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本硕均毕业于复旦大学,后求学于美国顶尖法学院。从三十岁开始先后于多家大型跨国企业担任管理层职位。为了探寻“快乐教育”,去年底举家搬迁至澳洲。个人公众号id:书香花香美食香。

  最近,关于名叫姜萍的17岁中专女生的新闻刷屏:姜萍以93分的高分在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名列第12位并进入决赛。与她一起进入决赛的其他选手主要来自于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国际知名高校。姜萍,是该赛事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

  随之刷屏的后续新闻,是各大国内知名高校均纷纷向这位“天才数学少女”抛来橄榄枝。不少公号都在解读:姜萍如此优秀,为何选择了中专而非重点高中?是因为“偏科”严重,无法进入重点高中?还是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希望早点就业缓解经济压力?

  或许,原因并不重要。毕竟,未进入重点高中的她,在中专找到了属于她的“天时地利人和”。

  我很羡慕这位女孩。与其说羡慕她在国际竞赛中崭露头角、一夜成名,不如说羡慕这位女孩目前既努力又享受的状态:年仅17岁,已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一是数学,二是服装设计,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内心热爱,无比享受努力的过程。

  她还很年轻,未来的路会是怎么样,尚难判断,但基本可以确定她会是一个幸福的人:找到内心热爱,并坚持这份热爱,是幸福的。

  这远远好过: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名校、毕业后做一份看似光鲜但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倦的工作,如陀螺一般繁忙运转,表面看来或许是“金字塔顶端的职场精英”,但却已再也想不起自己内心热爱是什么。

  姜萍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背后有必然性。种种原因,她选择了中专而非普通高中,而正是这个看似让人遗憾的选择成就了她今日的幸运。

  在这所中专,她无法拥有一流的教学资源、没有学霸同学你追我赶的竞争环境、没有来自老师家长的压力,但有的是疯狂学数学的自我驱动力。

  她与生俱来的数学天赋辅以强劲的自驱力,外加慧眼识人才的数学老师的引导与鼓励,能取得今日的竞赛成绩并不偶然。

  试想,如果她当时选择了重点高中,会是怎么样?也许同样天赋得以充分发挥,但更可能的另外一种结果:天赋并无空间施展,直至渐渐被埋没。

  重点高中的培养目标无疑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进名校。高分有两大前提,一是不偏科,二是反复大量练习(刷题)。先说偏科的问题,根据著名的“木桶理论“,考生在备考中应当把有限的精力花在薄弱学科,补短板,才能赢得高分。

  对于数学学得很轻松的孩子,老师可能会告诉你的备考策略是:“你数学没有问题了,不需要花太多精力,把精力用到薄弱环节吧!”,根据这个策略,如果姜萍就读一所学业压力很大的重点高中,她是否有这个精力在高中阶段自学高等数学?老师大概率会让她把这个精力匀给其他薄弱学科。

  正如在一篇报道中读到的姜萍初中老师所说的“高考又不是只考数学”。高分的另一要素是“题海战术”。想要在选拔性标化考试中取胜,必须做题“又快又好”,不是光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就够用,而是需要速度和准确度。速度和准确度的前提是多练习,否则再有天赋的孩子可能也未必能做到“又快又好”。

  回想自己高考前备考的日子,对于数学考试,我基本做到看到题目不假思索就有思路、提笔就开始计算。这已经是一种条件反射,从读题到解题,是一整套自动又流畅的过程,高考的时间限制,其实不允许考生现场苦思冥想找解题思路,要取得高分,必须练到看题就会,答题必对的状态。

  说回姜萍同学,如果就读重点高中,紧张的备考时间,老师大概率不会鼓励她用在“自学大学微积分”上,而是会让其反复刷高考难度的题目。重复又机械的刷题,无疑可以提高数学考试成绩,对于持续激发数学兴趣与天赋,可能并无帮助。

  如此看来,如果姜萍当年选择就读重点高中,很可能她将困在“补短板”和“重复刷题”中无法抽身自由自在探索数学之美。姜萍选择了中专是她的幸运所在,在这里,她没有太多功课压力,反倒可以随心所欲探索数学世界,也在这里她遇到了“伯乐”——发现她的天赋,并持续引导与鼓励她发挥数学天赋的优秀老师。

  姜萍优秀的数学竞赛表现来自于她的天赋,更来自于她的努力,而驱使她努力学数学的核心,就是她的自我驱动力,而她自驱力和她的数学老师给予的引导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初中开始就发现了自己的“数感特别好”,她热爱做有难度的题目,因为“高等数学之类的,会给我带来探索的欲望”。没有外来的压力和催促,她会自行借助手机翻译软件,和一本英汉小词典,自学原版数学教材,据说已经达到“学本科三四年级”的水平,在她的眼里,“数学无处不在”。

  姜萍的数学天赋和浓郁兴趣很早就自我发现,更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同样热爱数学的老师王闰秋,王老师慧眼识人才,惊叹于姜萍的数学才能,感动于姜萍的自律努力,并用心引导、鼓励姜萍自学高等数学并建议她参加本次数学竞赛。

  当然,本文并非意在鼓励有专长的孩子就放弃普通高中、就读职高中专,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是,有一点应该是普适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值得每个家长和老师思考: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优质的生源、丰富的课程设置、家长和老师给予的催促与压力相比,决定孩子是否能充分发挥潜能的,应当是所在的环境是否能充分调动孩子的自驱力。

  姜萍的故事,给了我关于“自驱力”的启示:我们虽不能改变目前高考体制、人才选拔机制,但仍应尽力发现及鼓励孩子的优势与兴趣,从而激发孩子的“自驱力”,这从长远来看,可能比刷题考高分更重要。下文以择校与家庭教育两方面来探讨怎么样的环境下更能让孩子在自我驱动下充分发挥潜能。

  有天赋孩子的毕竟是少数。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或者闪光点,需要被看见与持续鼓励,这是激发“自驱力”的基础。如果王闰秋和姜萍之前的初中老师一样,告诉她“高考又不是只考数学”,姜萍是否还有持续的兴趣探索数学,那就未可知了。

  在现今的高校选拔机制、教育体制大背景下,告诉孩子别浪费时间在“没用”的地方,集中火候猛攻高考,完全情有可原。这种唯分数论的功利想法,系出于好意,而非恶意打压孩子的积极性,但却可能不经意间扼杀了孩子原本的天赋或者兴趣。这就提醒我们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发现兴趣点或者优势,应当是择校的标准之一。

  学校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姜萍再有天赋,没遇到能够发现她的数学优势并鼓励、支持她充分发挥优势的王老师,也无法取得今天的竞赛成绩。择校的标准因人而异,但学校老师是否愿意去“看见每一个孩子,接纳每一个孩子”,我认为应该是重要标准之一。

  好学校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生源素质或者硬件条件,“以人为本”应该作为基本前提。这在访校环节、与老师互动交流环节,都应尽量作为择校的一个观察点。或许访校时间有限,但至少可以考察学校是否将“看见、听见每一个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作为基本理念。虽然理念和实操可能有差距,但是如果连理念都没有,则实操无从谈起。

  除了观察学校理念,也可以观察学校宣传的“好孩子”是否都是整齐划一的学术优秀的孩子,是否宣传的都是“高分被名校录取”的孩子。

  与此相比,我更欣赏那些宣扬多元发展的学生事例的孩子,可以是某门功课特别好,也可以是社会责任感强有爱心的孩子,可以是起初喜欢电子游戏后来自己热爱编程的孩子,更可以是玩滑板玩飞盘出了成绩的孩子。

  鼓励孩子根据其个性多元发展的学校,比注重“学术第一”,更值得选择。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人本关怀的学校,可能相对更能发现孩子的优势并鼓励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对而言,国际教育更能为发现及鼓励孩子的优势提供土壤,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经我观察,澳洲也有很多“学术本位、唯分数论”的学校,而上海也有充分“尊重孩子个性,发掘孩子优势“的学校。所以,还是需要家长们在择校过程中将”看见孩子的优点“这条作为选择标准之一,悉心对比与考察。

  教育永远是家校共育的过程,发现孩子的优点,责任也在于家庭环境,毕竟家长可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当然,最了解孩子的是他们自己,家长能做的更多是引导、帮助孩子尽早发现自己的优势或兴趣所在。

  注意到姜萍相关的报道中,提到姜萍是自己发现数学方面的天赋的,并且喜欢研究有挑战性的题目,并非其父母。采访中,她的父亲所言,体现出姜萍在”放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首先,姜萍的父母并没有在学习方面给她任何引导,也没有给她任何压力,姜萍父亲表示,“女儿很早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家里的书籍堆得有近一人高,有时候我看她在认真地看满是英文字母的书籍,我看不懂,但叫她好好读。”

  第二,上中专的决定是姜萍自己决定的,父母并未给予意见,也未干涉,“受姐姐的影响,原本已经考上普通高中并参加完军训的姜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学到涟水中专继续读书。”

  第三,对于未来,姜萍父亲给予女儿绝对的自主选择权,“女儿未来想做什么,我尊重她的意愿,只希望她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并不是说放养的家庭更有利于孩子,但以爱孩子之名为孩子做决定,剥夺了孩子“选择权”的家庭,恐怕很难激发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可能孩子在父母给予的压力下不负众望考取了名校,但却始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种对人生缺乏掌控的感觉,影响孩子的未来幸福感。

  我曾阅读过的亲子教育经典书《自驱力成长》,详细论述了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自驱力,其中有三大要素:

  第一点,将“决定权交还给孩子”,而不是以爱之名为孩子做决定。家长退居幕后,给孩子适当的建议,充当孩子的顾问,但最终由孩子自行做决定。

  第二点,为孩子提供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家,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外界的压力是难以避免的,而家应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个休息和恢复的地方,而不是让孩子饱受内外压力夹击。

  第三点,珍视孩子的“心流”状态。当孩子专注于他们热爱的,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事物时,会进入一种被称为“心流”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注意力也高度集中,而且不会感到有压力,这种时候,尽量不打扰孩子,并给予孩子产生“心流”的足够时间和空间。这就是适当给孩子的时间“留白”的重要意义,过于繁重的功课、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孩子的时间被排得满满当当,将不再具备孩子自我探索、产生“心流”的时间和空间。

  姜萍的父母可能没看过《自驱力成长》,但却恰好给予了女儿自驱力发展所需的环境:充分尊重、支持孩子的决定,给予宽松有爱的环境、及产生心流的时间和空间。

  经典亲子教育书籍,《自驱型成长》,为如何激发孩子的自驱力提供了很多宝贵建议,推荐阅读。

  当然,给予孩子决定权、宽松的环境,并非放任不管,家长作为孩子的参谋和军师,给予适当建议,对孩子的做决定过程很有帮助。希望孩子找到内心所爱,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引导。

  昨日恰好看完了《原子习惯Atomic Habits》一书,其中谈到,想发现内心兴趣点或自己的优势,可以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觉得家长可以参考,多问问孩子:

  通常,一个人是否对某个方面有天然优势并不体现在她/他是否热爱这件事情,而是相对于别人而言,你更愿意、更能接受相应的挑战或者困难。或许别人普遍抱怨,而你却愿意迎难而上?

  “数学题很枯燥,如何坚持下去?在姜萍看来,学习数学一路比较坎坷,但解出来了会非常快乐。如果做不出来,它会带来痛苦。它更像朋友,对姜萍的喜怒哀乐有很大影响。”

  “课余时间,当大部分同学自我放飞时,姜萍几乎所有的课余和晚自习时间都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有时做题做到夜里一两点钟。”

  再看姜萍的例子,她在初中时就体会到自己特别有“数感”,做题特别轻松,看一眼就有思路。

  我们从姜萍的采访中,可以看出她在数学学习中快乐地做着她自己。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多与孩子讨论上面四个问题,以帮助孩子早日发现自己内心热爱。

  最近读完的《Atomic Habits原子习惯》,为如何建立良好习惯及如何发现及最大化利用个人优势与兴趣,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建议。推荐。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幸在某一方面有过人天赋,但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有待学校、家长及孩子自己去发现,从而激发内在潜能,做最好的自己。如果孩子都可以在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优势,持续鼓励孩子追求内心热爱的家庭、学校环境中成长,这就是属于孩子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