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在某一天,突然就开始觉醒,让父辈的生活方式和智慧,在我们身上得到了传承。

  尤其是妈妈们,人到中年后,更是从理解父母,到接受父母,最终成为父母。活生生上演了一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锵锵三人行》中,周轶君看着姿态各异的柴达木雅丹群感慨:“风沙吹过,便雕刻出了土的各种形状。”

  我们不再执着于初为人母时各种想象中的期待、要求,而是在时间的打磨下,熬出了新的境界。

  有人说,妈到中年后的最大变化,就是会变得很“怂”,换句话说,对健康和生命越来越敬畏。

  娃的所有功课,得自己先试着学一遍,务必保证跟上娃的进度,保证娃随问随会。

  有食堂就让娃吃食堂,没食堂就把娃送小饭桌,至于学习,啥?那不是他自己的事吗?老母亲今天不宜动怒,要心态平和,才会不生病,能长寿。

  记得之前有媒体曾报道过,一位宁波的妈妈,辅导孩子的作业时,被气到“呼吸性碱中毒”送医。

  当时看着感同身受,但现在看看,真想劝她一句:“同是天涯沦落妈,该想开时就想开。”

  所以,早睡早起精神好,不气不恼心情棒,八段锦打起来,养生茶喝起来,至于娃的学习,真不是咱们当妈的着急或生气就能解决的事。

  用《正面管教》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父母参与、指导得越少,孩子的主动性越强。

  人是经验性的动物,年轻人需要自己的经验,我们提的建议只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经历,并不适用于他们。”

  就像我们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有好的工作。为了这些目标,难免总是对孩子经常唠叨、指导。

  每个孩子接收到的信息都有一个承受极限,如果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向反方向发展。

  简单说,就是父母发出的指令越清晰,孩子越容易做到。但唠叨和指责容易陷入无休止的情绪输出中。

  所以当人到中年后,我们不必再纠结孩子的具体问题,当你开始从心理学书籍中寻求答案,反而会发现,那些曾让我们无比抓狂的问题,其实都有具体的答案。

  有很多妈妈经常诉苦,说自己一天劳心劳力操心孩子,但孩子爸爸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负责任。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段线岁的儿子问我一堆为什么?我会觉得他爱思考、会提问。但40多岁的老公问我两个为什么,我就想拉着他上民政局。

  而这种怒气的源头,是因为太多的妈妈们发现,自家那个不成器的老公,宁可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探索世界和平关注国家大事上,也不愿意花一点时间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盯完孩子的一篇背诵。

  经常一边做饭,一边做家务,一边照顾孩子,还要一边回复各种信息,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在这种辛苦忙碌中生活的妈妈们,又怎么能做到不焦虑、不烦躁呢?可即使她们付出了这么多,也有可能被孩子和其他家人嫌弃。

  有网友分享,她曾经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可在生下二胎后,为了陪伴孩子,她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五点多早起给全家人准备早饭,等大家吃完饭,老公去上班了,她再送老大去上学,然后再返回家里照顾老二,还要找时间做家务。

  她说那一刻她的世界都快要崩塌了,她发现自己的所有付出,在孩子眼里竟然变成了她的无能。

  妈妈把自己从过度的牺牲和付出中抽离,在前方努力活出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孩子不需要去向外寻,只需要向内看,照着妈妈的样子去成长,就能成为他们最好的样子。

  被世界冠军杨威的一则视频笑死:他说自己用了5年,带着三个孩子几乎游完了整个中国。

  刚开始,他想的是带孩子行万里路看万卷书,结果孩子们想的是不用写作业,不用看书,终于解放了。

  他想着带孩子们看看人间烟火,孩子们却上车睡觉,下车找厕所,关键到了景点还不拍照。

  结果,他和妻子在一旁回忆起当初的训练场景,双双泪两行。孩子们却把这里当成了游乐园,彻底放飞,一会儿跳蹦床,一会儿跑来跑去。

  他带着孩子站在训练器械旁,想让他们看看运动员为了训练防滑,涂得厚厚的镁粉和蜂蜜,想和孩子们一起追忆运动员们的汗水和泪滴。

  说完,直接跑去玩起了过家家。但是,当他正哭笑不得的时候,他看到女儿们爬上平衡木和单杠,有模有样地练了起来,还兴奋地给他展示小手上磨出的茧。

  余华在《活着》中写过,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父母不指责、不挑剔孩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感受,孩子就能更好地自我成长。

  不再纠结那些让我们产生内耗的琐碎和执着,而是会专注那些让我们和孩子有积极体验的感受。当我们的关注点改变了,不执着于看孩子的缺点,而是看到孩子的优点和改变,我们对待养育的感受和方式也就会发生变化。

  因为妈妈的认知层次,往往决定着,一个孩子在人生的最初始,获得的家庭教育。

  其实你看,我们说的这些“妈到中年”的变化,说到底,不也是我们在持续地学习中,顺应孩子的变化,并进化出新的养育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