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是引领我们航行的灯塔。今天,我们庆祝教师节,同时也深入探讨教育如何塑造个体,影响社会。这份以“教育社会学”为主题的书单结合了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提供了全面的视角,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案例分析,带你探索教育的本质,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发现教育的多样性,并思考教育的未来。

  本书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编撰。 本书聚焦“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核心议题,由“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数字化转型与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治理”“中国农村教育的公共支出与服务均等化”“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五个子议题构成,系统回应了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发展脉络与价值,数字化何以助力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治理实践难题,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门何以能出贵子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助力强国建设。

  本书深入剖析了高等教育需求的本质与动因,将高等教育视作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约束的稀缺资源。在城乡分割和社会分层的影响下,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需求—获得—满足呈现连贯非一致性特征。本书将研究下探至农村家庭子女的整个教育过程,系统分析了影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需求与获得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与特点,并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支持框架,旨在帮助农村家庭子女克服家庭资本匮乏的弊端、提升学业成就、增加高等教育机会。这些讨论和建议为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关注教育公平的读者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与实践方向。

  本书以西方留学生在北京的跨文化经历为棱镜,揭示来华留学生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独特文化含义,透视中国在国际教育版图上占据的重要地位。这些留学生为何选择来京留学?对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如何展开?他们在京期间的社交圈如何形成?他们如何开展跨文化互动?他们的自我认同有何变化?透过这些嵌入在地理想象、社会网络、身份认同、能动性和跨文化性框架中的个人体验,本书将历时两年完成的25个采访化作一个个独特的故事,在国际教育流动格局飞速变化的大背景下呈现这些迁移个体在中国的别样人生。

  教育是培养灵魂的工程,它强师应具有“关爱伦理”并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激情的现实状态及作用机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关系到教师群体的情感幸福和教育的健康发展。本书对一所西部县城高中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运用情感能量分析框架,呈现了县城高中教师教育激情的现实表现及特征,并探讨了教育情感体制、教育管理方式、教师的个体性因素和互动情境等不同层次的因素相互嵌套并作用于教师教育激情的机制,以及教师教育实践对自身、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动人口迁移家庭化趋势日益凸显,我国流动学前儿童规模庞大。早期教育照顾服务对流动学前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国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照顾服务面临如下挑战:家庭自我支持能力脆弱、普惠性托育机构与幼儿园教育照顾服务供应不足、社区和社会组织支持不足,以及流动学前儿童语言、情绪、行为、社会性发展不良。为满足流动学前儿童生存发展需要,应加大对流动学前儿童教育照顾的政策关注与服务关怀,以儿童与家庭为本,托育机构、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工作机构为服务实体,儿童教育照顾福利政策为保障,建立家庭、托育机构、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政府等协同合作的教育照顾综合服务体系,为流动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滋养性环境。

  出生地是否影响、怎样影响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本书通过对地域做分层处理,重新审视了大学生的出生地、就学地和就业地,分析了出生地对高等教育选择、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城市就学机会以及大城市就业机会的影响,以此考察高等教育获得差异。

  本书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编撰。本书由“共同富裕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振兴与学生教育获得”“乡村教育振兴与学校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振兴的理论探索”“乡村教育振兴的国际经验”五个子议题构成,系统回应了如何进一步夯实乡村教育根基以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如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进而赋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

  本书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主编。本书以“共同富裕与教育反贫困”为主题,由“共同富裕与教育扶贫”“控辍保学与贫困治理”“乡村振兴与教育扶贫”“学业提升与贫困改善”四个子议题构成,共收录主题论文16篇,系统回应了教育如何助力贫困治理、如何精准发力助力反贫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助力共同富裕等问题。

  本书通过在一个全国百强县的农村社区收集的实证资料,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的指引下,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三个方面全面检视了农村儿童成长的环境系统,呈现了农村儿童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及家校社协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剖析了农村社区教育不足对儿童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鉴于社区教育对农村儿童成长以及在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足方面的结构性意义,本书在梳理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空间的基础上,讨论了农村社区教育的重建路径,并就如何重建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书是一个乡村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后,通过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写就的中国乡村百年传续的教育家谱,对家庭教育中的亲缘共育、恩德训育、吃苦伦理、青春期悸动、贵人相助、阶层摆渡、现代养育焦虑、完美母职、象征性父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农村家族的五代人在百余年间如何面对苦厄、动荡、无常把孩子“拉扯大”的复杂经验,也能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野孩子”们的长大成人的多条路径。

  家庭教育是当下的社会热点,教育投入则牵动着每个家庭的神经。伴随愈演愈烈的育儿竞争,家庭教育投入似乎正在成为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处于不同社会位置的家庭借助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在教育场域中为子女竞争资源与机会。不同家庭之间的教育投入“鸿沟”不断扩大,其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也在加剧。本研究采用教育过程视角,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力图揭示当前家庭教育投入的全貌和影响链条。

  亚当·斯密强调,个人的经济选择和行为依赖于他对良好自我评价(取决于价值观)的渴望。价值观在个人行为和社会流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值得深入探索与研究。本书将职业期望纳入社会流动的分析框架,以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我国当代青少年及其父母的职业期望特征,并尝试探索职业期望对教育获得和社会流动的潜在深远影响。本书为理解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流动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此外,本书还提供了有关职业期望的社会系统分析和经验解读,方便读者感知和理解职业期望在社会研究领域的丰富内涵。

  本书紧密围绕近代以来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这一主题,运用社会学理论视角在调查案例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近代以来私立大学的创立和改革开放后民办大学的发展历程、体制机制、运作策略、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性研究,认为民办(私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事业和经济体系全面发展对各行业、各学科、各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的民办高校今后必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本书介绍批判教育学的起源以及主要理论观点,并通过鲍尔斯(Samuel Bowles)、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及艾波尔(Michael Apple)的概念反思学校教育如何延续国家权力及阶级宰制。全书分成九个主题,通过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作者希望能帮助读者掌握批判教育社会学的精髓,并进一步反思中国教育之中的不平等现象,为中国的教育研究开展不一样的道路。

  罗伯特·赫钦斯是美国教育界的式人物,29岁时成为芝加哥大学校长,在任时间长达16年之久。1968年出版的《学习型社会》开学习型社会研究之先河,系该领域中第一本称得上经典的著作。赫钦斯指出“教育的目的是理解,而理解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是多余的”。基于这种观点,他认为教育是间接地而非直接地服务于经济、国家财富和国力的增长。显然,这种观点直到今天仍具极大的挑战性。本书的出版为重新思考中国的教育改革以及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

  本辑主题是“以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由“学校与教学”“农村儿童、家庭与社会”“县域教育生态”“农村教师发展和人才开发”四个子议题构成,探究了何为教学本质、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农村困境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期望、高考陪读母亲的情绪劳动和情感意义、县域教育城镇化、乡村非正式教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农村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