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姚润丰)长期以来,国家下大力气开展了重点区域防洪工程和非工程设施建设,大江大河重要河段防洪减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我国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但是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损失的特点发生了变化,最突出的是山洪灾害人员伤亡与全部洪涝灾害人员伤亡的比例发生了变化。

  据国家防总统计,1950年至1990年,我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共计22.5万人,其中山丘区死亡人数15.2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7.4%,年均死亡人数3707人。1990年以来,山洪灾害死亡人数下降为1000人左右,但因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比例呈递增趋势,比例高达80%左右。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表示,目前我国山洪灾害的危害性越来越突出,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严重制约了山丘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实施。

  山丘区群众防灾意识薄弱,自救能力不强,住房选址不当,加之交通、通信不便,客观上加大了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强化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灾能力,是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根本。

  据介绍,2006年汛前,国家防总办公室组织专家编制防御山洪的科普宣传材料,并免费向全国29个省区市发放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专题片5万套,图册和挂图共20万套。各地共组织播放专题片12.5万场(次),有3700万人次观看;组织山洪灾害避险救助培训近2万班次,205万人次参加了培训;全国有10.7万个村组免费得到了各类防灾普及读物。

  各地也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宣传、培训和演练,使山洪灾害防御常识深入到千家万户。云南省富宁县将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用当地方言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节目,在电视台播放,并组织下乡演出,寓教于乐;湖南省绥宁、石门等县分户制定并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在受威胁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宣传栏,组织演练,使当地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大大增强。

  山洪灾害防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记者在江西、湖南等地采访中,基层干部和群众也表示,虽然山洪灾害防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一些地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和网络,防治范围仍然有限,防灾手段仍旧被动,防灾能力还很脆弱,防灾难度还较大,防治投入依然很小等。

  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普及,当前急需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画、图册、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防灾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矿区、进农户等活动,大力普及防灾知识;其次,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对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基层干部和各类责任人员,要集中培训,使他们掌握山洪灾害的判别、预警、避灾的基本常识,以迅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山洪灾害;第三,要加强防御预案的演练。对预案规定的各项防御措施,汛前要针对性地加以演练,既可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又能使大家熟悉和掌握防灾和逃生的具体措施,避免仓促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