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素人作者将自己滚烫的生活写下来并出书,在真实平凡的世界里连接起文学与日常。

  胡安焉,作为“资深打工人”,他从20岁中专毕业进入社会,走南闯北20年,先后做过保安、烘焙店学徒、酒店服务生、女装店店主、物流公司夜班拣货工人、快递员等19份工作。

  2019年底的冬天,他就职的快递公司解散,他也下岗了,此时正遇上严重的疫情。艰难的生活让他提起了笔,开始在网上书写自己在快递公司的打工经历。出乎意料的是,他刚写下第一个故事——“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便引发不少关注。文章刚发,迅速达到30多万的点击量,后被多家媒体转载。

  最终他陆续把这些年的故事重新整理修订,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非虚构作品集《我在北京送快递》。书一经出版,刷爆各大图书榜单,六个月内被印刷了六次。也被评为2023年豆瓣年度图书No.1。

  胡安焉通过写作找到了让自己内心安定的方式,“通过写作我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打工和自由的对立: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决定意义。”

  无独有偶。46岁的“菜场女作家”陈慧前些年离异以后,一人带娃。上午她会出现在余姚市梁弄镇菜场流动摆摊,高声吆喝着卖菜谋生;下午她常在家安静写作,至今已出版四本书,过着世人眼中的“双面人生”。写作成为了她世俗生活的精神出口。

  在激烈竞争的时代,普通人的奋斗故事,总是令我们更加动容,早在2017年,育儿嫂范雨素一夜间走红网络,成为最早的素人作家的代表。

  “到底谁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谁的生命会被记录?”从普通记者到《单向街》主编,再到“正午故事”联合创始人,郭玉洁当年就一直在思考和寻找答案:

  “只有少数人——通常是成功者——拥有故事,而大部分人长久地沉默,就此被遗忘。”

  为了帮助那些被有意或无意遗忘了的普通人对抗遗忘,她积极地帮他们进行发表:为下岗女工办学校的老人、背井离乡的抗战老兵、幼时在饥荒中求生的母亲……正是在此期间,郭玉洁一眼读到了那句打动她的《我是范雨素》的开头——“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这篇文章后来编辑首发在微信公众号“正午故事”,不到24小时便获得10w+阅读,并在朋友圈广泛流传,打动了无数网友。

  彼时才44岁的范雨素,当过农民工、育儿嫂、初中学历、单亲妈妈……她的人生经历听上去确实不太顺遂。但写作最终让她连接起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当我把这些生活小事写下来之后,就仿佛把它永久地封存了下来,跨越了有限的生命”。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逐渐变得火热。《纽约时报》书评版编辑每年推荐100本值得关注的作品,发布年度10本好书,其中非虚构都占一半以上。

  人们为什么喜欢非虚构,正是因为非虚构有一种力量,真实的力量、不可辩驳的力量。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愈发渴望直面生活、直面时代、直面万事万物的本质和真相。

  如今,非虚构写作不再是专业记者、作家的御苑,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投入到非虚构写作中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小说,但每个人都能写非虚构。

  为了帮助更多普通人对抗遗忘,用写作跨越生命的有限,我们特别邀请7位优秀的资深媒体人,他们都是非虚构界的佼佼者,来教大家如何记录身边的真实故事,让我们在文字中重新认真地打量生命。

  对非虚构写作来说,真实就是生命。或许你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的,我如实写就是了”,然而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有时候你认为的真实并不一定是真实。

  这个很好理解,事实,就是这个世界上具体地发生过的事情,包括人的行为、语言等。具体到每件事的细节,在事实这个层面必须真实,不能虚构。

  事实真实非常重要,它可以被核查,也可以被反证。一旦有人质疑,我们要能讲得出每个具体事实的出处。

  当两个事实放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递进、转折、因果,等等。这时候,你要特别注意逻辑关系是真实的、是经得起推敲的。

  我们可以做个小游戏,找一个句子,比如说“我昨天晚上失眠了。”,这是一个事实。然后前面放任何一件昨天发生的事情,比如“我吃多了”,比如“我接到前任的电话”等等,这也是一个事实。然后来观察两个句子、两件事实并列形成的逻辑关系,是否会引发含混或是错误的理解。

  事件总是复杂的,总是有各种关系的,所以当我们把事实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开始叙事了。

  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自觉地、同时也是谨慎地去建立逻辑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因为它涉及深层的动机。

  人们总想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的动机是什么?有时候一篇好文章,好就好在找到了这个正确的动机。

  举个例子,比如说写杀人犯,很多时候就开始写童年创伤,这无疑是在建立因果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合理吗?比如说北大学生吴谢宇杀母案,很多作者写到,他父亲去世了,母亲对他非常严格。但是这种动机真的成立吗?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不断地进行这种实验,有意识地思考动机,去建立事实、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让自己的叙事更合理、更流畅。

  认知真实,是更高一个层次的真实,事物的真相经常是复杂、多面的,认知真实,也就是要发掘、揭示这些复杂性和多面性。

  郭玉洁的《时间工匠》,写了一位上海退休老人在看卡地亚展览,可是如果只写这个就很单薄,郭玉洁想,要怎么理解他,发掘出他更深刻的意义呢?

  她找到两个定位:一、李师傅是一个上海男人。上海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人和人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楚。二、上海不只是一种地域性格,还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曾经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李师傅是钟表修理厂退休工人,是这段机械工业历史的亲历者。

  有了这两点定位之后,文章虽然很轻,写的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可是它会非常深厚。这两点定位就是文章的根。

  事实层面的真实容易做到;逻辑真实,经过训练之后也可以做到;认知真实,最不容易做到。它要求一个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和洞察力,在认识上更准确、更深刻,才能通往认知线

  写作者的噩梦有很多,特别要命的两个是“乱”和“平”。在作家杨潇看来,搭建好结构就可以在非常基础的层面解决我们的这两个问题。

  2009年年末,时任《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的杨潇为了写一篇关于“蚁族”的特稿,在北京西北郊的唐家岭住了10天。10天以后,他开始写稿,但材料太杂,还不听使唤,四处乱窜。最后用几天时间憋出了稿子,用他的话说,“文章不坏,但远非佳作”。

  “我获得了某种自觉性,这种自觉性主要来自对结构的理解,我觉得我开始比较有力地控制那些材料,而不是被它们牵着鼻子跑。”

  2021年,杨潇给非虚构文学界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惊喜之作《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以下简称《重走》)。

  一路上,他不停查阅散落于档案、口述、地方文史和民国报刊中的相关史料,走访联大二代、三代以及沿途湘黔滇线上那些不知名的老人们。

  面对如此庞杂厚重的史料,如果换成普通写作者是很容易失控的,好在多年的特稿写作经历,让杨潇对于素材的处理,结构的搭建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将手头的素材组织起来,历史与现实交织、互文、碰撞,组成双线叙事,构成当代知识分子的跨时空对线+名学员体验了第二季南方周末非虚构写作课前4期训练营。结课之后,纷纷在群里表白老师们,“一节课相当于别的课程里的4-5节课”,“杨潇老师的结构课太精彩了,忍不住鼓掌”,“真是太幸运,能跟这些好老师学写作”......

  很多错过营期的读者希望也能有机会习得头部导师的经验。为此,南方周末重新推出

  ,继续探寻非虚构写作的秘笈。7位一线特稿记者、主编、非虚构作家倾心讲述故事写作经验与心得

  深谙这套写作秘籍,16年过去了,她的特稿《无声的世界杯》中,农民工边看无声的大屏幕、边听收音机转播的画面,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新闻是易碎品,但包丽敏会教你如何找到能对抗时间的好故事。2用“外国视角”写中国故事的“国际流”

  从2010年起开始把跨国采访、徒步漫游和非虚构写作结合起来,尝试一种融合时事、地理、人文历史、与学术研究的叙事文体。

  他在写作《重走》时,便将历史研究与旅行文学相结合,以地理写历史,以空间写时间,形成一种“时空并置”的叙述特色。课程中,杨潇老师将以书中章节为例、分享他的独到写作方法,他将陪你用国际视角结构中国故事。

  3用常人故事对抗单一价值观的“真实派”从为下岗女工办学校的老人到偶遇的抗战老兵,正午故事联合创始人郭玉洁,坚持挖掘那些必须讲述,而无人讲述的故事。

  《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卫毅、搜狐极昼工作室主编王晶晶、前腾讯谷雨工作室负责人王波、前《南方周末》特稿记者范承刚……

  60+优质故事写作案例拆解。2、20节讲师正课及2节嘉宾课,每节时长15-20分钟,共计490+分钟。课程形式为PPT讲解视频录播,逻辑拆解可视化+知识点细化+全程字幕呈现,让你的学习更高效。

  3、附赠5场共计380+分钟的讲师答疑视频,几乎涵盖所有非虚构写作常见问题。

  故事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自媒体写作中,占据用户心智的是会讲故事的那波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