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门德尔松、卡夫卡、索罗斯……各个领域都有来自这个民族的天才。

  在哈佛、斯坦福、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约每5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是犹太人。

  有的爱就像清水一样,润过孩子干渴的喉咙之后就无影无踪了;而有的爱则好像浓浓的鲜血,注入孩子们的身心,一生都将在孩子的身体上流动,给予孩子们生命的力量。

  当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或愿望时,犹太父母不会马上去迎合或满足,而是会告诉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得你想要的东西。

  在犹太家庭中,父母通常会给孩子列一个“工作清单”,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等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要完成就会获得相应的报酬。

  在富有的家庭也是如此。沙拉曾在一个富人家庭工作,主人家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男孩。

  尽管家里有很多辆车,但从来没有接送过孩子。不管刮风下雨,孩子都是坐公交上下学。

  有次,他想要一双喜欢的球鞋,他的父母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每晚洗一次碗筷,用劳动来换取。“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犹太人的影响下,沙拉放弃了之前“保姆式”的育儿方式,也开始执行起了“有偿计划”,她让孩子们帮她卖春卷。

  可以帮忙做春卷,也可以帮忙卖春卷。做一个春卷提成10%,卖一个春卷提成20%。

  因为卖春卷比做春卷更能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它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经受的考验会更多。

  孩子们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商量好了分工。大儿子以华比较内向,愿意在家帮忙做春卷;二儿子辉辉比较外向,喜欢卖春卷。

  如此下来,不但没有耽误孩子们的学习,还让他们尝到了劳动的果实,赚到了零花钱。

  通过“有偿计划”,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不仅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能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位置。

  更重要的是,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能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时间意识、财富意识、责任意识。

  因为环境不同,这一点对国内的很多妈妈来说,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和接受。家务是每个人都要承担的,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为什么还要给报酬呢?

  在今天的直播中,大家可以就心里的疑惑,和沙拉老师充分交流。看看怎么能让“家务”变成锻炼孩子能力的“工作”,怎么掌握好“度”的问题。

  在其他犹太妈妈的影响下,沙拉明白了做妈妈的艺术,不是做包办型的大管家,而是要退后一步,暗中观察,适当的时候再给予引导。

  她没有像以前那样帮他把水杯、食物、药等都准备好,而是“退居二线”,让他自己准备。

  辉辉说都挺好,只是忘记带小刀了,每次用的时候都得和别人借。下次要是再出去,一定要先列个单子,确保万无一失。

  沙拉还讲了一个犹太妈妈的故事,这个妈妈有两个孩子,大儿子4岁多,小儿子1岁多。

  她带孩子出门时,始终与孩子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既可以让孩子随时看到她,又不会干扰孩子自己探索世界的节奏。

  这位犹太妈妈很自豪:“我的孩子不用回头找妈妈,而很多孩子害怕妈妈不见了,总是回头找。”

  当然,后退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以色列家庭会召开家庭会议,来帮孩子解决一些问题。

  讨论的主题,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大家都要积极地参与,而且要知无不言。

  掌握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如何团结合作并互相尊重,明白怎样承担责任并表达感受,也懂得如何让家人快乐。

  在犹太家庭的教育中,也有富养女孩的理念,女孩子要学习更多的课程,画画、烹饪、礼仪,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持家。

  沙拉也认为,富养女儿是很有必要的,但这个富,是丰富的富,而不是财富的富。“我希望给她的是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物质上的富有。”

  女孩富养,要从小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强她的阅世能力,增加她的见识。

  “富养”的女孩,因为从小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善于思考,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沙拉曾经拒绝为女儿的一杯橙汁买单,虽然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很好了,但她认为餐厅已经提供了免费的大麦茶,没必要再喝橙汁。

  但她却经常带女儿去喝下午茶,在优雅的环境中,她会向女儿讲一些用餐礼仪、如何注意行为举止等。

  渐渐地,就在无形中陶冶了女儿的修养和气质,她变得越来越从容优雅。同时,她们也收获了一段母女共处的美好时光。

  优雅,没有唯一的标准,但关乎态度和修养,关乎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它不是锦衣华服,而是日积月累的积淀,透露出来的智慧。

  陪伴终有时,相信当孩子脸上有诗意,唇间有书香,手里有规矩,心中有智慧,脚下有远方时,就能从容面对生活的种种。

  因为在犹太人眼里,理财就是理人生,每个以色列家庭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理财之路和财商教育之路。

  而是将“财商教育”视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调配、使用、分享资源,从而有信心、有实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中,最常见的财商训练,就是从零用钱管理开始,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把控能力。

  与大多数中国家长给孩子零用钱,但不给予指导的做法不同,在以色列,不管是富豪家庭还是普通家庭,父母都会对孩子零用钱的使用给予规划和指导。

  沙拉根据自己多年在以色列的经历和见闻,总结出了犹太孩子使用零用钱的几种常见做法——

  以色列的孩子不会把零花钱都存起来,他们会拿出一部分钱来购买自己喜爱的书籍、零食、玩具或衣服。

  在购买之后,还会跟家长有一个交流的环节,比如这笔消费是否合算、合理、有必要,自己是否满意,以及再消费的时候可以借鉴哪些经验教训等。

  以色列孩子从六岁就开始学习攒钱,八岁就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为的是在将来需要的时候能用到,为将来做好保障。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过度消费,提前支付未来的钱,就得为自己的行为吞食恶果。

  以色列孩子还会为自己的财务状况设立一个“收支账本”,记录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情况。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拿出账本,看看支出费用主要用在什么地方,有哪些费用是可以省去或减少的。

  以色列孩子从五岁起就懂得,钱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报酬,他们不会一味找家长要零花钱,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

  除此之外,训练财商不是压抑物欲,什么都不要买,而是要区分“想要”和“需要”。

  如何引导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抑制冲动消费呢?沙拉给大家介绍了一种“5W”法。

  只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他们才能在一次次的使用零花钱和自我复盘中,学会管理金钱,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沙拉带着孩子初到以色列时,和当地人交往时存在着语言障碍。42岁的她开始学习希伯来语,不到半年,就掌握了主要的生活用语。

  在以色列,她靠做春卷谋生。在上海的时候,她并没有做过春卷。“当时只看到过别人做春卷皮,如果我不是对社会充满好奇,没有仔细看过卖春卷的大家做,我就卖不成春卷。”

  后来,在60岁的时候,她又开始写书,到各地办讲座,到需要的地方做义工,还上了很多电视节目,从来都没停止过学习和成长的脚步。

  虽然经历过3次失败的婚姻,但正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才能把孩子们培养得个个都很优秀:两个儿子成为亿万富翁,女儿也独立优雅。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她的教子经验,我觉得用她畅销书的书名就非常贴切,只有7个字:

  其中,《特别狠心特别爱》《赢在家风》《父爱是一种智慧》是畅销多年的经典好书,目前销量已达百万册,好评率接近100%。

  让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儿女,不到30岁就实现了世界富豪梦,沙拉是怎么做到的?书里有很多发人深省的方法:有偿生活机制、“适当不满足”的艺术、挫折教育的训练法、“慢养”的智慧……

  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如何树立规矩,沙拉分享了很多她独到的方法:既有犹太教育的精髓,如培养契约精神、模拟家境、“富养”女孩等,也体现了中国教育的特点,如“育儿如烹饪”、巧妙培养敬畏心等。

  《犹太妈妈的财商教育》是沙拉的最新力作,在抖音小鹅读书直播间,还有机会获得本书的犹太问候语限量编号版。

  她还会和大家进行现场互动。大家在育儿中遇到的难题,都可以抛给她,她会耐心地给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