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孩18岁的刘亦婷同时收到了美国4所名牌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刘亦婷的父母张欣武、刘卫华著有《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武汉男孩2002年7月,武汉少年艾天历经层层选拔,一举获得全球最高奖学金弗里曼亚洲奖,18万美元的巨额奖金!

  昨日,湖北新华书业在湖北文化出版城举办两位成功母亲刘卫华、王开敏和读者的见面会。在向读者介绍成功育儿经验的同时,两个妈妈还就读者关心的话题进行解答。

  在参加见面会的读者中,既有抱着一岁的孩子的年轻母亲,也有正为孩子上中学、大学而着急的学生家长,甚至连还在就读的大、中学生们也赶来想探听一些有借鉴性的学习经验。

  此外,记者发现,在现场女性比例明显多于男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多数家庭教育孩子的重担还是落在妈妈身上。

  从怀孕期间,我就开始对今后的孩子教育问题作理论上的准备,注意整理搜集专家说法和前人经验,然后琢磨怎么为我所用。刚刚怀孕时得了一本书《早期教育与天才》,拿到后我如获至宝,从头到尾地读了一遍。

  现在中国父母大多是双职工,而中国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怎样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少走一些弯路?一开始我就试着?把教育子女当作一项科研项目来做。

  从零到三岁,父母在生活中教,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女儿3岁时智商已达到183。以她当时的智力水平,上小学都没问题,而且幼儿园大纲里的知识她也都掌握了。可我还是坚持把她送到幼儿园。主要是让她学习怎么在群体中与老师以及同龄的小朋友打交道,培养她创造一种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在此期间,女儿不仅能够组织安排小朋友们游戏活动,解决小朋友之间的冲突,还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表达。

  由于我们避开了学龄前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所以上小学的刘亦婷依然对课堂教育保持着新鲜和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甚至延伸到她对周围世界植物动物的观察思考上。小学时,女儿玩耍的内容常常就是她写日记的材料。

  三年级,我们开始对孩子进行学习技能方面的训练。通俗的说法就是如何把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在这点上,我们充分利用了青春期间孩子对父母天然的崇拜心理,与孩子进行价值观、方法论方面的探讨。

  听起来很深奥的内容,其实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在餐桌上谈谈一天的学习生活见闻,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个简单易行的尝试对孩子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她理性思维的发展,分析判断能力也开始逐渐超乎同龄人。刘亦婷曾说父母是她的财富,她可以在父母身上汲取经验教训。正是这样轻松平等的交流,形成了孩子主动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父母永远不可能陪伴孩子走完他的人生。那么,如何让孩子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够自律,就成为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我的观念是,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该做又不想做的事要坚持做好,想做又不该做的事情坚决忍着不做”。刘亦婷三岁时就开始洗碗。磨练孩子的耐心,让他们学会一些琐碎的小事,不仅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能力,也能养成孩子认真的习惯。有了这样的能力和习惯,今后无论他做什么事,效率和责任心都起来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这就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激发他们对各种有益活动的兴趣。将快乐的体验和学习结合起来,强化人生的优点,培养自动前进的能力。

  我的儿子艾天是个平常的人。在中国的教育还是以高考作指挥棒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如何进行?我拿儿子做了回试验。

  我把我的育儿心得总结为“阳光教育”。无论孩子天赋如何,资质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孩子长大后不被社会认可,应该是一个母亲的失职。我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作生存工作,把育子视为天职。这样可以让我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比如当我在本职工作中失意时,我就会想,我还有另一项工作可以去做啊。

  良好的心态对于一个抚育孩子的母亲来说非常重要。你可以把幸福的感觉传递给孩子,也可能把痛苦和抑郁感染给孩子。

  刘卫华:孩子成功主要靠获得成功的素质。家长帮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有能力创建自己的成功。我们给孩子从小树立的理念是无论哪一种的成功都要有足够的实力去获得。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只有在学业上文理并重,才能得到更多属于成功的机会。

  王开敏:孩子成功还得要有阶段性的目标,需要有广泛的兴趣,身体好,独立的思考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在哈佛看来,成功是一个个人问题,在于有没有找到你自己的方向。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阶段不断的考试排名,让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也不断体验到失败,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给孩子以心理辅导,应该让孩子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人比我强,我才有上升的空间。这样的心态,保证了即使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孩子也能从容以对。在一些读者来信中,我心痛地看到,一些孩子就是因为不能适应学习环境的改变,排名由前落后,导致精神上的崩溃。如果你爱孩子,告诉他,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

  〔用“主动适应”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了在自己的人生低潮中,依然心态平和地朝着自己长期的目标前进。〕

  刘卫华:有两次比较苦闷的时候。一次是在刘亦婷三岁时,当时我面对的是婚变所导致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此之前,我一度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少年大学生。然而,在自己生存面临挑战之时,是牺牲自我,培养孩子,还是选择一个能够双赢的办法呢?经过思量,我选择了让孩子和同龄孩子同步前进。这个方案让孩子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让孩子即使在成才之后,也没有经历自己是个特殊人物的苦闷期。

  另一个时期是在刘亦婷小学毕业时。由于取消保送政策,按照电脑排位,她只能进一所较差的学校。这和我们当初设计的凭实力进重点的目标相去甚远,孩子甚至有一种挫折感。面对无可改变的客观环境,我们家长采取了“主动适应”的办法,鼓励孩子参加成都外国语学校招生考试,孩子凭着自己的实力成为120名录取生中的一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在自己的人生低潮中,依然心态平和地朝着自己长期的目标前进。

  开敏:艾天从来没有参加培优。按说,我和他父亲都是老师,最有条件参加培优了。但是一向的主张就是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好好消化。孩子的业余时间全用在了担任足球队长,篮球队长和网站维护者上,学习成绩还一点都没有落下。是否参加培优,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或者想办法设个套,把家长的意愿转化给孩子自己的想法,也就是通常说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刘卫华:这要按照成长的规律来办事。在青春逆反期前,也就是0~13岁,最好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很依恋父母,也很崇拜父母。同时,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形,还不能较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的理由是,害怕家里的环境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我们谁都不是完人。事实上,父母是愿意给孩子负面影响最小的人。在家庭教育中,为避免不良影响,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隔离措施。比如,打麻将的时候到另一间房子里,看电视的时候,声音打小一点等等。

  刘卫华:孩子在娱乐、锻炼、休息方面是并重的。她在学累了的时候,喜欢跳劲舞。假期的时候,冬天晨跑800米,夏天晨泳200米。虽然看上去,这些也都是比较累的事情,但是她觉得从中得到了快乐。读者:刘亦婷和艾天的近况如何?刘卫华:刘亦婷本科毕业后在波斯顿咨询集团纽约分公司做助理咨询师。王开敏:艾天在读大二,担任着亚洲学联主席,中国学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