孟加拉国

  的人们发明了“漂浮学校”, 把教室搬到了船上,让孩子们不会因为洪灾而失学。孩子们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和他们不一样的孩子们的生活,明白世界的多样性以及更有同理性。

  这也说明“大英百科”就是一套充满人情味的科普书,它关照现实,指向未来,塑造儿童的世界格局、培养儿童的人文情怀。

  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与小猩猩握手 的图片,一下子击中我们内心的柔软地。“地球之友”这一节讲述了7个致力于保护地球生态的人们的故事。孩子们能从他们身上,从这些故事中受到触动和启发,懂得尊重自然和敬畏生命。

  百科全书不止是传递“已知”!已知是有限的,未知是无限的!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更重要!

  百科全书是人类知识的汇总,当孩子想要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时,最靠谱的方式就查阅百科全书。但其实已知是有限的,未知才是无限的!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其实更重要!

  比如这里列举了一系列问题:宇宙中还有其他智慧生命吗?如果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为什么玛雅城市会突然消失?能把人脑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吗?

  其实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答案,等待孩子们未来取探索。探索“已知的未知 ”恰恰就是“ 大英百科 ” 250 多年来一直在传递的价值观,这正是推动人类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大英儿童百科全书》系列不仅做到了市面上别的百科全书能做到得,比如知识系统之全面、内容涵盖之广,也做到了其它百科全书做不到的,很多方面《大英儿童百科全书》的创新都是颠覆性的。

  刚才讲的是《大英儿童百科》系列共同的特点,这里分别介绍一下两本书具体的亮点,首先是《大英儿童百科全书》。

  例如,2021年祝融号火星车、2021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升空、2022天宫空间站实验舱升空等近年来的科技进步及成果,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这个时代科技进步的力量!

  书中的数据也进行了实时的更新,比如,移动网络媒体、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濒危动物最新数量……这些数据更新、更准确!

  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如果有新闻或新的论文出现,知识被刷新,书中内容都会更新为最新版数据。比如:《大英儿童百科全书》P43,提到中国空间站的知识点,其中“梦天实验舱”是在2022年10月31日升空。之前通知为“择机发射”,编辑每天需要看新闻,确定最终信息。

  “大英百科”独创双索引,“交叉索引”+“顺序索引”,让知识形成体系网络!

  交叉索引最早是大英百科首创,《大英儿童百科全书》也延续了这一创新。我们比较熟悉的是顺序索引。

  《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和《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都设计了书后的顺序索引,《大英儿童百科全书》还设计了每页页面下方的交叉索引。

  顺序索引在书后,将书中涉及到的专业名词,按照汉语拼音的顺序,标出在书中出现的页码。这种索引方式更适合中国孩子的阅读习惯。

  比如孩子想了解“喜马拉雅山”的内容,就查找首字母X下的“喜马拉雅山”词条。

  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在书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是68页和170页。孩子可以分别翻到这两页去查阅。

  P68讲的是“山脉”的知识点,这里介绍了“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以及关于山脉测量高度的内容。

  P170是围绕珠穆朗玛峰展开的介绍,涉及到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及这里一些喜马拉雅山的物种。

  “交叉索引”安排在每页的页面下方。列出和本页主题相关的知识所在的页码,一口气将所有相关的知识点吃透。

  “交叉索引”拓展了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阅读顺序,更利于构建起整个知识体系。

  同一个知识点,你会在不同的章节中发现它不断重复的出现几次,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它!

  这个概念同时也符合2022新课标的要求。(2022年新课标里面有一条是这样说得:“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 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 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

  这套书的亮点包括以上但不局限于此,比如照片、CG图、油画、漫画等多种风格图片巧妙融合、用一个个色块标注知识点、多元化的栏目设计这样编排上的亮点更是不胜枚举。

  这个系列的另一本《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刷新我们对科普书的认知,是第一本用清单的形式来讲解知识的百科全书!

  市面上讲解百科知识的形式各种各样,但是没有一种是以清单的形式,这需要庞大的数据库和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只有拥有几百年知识沉淀的“大英百科”才能做到。

  《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对纷乱繁杂的百科知识一条条梳理出来,全书涉及到8大领域3200个知识点。

  比如在讲宇宙发展的历程时将宇宙的整个发展过程时间进行换算,全部浓缩到一年里,将每一个节点与一年的日期进行对应,将复杂的知识整合,让极其宏观的知识变得具体,让大到孩子没有概念的数据变得容易想象。

  别看这20多个清单,背后是关于宇宙成千上万个知识点,不得不感叹大英百科的海量数据库和信息整合能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知识清单的每个知识点都是如此,从宇宙到地球,从古生物到人类,从世界之最到历史的冷知识各个领域,大英百科都能做到,从有趣新颖的角度切入,筛选出恰当的数据来呈现。

  而且知识清单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有故事、有对比、有递进、有深度的百科清单。

  如在“最后一件事”的清单中,讲述了牛顿、可可·香奈儿等14位世界名人的遗言,他们会给孩子带来怎么的智慧启迪呢?

  这本书里有很多知识点,看似很冷门,但其实都很有价值。它们用独特的视角发掘出了一些很少被人关注的主题,能打开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清单在提醒我们:世界很大很大,我们的所见很少很少。每一个清单都是一个火花,点亮孩子的未来,给孩子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这本书就像一个可以移动的知识超市,分门别类的货架让浩瀚的百科知识变得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清单的形式让知识变得唾手可得,随便翻开一页都可以开始阅读,没有章节的限制。

  有家长问,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和清单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买了百科全书还要再买清单)?

  这两本书,内容、思路、给孩子的效果都不同。《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从宇宙到地球、从远古到现在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则是用有条理、更凝练的清单形式,把百科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并进行了许多令人大呼惊奇、意想不到的拓展。

  《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可以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可以填充每个知识体系下更为具体、更为多样的内容。

  例如,在《大英儿童百科全书》中“星系”这一节,讲了星系是什么、从地球上看星系是什么样、星系的主要类型、与星系有关的重要科学家,以及星系中可能存在外星人的“未解之谜”。

  这些内容能为孩子在脑中搭建起“星系”这个概念有关的知识框架,但是当孩子想了解关于其中某个点更多的内容时,就可以在《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中找到许许多多的拓展内容。

  例如“5中主要的星系类型”清单中,就会展开讲解这些类型的星系有什么特点,是怎样运行的;在“数字中的银河系”清单中,可以了解银河系鲜为人知的惊人数据;在“我们还没有遇到外星生命的7个原因”里,可以看到对于遇不到外星人可能的解释;在“未来太空时间时间表”里,能看到未来的银河系和仙女星系合并后的新名字……

  两本书紧密相关,内容互为彼此的拓展和深化。交叉阅读的方法在给孩子更好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能帮助孩子脑中的知识体系变得更为完整、更为广阔。

  比如,在读《大英儿童百科全书》时,阅读到某个主题,掌握基本知识概念后,去《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相关主题下,阅读更多从不同角度切入的知识清单,扩充这一主题的知识储备。

  比如,在读《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的某一清单时,遇到不懂的概念,或者感兴趣的方向,去《大英儿童百科全书》进行深入了解,掌握这个概念的解释或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