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日,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新形势下民办幼儿园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了《2023年中国托幼一体化及幼儿园办托育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

  发布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吴薛松(右)《托育研究员》创始人、主编 陈大涛(左)

  《研究报告》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委会、托育研究员、托幼瞭望联合编制,系统调研和整理了幼儿园办托育的各方面资料与情况,首次对全国“幼儿园办托育”、“托幼一体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为广大幼教和托育从业者提供参考。

  《托育研究员》主编陈大涛受到全体编委的委托,讲解了本次《研究报告》编制的背景、目录结构和核心内容,并基于《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托幼一体发展、幼儿园办托育提出建设性建议。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正式发布,开启托育发展新时代。《意见》提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为幼儿园延伸发展婴幼儿托育提供了新路径,自此,许多幼儿园开始了办托班、发展托幼一体化的探索之路。

  近几年来,新生人口数量不断下滑,伴随幼教行业结构与格局的不断调整,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的生存发展面临全新挑战,为了应对变化,探索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加入了办托班和发展托育的行列。

  由于幼教与新托育的理念不尽相同,二者的服务对象、服务模式、发展模型存在很大区别,如何有效的将托班与幼儿班进行整合发展,如何利用幼儿园既有生源为托班服务赋能,如何通过发展托班促进幼儿园生源的稳定和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每一个幼教投资人和园长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在广大幼儿园办托班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优秀案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伴随着许多失败和阵痛。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生源形势和行业发展态势,开托班成为幼教大趋势,而怎样办好托班并真正实现托幼一体化的有序发展,也成为摆在幼教人(尤其是民办幼教人)面前的大难题,亟需经验参考借鉴。

  为深入了解广大幼儿园在过去四年里“办托育”“发展托幼一体化”的实际情况、实践成果、经验教训、发展需求与前景预期,推广优秀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更多想办托育的幼教人探清道路与方向,我们发起调研,并编制了《2023年中国托幼一体化及幼儿园办托育研究报告》。

  详实的数据,多维度的阐述和分析,来自一线的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政策的摘编等,报告的内容丰富、分析全面,可以为幼儿园办托育提供充分的参考价值。

  自2016年新出生人口达到高峰后,近几年数据持续减少,累计减少830万人,2022年新出生人口数只有2016年的53.53%,跌幅近半。

  2022年,当年的三年累积出生人口(2020-2022)数为3218万人,比当年度实际在园幼儿数(4627.55万)少了1400万,存量生源大幅度少于在园人数。随着“延期影响效应”,可以预估,在2023-2025年期间,幼儿园的在园人数将持续下滑且降幅较大。

  因此,幼儿园如果继续坚持只招收3-6岁的孩子,将出现严重的“招生难”问题。扩展生源范围、降低招生年龄,是必然选择。

  如果将招生生源延伸到2-3岁的孩子,根据2022年“四年累积出生人口数”来测算,可以确保幼儿园在未来几年内的生源不出现大幅度下降,得以维持现有经营规模。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的不断提升,在园幼儿数量也节节攀升,至2020年达到阶段最高峰,为4818万人。2021年起,尽管入园率继续提升,但在园幼儿人数却开始下降,经过连续两年的下滑,2022年在园幼儿人数仅有4627.55人,回落到2017年的数量水平。

  影响幼儿园生源变动的,有两个重要因素,入园人数、离园人数,一进一出,才能保持园所生源和规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年度净留存人数”(当年入园人数-当年离园人数)可以来评估幼儿园的生源压力。自2011年以来,幼儿园年度净留存人数虽然总量依然较大,但整体处于逐年减少和缩减的趋势,表明幼儿园生源的扩张发展正在放缓。2019年,该指标首次出现负值,意味着当年开始,幼儿园生源“入不敷出”,2021年的净留存人数大幅减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将直接带来班级减少、园所规模缩小等不利影响。

  按园所整体测算,每所园的平均在园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2年最高峰的203.4人/园,降至2022年的164.0人/园,降幅达19.4%。这意味着,与十年前相比,现在幼儿园的平均规模,只有之前最高峰时期的80.6%,园所的规模,正在萎缩。

  随着新出生人口下降带来的总生源萎缩,公办园和民办园,均承受着生源带来的巨大压力,需要采取更有有效方法,争取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在教育部的学前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中,包括“2岁及以下”幼儿人数。梳理近十年的托班幼儿人数,入园人数最多的年份是2012年,为1295839人。

  自2012年以来,幼儿园托班入园人数逐渐减少,数量存在起伏,到2020年,当年托班入园幼儿人数为748124人,仅有最高峰时期的57.7%。

  横向比较,在同一年度内,民办园招收的托班人数最多(平均在70%),其次是教育部门办园的托班人数也较多(平均在20%)。民办园、教育部门办园这两类园所,是办托班的主力军。

  跨年度纵向对比,近三年来,在托班领域,虽然民办园依然是收托主力,但比例在下降,公办园的托班占比正在稳步提升。

  托班在园人数占总在园人数的比例,在1%-4%之间变动,最高占比4.46%,在2011年。最低占比1.16%,在2021年。近十年平均占比2.66%,整体比例极低。

  换个角度,这也意味着,在当前3-6岁幼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幼儿园托班具有很大的上升发展空间。

  截止2023年6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信息公示平台中,共查询到全国备案托育机构数量为26113 家。

  根据数据分析,截止2023年4月末,在国家卫健委于“托育机构信息公示平台”,共有24959家机构完成备案。其中,“机构注册登记名称”含有“幼儿园”相关关键词的,有10808家机构,占托育机构总量的43.30%。

  幼儿园类型机构大规模参与举办托育服务,是托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近半数。

  截止4月,已在卫健委备案的“幼儿园”类型托育机构共有10808家,从地区分布来看,浙江省最多,高达3892家,占该类型机构总量的36.01%。其次是河北与山东较多,均超过1000家。数量最多的前三个省份,机构数量占总比的63.9%。

  分年度来对比,幼儿园类型机构数量占当年度托育机构备案总数量的比例,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幼儿园类型机构在托育机构的占比值逐年上升,到2022年的占比已超过一半(52.66%)。2023年截止4月的数据显示,占比也已达到47.53%。幼儿园已越来越成为办托育的主力。

  幼儿园类型托育机构的举办方式多种多样,有民办非+新增主体,有幼儿园公司+增加营业范围,有公办园+增加营业范围,也有许多地方直接可以举办,举例:

  在备案托育机构中,有一类机构数量庞大,其备案名称统一为“XXX幼儿园托育部”,该类机构绝大多数位于浙江省。

  从数据看,浙江省已备案的托育机构总数为5173家,其中“幼儿园托育部”有3874家,占浙江全省登记机构总量的74.9%。浙江“幼儿园托育部”数量占全国幼儿园类型托育机构总量的35.84%,占全国托育机构总数量的15.52%,总数量和总占比均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浙江省教育和卫健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有力推动。2022年2月,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浙江省开设托班幼儿园登记工作的通知》,对幼儿园办托班进行了统一部署,促进了浙江幼儿园托班的大发展。

  备案数据中,有一类机构很独特,他们的登记注册名称统一是“XXX托育幼儿园”。此类机构目前共有49家,主要位于安徽,集中在安徽省淮南市。

  这样将托育和幼儿园融合到一个法人主体中进行联合管理的模式,在已有的案例中十分创新。从机构运营角度,这样可以减少合规成本,便利于日常工作开展,从组织结构上也真正有利于“托幼一体化”的发展和实现。

  本次调研题量较大,超过60组,分为选择、填空和问答,内容涉及幼儿园和托班运营的各个方面。

  参与调研机构平均填表耗时为18.9分钟(最长耗时超过1小时),对本次调研表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平均评分为8.94分(50.8%的机构给出了满分10分的评价)。

  共有来自26个省份的机构参与了本次调研。感谢参与调研的所有机构,你们的认真填报,给行业分享了真实的第一手宝贵经验。

  根据调研情况显示,被调研机构周边1公里范围内,平均有6.6家其他幼儿园。其中,民办园有4.2家,公办园有2.4家。幼儿园覆盖密度大,“扎堆”存在。

  自2021年以来,参调园所感受到的竞争也很激烈。84.43%的园所认为竞争非常激烈,仅有15.6%的园所认为竞争很少或和以前相比差不多。

  参调机构认为,幼儿园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或问题中,“不断降低的生育率带来持续冲击”导致的生源下滑是首要问题。其次,同业竞争压力,公办园对民办园的相对发展优势,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在参加调研的机构中,有56.64%的幼儿园已经开办了托育,并正常运营,有32.7%的机构正在筹备或计划。

  截止本学期初,已开托班的幼儿园中,平均每所园开办了1.9个托班。从开班数量分布来看,80%的园所,只开了1-2个托班。

  现有托班的在园人数方面,各机构托班平均在园人数为32.2人。从人数分布情况看,43.10%的机构托班人数在20人以内,41.38%的机构托班人数在20-40之间。仅有8.62%的机构托班人数达到60人以上。

  托班的孩子,平均在托班就读的总时间也不长。33.3%的孩子在托班就读7-9个月,25.4%的孩子就读4-6个月。仅有14.3%的孩子能在托班超过一年以上。

  参调园所的数据显示,托班婴幼儿学员主要的来源是“面向社会新招生”(占比41.1%),其余两个主要渠道是幼儿园在读孩子的弟弟妹妹和家长转介绍。

  参调机构认为,周边家长对0-3岁孩子“托育”和“托班”的了解和接受度处于“一般了解和能够接受”状态,占比63.9%。客观来讲,经过近几年政策、社会、机构的共同推动,家长们对托育的认知和了解正在不断提升。家长意识的提升,对托班发展有利。

  潜在意向家长(有意向入园)对托班最关注的是“服务质量”,其次是师资质量、价格和距离。

  对孩子在园的养育照护工作(根据《保育指导大纲》进行分类),家长最关心的项目首先是“生活照护与卫生习惯养成”,其次是喂养、语言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这些是孩子在0-3岁阶段身心成长的重要基础。

  托育与幼儿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托育是保育和照护为主,幼儿教育是保教结合、侧重教育。

  65.87%的机构反馈,幼儿园办托班,需要当地教育部门的批准,批准后才能办。

  55.73%的机构反馈,幼儿园办托班,需要向卫健委(局)备案,备案后才能招生。

  这说明在许多地方(至少在调研机构所在地区),对幼儿园办托班存在一定的政策管控措施。由于各地的政策差异,想要规范化办托班的幼儿园,需要先在当地教育部门、卫健部门两个单位咨询清楚,确保托班的发展满足合规要求。

  幼儿园托班现阶段经营,面临的困难或问题有许多。参调机构认为首要问题是入托意愿低,叠加低生育率的双重影响。其次,招生困难、同业竞争也是重要的因素。

  参加调研的机构对托班和托育未来的发展的也进行了展望,关于发展模式,23.61%的参调机构认为未来生命力最强的托育类型是“幼儿园延伸办托育(托幼一体化)”,其次有优势的是民办社区托育和公办普惠托育。

  在这个板块,我们也调研了幼儿园近五年来生源变化情况、托班收费标准、托班对幼儿园生源的贡献率等项目,欢迎大家参阅全文,交流探讨。

  在政策板块,我们分别摘编了全国、各省份对幼儿园办托班的鼓励支持政策,并全文摘编了近3年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出台的幼儿园托班直接管理政策。通过政策,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通性,了解大政策的导向和趋势,为自己园所的托班建设、托幼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引与参考。

  在报告中,我们展示了一部分已征集的案例。我们将长期面向全国幼儿园征集幼儿园“办托班”“办托育”的案例,并专门集成为案例集,持续更新,供行业同仁交流学习。

  欢迎各地幼儿园继续分享自己办托班的优秀经验和实践方法,共同促进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案例提交和分享,敬请关注“托育研究员”微信公众号,与我们联系。

  幼儿园开办托班,延伸托育服务,既是落实国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政策的内在要求,也是新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幼儿园发展的现实需要。幼儿园要做好托幼一体化的工作,需要政府、园所、社会多方的合力。

  目前,托育和学前教育分属卫健、教育部门业务管理,幼儿园开设托班,涉及跨部门的管理与业务衔接,仅靠幼儿园自身的力量难以协调与处理。因此,为了支持幼儿园办托班,需要在机制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1.加强协同管理。加强教育和卫健委等部门间的协同,明确幼儿园办托班的管理权属问题,明确幼儿园托班是否需要审批、是否需要单独注册(或增加业务范围)、是否需要备案、相应的审批和管理部门,以及日常业务的指导管理方式。在这一点上,浙江、安徽、广东等地方先后做出了各具特色的政策探索,可供进一步探讨和借鉴。

  2.强化支持措施。加大对幼儿园托班的支持力度,争取将更多幼儿园托班纳入国家普惠托育项目支持范围,鼓励园所提供托育服务。参考幼儿园普惠支持政策,研究制订普惠性托育服务的认定和补助办法,通过建设补贴、运营资金补助、购买服务、分级支持、优秀奖励等方式,对幼儿园托班进行财政支持,鼓励幼儿园提供更多普惠性托育服务,促进普惠托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托育和幼教面对的孩子群体在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养育和教育方法、家园关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幼儿园的投资人和管理者,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

  1.健全托幼一体管理机制。幼儿园办托班,需要园所从全局层面理顺全园管理机制,统筹师资、后勤、财务、宣传等要素,建立“托+幼”有效贯通与衔接的综合管理策略,才能长期、可持续、有效的做好托幼一体工作。

  2.提高建设和运营水平。托班的建设,需要遵守国家为托育制订的建筑、保育、照护、安全、消防等一系列标准与规范,合规是底线,确保合规才能获得长期发展机会。同时,托育工作需要更多的面向家庭、面向市场和面向社会,对园所的服务水准、市场运营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投资人和管理者做好完善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不断学习,提升综合运营能力。

  生命的第一个三年,是儿童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是为儿童健康和福祉奠定基础的机会之窗,它产生的影响将持续一生,并延续到下一代。为支持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安全、有保障和充满爱的环境,需要优秀的师资开展照护工作,不断增强和提升托班专业能力与水平。

  1.加强师资培养。幼儿园要加强对托班师资人员的选拔、聘用和培养,选择职业道德素养良好、富有爱心、责任感强和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幼儿园可以考虑与大专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新的专业师资,也可以通过对现有幼儿教师进行转岗专业强化培训等方式,满足专业师资的需求。同时,幼儿园也要重视托班教师的待遇和福利,按政策要求购买社保,主动关心托班教师的工作状态,帮助和支持托班老师积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专业要求和管理模式。

  2.建构专业托育体系。幼儿园要根据托育服务的特点,结合自己园所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构建具有园所特色的托育服务体系。创设适宜的托班环境,合理安排托班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护、平衡膳食和早期学习机会,重点应包括营养、动作、睡眠、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生活卫生习惯等领域,开展科学、规范的照护服务,促进婴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3.密切家园联系。幼儿园托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参与婴幼儿保育工作,向家庭、社区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提供照护支持和指导服务,帮助家庭增强科学育儿能力。以托班为基础,将园所的专业影响力拓展到更多的家庭,服务所在社区,赢得社会的良好口碑,努力打造“托幼一体化”品牌,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助力。

  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能够更顺利、更专业的开托班和发展托育。更希望幼儿园以“托班”为起点,深入探索“0-6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实施策略,以专业为基,真正走出一条特色的“托幼一体化”内涵发展之路。

  《研究报告》的发布,只是一个起点,我们希望国家和行业能更多关注到幼儿园办托育,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运营,推动幼儿园有效应对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次报告的编制,获得了众多学前教育和托育领域专家学者、前辈们的帮助,广大幼教和托育同仁大力支持和关注,在此特别感谢以下编委人员和支持单位:

  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幼儿园办托育,从各个层面支持和促进托幼一体化事业,也欢迎更多“托幼人”加入,一起携手探索,合力前行。

  2023年,是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的全新起点,新的航道,致敬所有用心奉献的托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