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柔声细语、轻声抚慰,手部消毒、冲泡奶粉、检查纸尿裤,心肺复苏、高热惊厥处理
八月蝉鸣送盛夏,“带娃高手”聚甬城。三个赛道,三种颜色的服装,31个省级代表队、近300名参赛选手,为火热的浙江宁波带来不一样的色彩。8月27日至30日,以2024年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为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秉持着让托育更贴心、让爱更专业的理念,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炉火纯青的技艺作为语言相互切磋交流。
本次竞赛设置了保育师(职工组)、保育师(学生组)和育婴员(职工组)三个赛道。经过三天激烈角逐,最终27名选手分获三个赛道的个人一等奖,9个团队获团队一等奖。
“所有比赛流程都是非常贴合育儿实际的!”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技能竞赛的湖北代表队保育师(学生组)选手张洺滔非常激动,“比如抚触、桌面清洁消毒、物理降温这些其实都是托育工作中要求的技术技巧!”
本次竞赛是托育行业首次全国性技能竞赛,面向广大托育从业人员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广泛开展,聚焦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本次竞赛专家组组长吴俊端表示,按照《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等文件要求,结合托育行业发展需求,本次竞赛主要考核婴幼儿生活照料、婴幼儿卫生保健与护理及婴幼儿意外伤害应急处置的技能,技术难点主要是对于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这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和专业技术。
竞赛中,选手们拼理论、赛实操,不仅要流程正确,也要做出恰当的回应与情绪调动,甚至还要沉着应对“突发状况”
“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从市赛、省赛到国赛,一路下来不断打磨提升技术和水平。”来自安徽省代表队保育师(职工组)赛道的选手王静已经是一名从业八年的“老”托育人了。
她表示,本次竞赛内容包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紧密围绕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和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展开,不仅注重医育结合,同时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再加上贴近实际突发状况模拟,全方位考验了保育师的专业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
“专业”是许多参赛选手和技术指导以及裁判组乃至专家组对本次竞赛的共识,也是本次竞赛的一大特点。
大赛保育师(职工组)的裁判长杨福江对选手肯定的同时也表示,本次竞赛考核选手处理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针对性和指导性非常强,而选手在这方面的能力也的确有待提升。“这意味着,本次竞赛对人才培养和岗位的应用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杨福江说。
吴俊端介绍,本次竞赛贴合托育相关职业工种岗位工作任务,聚焦岗位核心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符合托育机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综合技能需求。保育师和育婴员的考察项目有交叉也有区别,难度与侧重点各有不同,突出保育师、育婴员及院校学生关键工作技能的考核。
“实际工作中我们这样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通过训练、切磋、交流,完成了从简单的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通过本次比赛,王静不仅技能得到提升,最终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收获满满的不止王静,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的保育师(职工组)选手罗晓也表示:“和全国高手过招,感觉压力与挑战并存。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学习到了如何在高强度竞争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为了让选手备战决赛,各省组织了以儿保科专家、高校教师及托育行业资深人士为主的专业指导团队,为参赛选手量身打造培训计划,并积极协调高校和实训基地,提供优质的培训场地和设施,确保选手能够在最佳环境中进行全方位、高强度的集训。
在参加决赛前,多个省份举办了市级、省级的比赛。辽宁省领队、辽宁省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李丹介绍,省级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跨部门、跨领域的深度合作。辽宁省总工会创造性地吸纳了多部门的优质资源,形成了更为强大的赛事组织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我国的托育工作起步较晚,之前社会上也缺少托育专业人才。湖南省早教托育学会会长陈雯介绍,我国托育专业到2021年才纳入教育部专业目录,今年刚好是这批专业人才毕业的第一年。而举办这样的竞赛,有利于促进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也让托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了更多获得感。
吴俊端认为,职业竞赛是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达成良性循环的催化剂,通过竞赛能够提升托育行业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技能,增强托育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推动托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宝宝在出生后2至3年内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我国现有近28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然而我国婴幼儿入托率目前只有6%左右,远低于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35%的平均入托率。
随着家庭规模缩小、育幼功能减弱,越来越需要现代化、社会化的托育服务。如何提升生育水平、保障女性充分就业、促进婴幼儿发展,释放托育需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通过协调场地、盘活资源、发放补贴等多项措施,不断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本次竞赛全方位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也是旨在进一步加强托育服务的专业度,提高社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托育、信任托育、支持托育。
山西省代表队技术指导王根英认为,本次竞赛为托育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了职业化、规范化、体系化的统一标准,为全国托育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托育行业。
据统计,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近10万个、千人口托位数3.38个,较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托育服务机构约7.5万家、千人口托位数约2.5个有所提升。每个增长的数字背后都体现了托育的需求。
“小托育”蕴藏大民生;“小托育”也有大学问。湖北省代表队技术指导顾琳希望家长可以放心地将孩子们托付给托育行业的专业人员。
“带娃我们是专业的,并且会通过培训、竞赛、交流、学习,让自己越来越专业!”她自信满满地说。
托育,“托”的是希望,“育”的是未来。工会组织、卫健系统、妇联组织等,还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努力打造规格高、影响大的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并以此为“催化剂”,通过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政、校、行、企等多元办学资源,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尹文卓)