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今天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发展白皮书(2019——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通过对近五年来北京法院受理的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进行深入剖析,以详实的数据、真实的案例、有力的举措,全面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法院多方位、全流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做法和成效。北京高院同时发布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预防十大机制。

  白皮书显示,2019年至2024年4月,北京法院累计审结各类涉未成年人一审、二审案件25563件,其中民事案件占比88.3%,刑事案件占比10.1%,行政案件占比1.6%。

  白皮书显示,2019年以来,北京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一审案件581件,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未成年被告人人数从2019年的229人降至2023年的96人,降幅约58%;未成年人犯罪年龄集中,主要是16周岁至18周岁,约占全部未成年罪犯的92%。”

  任雪峰表示,北京法院坚持立足审判职能,将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办理中。在依法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方面,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的惩戒、警示、教育作用,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切实做到惩防并举。任雪峰说:“对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不大、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被告人,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对少数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性强、屡教不改的未成年被告人,坚决依法予以惩处。”

  2019年以来,北京法院审结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一审案件1551件,判处被告人1731人。任雪峰说:“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占比较高,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强制猥亵、侮辱、强奸等犯罪占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的比例累计已超70%;以网络为犯罪手段的案件增多,假借交友、心理辅导、介绍兼职、充值打赏为名侵犯未成年人人身和财产权益的犯罪不容忽视。”

  法院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任雪峰表示:“对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杀害、伤害、性侵、拐卖、虐待等各类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予以严惩,20余名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及以上刑罚,对60余名实施虐待被监护、看护人和强奸、猥亵等犯罪行为的被告人宣告从业禁止,对其中23人宣告终身从业禁止。”

  民事、行政案件方面,白皮书显示,2019年以来排名前三位的民事案由为抚养费纠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和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其中,因父母藏匿、抢夺未成年子女引发的抚养、监护、探望纠纷呈增长趋势。调研显示,90%以上藏匿、抢夺子女的行为源于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子女往往成为夫妻、家庭成员间争夺利益、宣泄情绪、报复对方的筹码和工具。70%以上长期被藏匿、抢夺或拒绝探望的子女年龄不满8周岁,这些孩子在长期、反复的矛盾和诉讼中极易遭受严重身心伤害。任雪峰强调,要依法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纠纷。“北京法院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在准确适用民事法律法规作出裁判的基础上,大力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最大程度降低诉讼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不利影响。”

  北京高院还发布了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预防十大机制。包括北京高院的创设社会调查、社会观护机制,力促“案结事了家和”;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用法治之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长之路。北京高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李洛云表示:“我们一方面公正高效地审理各类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做实司法保护,同时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往案前和案后延伸,以司法保护来助推六大保护融合发力,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织密一张保护网。比如说,我们在案件中通过发放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来助推我们的家庭教育能够切切实实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同时,我们还通过开展大量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来让我们社会的各个主体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专题更多《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发展白皮书(2019——2024)》发布

  今天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发展白皮书(2019——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通过对近五年来北京法院受理的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进行深入剖析,以详实的数据、真实的案例、有力的举措,全面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法院多方位、全流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做法和成效。北京高院同时发布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预防十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