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送达读者手中?你也许听说过为菜农们开放的地铁背篓专线,背篓里装载的是城市的浓浓“人情味”。那你是否想象过,一个个小小的背篓,也能承担起大山深处的无数“读书梦”?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关寨重重,有些偏远村寨甚至未通公路。2016年,大关县创立“背篓图书馆”,一批又一批的基层文化工作者穿越崇山峻岭,为大山深处的群众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人民日报)

  小小背篓,承载了偏远乡村的书香梦。在交通闭塞的环境条件下,心怀热忱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背着当地居民本用来装粮食和杂物的背篓,装满书籍和文具,跨过沟沟坎坎,走进村村寨寨,将图书送到大山深处。知识的光芒不应被山川阻隔,文化的甘霖应当滋润每一片渴望成长的土地。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乡村,那里不仅有绿水青山,更有无数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闪烁着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小小的背篓,成为了连接城市与乡村、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背篓图书馆”为山里的孩子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户,也点亮了推进文化惠民、乡村知识普及的新路径。全国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离不开更多像“背篓图书馆”一样用心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共建成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向农村配送书籍超13亿册。这一连串令人瞩目的数字,不仅是乡村文化繁荣的生动注脚,更是国家文化惠民政策深入人心的有力证明。

  将目光投向成都市天府新区,这里也上演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温馨篇章,尤其是农家书屋的建设与运营,为乡村阅读推广提供了又一典范。截止2023年年底,天府新区已建有116个农家(社区)书屋,遍布全区9个街道,为群众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同时,数字集群管理系统的上线,为农家书屋实现电子借阅和智慧阅读提供有力支撑。读书分享会、文化讲座、亲子阅读……随着天府新区农家书屋的广泛建立与文化服务种类的逐渐丰富,乡村的文化土壤正日益肥沃,知识的种子在更多、更远的乡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读书可以改变我,也可以改变一个地方。现在,我想留在这里,把书香也留在大山深处。”泡在“背篓图书馆”里长大成才的大关县女孩刘向群坚定地说道。在她的身上,是无数乡村儿童梦想成真的缩影,是乡村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乡村的孩子们播撒下更多读书的种子,编织出更加美好的乡村梦想。(天府新区评论员 夏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