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备受关注的重图“镇馆之宝”――近十万册、其中数千册为孤本的民国文献电子版将正式开放,这是市政府历时两年,投入300万元,倾力抢制的革命文物电子资料库,通过扫描、整理、保存,共收录了1400多万页、2亿多字。

  重庆图书馆是国内收集抗战和二战时期图书、期刊和报纸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其收集的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出版的所有文献。这批珍贵的“镇馆之宝”包括民国时期的图书7.7万册、期刊2万余册,并且数千册为孤本。由于那个时期的纸张不易保存,早在30年前,重图“镇馆之宝”中的绝大部分出现了书页整体泛黄、字迹不清、书页两角脆化等问题。民国时期文献的老化损坏现象,并不是重庆图书馆独有,直到现在,文献保护仍然是世界难题。

  2006年3月起,市政府专门投入300万元经费,重图方面通过扫描对重图全部民国书刊7万多册进行数字化处理。扫描前先将图书和期刊进行了分类,针对孤本的书籍做无边距扫描,即不拆开、折叠书脊,每次只扫描一页内容;针对有多本的书籍选择其中一本拆开做分页扫描,扫描后再重新装订,用黄裱纸把书脊贴好。为了尽量保存文献上的所有信息,抢救人员大量启用灰度扫描方式,最终收录了1400多万页、2亿多字。明天起,市民即可到重图“镇馆之宝”一睹电子版的真容。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曾任重图党委书记的市文化局副局长厉华。说起重图“镇馆之宝”,厉华叹气说道:“手指轻轻碰到最珍贵的民国文献孤本时,纸张上面的碎屑就会往下掉。遗憾的是,抢救却无法赶上这些文献‘肉身’自然的老化速度。比如《新华日报》由于腐蚀严重,报纸全部粘连在一起,根本无法修复。民国时期出版的《领袖抗战言论集》、《我们的远征军》、《川军战绩史》等珍贵文献也由于损坏严重,只好用塑料袋密密地包着,上面的字已看不清楚。”

  厉华称,上世纪70年代,为更好地保护文献,国家还专门投入专项资金,在重庆市枇杷山修建抗日战争文献保存中心,专供这批文献存放。

  让厉华无法忘怀的,是付出毕生心血抢救书目的藏书家李文衡先生和古籍鉴定专家张拱卿先生。厉华粗略估计,重图里70%的古籍来自李文衡无偿的捐赠。“两老人不分昼夜,亲手使用照相机拍摄拷贝文献资料。为了方便查阅,两老人还手抄、编排目录缩微,制作成书签的形式。他们说,文献实体必然会随着时间消亡,但我们要尽最大的能力,复制内容。”厉华动情地说。

  1982年,厉华离开重图。如今,任职市文化局副局长、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馆长的厉华仍没忘记过在重图工作的日日夜夜。在昨日的采访中,厉华提出,渣滓洞文献和重图“镇馆之宝”一样,也有消亡之忧。

  “这些珍贵的文物,即使放在特制的铁柜里,也会自然‘死亡’!”厉华着重强调“自然”二字。渣滓洞上万册文献归类放在特制铁柜里面,有专家长期杀虫、密封处理,以及专职人员防偷防盗防虫。“尽管如此,一些烈士曾看过的珍贵书籍仍然不能幸免于难。”厉华说完,陷入一阵沉思。“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它们全部变成电子版!”

  重图收藏的民国等文献史料,记载着距我们很近的重庆革命史,但自然风化及当年制造工艺的局限,致使这批文物几经抢救仍难保全,令人扼腕。重图投入数百万赶制出“镇馆之宝”的电子版,多少弥补了我们的遗憾。真迹脆弱易碎,就不要惊动它,通过电子版,我们一样可以参阅当时的时事人文,从这个积极意义来说,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悲观。笔者的意思是,革命文物的物理存在固然重要,电子版这样的第二载体同样不可或缺,后者表明,传承历史的方式并非只有实物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