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这时一篇“育儿心得”,不如说是我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一些小小感悟。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广泛的兴趣、优异的成绩。第一次当妈妈的我也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借这次机会,把我的丝丝火花与大家分享,以抛砖引玉,与家长们共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从来没有学校或老师系统的为我们每个人培训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父母,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我们经常会为“孩子不听话”、“孩子总是顶嘴”、“孩子不愿意理我”等各种问题而焦虑,情绪失控,不但没有解决掉孩子的问题,反而让问题变得更严重。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学校会创办家长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我们不妨多关注多学习一下。同时我也会阅读一些有关教育子女的书籍,如《游戏力》《正面管教》《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等等,互联网上也会有许多相关的文章、视频,我也能从中获得启发,找到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和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试一试专家提出的方法进行引导。很多时候也会发现问题是出在我们家长身上,有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过度解读、误解孩子的行为等等,那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先改变自己,当孩子感受到你的变化时,一定也会发生改变,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爱我们。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先审视一下自己,一定也会有相同的问题。在抱怨孩子不爱看书时,我们是不是手机不离手。在嫌弃孩子粗心大意时,我们在家是不是也总是丢三落四。在批评孩子不诚实时,我们是不是也在孩子面前向他人撒谎。在我们责备孩子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情。我想,我们要想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好品质,家长就应该先为孩子做好榜样。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我们不能与问题一起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陪伴孩子共同改变、一起进步,这样的过程会给孩子更多的力量和动力。

  孩子在跟我们交流时,我们应该尽量放下手边在忙碌的事情,认真的倾听并给予回应。这时的回应不能以大人的角度去直接评判,要更多的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我们更了解孩子内心的好时机。简单随意的敷衍和直接下定论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不受重视,逐渐失去了分享的欲望。

  孩子分享时,我们的回应也不可以功利性,孩子在跟我们分享喜怒哀乐,而我们跟孩子谈好坏优劣。比如孩子跟我们分享他拼插好的积木,我们却说“如果你能把插乐高的功夫用在学习上,那就能考第一了。”;孩子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时,我们却说“你看你们班第一名,学习那么好,就是因为回家从来不看动画片。”;孩子们在跟我们分享他跟小伙伴的比赛跑步赢了时,我们却说“你和同学比跑步有什么用,要比就比谁学习好。”这样三句话不离学习的回应,只会让孩子觉得跟父母交流很没意思,逐渐关闭心门。

  当孩子们的情感能够得到父母好好回应时,他们就会更加愿意跟我们分享自己的事情,并聆听、思考父母的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并且及时表扬,强化孩子正面的行为。语言表扬时,我们的表扬不能用一句“你真棒”带过,而是要表扬得具体、细致。如“你今天吃饭进步很大,速度很快,桌面保持得很干净。”“这次与好朋友一起玩,你能够遵守我们的时间约定,是个守时的好孩子。”“今天写作业时,特别的认真,你专注的样子可真帅!”除了语言上的表扬,我们家还会让孩子的努力可视化,每天将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写在折星星的纸条上,然后与孩子共同折成小星星放到玻璃罐里,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对自己一天中的行为进行反思,而且随着小星星越来越多,孩子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越来越努力,形成一种“我很棒、我能行”的信心,从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当孩子犯错时、调皮捣蛋时、提出无理要求时,我们也无需河东狮吼,温柔而坚定是我的态度。我们一个安慰的拥抱、温柔的话语会化解他们不小心犯错后心里的恐惧和抱歉。用温柔坚定的态度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针对他们故意调皮捣蛋,可以与孩子商量好惩罚措施,实施惩罚的过程中,要能够保持坚定,无论孩子怎样耍赖也不能轻易妥协。对于不顺心就大喊大叫的他们,我们更加要控制住情绪,在旁边静静地陪伴,待他们安静下来进行交流,问问他的想法,慢慢的引导他们明白,良好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育儿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需要精力与耐力不断地去探索好的教育方式,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收获快乐和甜蜜,得到思索和启迪,让孩子们更健康、更优秀。希望好的育儿方法和老师的教导如同一艘轻舟,载着孩子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在阳光雨露下茁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