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往往与他出生后的家庭养育密切相关。这本书就是在告诫家长们在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使他成为一个有人性、有品格、有能力的人,让家庭幸福也让社会祥和。

  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很重要可以影响一个人挣钱多少、地位高低等,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应该排在情感(心理抚养的内容)和性格(心理教养的内容)之后。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认真工作,顾及家庭,还爱学习,爱思考,爱在家里讨论问题,孩子耳闻目睹就会潜移默化,不教而善。相反有的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从未陪伴和管教过孩子。有的父母在外面像个人样,在家里却是个鬼样。有的人在外面是某部门负责人,却对家庭、对婚姻极不负责任,大玩婚外情。有的人在外面大谈反腐,在家里却收受贿赂。有的父母在孩子写作业时兴高采烈地玩麻将,孩子在洗牌声中学习能好吗?所以说,孩子的问题是大人造就的。有时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身上。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觉得自己已经很成熟了,但那可能只是生理成熟,心理并不成熟。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么?就是在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时,人能够不把缘由归结于外部而是从自身找原因。

  绝大多数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可以倾其所有,辛苦照顾,投入钱财等。可就这样,有些孩子稍大一些就“不认账”,对父母不但不感恩,还一肚子的不满。这让许多父母非常痛苦,他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其实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他们只养大了孩子的身躯,却因为不懂而没有认真地养育孩子的心灵。情感抚养可以决定人性,决定人的情绪、性格、言语表达,还会影响他的认知方式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善良,他们通常表现为待人友好,善于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常常主动帮助别人而且不求回报。善良如果体现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可称之为公德心。拥有公德心的人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尽量不打扰别人,公共场合尽量小声说话,开车上路尽量不按喇叭,主动礼让行人或骑车的人,让生活在同一社会内的人彼此有舒适感。善良一定要有智慧。即使帮助别人,也要保持一份警觉,不要被人欺骗。要教会孩子识人的能力,但我不能接受这种因为怕吃亏、怕被欺负而不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不教孩子善良,不培养下一代的公德心。作为心智成熟的家长,我们应该考虑,为我们的孩子“制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相互温暖、良性循环的社会,还是只顾眼前不吃亏、只顾既得利益的社会?我们保护孩子,不让孩子进入学校或社会后吃亏的愿望是好的,但不能因此去培养一代只顾自身、对他人和社会冷漠无情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否则报应可能最先落到我们自己的头上,在晚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孝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