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类故事的巧妙之处,在于这类题材能由小见大,即由小家庭辐射至整个社会,反映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显性或隐性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

  在这类故事中,很明显主题都是要反映全职妈妈这一角色遭受的普遍问题,借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其中的共性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女性在家务、育儿工作中遭受了从身体到精神的种种压力,但往往被家庭或社会选择性忽视。

  故事的议题往往是从家庭辐射向全社会的——全职妈妈在家庭中地位较低(不被认可,认为创造不了经济价值遭贬低/被认可,但认为理所当然),反映为社会问题就是整个群体的弱势。

  这个话题听起来就很严肃吧?而且情节大多是生活流,说实话这些基本矛盾也是比较类似的(是不是以及吓退了一批少女hhh)。那怎样才能让观众更没有负担地被故事吸引呢?据我观察,目前比较形成话题性的作品,一般的策略有两种:

  第一种,用悬疑大框架包裹日常生活流故事,增强悬念。典型如日剧《坡道上的家》、电影《塔利》。

  《坡道上的家》改编自直木奖获奖作家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说,可以说剧作基础超级扎实,悬疑结构相当别致:双线叙事,两位女主通过案件联系在一起,在案情推进过程中,各自的人生经历互相交错,各自心底的秘密也越来越清楚。

  具体点说,柴崎幸演的主妇里沙子看上去一切都很顺利,女儿乖巧丈夫体贴,婆婆偶尔也会帮忙看孩子。平衡被打破是她被选中做一起母亲溺死女婴案件的候补参审员,必须每天出席聆讯。案件起初看来一目了然,嫌疑人母亲被贴上“拜金”“虚荣”“孩子哭闹失去耐心”的标签,有极强的引导性。之后的每一集,与其相关的证人(嫌疑人家人)依次出场:丈夫、婆婆、与丈夫联系密切的前女友、母亲等人的供词看似让嫌疑人内心失衡、冲动杀人的动机更明确,但从陪审席上里沙子代表的观众视点来看,却是一点点揭开了嫌疑人遭受的各种角度的偏见与折磨。

  丈夫表面看在疼惜妻子太累了,说我也帮她了呀,法官再一问发现他经常凌晨才到家,还发脾气嫌婴儿太吵。

  婆婆愤怒指责儿媳:男人根本不会/不该帮你的,我儿子上班辛苦晚上我不让他回家,每个母亲都是这样以泪洗面过来的,为什么你不行?你个无耻废物!

  母亲表面看也对女儿难过,结果说到底却是:我早说了你不行的,你还要硬撑,听我的我来帮忙不就行了,你就是不会得到幸福的。正是她的这番话让嫌疑人彻底崩溃,在狱中自杀未果。

  这样打眼一看,好像很多世情文深度不足,但也能写到这些角度。相比之下,难得的是里沙子这条线,在嫌疑人过去的生活图景拼图一般逐渐完整之时,里沙子家庭中的各个人物和这块拼图形成了奇妙的呼应:丈夫嘴里说着不要硬撑,实则根本不信任她能干好,是一种”你不行“的精神控制,还和前女友天天发信息,吐槽妻子最近太紧张什么都做不好;婆婆一再交给她儿子爱吃的菜谱,在她可以胜任的情况下插手女儿的教育,也是一种以爱为名的施压与干涉;冷冰冰评论”这么多年了还是小房子“,不去聆听女儿说话,丢下钱就走的妈妈,也是一种对她莫大的否定。还有公公,嘴上说着”他们不会替别人考虑,你为这个家辛苦了“,转身就给儿童中心打电话,举报儿媳有虐待儿童之嫌,还把她骗到精神科,认为她想太多脑子出问题了……

  所以,到最后,两条线逐渐汇合,真相令人震惊:里沙子发现,嫌疑人曾经遭受过的种种,自己也曾遭受过啊,只是孩子慢慢长大,曾经的痛苦逐渐淡忘。而里沙子在家人指责与施压、孩子哭闹时,差点给女儿捂上被子的设计,真正让情节的呼应和故事的社会性反思到达高潮:正是如此多的压力和偏见,让刚刚生产的女性遭受巨大的精神负担;在多方指责下的恐惧和精神恍惚下,身体与精神都最为羸弱的新手妈妈犯下了这样的悲剧,如不多加理解,此类惨案还将发生。最为重要的是,故事借里沙子真正展示了很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被长期贬低、以至被控制思想自我贬低的现状,以及这种控制背后女性自身的原因:缺乏自主权和自主意识。

  故事情节可以说沉重暗黑,但结尾里沙子在社会力量帮助下获得了家人的理解,这也指向了此类社会问题的唯一解决途径:家人真正的理解与支持。

  如果只到这里,故事已经能打四星半了,真正让它升至五星的,我认为还有女性群像的设计刻画。参与本次案件审理的女性,基本上构成了当前日本社会女性的几类主要画像:想平衡家庭与孩子的女法官,工作上常被质疑,丈夫从不做家务,有名言“我以为你生了孩子想法会变”;陪审团里生育有问题的年轻女人,对“不完美的妈妈”有偏见:当妈最幸福,你还抱怨个鸟?陪审团其他中老年女性,和婆婆基本一致,不多说;年轻男性,对育儿压力一无所知,想当然认为比上班挣钱简单得多……基本代表了主流的社会看法,也补足了两位女主叙事中没有完全展开的部分。

  女王塞隆这次演了个30多岁、身材走样又怀了第三胎的妈妈。两个孩子每日的接送、做饭、照料(更别提二儿子还有某种强迫症,经常要和老师面谈)已经让她精疲力尽,生了第三胎后,更是在挤奶时都会睡着,分分钟过劳死的节奏。

  20岁出头的夜班保姆塔利的出现拯救了女主。从开始的戒备,到能睡个好觉(喂奶时抱来孩子,喂完就又抱走),早上醒来看到家里整洁,两个孩子也吃上了早饭的轻松;再到两人可以分享女人之间的私密趣事,女主的精神状态肉眼可见地好转,甚至有心情重新穿上年轻时的性感内衣,过过夫妻二人时光。

  就在观众都以为一切真的好起来了时,剧情猝不及防地进入反转。一天晚上孩子都睡着了,女主提议去酒吧。酒过三杯,塔利突然说自己该离开了,女主已经不再需要她。女主当然崩溃,时至今日塔利早已超越丈夫,成为她育儿和心灵中最重要的人。一番挽留无果后,二人开车回家,却因太困把车开进了湖里。女主弥留之际,感觉塔利救出了自己。可镜头一切,给了空无一人的副驾驶一个特写,转过来,只有女主一人溺水求生。

  如此,观众都恍然大悟,哪有什么塔利?从始至终不过是女主一人在奋力操持,晚上打扫,白天带娃,而塔利其实就是她年轻时的自己,她在孤立无援中幻想出来聊以自救的对象,却原来就是自己。

  这里的反转其实是经过一些铺垫的,并不生硬。在女主和塔利的聊天中,塔利说到自己的一些爱好,女主都会说“我以前也喜欢这样”;塔利倾诉自己和室友的矛盾,女主安慰她“有些伤痕无法复原”,可前面就有一个场景是女主偶遇曾经的朋友非常尴尬(极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前一个镜头是女主揉面,后面接的就是塔利早上做好的面包……这些细节可能初看不经意,细思恐极。

  所以,这个故事的主题之一,就是女性看似平凡却惊心动魄的个人成长史: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从少女到母亲,她们要经历多少阵痛和牺牲,感受多少孤独?电影给出的解答是,孩子的降临和身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即使很难但还是要保留一点“自己”。

  再配合整个育儿过程中丈夫身影的缺失,丧偶式育儿的主题已非常明显。但和《坡道上的家》里恶丈夫认为育儿理所当然是母亲职责不同,这里边的丈夫主要是懒+迟钝+粗心,他宁愿在沙发前打游戏,也看不到眼前的活,只会:“honey,需要我帮忙吗?一切ok吗?“怪不得女主也放弃了呢。这种“不理解妻子的平庸好人”的设置,有点类似《82年生的金智英》里的丈夫,就更指向了更普遍的悲剧。

  虽然最后编导给电影安了个光明的尾巴,知道真相的丈夫心疼地抱住妻子,表示以后愿意承担更多育儿工作,但观众如我,还是有点存疑。东西方丧偶式育儿大同小异(西方可能就是婆婆和社会的舆论压力相对小一些),但父亲角色的普遍缺失是一个同性问题,所以这两个故事的共同主题:呼吁父亲角色的回归,祈愿健康的抚养孩子的家庭和社会舆论环境,都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我们之前分享过的2019年引起韩国巨大社会讨论的《82年生的金智英》,其实也是加入了一定的悬疑元素。(传送门:东邪细读|《82年生的金智英》:生活流式现实题材,怎样才能成为爆款?)开头金智英突然会用外婆、妈妈还有难产去世的闺蜜的口吻说话,让丈夫一阵惊恐,也让读者/观众好奇这位主妇发生了什么事?一次去婆婆家的操劳后当场“发病”,让我们大概了解了她的压力所在,接着通过倒叙回忆她从小初高一直到大学、入职后遭遇过的代表性的性别歧视事件,不但真相揭开,从个体到群体的辐射也完成了。

  这类话题性作品的第二种策略呢,就是用比较轻松的基调来讲述,但会有比较有趣的角度和让人印象深刻的金句,在互联网传播中非常有优势。典型如日剧《问题餐厅》里对全职妈妈/家庭妇女工作内容的金钱换算,怼得“我有工作要挣钱所以不干家务”的丈夫大惊失色,也怼得观众大呼解气。

  长久以来,全职妈妈因为不工作所以无法创造经济价值的偏见根深蒂固,《问题餐厅》的解决办法是:你不是爱算账拿钱压人吗?好,我索性把经算清!(按我国二线城市现状算的线/月)

  编剧知道现实生活中太多人又爱拿让“母亲就是要牺牲”来道德绑架,所以直接喊出“道德绑架是会杀人的”。爽快淋漓。

  2013年播出的日剧《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让很多中国观众开始对(较中产的)全职太太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有了一点认知。相比以上几部剧对丧偶式育儿的讨论,《昼颜》探讨的是主妇们精神层面的普遍缺失——出轨问题。据日媒报道,2016年日本家庭主妇的出轨率高达49%,并且这一数据仍在增长。所以,这也可以算是一部社会问题剧。

  《昼颜》之所以被称为“神剧”,可不仅是因为它把出轨讲述得比纯爱剧还动人,还因为它挖掘了主妇出轨背后的社会原因。

  剧里女主有句金句:“真正的爱情在结婚之后“在互联网流传超广,颠覆了许多人对婚姻爱情的认知,击中了持“即使没有爱情,也要维持表面美满的婚姻”观点人群的痛点。

  这话乍一听三观不正到了极点,有点诡辩,但你又不得不承认她道出了某些实情,能够自圆其说,而且会让人真的停下来想一想,觉得,诶,有道理。(仅学术讨论,勿上升hhh)

  两位女主:优渥美丽的主编太太立佳子与默默打工补贴家用的平凡主妇纱和,性格差异极大,一个高傲放浪,一个谨慎木讷,但都在婚姻中倍感孤独,并无幸福可言。二人和有才疏狂的画家、同样寡言的生物教师的恋情,确实拍得唯美,禁忌之恋的线索后,更对比出二人婚姻线索的问题所在:丈夫对主妇妻子的轻视与习以为常后的忽视。这背后更反映出的父权社会的种种问题,比如物化女性:丈夫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好用的工具对待,而不是真的当成一个人去爱。这才是立佳子一再出轨的原因,也是纱和敢于突破自己的道德戒律,迈出危险一步的原因。

  另外,编导为了让观众最大程度认同女主,设置了好几次女主的“良心发现”:最初遇到教师妻子时为了不伤害她,马上选择分手;在整个过程中,也一直接受自己内心良知的拷问。 (这样子就不会让人太觉得双标啦)

  这部剧的结尾,还是让禁忌之恋在社会秩序前败下阵来,两位女主受到惩罚,但编导没有简单地非此即彼,让她们回归家庭,而是让她们承担了失去一切的痛之后,重新认识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高补偿超2000万元!上海市区两幢16层住宅拆迁,机构预测“各地新增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并实行货币化补贴将带动住宅销售”

  上海人注意:明天中午起变天!台风外围联手冷空气,双休日风大雨大还要降温

  轻断食再封神!复旦大学临床证实,这样禁食,仅3个月,肝脏脂肪减少20.5%

  广州峡石村通过放飞大量“益蚊”控制伊蚊种群密度 七年未发生一例登革热病例

  南航一波音787飞机疑似发生擦尾事故,知情人士:维修难度很大,可能会被拆解

  乒乓球最新战报!5-7到13-11,张本智和逆转,连赢2局,16强稳了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教育资讯|北京2025年中考11月9日起报名 年底前完成报考资格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