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马皑章恩友李婕编著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第七章青少年犯罪心理第一节青少年犯罪概述第二节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与特点第三节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环境因素第四节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背景第七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教学目标掌握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和特点学习领会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学习掌握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背景第七章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习重点青少年犯罪类型的多样化特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社会环境因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背景第七章

  1999年4月14日,日本的山口县光市发生著名的福田孝行凶杀案。当时23岁的本村洋先生下班返家,四处不见妻子和女儿的踪影,家里一片凌乱。他在柜子里发现妻子的尸体。报警后,警察在收纳柜最上层发现才11个月大的夕夏的尸体。4月18日,警方逮捕一名18岁的少年。据犯人供述,他于4月14日当天下午两点左右,乔装成排水管检查的工人,按门铃顺利进入被害人家中,目的是强奸被害人。犯罪人将被害人压在身体下面,遭到被害人激烈的反抗,于是动手掐死被害人,被害人窒息死亡后,再用事先准备好的胶带将被害人双手捆绑,并在口鼻处也黏上胶带,防止苏醒,对死去的被害人进行尸奸。当时11的月的婴儿夕夏一直在妈妈的旁边哭泣不休,犯罪人将婴儿抛往别处,可是婴儿还是挣扎着,哭着往已死去的母亲遗体处爬去。犯罪人怕婴儿的哭声引起邻居的注意,于是将哭闹不止的夕夏从母亲遗体旁边拉开,重摔地面数次之后再用绳索勒毙。由于日本的法律以20岁认定为成年,一审的判决结果是无期徒刑,由于有多条少年保护法,如果犯罪人表现良好,七八年便可出狱,被告代理律师在听到法庭宣判时,比了胜利的手势。福田孝行在入狱后写给友人的信件中,充满了侮辱被害人以及其家属的言论,其中还有藐视司法的部分。最终,由于被害人家属本村洋不断的上诉和检察官等努力,最终在案发后的第九年福田孝行被判处死刑。章节导读第一节青少年犯罪概述第一节青少年犯罪概述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历史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的概念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人,包括:Juvenile(少年):指青少年犯罪的人Minor(未成年人):指法律上不负责任的未成年人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狭义概念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广义概念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有学者提出,年龄下限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经典回顾

  很多犯了罪的未成年人被认为是品行障碍(CD)患者。品行障碍是一个诊断术语,在DSM-Ⅳ中有详细介绍,指的是那些习惯化的品行不端行为(有的是违法的,有的不是),如偷盗、纵火、离家出走、逃学、破坏公物、打架、虐待动物、频繁说谎等。DSM-Ⅳ根据初次肇事年龄的不同把CD分为两类:10岁以前开始肇事的是“儿童品行障碍”,预后较差;青少年时期发作的是“青少年品行障碍”,预后较好。二、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历史公元前2270年,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就已经把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与成人的犯罪行为区别开来16世纪,荷兰、意大利等国的慈善团体,纷纷设立不良少年感化院1704年,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一世设立圣米迦尔教养院,收容感化20岁以下的犯罪及不良青少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者们开始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进行比较科学的研究二、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历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代表性研究(部分)年代研究者代表作1896年W.D.莫里森《少年犯罪人》1929年F.M.思雷舍《帮伙》1929年C.R.肖《少年犯罪区》1931年C.R.肖&H.D.麦凯《少年犯罪与城市地区》1921年H.H.戈达德《少年犯罪》1929年J.朗格《命运的犯罪:犯罪孪生子研究》1938年T.塞林《文化冲突与犯罪》1939年E.H.萨瑟兰《犯罪学原理》第3版20世纪40年代后W.H.希尔顿《青少年犯罪者的种类》1955年A.K.科恩《少年犯罪人:帮伙文化》1972年J.B.科蒂斯《少年犯罪与犯罪:生物社会心理学的探讨》经典回顾:H.C.奎伊对少年犯罪人的心理学分类

  1964年,美国学者H.C.奎伊从心理学角度对少年犯罪人进行分类。他从矫正角度出发,将少年犯罪人分为5类:(1)能力不足──未成熟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被动、沉默寡言,容易受到别人的愚弄,精神能力未充分发育,行为举止幼稚,能力不足,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2)神经症──冲突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焦虑、郁郁寡欢,自卑感和罪恶感较深,常常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服从权威,攻击怯弱,不会像其他类型的人那样一犯再犯;(3)未社会化──攻击型或精神病态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蔑视权威,富于攻击性;(4)已被社会化或亚文化犯罪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参加帮伙活动,容易受同辈群体的规范的影响;(5)亚文化──不成熟型。这种犯罪少年的特征是,不适应社会要求,缺乏能力,往往通过隶属帮伙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青少年犯罪及其心理的研究趋势特点综合性实用性广泛性新颖性精神病学化倾向二、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历史第二节

  这一理论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希尔顿提出,并由格卢克夫妇加以发展。认为少年犯罪的产生与其具有一定的体型及其相适应的性格有关。希尔顿将人的体型分为4种类型,并认为每种体型都有相对应的性格特征:(1)内胚层体型。这种人身体圆润肥胖,其性格特征为喜爱娱乐,外向,柔顺,几乎对任何体育活动和冒险活动都不感兴趣;(2)中胚层体型。这种人骨骼发达,肌肉健壮,其性格特征为喜欢冒险,爱好运动,专断大胆,争强好胜;(3)外胚层体型。这种人身体单薄,身材瘦长,其性格特征为精神抑郁,沉思内向;(4)均衡型。这是一种综合型体型,没有任何单一类型的突出持征。一、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国外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盗窃、抢劫、杀人、伤害等利用现金自动支付机或金钱自动出纳机进行的犯罪利用信用卡进行的犯罪少年交通肇事等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目前暂无较一致观点,通常以刑法典中的犯罪分类为基础当前青少年犯罪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暴力犯罪倾向明显“温和型”犯罪

  暴力性犯罪绑架、毒品犯罪逐渐增多为抢劫而杀人、碎尸等行为时有发生团伙犯罪特征突出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有增加趋势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众多的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青少年犯罪人特别是未成年犯罪人都集中在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文化层次,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失学辍学对未成年人影响明显,在涉罪未成年人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九成以上,这类人员的普遍特点是厌学,过早进入社会,但由于心智未发育成熟,且无一技之长,难以找到固定工作,经常混迹于网吧等公共场所,盲目讲求哥们义气,急需得到伙伴认同,一旦受到成年人或同伙的怂恿诱惑,就极易参与打架斗殴、抢劫侵财等犯罪案件。突发性犯罪和无明确动机的犯罪较多有的只是因小事一时焦躁,动怒动武有的一时逞强,难以忍受“羞辱”,出气报复有的因一时意气,不顾后果,引发犯罪行为经过干预,再犯率下降明显

  上海市检察机关发布《2016——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2020年上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显示近年来上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构建了“捕、诉、监、防、教一体化”的特殊工作模式,形成了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效果,2016—2020年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减少27.8%,98.4%涉罪未成年人无再犯。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第三节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伴关系社区环境大众传媒一、家庭环境家庭结构缺陷对青少年的影响家庭结构缺陷:因死亡、离婚、分居、遗弃等原因,缺损父母一方或双方危害: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被破坏,家庭功能受到削弱与犯罪的关系:24.1%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生活在破损家庭中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对青少年的影响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矛盾型奢望型一、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内容的缺陷对青少年的影响学校“重智轻德”差生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易被引诱加入犯罪团伙一批知识、智力上的高能者,但在人格上、品德上却是低下者,容易犯罪学校法制教育存在误区没有形成与法律规范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没有将法律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不能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守法的行为习惯二、学校环境学校教育方法和态度上的偏差对青少年的影响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教学方法单一,易使学生失去兴趣给成绩差的学生贴“标签”,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视“差生”为包袱,动辄训斥、打骂体罚,逼学生离开学校不正确的教育态度“优等生”倍加爱护“差生”则敷衍了事、讽刺挖苦学校管理工作上的失误对青少年的影响学校对不良行为放任自流二、学校环境经典回顾:关于少年犯罪分类的体型理论

  20世纪20年代,研究者开始关注智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并认为几乎所有青少年犯罪人都有智力问题。但是之后有段时间很多犯罪学家和心理学家又极力否认这种联系,甚至只要提及两者的关系就会被嘲笑。后来到了七八十年代,智力因素又开始被重视,并且发现了“学业成绩”“对学校所持的态度”两个中介变量。到了90年代,又有研究者发现智力与犯罪之间的联系不但存在,而且不受社会阶层、种族甚至年龄的影响。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现在一般认为,青少年犯罪人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问题,而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更容易在智力测验中得分较低(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就一定智力低下),因此智力会与犯罪呈现出关联。但是青少年犯罪与学习困难之间到底具有怎样的联系目前仍不清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家庭的依恋和依赖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对于同伴、朋友的依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到了青春期,同伴关系在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中开始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部分个体,其作用甚至超过家庭因素。同伴关系涉及三种水平:友谊、朋党、团伙三、同伴关系学术前沿

  2005年,心理学研究者加德纳和斯坦伯格做了一个同伴对冒险行为影响的实验。他们招募了三组被试:青少年(13~16岁)、年轻的成人(18~22岁)、成年人(24岁以上)。三组被试均被要求玩一个“胆小鬼”的游戏,在游戏中被试扮演司机,当信号灯由绿变黄时,停下车,目标是在红灯前和撞墙前将车开最远的距离。研究者让其中的一半被试单独进行游戏,另一半被试三人一组,一人进行游戏时,其余二人旁观。结果发现在游戏情景中,青少年群体在同伴在场时,更多地表现出冒险倾向和行为。不良居住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复杂、恶劣的居住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成分复杂的大院,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隐蔽、销赃的窝点,犯罪人员甚至还可能明目张胆地教唆、拉拢、腐蚀青少年流动人口聚集区,人员复杂而且素质较低,为青少年犯罪提供有利条件歪风邪气盛行的社区环境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迷信盗窃不正当经营四、社区环境社区中不良的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影响“交友如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则变,其色亦变,五人则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对某省未成年犯管教所195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如下:经常与“坏朋友”有交往关系的占96.68%因坏朋友引诱而直接犯罪的占61.17%因支援同伙而犯罪的占32.93%四、社区环境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传媒对于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而青少年群体相比成年人,更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五、大众传媒1961年班杜拉观察学习实验

  早在1961年,心理学家班杜拉就用实验说明了观察到暴力行为,对于儿童后续行为的影响。班杜拉将儿童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儿童都与一个成年呆在一个有充气不倒翁娃娃的屋内。成人先装配其他玩具,然后实验组的成人开始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嘴里不时有“揍你脸”,“打倒你”的叫喊,控制组则由成人装配玩具而不侵犯娃娃。孩子目睹了全过程。结果,实验组儿童表现出许多成人侵犯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这些攻击要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儿童。第四节

  逆反心理模仿心理易受暗示心理性困惑心理从众心理显众心理嫉妒心理戏谑心理一、逆反心理真正意义上的逆反心理是态度引导的结果,表现为对于应该接受的立场和观点却持怀疑、厌烦、抵触等态度,其直接的诱因是引导者(教育者)及其引导内容、形式、引导情境的相关特征,如:由于对引导者的反感而导致的平衡逆反对简单禁止而导致的禁果逆反因付诸压力而导致的自主逆反对过量反复而导致的超限逆反因时机不符而导致的情境逆反等二、模仿心理模仿是指仿照一定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其发生均以榜样的存在为必要前提和重要起因青少年容易模仿的对象主要有:感到新奇的对象最初接触的对象经常接触、耳濡目染的对象钦佩、羡慕的对象有艺术魅力的对象类似境遇中类似人物的行为三、易受暗示心理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自然而然地接受一定意见、观点或按一定方式去行动经典实验

  指导语:“第一段作品是英国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

  实验结果:两段作品获得了悬殊的评价:第一段作品获得了宽厚而又崇敬的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得到苛刻而又严厉的挑剔。两段作品出自同一作者,只不过受到的暗示不同,就得到了迥然不同的评价。四、性困惑心理相关链接2004年,一本名为《藏在书包里的玫瑰》的书悄然摆上了广州不少书店的显眼位置。这是一本由2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对北京13个有过性行为的中学生所做的调查报告。作者对这些学生发生性行为的原因与过程逐一做了剖析后,发现了至少5个事实:(1)半数以上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2)三分之一来自重点中学甚至是名声显赫的学校;(3)他们初次性行为时100%不用安全套;(4)父母与老师对他们有过经历的事实100%不知道;(5)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在青少年时期,随着性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出现,由朦胧到清晰,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特殊的好奇与好感,性冲动很容易出现五、从众心理在社会认知和社会气氛的压力下,个人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意志比较薄弱,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众多人一致的行为六、显众心理显众心理:青少年精力充沛、体力旺盛,喜欢在同伴中显示自己的能耐,逞强好胜,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往往因为一件自认为有损自己权益、情面或尊严的小事,如一句不顺耳的话、一个看不惯的动作、一句轻微的批评和指责等等,都可以大打出手,造成杀人、伤人的严重后果七、嫉妒心理看到别人某方面取得成功,或某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既羡慕又不甘心,并为此而迁怒别人的狭窄而卑劣的心理七、嫉妒心理青少年阶段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教养方式不当,缺乏起码的宽容心和必要的道德修养青少年好胜心强,但人生阅历浅,自我控制能力差青少年相互之间存在共同点比较多,双方条件的相似或接近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思想八、戏谑心理当前有不少青少年因缺乏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加上道德水平低下,精神生活贫乏,往往会觉得生活空虚,穷极无聊他们出于追求刺激的需要,会产生戏谑动机因缺乏自控力,又常常不计后果,置道德与法律于不顾,他们很容易由制造“恶作剧”而演变为违法犯罪应用篇:未成年人犯罪新特点国家统计局2021年12月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结果显示,十年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大幅降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数据也显示,近年来,全国法院每年判处的未成年罪犯人数呈现相对平稳、整体数量下降的趋势。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32.7万人,年均上升7.7%。其中,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的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的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各地公安、检察院、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坚持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已成共识。特别是在2021年《刑法》修订后,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大幅上升,当年分别达到39.1%、50.4%。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线上线下涉网犯罪类型明显增多。2018—2021年,起诉未成年人利用网络实施犯罪从1127人上升至2853人,年均上升36.3%。2019—2021年,在陕西省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涉嫌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人数分别为19人、61人、150人,3年增长了近7倍。这些案件涵盖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诈骗罪,等等。复习思考题1.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对青少年犯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2.通过查阅最新资料,分析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通过查阅最新资料,分析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行为特点。4.通过调查,分析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5.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背景有何意义?推推荐阅读书目1.

  瞿丰,陆才俊.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2.

  王焱,魏慧静,赵希,等.社会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基于跨度三十年的犯罪实证调查.北京:法律出版社,2022.3.

  张淼.重生:未成年人犯罪与心理矫治.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4.

  赵军.未成年人犯罪相关因素定量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5.

  王海桥,杨洁,李婧,等.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探索与机制完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9.

  于阳,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犯罪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22.

  袁希.现代社会背景下青年学生犯罪原因及其预防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2024年01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引进20名高层次人才笔试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