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沈腾、马丽主演的喜剧《抓娃娃》点映,连续三天获得单电影大满贯。16日,电影正式上映。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7月22日,该片累计票房破15亿,位居7月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

  《抓娃娃》讲的是一对白手起家的富豪夫妻,因为把大儿子“养废了”开始痛定思痛,将目光投向二儿子,量身制定了一套精密的穷养计划。全员陪演,24小时监控,倾尽全力,把孩子装进了一个用谎言编织的网。于是,小儿子马继业住着破烂的房屋、照顾瘫痪的奶奶、每天劈柴熬药、跑五公里去上学、捡瓶子卖废品赚钱……马继业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他不再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眼神中也失去了曾经的灵动。

  《抓娃娃》这部电影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问题。它让我们欢笑,让我们落泪,更让我们思考。

  苦难教育指为了使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而使其经受苦难的教育方式。其形式有:1、人为地刻意创造一种相对现实生活而言可以称之为苦难环境的环境,使受教育在该环境下身体和心理都遭受苦难,企图从创造的苦难中获得教育。2、将受教育者转移至相对现在其所处的空间更加贫穷,或者落后的地区,在贫穷或落后的环境中生活一个主观认为比较合适的或者可能起到作用的时间。

  苦难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存在争议。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孩子们需要经历一定的苦难来塑造他们的性格和适应现实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的学生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与过去不同,过度强调苦难可能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和成长需求,‌可能导致一些孩子产生心理创伤,‌如焦虑、‌抑郁、‌缺失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为了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应该寻求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让孩子承受苦难来达到教育目的。‌‌‌

  苦难式教育会给人们带来成长吗?不会!而且苦难只会带来苦难,并且带来一系列性格上的缺陷:

  苦难式教育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受到打压,会感到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或老师的期望,从而产生焦虑、自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并且产生习得性无助的问题。

  苦难式教育可能让孩子在社交方面出现问题。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经常受到批评和否定,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不自信,从而避免与他人交往。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孩子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甚至孤立。

  苦难式教育可能会让孩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如果孩子经常受到否定和批评,那么他们可能会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的,从而在面对新的挑战时缺乏自信。

  苦难式教育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或老师的期望,从而产生焦虑和压力。这种焦虑和压力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苦难式教育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反抗和逆反心理。如果孩子经常受到限制和监控,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开始反抗父母或老师。

  苦难式教育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永远不够好,从而缺乏自我肯定。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批评和否定,那么他们可能会开始相信自己的努力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或老师的期望,从而缺乏自我肯定。

  苦难式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批评和否定,那么他们可能会开始相信自己的决策和判断是不正确的,从而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这可能会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成熟度。

  ①作家余华在《活着》里说:“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被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②“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去愚弄底层人。”——作家王朔

  ③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你可以骗所有人一段时间,你也可以骗一些人所有时间,但你不能骗所有人所有时间。

  ⑤武志红老师《为何家会伤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出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

  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志”。——《孟子》

  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说到:“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此时孩子的学习也是快乐的。”

  (10)玛雅·安吉洛所言:“你知道,你能够改变你的世界,你只需要一点点勇气。”

  ①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发现,狗看到食物的时候会流口水,于是他在每次喂食前先发出一些信号(摇铃或者口哨)。几次之后,他尝试摇铃一次,但不喂食,发现狗同样流了口水。这就是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在“苦难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形成什么样的条件反射呢?当他顺从苦难,父母通常会给予一个正反馈,表示激励。当他出现抵抗情绪,父母则会给予一个负面反馈,甚至批评和责骂。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要习惯吃苦,长大后,人生的幸福感普遍偏低。不是不想幸福,而是感受幸福的能力在很久之前被“剥夺”了。

  ②艺术家刘耀辉曾经做过一场艺术实验。他在苹果尚未长大之前,给每个苹果扎进了一小根钢针。原以为带来的最大影响无非是钢针长进苹果内部。没想到丰收的时候,175个苹果只活下来75个,而且大多弱小畸形。它们是逆境中的幸存者,但“幸存”不代表“幸运”。有多少人在成长中,如同被扎进钢针的苹果呢?

  ③2023年8月,有一个视频在网上引起了许多网友愤怒。一位妈妈拍下女儿做绿皮火车的一幕,很快,网友发现这位妈妈给女儿买的票是无座车票。不久孩子支撑不住,只能在过道上坐着行李箱吃泡面,并且还要随时注意过往的行人。很快,有网友问道:为啥要买无座车票?又不是什么急事,出门提前规划啊!但这位妈妈却语出惊人的说道:我想,我吃过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

  ④古希腊斯巴达社会以其强调军事纪律、坚韧性和自律而闻名,这些特质被认为对于年轻人的教育至关重要。斯巴达人相信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面临身体上的艰难和挑战,他们的青少年将成为坚强的战士和市民。

  ⑤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品德和坚韧性。古代儒家教育注重自我修养,包括坚持面对逆境和挫折,以培养品格和领导力。

  ⑥北京某小学的一则规定,让所有人都坐不住了。学校竟然估计不在食堂摆凳子,学生吃饭只能站着吃。据家长表示,该校针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这个年龄段以上的学生,都是不允许坐凳子吃饭的,到了就餐时间,食堂全都是站着的小学生,关键是凳子没有摆,可桌子的高度却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学生站着吃饭只能两种方式,一种一只手端着餐盘,另一只手吃饭,可这就非常考验学生的臂膀力量了,随时都可能端不住,将饭菜打翻,弄脏自己或是同学的衣服。另一种就是将餐盘放在桌子上,学生弯腰撅屁股的吃,那这样学生的颈椎、腰部都会非常的不舒服,长时间这样肯定会有很大的伤害的,尤其还是长身体的时候,想想都知道对脊柱的损伤。

  ⑦据了解,洛南县第三初级中学的教室和宿舍都没有取暖设施,但学校却是寄宿制的。寒冷的冬天,学生们只能忍受寒冷的宿舍和冰冷的床铺。即使家长们为学生穿上棉鞋、带上棉手套,但依然无法抵挡寒冷的渗透。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手脚冻伤已成为常态。这些学生在寒冷的宿舍中如何安心学习?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能得到保证吗?

  ⑧江苏连云港一位中学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带全班学生在教室走廊,看对面工地的师傅们加班辛苦工作,希望学生们体谅父母的辛勤,理解挣钱的不容易,好好学习。

  ⑨不少家长颇费苦心地将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送去军事化的夏令营、乡村生存挑战等活动,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意志、磨炼孩子的志气、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希望能使孩子有决心和恒心,努力学习。特别是在孩子中考和高考前,即便家里条件再好,父母也不忘苦难式教育洗脑,和孩子忆苦思甜祖辈旧事,父母操劳的背影清早出现在厨房,搬家陪读……为了孩子忍受一切的劳累孤苦,制造苦难的场景,以打动孩子奋力一搏。

  ⑩湖南卫视有一档娱乐节目《变形记》,让农村和城市里的孩子互换一周生活,结论是农村的孩子很适应城市的环境,而城市的孩子却很难适应农村的环境,表现出不安、恐惧、焦虑的心理。

  (11)“宇宙之王”—霍金,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其在宇宙论和黑洞方面的研究对人类探索意义非凡,可是他自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是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去求学,去大学任教,更是用仅能活动的三根手指敲出了享誉盛名的宇宙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但是此处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苦难让他有如此成就,而是他本就有造福世界的能力,若没有疾病,他将更加充分的发挥他的天赋与才华,为人类的未来创造另一种可能。他本可以是最璀璨的一颗星,可苦难如黑云般萦绕他左右,黯淡了他的光辉,这是悲哀,更是遗憾!

  (12)前段时间关于“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人人都笑孔乙己,人人都是孔乙己”等词条频繁登上热搜,还有因为一心想要中举,但梦想实现之后却疯了的范进,还有鲁迅先生曾与他儿时一起玩耍,但长大之后朴实却麻木,一口一个“老爷”的闰土。这些人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悲哀与无奈,是痛苦与挣扎,这就是苦难的本质,它或许来源于时代,或许来源于社会,或许来源于命运,它是不可控的,作者用笔创造出这些苦难的化身就是在抨击、讽刺,因为有些苦难个人或许可以承受,而有些苦难是时代的悲哀,我们无法与其和解。

  7月13日沈腾、马丽主演的喜剧《抓娃娃》点映,连续三天获得单日电影大满贯。7月16日,电影正式上映,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7月16日9点整,该片累计票房5.22亿,位居当日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该片讲述一对富豪夫妻为把孩子马继业培养成优秀继承者,而对孩子进行苦难式教育的故事。在孩子尚未形成长久记忆的幼年时期,马成钢夫妻带着年幼的马继业,从家里的大别墅搬进破平房,和孩子“奶奶”一起生活。深知家庭贫困的马继业,从小就帮助父母干活,照顾“生病的奶奶”,勤快懂事。电影通过喜剧的形式,对社会热议的苦难式教育进行深入呈现,展示出一味地为孩子制造苦难,只会让孩子陷入自卑、自我怀疑的囹圄,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本可以是衣食无忧的少爷,却被迫当起了家徒四壁的穷人。电影中的男孩马继业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中,孩提时期他认为父母赚钱辛苦,所以从不和父母索取什么,也不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但那时的他,同样是一个正值爱玩时期的小男孩,当看到同龄人拿着平板电脑玩游戏时,他未能经住诱惑,偷偷把父亲给他的生活费用来买平板电脑。当平板被损坏不能退钱,导致买不起药的时候,马继业的心理防线随之崩塌,他认为自己对不起信任自己的父亲和“病入膏肓”的奶奶,愧疚感占满了这个少年的内心。当愧疚感充斥在孩子内心的时候,真的有利于他的成长吗?试想,带着愧疚生活真的能过得开心吗?

  为了弥补愧疚,马继业开始捡水瓶赚钱,致使他被同学嘲笑,自尊心全无。面对儿子被欺凌,父亲马成钢只是说,“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自尊心是最没用的东西”,在他看来,这是苦难教育中的一环。可是,当一个孩子自尊心遭到践踏的时候,他会像成年人一样认为自尊心不重要吗?心理学上说,儿童期是人格形成、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身心创伤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关键原因。试问,这样的打击难道就不会给他的心理造成创伤吗?

  被苦难支配的童年,造成了马继业自卑、内敛的性格。小时候面对同学的欺凌,他不敢反抗;长大后面对父母的期望,他不敢表达自己,不敢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而是选择父母期待的经管专业。此时,父母以为自己教育成功了,但实质上是在消磨孩子对世界的热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心理学上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过早地让孩子接受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困难,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疏离,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并且,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要靠父母的言传身教与支持鼓励,并非要靠苦难磨炼意志。正如作家余华所说:“苦难就是苦难,他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被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在过去物资匮乏的时代,父辈们被迫接受苦难式教育。既然是过去的产物,那就让它停留在过去。如今,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在这个苦难“稀缺”的时代,作为父母更应珍惜眼前的幸福与安宁,而非过分强调和制造苦难,阻碍孩子成长,应让孩子在精心栽培与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是一句我们听得耳朵磨出了茧子的话,放在《抓娃娃》身上是合适的。《抓娃娃》的内核是残酷的,甚至它是喜剧本身都是一件“残忍”的事。

  马成钢(沈腾饰)是西虹市的超级大富翁,大儿子被“养废了”,马成钢就决定将他与第二任妻子春兰(马丽 饰)所生的二儿子马继业(童年由肖帛辰饰演,青年由史彭元饰演)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为了避免马继业沉溺于奢华生活,失去奋斗的动力,马成钢夫妇选择一条非同寻常的道路。在马继业还不记事的时候,他们决定隐藏自己的真实财富,搬到马成钢小时候长大的破落大院里生活,在儿子面前扮演贫困的角色,以让马继业养成吃苦耐劳、见多识广、精打细算、强身健体、坚持不懈等品质。

  马成钢夫妇“装穷”,一装就是十几年。他们对儿子严格控制,一旦马继业稍微偏离预设的轨道,就用“卖惨”和道德绑架的方式,激发马继业内心的韧性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更夸张的是,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马成钢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对马继业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指导。马继业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进步,都在父母和团队的严密观察之下,以确保他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成长为理想的接班人,马继业就像生活在西虹市的“楚门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看似自然,实则都是设计。

  电影笑点的主要由来是马成钢夫妇“装穷”的反差,以及“装穷”屡屡差点露馅时的荒诞“圆谎”。

  “装穷”的反差,比如马成钢夫妇在日常生活中,不慎露出富有的迹象。客人拜访他们这个“贫困户”时,春兰请客人抽雪茄,客人自谦说自己做小买卖、省里开了二十几家连锁店时,春兰转头对马成钢说“哦……那确实是小买卖啊”等等,这种反差产生意外感,引发笑声。

  每一次“装穷”差点露馅,都将马成钢夫妇置于尴尬情境中,他们的反应和努力避免被发现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圆谎”时往往会做出夸张的动作或说辞,这种化解方式充满幽默感,同样让人发笑。

  比如马成钢夫妇和马继业的“假奶奶”(萨日娜 饰)为了在家中营造爱读书的氛围,人人捧着书读,实际上他们是在刷手机,春兰一不留神手机掉落,只能兵荒马乱掩饰过去。

  随着马继业长大,马成钢夫妇要蒙骗他就更困难了,“露馅”和“圆谎”的频率和程度随之增加,每次事件都比前一次更加复杂和“有趣”。比如“假奶奶”一次严重的露馅后,马成钢只能安排她下线,并安排了一场葬礼。这场戏的效果直接拉满,影院里爆发出哄堂大笑。

  不过,喜剧电影的观影效果一向因人而异,就笔者而言,大多数时候我都没怎么笑出来,主要是因为电影笑点的设置其实很残忍,表面上是马成钢夫妇的“露馅”和“圆谎”,实际上是他们对一个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

  喜剧的幽默建立在对某种尴尬或意外情况的夸张处理上,但如果这种设定触及到道德或伦理的底线(比如强者对弱者的欺骗和伤害),就可能引起不适。《抓娃娃》的笑点建立在对孩子的不诚实和操纵基础上,这超越了一些人能够接受的幽默边界。

  当然,也有很多观众会觉得无伤大雅,别太较真。笔者也仅是客观表达电影笑点设置可能存在的争议,但不论如何,我们都不赞成上纲上线式的批评方法。比如电影的“装穷”涉及贫富议题等,电影的处理尽量谨慎了。在当前舆论愈发严苛的背景下,对于电影所谓的“三观”议题,宜宽容而非褊狭,提出异议但也接纳不同。

  不太笑得出来,也与电影前半程笑点的“小品式”特点相关。一个个差点“露馅”的片段,很像是由一系列互不关联的段子拼凑而成,导致前半程叙事结构松散;段子的叙事篇幅长短不一,导致节奏并不稳定,影响观影流畅性;段子形态单一,重复的笑料和相似的情境或让人感到疲劳……不敢想象,如果这部电影不是由沈腾和马丽来主演,很多包袱根本就响不了。

  直到马继业青年之后,剧情进入“转”的阶段,节奏高效不少,甚至马继业拆穿一切的那一刻反转,来得还有些迅猛。

  马继业发现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楚门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被算计的,他从小到大的喜怒哀乐也是被操纵的;他的日记被拿出来条分缕析,他的微表情被放大解读,甚至就连他的大便都有专门的人在化验和监测……

  这一阶段的戏眼,全在马继业身上。青年演员史彭元还是较好地扛住了这个角色,只有他的痛苦能够准确击中每个观众,观众才不会被对沈腾和马丽的好感度所蒙蔽,认为他们的这个计划是出于爱,而能意识到这个计划背后的全部残酷和恐怖。

  马成钢夫妇的安排是对个人自由和隐私的全面侵犯,剥夺马继业作为个体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从根本上否定他作为人的尊严。

  这种情感操纵和道德绑架,利用马继业的同情心、责任感和愧疚感,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特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失去自主选择和了解真实世界的机会,也让他的一切快乐或痛苦都变得廉价可笑。

  这是强者对弱者的权利践踏。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权力不对等。马成钢夫妇利用这种不对等来实施长期的欺骗,马继业是被动的、无从选择的、任人摆布的。

  马成钢父母显然低估了他们这种长达十几年的欺骗对于孩子的伤害。马继业确实被塑造成他们期望的继承人,但这一切都不是基于马继业的自身兴趣和潜能发展,马继业难以形成健康稳定的自我认同。

  更关键的是,亲子关系中,信任是最基础的元素。马成钢夫妇为达目的,不惜欺骗、将马继业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是对孩子最深层面的背叛,不仅侵蚀了马继业内心的纯真,也严重损害了亲子间原始而本能的信赖纽带。自己十几年所接受的那些仁义道德都是“假”的?还有谁可以信任?又该信任谁?

  那些以所谓的“马成钢至少愿意花时间金钱培养孩子”“比欺骗更可怕的是真的贫穷”等论调来淡化欺骗危害性的观众,也许生活的困苦让他们无比看重金钱的重要性、幻想着有钱爸爸来将他们拯救。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难处,但也要提醒:没有了最基本的“真”,哪里还有“善”和“美”?财富的多寡或许与幸福有关,然而,自由的意志、自主的选择、真实的爱意与幸福的关系更密切,没有了它们,一个“木偶”是不会有幸福的。

  可以预料到,很多观众看完《抓娃娃》后的某种矛盾心理。一方面,大家都很喜欢沈腾马丽,两位演员很讨喜,以至于观众愿意相信马成钢夫妇的一切安排是出于爱;可与此同时,马继业发现真相时的痛苦又相当真切,让观众感受到这种教育培养的残忍,马成钢夫妇有着不自知的“恶”。

  恰恰是这种矛盾情感的平衡,体现出导演闫非和彭大魔的高明,这是确保电影商业成功的必备因素。沈腾是电影的核心,电影可以有《楚门的世界》的元素,但主角不能是“楚门”,而只能是沈马;他们太讨喜了,也不能让他们的角色成为极端的大反派,他们只能是控制欲强的父母,让人爱恨交织,比如那句“你以为只有你在被操控吗,你不也是在操控我们的人生吗”;可如果电影丧失了反思和批判的维度,那么《抓娃娃》就是一部在立意上一败涂地的电影,过审都会成为问题。

  矛盾的微妙平衡,让《抓娃娃》在商业性和立意表达上刚刚好,既让大多数观众都能笑到底、让一些观众嗑起沈马的CP,又让它在令人发笑后细思极恐,承载一定的社会议题,有讨论点,具备社交货币的潜力。

  微妙的平衡在电影的彩蛋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彩蛋是电影的点睛之笔。一年后,马继业以705分的高分进入心仪的体育大学就读,马成钢夫妇在电视机前看儿子比赛,奈何马继业连第三梯队都没跑进去,被马成钢“吐槽”了。气氛一片和谐,很容易让观众以为:马成钢夫妇已经与儿子“和解”了,马继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屏幕外的沈马CP粉更是一片欢腾,因为马成钢夫妇“发糖”了——马成钢举起泡着枸杞的红酒杯与春兰干杯,暗示着大儿子二儿子都“养废了”,再来个老三吧。电影在夫妇的情趣打闹中结束……

  这个彩蛋看着其乐融融,实际上它犀利又残酷地给《抓娃娃》这个片名点题了。什么叫“抓娃娃”?原来不仅仅是从娃娃抓起,更是像抓娃娃机一样,这个不行,抓那个,这个孩子“养废了”,那就养下一个……一切的一切,都是把孩子视为父母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而非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一旦孩子“失败”,他们就将其“抛弃”,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

  本质上说,《抓娃娃》是一部很残酷的电影,笑声背后很残忍,希望更多父母能够看懂笑声背后的立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从商业性层面来说,虽然《抓娃娃》难免会被人诟病是小品式电影,但闫非和彭大魔也许是目前最会用沈腾和马丽的导演,他们的商业“平衡术”值得国内更多喜剧导演学习。

  电影《抓娃娃》通过其别开生面的故事框架和深远的寓意,激发了大众对教育系统现状的热烈讨论。该片深入探讨了家长如何在激烈的教育竞赛中处理孩子面临的成长挑战,揭示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及对成功认知的偏差。借助引人入胜的剧情,影片不仅揭露了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还唤起观众对家庭教育价值观的深思。

  《抓娃娃》的上映成为了一个触发点,促使社会更加关注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并激励人们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意义。

  影片讲述在西虹市的某个角落,马成钢与春兰夫妇正经历着一段不同寻常的育儿旅程。尽管外界看来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贫困的父亲,辛勤的母亲,破旧的住所,以及那些破碎的梦想。然而,在这个奋力追赶发展脚步的城市里,为何马家似乎被遗忘了呢?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马成钢和春兰不得不每天辛勤劳作,而他们的家几乎空无一物。对他们来说,儿子马继业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小马不负众望,学业成绩优异,性格坚韧,不骄不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小马逐渐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身边的人开始显得越发陌生。

  电影《抓娃娃》通过讽刺的手法,巧妙地揭示了教育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对成绩的过分追求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抓娃娃》这部作品巧妙地将悲剧色彩与讽刺手法结合起来。其中,马成刚和春兰为了孩子的未来,不顾一切地重现自己曾经的贫困成长历程。这种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既触动人心,又不乏讽刺之意。

  观众们在欢笑之余,也不禁反思:这样的教育方法真的恰当吗?这样的生活真的快乐吗?通过其独到的视角,《抓娃娃》揭示了家庭教育中潜藏的荒谬与悲伤,讥讽了那些自以为为孩子铺设成功道路,却可能误导孩子方向的父母。马成刚的种种尝试,尽管荒诞不经,却深藏着对子女未来的深切希望与无奈。他的谎言和所采取的措施,虽然令人发笑,但背后反映的是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的普遍误解与焦虑。

  影片通过精心构建的剧情、角色和冲突,不仅提升了观赏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观众对当前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特别是主人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内心斗争,生动地展示了现行教育体系如何限制个人成长,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教育中更好地重视和发展每位学生的个性与潜力。

  《抓娃娃》以其独到的艺术表现和社会批判力,成功地引导观众关注社会和教育体系中的缺陷,激发了对更加合理、人性化教育环境的追求。

  在现代电影中,家庭教育的主题不断涌现,这些作品不只为观众提供视觉盛宴,更深刻地映照出社会的深层忧虑。在序幕中,答案已经隐约可见:尽管处于艰苦的条件之中,孩子仍然对奶奶表现出孝顺、礼貌和勤劳的态度。

  通过对比,沈腾与富人之间的真相被巧妙地展现出来,特别是通过他们脚的特写镜头——沈腾的脚步稳健,穿着朴素的布鞋;而那位富有的老师则不停地抖动着腿,脚踏昂贵的皮鞋,这一对比鲜明地揭示了他们对待贫穷环境的不同态度。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深入挖掘,这部影片确实有很大的潜力。沈腾的真实身份成谜,观众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可能会接受富人的理念。沈腾所体现的“穷养”理念,就像他本人的行为一样,可能被视为仅仅是为了维持面子。与此同时,物质的缺乏与其他富家子女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似乎使后者的教育方式更受欢迎,而前者的不足之处也被更加突出。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当沈腾那令人惊讶的富有背景被揭露后,再加上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发生,孩子们之间真正的品质差异逐渐显现。这进一步证明了一个跨代的真理:正是对贫穷的深刻理解和本心使沈腾成为了最富有的人,并且培养出了真正优秀的孩子。同时,观众的认知也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反转,打破了之前对物质主义的误解,这正是当今高度物质化的社会中人们常犯的价值观错误。

  影片中呈现的父母形象,往往是对孩子未来抱有极高期待的代表,他们的教养方法—不论是过度严苛还是过分宠溺—都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成长历程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有些剧情描绘了父母对孩子学业成绩的过分关注,而忽略了情感互动与兴趣的培养,引发孩子的反抗或自我贬低。这样的情节触动了众多观众的心,因为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家庭教养中的诸多问题,如父母的不切实际期望、沟通技巧的缺失、对孩子内心感受的忽视等,均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演绎,不仅能唤起人们的共鸣,还能激发公众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反思与改进,旨在提升整个社会的教育品质。

  《抓娃娃》这部作品,以其鲜活的故事情节,向我们展示了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家庭教养中的常见误区。电影巧妙地运用反差喜剧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幽默效果。

  观众在看到孩子们与其他富裕家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时,会感受到一种认知上的错位。例如,富家子弟坐在豪车里对贫困孩子的“同情”,以及这些孩子在日常环境中展现出的“穷精神”受到周围人的“怜悯”。

  影片的第二阶段主要围绕“接班人培养”展开,继第一阶段的精神培养之后,展现了这种精神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保持,避免被社会所扭曲。

  孩子面对小商贩的威胁时,仅以朴素的方式求助,在海底捞门前不断领取免费小吃,引来中产阶级的“同情”,实际上这是他尽力孝顺父母和病重奶奶的表现。由于家境贫寒,孩子不得不捡拾瓶子来补贴家用,同时也要忍受同学的嘲笑,甚至面临偷窃的诱惑。

  电影通过设置贴近现实生活的场景,让孩子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增强了主题与现实的对接度。这不仅激发了观众基于个人经历的反差快感,还让观众意识到沈腾一家的真实处境,使得所有表现出“同情”的人都显得可笑,仿佛置身于网络小说中的龙傲天式体验,将自己代入主人公的角色,享受扮猪吃老虎的快感。然而,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电影主题的深度展现。

  为了追求表面的反差效果,电影过分强育和生活环境的优越性,不愿让孩子真正面对困境,也不提供任何反派占上风的情节。当孩子因平板电脑损坏而受到威胁时,很快就有伪装成农民工的保镖出现解决威胁,平板电脑的损坏看似是教育的一部分,奶奶的病情也显得不真实,甚至连他的食物都来自豪华后厨的“秘密基地”中的精心烹饪。

  在现实生活中,众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成绩给予了过多的重视,却忽略了对其个性与兴趣发展的支持,这与小说中描绘的主人公父母的做法惊人相似。

  这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不惜牺牲孩子的童年乐趣和心理健康。这不仅影响了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更可能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这种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及其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内,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我们总会碰到各式各样的挑战与阻碍。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实施实际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正如饮水者自知其温冷,河流的深浅并不能仅凭老牛或松鼠的描述来判断,小马必须亲自步入河中,亲身感受流水,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渡过河流。

  生命亦是如此,每个人的经历与成长都需亲自体验,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但绝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孩子走完他们的人生旅程。这激励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个性,永不言弃。

  结合具体案例来看,例如一位家长通过与孩子的有效对话成功减轻了孩子的学业压力,这进一步证明了家庭教育中理解、支持和鼓励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当努力营造一个更开放和包容的教育环境,鼓励每个孩子去探索自我,勇于实现个人梦想。同时,也需要在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抓娃娃》这部作品深刻地讽刺了现行的教育体系和家庭教养方式,促使我们重新考虑教育的真正意义。

  它不仅揭露了教育体系中的众多缺陷,还激发了对人性以及个人成长态度的深思。有些家长因担忧孩子过于安逸,不惜制造困难环境,甚至故意营造贫苦假象,刻意创造挑战;另一些家长则钟情于利用每个机会教授英语和数学知识,结果让孩子感到烦躁且对学习产生厌恶;还有的家长被时尚潮流所吸引,忙于追逐各种热门理念和荣誉证书,却未意识到在追求表面的光鲜背后,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导致家庭成员疲惫不堪;更有家长单纯关注分数高低,忽视了与家人的关系以及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各种手段施压,不仅扰乱了孩子的情绪,也给家庭和谐带来了危机。

  电影的叙述手法颇具狡黠。它巧妙地回避了探讨马成钢财富的来源;对贫穷可能孕育出的优良品格背后的逻辑视而不见;对富人动用庞大资源,在公立学校中进行的竞争是否公正保持沉默;仅聚焦于描述富人教育上的失败,试图以这一失败掩盖教育现实中的焦虑和困境。

  通过细致的角色刻画和情节发展,作品揭示了教育过程中对个性的忽略以及对成功定义的狭隘追求。这促使我们深思:真正的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全面成长,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成绩和排名。

  《抓娃娃》引发的讨论不仅限于教育领域,更广泛地涉及到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成长经历,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就的同时,不应忽视情感培养和人格塑造,以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由开心麻花的沈腾、马丽主演,闫非、彭大魔执导的《抓娃娃》上映一周,票房与排片皆已一骑绝尘(5天票房破13亿),被认为是暑期档“救市之作”。

  不同于《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独行月球》等观众熟悉的开心麻花作品,《抓娃娃》并不是一部架空设置的逆袭爽片。影片虽然仍延续了开心麻花善用身份错位等反差制造笑料、包袱的套路,但观众的观影体验很难停留在“笑就完了”的层面。许多人直言这是一部“教育恐怖片”。

  《抓娃娃》讲述了一个反向“鸡娃”的故事,富豪父母“装穷”,通过极端精密的操控,践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理念,希望复刻自己的成功之路,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少评论将《抓娃娃》与《楚门的世界》比较,但前者只有对孩子人生的操控,却无法在谎言被揭穿时更进一步,质疑、批判只能点到为止。当儿子马继业真实的脸和监控室墙上的海报图像重叠,他的委屈、愤怒全部爆发,父亲沈腾只能跟在后面干涩的笑、尴尬地追、强词夺理地辩驳。但喜剧无法承受这些情绪,不能展现父子反目。这种“不能”恰恰映射出真实的东亚人生:儿女怎么忍心真的责怪“为你好”的父母呢?带着那点儿童年阴影走自己的路,回家吃饭,还是整整齐齐一家人。

  电影中,马成钢(沈腾饰)为了培养接管自家企业的富二代,采用“穷养”策略,以全员NPC(Non-Player Character,指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的形式,为儿子马继业(童年肖帛辰 饰)从小创造24小时沉浸式学习环境。

  陋室中卧病在床的奶奶(萨日娜饰),是著有《送你一个大孝子》的教育专家李老师;母亲春兰(马丽饰)看似忙进忙出洗衣做饭,幕后都有团队精心打理;上学路上“偶遇”的外国人,是为了陪继业练习英语口语的外教(且对话只能按课本上的来);从数学题与钢琴曲,到书法和物理常识,各司其职的“邻居们”是一整套名师班底……

  将马继业的生活形容为东北版“楚门的世界”其实不尽准确,因为他的人生安排并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被观看”,而是有更明确的目的与功利性:考上清北大学工商管理系,作为品学兼优的大孝子继承家业。

  在这个被搭建的苦难世界中,马继业父母兼具两重身份。作为不甚尽责的演员,他们一边紧盯来探望的外公外婆,谨防二老暴露巨富身份,悄悄给孩子塞钱,一边“偷感很足”地假装外出打工,实则坐上豪车,前往别墅继续短暂的奢靡,再苦不能苦自己;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他们既能随手取阅儿子的私密日记,从中反推其一举一动的蛛丝马迹,又能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不时给儿子布置道德考验,再透过监视器检阅他的反应,以此审视教育成效。

  如何忍心?恰恰是以爱之名。最典型的一场戏,是马继业辜负了父亲的信任,用全家人的积蓄买了平板电脑,本想试用7天就还回去,却被父亲设计,导致无法退货,只好捡瓶子攒钱,为自己闯的祸买单。

  父亲引导他去足球场,斥资包场让儿子在空塑料瓶的海洋做一场发财的美梦,全家人拿着瓶子你追我赶。但这般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背后仍是培养儿子企业家思维的“良苦用心”,皆是幻影,让人不寒而栗。真实世界里的清洁工看见这一家,说出了大实话:“没点儿家底,连瓶子都捡不着。”

  对儿子因捡瓶子被同学看不起甚至霸凌,母亲春兰不是没有过反抗,但发泄一通之后,在丈夫献上的爱马仕手袋面前,又能屈能伸地选择缄口不提。在“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的信息差中,笑料百出之余,也让人对被蒙在鼓里又满眼清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小小继业,感到被玩弄的憋屈。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以“差序格局”形容社会关系结构,指家家户户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划出一个圈,这个圈子的大小依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的一圈圈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在“西虹市宇宙”中,马成钢以其无敌首富地位,即背后的财力与权力,将这个圈子推得无远弗届。马继业如此一天天长大,直至青春期,他(史彭元 饰)就算心中起疑,都难以归因,只能在政治公开课上,老师讲到“物质决定意识”时,情绪爆发地追问,是否存在外星人或神秘力量,暗中操控命运中的一切。

  最讽刺的是,就连这节课,都是教师评优升职摆拍的一环。尽管声称“公开课就跟平时一样”,热烈的课堂气氛下,每个学生都被分配好举手回答提问的台词,只有局外人马继业身份扭转,成为这份心照不宣的唯一破坏者。当马成钢苦心孤诣地为儿子搭建其“身边即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以外看似正常的人,哪怕在学校这个本该传道授业解惑的单纯场所,也在汲汲名利的有意无意间,竭尽所能地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戏中戏。

  心理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有云,“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在马成钢的戏台上最可悲的一点,是马继业的人生不被允许其他可能性。

  就连偶然发现的长跑兴趣,都是苦难教育下每天跑5公里上下学的意外收获。作为亿万身家的接班少爷,为了断绝继业的杂念,在“为你好”的名义下,马成钢大手一挥,精心为儿子设计了一场“不能从事竞技体育但不影响日常生活”的疾病,又重金安排与儿子有早恋萌芽的女生转学。由此,自古华山一条路,基于心中亏欠,继业回家后的消遣也变成“我想学会儿习”。

  除了学习,一律免谈。当扮演卧床十年的奶奶的李老师被继业看到打篮球,不慎穿帮,只能被迫“下线”。葬礼上,只有继业在真正悲伤,其他人都仅仅心系如何把戏演好掩盖真相,对他的声声悲泣置若罔闻。退一步说,就连继业哀恸的来源,那些从小到大与奶奶有关的记忆,也都是被事先设置的、满口孝道的苦情洗脑。而作为这一切的助纣为虐者,反倒是这位“首席教育官”李老师最先真情流露,难以自控地“诈尸”回应假孙子的呼喊,亲生父母则一派漠然,手忙脚乱地只想把李老师推走,以免二次穿帮。

  毕竟,在两位叱咤商界的成功人士眼中,“抓娃娃”重心早不在后二字,而在于“抓”。抓的是接棒人计划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也是各位专家所分析的,继业的身体与心理数据、言谈举止与微表情。各项指标再以分数为量化,所以模拟考期间,父母一次次如赌徒般忐忑又贪婪地揭晓试卷,对着节节攀升的成绩欣喜若狂。

  说到底,儿子不过是这套标准化流水线的终端成品,就连他身上最引以为傲的懂事、孝顺以及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信,也是被精心筛选后耳濡目染的品格,只需临门一脚考上清北,就可证明马成钢当初的决策正确,为这些年来的自我感动一锤定音。

  直至马继业借高考提前离场,以一张白卷对父亲实现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回击,电影前一个多小时的荒诞与奇幻终于接上了地气。真相大白,信任破产,在灯火通明、专家云集的地下室,他沉痛而冷静地质问父母,“墙上没有你们的照片,你们是哪两位老师?”

  更残酷的是,马成钢到最后一刻都未曾低头,“你以为你被操控,你不也在操控我们的人生?你个幸运儿你还委屈上了”,他言之凿凿地以长篇说教痛陈自己为教育儿子所受的苦。如此典型的东亚式家长,认错难于上青天,看着儿子远走的背影,拾起父爱的脸孔重新问上一句“晚上还回来吃饭吗?”已是最大让步。就像藉此,往事种种都可一笔勾销。

  “认真你就输了”,故事结局回归开心麻花常见的合家欢调性。马继业复读再战,取得高分但选择体校。高分是父亲的培养,志愿是自己的选择。但是,在跑步的赛场上,他还是忍不住地捡起其他队员随手丢下的空塑料瓶,这个有些可爱又有些古怪的无心之举被母亲轻描淡写地说成“童年阴影”。套用《独行月球》的设定,可能只有平行宇宙的他会明白,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除了马成钢与马继业“相爱相杀”的父子关系,《抓娃娃》中着墨不多的大儿子马大俊(张子栋 饰,马成钢与前妻所生),也披着“傻人有傻福”的外衣,为电影点出另一重意味深长的闲笔。

  马大俊是“被练废了的大号”,爹不管娘不要。从小的锦衣玉食让他高考总分98,靠父亲的百万建校费送去外国念书还是学无所成。因为把“老大徒伤悲”的“徒”字认成了“走”,他痛心疾首地在父亲面前刷存在感,“怎么就不能是老二走伤悲呢”?

  他的登场,没有手持“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逆袭剧本,相反,他发自内心爱着同父异母、又明显极被偏爱的弟弟。他千方百计把捡瓶子的继业骗去酒店,只为编个借口给弟弟洗个澡、塞点钱;弟弟高考之际玩失踪,哪怕亲生父亲都怀疑他是绑架的幕后元凶,只有继母维护他说“大俊做不出这事儿”,他仍在事后毫无芥蒂,高高兴兴地举着“永不放气(弃)”手幅,在运动场边替弟弟呐喊加油;甚至看似黑化后,他咬牙切齿的目标“登顶”,也不是扫除障碍继承家业,而是苦苦健身,默默贯彻父亲的那句“想锻炼就去健身房”,字面意义地登上珠穆朗玛峰之顶。

  滑稽吗?也不尽然。如果说马继业以高考交白卷做出的反击,是“被偏爱的永远有有恃无恐”,反观马大俊,则亲手扼杀了那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从一开始就深知自己不是被众人托举的那个孩子,他不是没有努力过。而在反复不获父亲信任后,在父亲的保安为了给继业圆谎将他按倒在地后,他也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他在登上珠峰的一刻尽情高喊,“老马,我不需要你瞧得起我了”——马成钢嘱咐大俊人前不要叫他爸爸,“老马”的称呼在人后也习惯成自然。对父爱的期盼,终究转化为“君子求诸己”的自洽,扶不起的阿斗还是跌跌撞撞地长成了让自己满意的大人。能不在意他人眼光地爱己爱人,没有怨怼,不可谓不易。

  个中需要多少艰辛的自我调节呢?《抓娃娃》未曾展开。这倒是想起今年的港产片《年少日记》,同样是学渣哥哥与学霸弟弟,在暴君父亲的两极对待下,小学未毕业的哥哥考试后堕楼身亡,为这个富庶之家蒙上永难抹去的阴影。然而,一死固易,独活更难。相较于始终肩负家族使命的马继业,从来不被过问的败家子马大俊,他没心没肺的笑容所掩饰的,也许才是真正荆棘丛生、不足为外人道的东亚式成长路。

  该片以一对富豪夫妻对孩子进行极端“苦难式教育”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喜剧的形式深入探讨了社会热议的家庭教育方式,揭示了一味制造苦难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

  电影不仅延续了开心麻花一贯的搞笑风格,更在欢笑之余引发观众对“中式家庭教育”悲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性、自由与成长边界的探讨。

  《抓娃娃》这个名字寓意深刻,既表达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又隐喻了孩子如同娃娃机中的玩偶,任由父母摆弄的现实。

  作为今年暑期档最火的电影,它无疑触动了很多人的内心,提醒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线苦难教育,真的值得推崇吗?

  他们认为,通过人为地为孩子制造苦难和挫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使其变得更加坚强和上进。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值得推崇吗?电影《抓娃娃》便以喜剧的形式,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影片中,富豪夫妻马成钢和妻子为了让儿子马继业成为优秀的继承者,采取了极端的“苦难式教育”。

  他们将孩子从豪华别墅搬进破旧的平房,与“奶奶”一起生活,以此让孩子体验贫困和艰辛。

  这种教育方式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孩子陷入了自卑和自我怀疑的深渊,成为成长道路上的沉重负担。

  被苦难笼罩的童年,让马继业形成了自卑、内敛的性格。他面对同学的欺凌不敢反抗,面对父母的期望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选择了顺从,放弃了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体育事业,而选择了父母所期待的经管专业。

  这样的教育结果,显然与父母的初衷大相径庭,不仅消磨了孩子对生活的热情,还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过早地让孩子承受超出承受能力的苦难和挫折,会给他们带来孤独、疏离等负面情绪,加重心理负担,甚至对人格形成和认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应该依靠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与支持,而非依靠苦难来磨炼他们的意志。

  “苦难就是苦难,它本身并不会带来成功。我们不应该追求苦难,而是在无法避开苦难时,学会从中汲取力量。”

  真正的“吃苦式教育”并不是要让孩子去硬吃那些本不必要的苦,而是在他们遇到切身的难题时,教会他们如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我们常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这份期望一旦过度,就会变成孩子肩上的重担。

  电影中,马成钢夫妇虽然表面上是在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和奋斗精神,但实则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规划着儿子的人生。

  教育的本质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吃苦受累,如果总是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抓住”孩子的未来,就会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与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学会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与支持,让他们在自由与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帮助孩子找到觉察自我,了解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去尝试、去犯错。

  就像电影中的马继业,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情,那一刻的喜悦和成就感,是任何外部强加的目标都不能比拟的。

  现实中教育的问题多多,这部影片以戏剧化、极端化的例子带领观众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反思与剖析。

  不管怎么抓,都不能只把娃娃当娃娃,要把娃娃也要作为一个人、一个正常的人。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能包办代替,都要做一个守望者,不要做干涉者。

  家庭教育要更加侧重孩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方面的培育,这个是管孩子终生的。这方面的教育,家长要做好自己的示范,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在这条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风雨、坎坷,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爱的心,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和支持孩子,他们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敢地走向未来。

  《抓娃娃》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误区与挣扎,更让我们明白了爱的真谛——在于引导而非强加。

  作为开心麻花的又一部力作,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喜剧电影《抓娃娃》成为了暑期档目前排片量第一的“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抓娃娃》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电影,能够给人们带去欢声笑语。但在我看来,《抓娃娃》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喜剧片,还是一部有着深厚寓意、反映着社会现实的讽刺片,也是一部对家长、孩子都有着思考意义的教育片。借助喜剧片的外壳、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来演绎讽刺的灰色内核并输出自身的观点一直以来都是开心麻花的常用电影手法。《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等等电影,都是喜剧的外壳包裹着讽刺的内容。这么做的好处,一方面能够扩大受众面。对于儿童和只想放松的成年人来说,这些电影有着大量喜剧元素和架空幻想,不仅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笑点,获得最纯粹的快乐,也能够通过虚构的故事背景,满足观众的美好向往。例如,当年红极一时的《西虹市首富》就通过沈腾饰演的“

  ”角色,满足了平凡大众所幻想的“一夜暴富”梦。而对于想要从电影中寻找思想的人和专业影评家来说,开心麻花的这些电影无一例外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意涵,通过夸大现实、倒转现实,为电影增添了讽刺内核。例如《李茶的姑妈》,就生动描绘了一群追名逐利、以身上位,想吃富婆“软饭”的“懒汉”形象,讽刺着拜金的社会现实。回到《抓娃娃》故事本身,如果说《西虹市首富》是构建了一个实现财富自由、人人都为之向往的“

  ”(Utopia),那么《抓娃娃》就构建的是一个生活在陋室之下的“敌托邦”(Dystopia)。乌托邦是一个虚构的美好世界,人人平等,不用为生计发愁,每个人都能好好生活;敌托邦则是乌托邦的反面。敌托邦社会中,每个人都受到监视,人的本性遭到压抑,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压迫。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就描绘了一个在“老大哥”监视下,人人自危的“敌托邦”。从背景架构和世界线上来说,《抓娃娃》与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楚门的世界》中,楚门所生活的地方,其实是电视剧公司搭建的一个巨大的摄制场,他从小就生活在“

  ”之中。《抓娃娃》也是如此,主角马继业从小也被演员环绕。“奶奶”是李老师假扮的,院子里的邻居都是请来的专家教授所充当的演员。马继业也从小生活在“剧场”之中。但是,《抓娃娃》又不同于《楚门的世界》。《楚门的世界》是完全虚假的,楚门不论走到哪里,都被监控室里的“

  ”监视着,他所接触的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演员。马继业不一样,他的生活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假的。他的奶奶是虚假的,但父母又是真实的;他的邻居、路上碰见的外国人都是虚假的,但学校里的同学、老师又都是真实的。对于楚门来说,他的世界是完全虚假的,要么彻底逃出,要么完全沉溺其中,只有两种选择。但对于马继业来说,这样一个虚实交错的世界,比楚门的世界更加复杂。一方面,马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有着自己的思想,不可能永远陷于剧本之中;另一方面,由沈腾和马丽饰演的父母又是真实的父母,马继业也不可能像楚门一样,不管不顾地彻底从中脱身。因此,马继业才会产生烦恼。高中的马继业在政治课上和肖央饰演的政治老师展开了大辩论,争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就是马继业的烦恼。他长大了,开始感觉到身边存在着虚假的现实,但同时,父母对马继业的爱又是真实的,让他不知所措。最终,马继业选择快刀斩乱麻,自导自演了一场戏,直接揭开了电影的真相。

  从电影细节上来说,《抓娃娃》这部电影有着许多细微的隐喻与小彩蛋。首先,《抓娃娃》的电影片名就很耐人寻味。电影结尾中,沈腾的一句话让人寻思良久:“

  ”。《抓娃娃》表面上是父母抓着孩子的人生,但实际上,孩子也反过来控制了父母乃至其他人的人生。沈腾和马丽本来也能享受物质生活,但他们为了培养孩子,也不得不居于陋室之中,每天为孩子忧心忡忡。此外,我认为《抓娃娃》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

  ”用通俗的术语来说就是玩娃娃机,就是“抽奖”。很多人都玩过娃娃机,控制摇杆来抓取自己想要的娃娃。电影中,沈腾和马丽也是如此。沈腾想要的娃娃,是毕业于清北大学,能够继承家业的娃娃。但是,大儿子马大俊在沈腾的视野里就是一个“废柴”,承担不了继承家业的大任。于是,“大号练废了”,沈腾就开始练小号,重新抓一个娃娃。因此又生了小儿子马继业,试图抽一个能上清北大学的头奖。为了达成目的,沈腾才有了电影中的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骚操作”。但是,马继业最终也没有让沈腾彻底如愿。在电影的结尾,沈腾对马丽说,要给马继业一个礼物作为补偿,那就是给他生一个弟弟妹妹。这既可以看作是导演想要活跃氛围的无心之语,也可以看成是沈腾最真实的内心流露。“马继业”这个号还是不如我意,我还想再开一个号、再抽一个娃娃,上了清北大学工商管理系,最后继承家业。从《抓娃娃》的电影英文名也可以看出导演的用意。电影的英文名是“successor”

  “成功者”。对于沈腾和马丽来说,成功者就是上了清北大学工商管理系的小孩。沈腾和马丽饰演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大家长的真实写照。电影既刻画了大家长的行为,也展现了大家长的思想。电影中沈腾和马丽睡前读书,但却是在演戏,把手机藏在书后,营造虚假的读书氛围;马继业天天受苦,沈腾和马丽却偷偷出去潇洒。现实也是如此,许多家长让孩子多阅读,自己却在玩手机;孩子去上补习班,家长出去打麻将。电影中还有很多小的讽刺细节。例如,开头贾冰饰演的老板和丁老师就展现出了有钱人对于“

  ”的“蔑视”。学校是个小社会,同学之间也攀比,老师也攀比,也无怪乎马继业捡瓶子会被嘲笑。沈腾在体育馆包场演戏,环卫工吐槽“没点关系连瓶子都捡不着”,反映着人情社会、关系社会、金钱社会。李老师活人办葬礼,葬礼本来是悲伤的,但是电影却营造了喜剧的氛围,让人捧腹大笑,同时也感到荒谬至极。专家将马继业的培养量化成六维图,把孩子的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复杂的成长过程简单化成数据,就跟玩游戏一样比拼数值,暗示现在的家长喜欢比较孩子的证书、分数等量化标准。这些小细节,都是电影对于社会现实的细微写照。可以说,导演对于当下的社会,有着极为深入的观察与思考。作为电影,《抓娃娃》也少不了传统的彩蛋环节。电影中的许多地方都在“

  ”或致敬。例如开头,贾冰的儿子叫贾启强,就是在玩《狂飙》的梗。《狂飙》中的主角叫高启强,而贾冰也在《狂飙》中饰演了角色徐江。于是导演将贾冰的姓和主角高启强结合了起来。还有,沈腾和马丽坐车时,司机上车方式也很有意思,直接从车窗跳进了驾驶位。这其实是在致敬许多港片中的经典动作——跳车窗。例如《高压线》中,乌鸦哥张耀扬就跳车窗上车;《黑社会2》中,东莞仔林家栋也通过跳车窗方式上车。站在上帝视角来看,《抓娃娃》的本质还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有钱才能演出这么一场戏。对于有钱的沈腾和马丽来说,这就是体验生活,是一场笑料,马继业随时有能力从这种现实中脱离出来,马丽多次发脾气要跟儿子摊牌就是证明。他有退路可走。但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这就是生活,他们不可能从节省水费、上早市等现实中脱离出来。他们没有退路可言。这是电影背后的现实心酸。

  但导演还是没有过份展现这种心酸的现实,相反,电影还是秉持着满满正能量,在情节的设置上做到了“

  ”。马继业受到监控的生活并不是他自己选择的,因此,他最终还是追随了自己的本心,去上体育大学。作为父母,沈腾和马丽也没有再干涉儿子,而是选择了尊重,顺其自然。当马继业进入地下监控室后,监控室响起了巨大的警报,意味着马继业未来的生活将发生巨大改变。而当马继业走出地下室的那一刻,外面阳光明媚,孩子们在自由的嬉戏玩耍,也意味着马继业之后将走向自由,迎来更光明的人生,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沈腾向儿子喊出“

  ”那一句时,就已经表明他们作为父母,接受了儿子自由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一只雄鹰在天空翱翔,意味着马继业和马大俊两兄弟,可以真正做回自己。最终马继业虽然考了705分的超好成绩,但是没有去清北,而是追随了自己的儿时梦想,回归了本心。马继业跑马拉松时,马大俊也在为他加油打气,意味着兄弟二人的和好。马继业还是改不了捡瓶子的习惯,为电影增加了喜剧诙谐的气氛。大儿子马大俊也成功登顶珠峰,真的掌控了自己的人生。“老马,我不需要你瞧得起我了!

  马大俊在珠峰顶高喊的这一句话,我认为是全电影的核心观点之一。这让我想起了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虽然论述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我认为将其用在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青年人的未来选择息息相关。在电影中,有一个地方值得讨论。最终马继业是以705分的超高分数考进的体育大学。按常理,这个分数在现实中就是一省状元的存在,清华北大可以随便选择。因此,不光是家长,许多看电影的年轻人也会对此感到困惑和不解,认为马继业没有必要为了体育的理想而浪费了高考分数。青年人到底应该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选择,随波逐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还是应该坚持初心,不去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我行我素,全力实现梦想。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家长代表着现实,孩子代表着梦想。这一对矛盾谁也战胜不了谁,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像马继业和肖央在政治课上辩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样,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之中成长的。青春的选择没有对与错,家长与孩子都在现实与梦想的矛盾之中不断长大。家长会在现实的重担之下,看到梦想的曙光;孩子也会在梦想的陪伴之下,理解现实的不易。

  最终,《抓娃娃》给出了它所认为的答案:不要把小鸟困在笼子里,要让雄鹰自由翱翔。马继业和马大俊兄弟,如同画在高考答题卡上的雄鹰一样,选择追随自己最初的梦想,不惧他人的眼光,茁壮成长。

  我们尊重原创,好的资料也值得我们推荐。出于学生学习与同行交流,我们采用了部分微信公众号、QQ语文群及其他免费网络资源。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处理,谢谢!发布文章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