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后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建议”收悉,经商全国妇联、民政部、共青团中央,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近年来,教育部、全国妇联、民政部、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围绕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教育部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指导推动学校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促使家长协助配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特别关心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

  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全国妇联、教育部印发《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全国妇联编发《儿童家庭德育指导手册》,指导各级妇联依托28.9万个儿童之家、36.3万所社区家长学校,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提升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意识能力。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协同加强“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建设,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自2019年以来,全国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保护儿童安全携手共同成长”暑期儿童关爱服务和“把爱带回家”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各类志愿者走进村和社区开展关爱服务。截至2021年2月,共动员志愿者594.7万名,结对帮扶留守孤困儿童369.8万名,受益儿童和家长3632.6万人次。

  近年来,民政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出台《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2020年,民政部组织启动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针对村(居)儿童主任如何履职、儿童监护人监护职责、儿童安全自护等开展宣讲。2020年5月30日首次启动,40万儿童主任在线接受培训。目前省级层面已组织100余场次,市级层面2000余场次,县级层面近1万场次,乡镇(街道)层面3万余场次,村(居)层面18万余场次。

  共青团中央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深化“情暖童心”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程,推进“童心港湾”建设,由来自本村、熟悉乡情的“童伴妈妈”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帮扶。依托推动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倡导未成年人优先、特殊保护的理念。加强对各级团干部的培训,动员青年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工等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普通中小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切实把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印发《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实施途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召开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推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和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等重点开展“开学第一课”“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新时代好少年”“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良好育人效果的德育品牌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引导。

  指导各地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等,进一步提高中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推动学习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自2004年以来,持续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坚持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以文化人,推动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2021年组织开展“少年工匠心向党青春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截至目前中职学生近1600万人次参与。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大力提升法治教育系统化和科学化水平。印发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均开设法治教育相关必修课程。坚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持续开展法治教育有关活动。推动各级各类社区教育机构,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广泛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

  共青团中央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社会化动员优势,广泛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三下乡”“返家乡”、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生态环保等活动,实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知行计划,面向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建立阳光向上的心理,筑牢奋斗成就事业的思想根基。

  教育部始终坚持把做好控辍保学、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多次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建立辍学数据比对核查机制,完善全国控辍保学工作台账管理平台,落实台账月报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开展专项行动。出台《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不断健全联控联保、精准控辍等长效机制。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多措并举加大劝返复学力度,落实分类安置措施,加强教育关爱帮扶,确保辍学学生能“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截至2020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20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历史性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习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职业教育转移支付资金477.87亿元,比2020年增加22亿元,增长4.93%。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并明确了“完善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机制”的工作要求。教育部办公厅等14部门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教职成厅〔2019〕5号),将积极开展面向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作为重要工作举措。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有关工作。一是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完善家校联系沟通机制,密切关注学生情况,协同做好学生教育管理。继续深化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强化家长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意识,常态化开展寒暑假期和日常关爱。二是持续深入推动各地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拓展德育活动途径,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教育建设水平。三是持续强化控辍保学工作,督促各地不断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加强动态监测,强化日常控辍管理,巩固拓展控辍保学成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四是贯彻习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部署,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坚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会同财政部完善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